诛仙前传龙图宝印印碎片1234现在怎么获得弄到?...

&p&&b&一、不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b&
当你要完成的任务,是被摊派,被分配,被命令时,你是不会乐意动手完成它的。因为每次你要着手完成它的时候,大脑的中枢神经就会给你说:我讨厌它,让我们做点别的事情吧,反正还有时间。于是你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可以立刻收到反馈的东西上,比如看一集美剧,或者玩一局游戏,再或许和朋友闲聊。&/p&&p&这就是注意力转移之后的结果——拖延。&/p&&p&&b&解决办法:&/b& &b&1.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b&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会讨厌做一件事情?因为你过分看重任务完成的结果,而不是任务完成中的过程。&/p&&p&就拿要做5道数学题为例,当你想到这个时,你心里是厌恶的:5道数学题,好难,我现在先不做,等下再说。一再拖延下去。&/p&&p&你应该更加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更加注重解题的过程以及前期良好习惯的养成,而不是一味地要任务的结果。&/p&&p&&b&2.和别人一起完成任务&/b&
有一些事情你厌恶去做,可以找一些朋友、同学、同事和你一起去完成,多一个人,或许能让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也许能发现其实你没有那么厌恶这项任务。&/p&&p&&b&3.将任务外包&/b&
这个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考虑,如果你对这项任务真的无能为力的话,可以将它外包出去。交给下级、花钱买解决方案都是备选方案。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使用。&/p&&p&&b&二、以睡眠不佳为由&/b&
一个良好的睡眠,对你的帮助,远超你的想象。很多人都会以自己睡眠不好,状态不佳,为自己拖延找借口。&/p&&p&「今天状态好差,要不早点睡,明天再努力吧!」&/p&&p&你需要一个良好的睡眠。&/p&&p&&b&解决办法:&/b&
1.睡前一小时洗个热水澡,体温的逐渐降低会增加睡意&/p&&p&2.在适当的时候打盹,7-12点不能打盹,14-17点适合打盹,18-20点不能打盹&/p&&p&3.轻度打鼾者可用道具和非处方药治疗,重度打鼾者需要看医生&/p&&p&4.睡前避免酒精和咖啡,中午过后请尽量避免咖啡的摄入&/p&&p&5.光线会让人警觉,睡觉前请避免在亮堂堂的厕所刷牙;同时蓝光会让人清醒(褪黑激素减少)&/p&&p&6.午餐吃蛋白质避免困意,晚餐吃碳水化合物增加睡意&/p&&p&7.睡前15分钟进行肌肉绷紧与放松交替练习,以增加睡意&/p&&p&8.薰衣草等植物药草可以帮助入睡&/p&&p&&b&三、设定模糊不清、无法量化的目标&/b&
当你给自己设定一个模糊不清、无法量化的目标后,由于大脑缺乏明确的道路指向,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目标,于是你就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东西,造成拖延。
「刚起床,你就默默地对自己说:今天一定要好好努力」
「我要做一个用户体验极佳的app」
「我要成为一个有钱人」&/p&&p&&b&解决办法:&/b& &b&1.设定明确清晰、可量化的目标&/b&
以第一个例子为例,不要「默默地告诉自己说:今天要好好努力」,而是要背多少单词、刷多少题目、跑多少圈运动场。&/p&&p&以数量的多少来代替模糊不清的目标,或许你会收到不错的效果。&/p&&p&&b&2.不要轻易告诉别人&/b&
当你设定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之后,不要轻易将目标告诉其他人。因为心理学家发现,当你将未完成的目标告诉其他人之后,它会是你错认为目标很快就可以完成,接着会挫伤你完成目标的积极性。&/p&&p&所以,等你真的爬到山顶,再跟全世界说你已将它踩在脚下吧。&/p&&p&&b&四、精力的盛衰没有匹配任务的难易&/b&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力盛衰分布时间,大部分人早上刚回到公司,记忆力、创造力是最佳的,临近中午,记忆力、创造力逐渐弱化,吃完中午饭,就感觉到昏昏欲睡,需要打个盹或者午睡。&/p&&p&所以,你需要将你的精力盛衰分布时间和任务的难易做好匹配。&/p&&p&&b&解决办法:&/b&
将一天的时间分为三个阶段:
精神状态最佳
精神状态中等
精神状态极差&/p&&p&根据任务的难易,将一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分成三个不同的区间
任务十分重要且困难
任务重要但不困难
任务不重要也不困难&/p&&p&再将它们各自匹配&/p&&p&精神状态最佳——任务十分重要而且困难
精神状态中等——任务十分重要但不困难
精神状态极差——任务不重要也不困难&/p&&p&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自行匹配。&/p&&p&&b&五、没有建立正向、即时的反馈&/b&
你之所以会拖延一个任务、目标,是因为你拖延它之后,可以去做给你正向反馈的事情。比如,你拖延要完成的功课,去看一部电影,或者打一局游戏,电影和游戏给你的快感和愉悦是即时的,而造成一个任务、目标,未必能给你带来这样的快感。&/p&&p&所以,你应该建立一个正向的、即时的对抗拖延的反馈。&/p&&p&&b&解决办法:
1.抛弃消极情绪&/b&
每个人在着手完成一件任务的时候,即使他十分喜欢这项任务,但也可能是怀着消极的情绪开始的。在日常工作中,我发现那些不拖延的人,他们在开始一项任务之时,一般会跟自己这样说:不要再浪费时间了,Just do it!然后就能暂时投入到工作当中去。&/p&&p&&b&2.善于利用罪恶感&/b&
拖延一个任务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你多多少少会有点罪恶感。所以,可以利用罪恶感去避免拖延,当你想要拖延的时候,想想等一下会有罪恶感缠身,应该可以帮你减少拖延滞后。&/p&&p&&b&3.缩短得到正向反馈的时间&/b&&/p&&p&以你想要写一份报告为例,一份报告对你来说,可能是一个巨大的任务,你可以试着把它分割成细小的任务,在每个小任务完成之后,立刻对自己进行奖励。&/p&&p&以下是如何分割&/p&&ul&&li&想出5个创意,把它们写下来&/li&&li&想出5个或者更多的创意,把它们写下来&/li&&li&把这些创意收窄成3个&/li&&li&为第一个创意上网搜索相关的资料,并做好笔记&/li&&li&为第二个创意上网搜索相关的资料,并做好笔记&/li&&li&为第三个创意上网搜索相关的资料,并做好笔记&/li&&li&寻找更多适当合适的创意思路&/li&&li&在网上搜索这个话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li&&li&查阅第一篇文章,并做好笔记&/li&&li&查阅第二篇文章,并做好笔记&/li&&li&查阅第三篇文章,并做好笔记&/li&&li&回顾所有已经记下的笔记&/li&&li&构想报告大概的思路&/li&&li&创建报告具体的轮廓&/li&&li&开始写一段文字&/li&&/ul&&br&&p&当你完成第一个小任务时,你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例如毫无罪恶感地打游戏、逛街、煲剧等等。如此循环,可以让你形成固定的思维回路。
即:完成分割任务——奖励自己——得到正向反馈——不会轻易拖延&/p&&p&拖延症其实是可以战胜的,不过也有一些人经常以拖延症来推迟任务的完成,其实,没有别的什么原因,他们只是「懒」而已。&/p&&p&最后,祝愿大家战拖成功。&/p&&p&&a href=&///?target=http%3A///r/1zrYwDfEVGorrXOj92-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1zrYwDf&/span&&span class=&invisible&&EVGorrXOj92-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一、不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当你要完成的任务,是被摊派,被分配,被命令时,你是不会乐意动手完成它的。因为每次你要着手完成它的时候,大脑的中枢神经就会给你说:我讨厌它,让我们做点别的事情吧,反正还有时间。于是你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可以立刻收到反馈…
&b&大学创业,long~gong分几步?
三步&br&&/b&&br&&b&第一步:储备知识&/b&&br&&u& 基础知识&/u&&br&&ul&&li& 心理学(对,就是那个基本每个人都喜欢的学科)&br&&/li&&li& 历史学(以屎为净)&br&&/li&&li&
经济学(重塑你的价值观,也是另一种看世界的方式)&br&&/li&&li&
宗教(@#¥%……&*)&br&&/li&&li&
哲学(¥%……&*)&br&&/li&&li&
编程(不一定要深入,但一定要了解,可以当做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搬砖必备)&br&&/li&&li&
物理(了解一些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开开脑洞)&br&&/li&&li&
数学(主要是一些统计学和其他常用数学工具,去菜市场总得买菜吧)&br&&/li&&/ul&
这些东西属于“底子”,你掌握了解的越多,你之后思考问题的维度就越多,可以提高学习知识和理解事物的“悟性”&br&&u&进阶知识&/u&&br&&ul&&li&
营销学(国外很多经典的可以看,国内叶茂中的h)&br&&/li&&li&
管理学(德鲁克,韦尔奇,稻盛和夫....)&br&&/li&&li&
传记类(名人啊,牛逼公司啊,都可以,看看他们的成长和发展)&br&&/li&&li&
实用类(开会技巧,时间管理,如何解决拖延....说到痛处了吧)&br&&/li&&li&
热门读物(什么失控啊,从0数到1啊,创业强奸啊)&br&&/li&&/ul&&u&“时政要闻”&/u&&br&
关注几个微信号,混两个创业圈,进去加点爱发朋友圈的人...基本就搞定了(注意,不要沉迷这种浅阅读,不然你和别人的对话就充满“红蓝海,痛痒点,水平垂直”这些媒体语言了)&br&&br&&b& 知识储备渠道:&/b&书,知乎,纪录片,云课堂..........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吧。&br&&br&&b&第二步:锻炼能力&/b&&br&&u&沟通能力:&/u&&br&&ul&&li&
一对一:能不能在一对一聊的非常愉快,给人非常舒服的感觉,这是个技巧。&br&&/li&&li&
一对十:能不能让十个人知道你说的是啥,能不能掌握十个人沟通的节奏和方向。&br&&/li&&li&
一对百:能不能在百人面前不声音发抖,把自己的激情释放出来&br&&/li&&/ul&&u&稳准狠能力:&/u&&br&&ul&&li&
稳:遇事不慌张,冷静分析问题(第一阶)分析完后能果断执行,及时解决问题(第二阶)&br&&/li&&li&
准:看的全面,能看到本质(第一阶)能多维度看(第二阶)&br&&/li&&li&
狠:当机立断,敢于说不,能做到法制而不是人制(第一阶)以柔克刚(第二阶)&/li&&/ul&&b& 能力储备渠道:&/b&常规的可以试试社团学生会;也可以搞搞公益组织,或者在学校里自己搞点项目试试水;一些企业的校园大使也可以练练手,什么美团外卖,饿了么校园大使啦,戴尔课戴表,联想群英汇啦;还有低调神秘的“红领巾”,可以加入试试。&br&&br&&br&&b&第三步:摩擦&/b&&br& 储备知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思考;&br& 锻炼能力,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碰撞,&br& 这样一步两步,一步两步,摩擦,摩擦!&br& 找痛点,挖需求,创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br&&br&哦,对了,说到英语,我六级424分,ohaha。
大学创业,long~gong分几步? 三步
第一步:储备知识
基础知识 心理学(对,就是那个基本每个人都喜欢的学科) 历史学(以屎为净) 经济学(重塑你的价值观,也是另一种看世界的方式) 宗教(@#¥%……&*) 哲学(¥%……&*) 编程(不一定要深入,但一定…
最近在写一篇《信息过载与受众行为模式XXX》的论文,在某处突然顿悟,我节选了一些观点与事例重新整理出这个答案,分享给诸君一读,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br&&br&首先把观点摆在前面。我认为,在目前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一种书上没有,但却十分重要的素质,那就是「信息筛择」。&br&&br&全文分为两大部分,问题与解决办法。&br&&br&问题:&br&1.思维惯性&br&
2.信息囚笼理论&br&
3.信息碎片化的弊病——注意力迁移与注意力区域性停滞&br&(除1外,其他名词为答主个人总结性描述)&br&&br&方法论:信息筛择&br&&br&&br&思维惯性&br&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早上起床睁开眼,清扫掉未阅读消息;上班搭地铁,习惯性掏出手机扫阅一下推送,放入口袋;拿出手机看眼时间,顺便清扫下推送;知乎亮起了小红点,哪怕不点进去看看是什么,也要刷一下。&b&这创造了一种信息接收时被动的定期期待,以至成为不受控的「思维惯性」。&/b&&br&&br&&br&这种思维惯性有两种:被动诱发与主动接受。所谓被动诱发就是刻意营造出的思维惯性,比如“下雨天,巧克力与装逼更配哦”、“怕上火喝王鸡鸡”这种广告,即便你不买,也会有对此类信息的残留记忆。洗脑最成功的无疑是全国上下人尽皆知的,“今年过节不收礼,XXXXXXX”。主动接受是指外界的刺激激发了人的主动反应。比如你走在路上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瞬间让你湿身。这时你的第一愿望是买一把伞,解决不被雨淋的问题后,你接下来会想洗澡,不出门,看电影等事情。你主动接受了「雨天」这个客观事实,并围绕它展开了一系列的行为。&br&&br&反映在信息接收上,举个栗子,当我听说微信诞生并被建议一玩时,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我觉得这玩意儿功能差不多与QQ重合,我干嘛浪费时间呢?后来我身边的朋友玩的越来越多,他们说“摇一摇”、“附近的人”嘿嘿有点坏,我实在忍不住去想它到底有多坏,就抱着玩一玩的心态下载了微信。duang!慢慢的我的思维惯性就变成了由玩摇一摇到玩朋友圈再到玩语音,后来是每天晚上7点等公众号的文章推送(定期期待),以及看看朋友圈又有谁在我的状态下黑我。&br&&br&这样看到也没什么,甚至会制造出一种我好充实我好像在批阅奏折的错觉。但是,再有10个微信这样的社交软件呢?再加20个呢?这就引发了第二个问题——信息囚笼理论。&br&&br&信息囚笼理论&br&有的人一提起当今时代便是「信息化时代」、「数据大爆炸时代」。但是,大多数信息对我们来说没有价值,比如朋友圈的微商广告、代购之类的东西。有个现状很残酷:你多久没有完整准确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了?&br&虚假信息与垃圾信息已经让互联网信息检索的价值越来越低。甚至身边有的人放弃号称世界最大中文搜索引擎,转而在图书馆收集信息。&br&可笑的是,有时候我们筛选信息的时间竟然要比我们收集信息的时间都长。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综合类门户网站影响力日益减退的原因。总想着大而全,但筛选繁杂信息的工作落在了用户身上。就像之前一位答主写的百度作恶的答案那样,百度搜索慢性鼻炎,排在首页的便是广告。&br&&img src=&/aae3a7e369c66f9eaefa_b.jpg& data-rawwidth=&795& data-rawheight=&5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5& data-original=&/aae3a7e369c66f9eaefa_r.jpg&&&br&信息囚笼对不具有「信息筛择」素质的人来说简直是场灾难。在一个网页的某处,你好不容易找到些有用信息,却发现这些信息引向另一个网页,无奈你只能打开另一个网页,在那个网页里,再找出一部分有用的信息,然后再被引到下一个网页……&br&下图四个选择题中,只有一个是能够下载迅雷的正确答案,请选择。&br&&img src=&/edc1a1b745a271abea3944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edc1a1b745a271abea3944_r.jpg&&&br&&br&就某个需要检索的「信息」而言,信息中的有用部分,信息有用部分的垃圾,信息有用部分的垃圾中的有用部分,信息有用部分的垃圾中的有用部分的垃圾(真TM饶舌),是信息囚笼中一道道虚实不定的墙壁。并且,你永远不知道这个下载按钮的背后,是一对怕被妈妈看到的巨乳,还是一个死胖子推荐你玩的那款垃圾游戏。&br&&br&信息碎片化的弊病——注意力迁移与区域性停滞&br&用一张图来最通俗地说明注意力迁移;&br&&img src=&/463f5a7115ccb822a14a03dcd11d70f6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463f5a7115ccb822a14a03dcd11d70f6_r.jpg&&&br&男性视角下,他们的注意力(橙色)依次从左到右。但我的初衷是想看最右边那个“女大学生穷游227市 网友质疑blabla”这个新闻啊!&br&&br&那怎么来理解注意力区域性停滞呢?假如你在知乎上,看到某个对你有用的干货知识,可惜篇幅较长你并不能一口气读完,于是你小手一点,啪得把答案丢进收藏夹。“长姿势了,以后一定用得上。”可是,收藏了这个答案,就代表着你把这个干货消化归为己用了吗?并没有。&br&你的注意力就这样成功地停滞在了这些被你下意识忽略的信息上。&br&更可怕的是,在“收藏或粗略地一翻便会长知识”这种潜意识下,你的注意力非但没有随着答案而发散,还会尴尬地停滞在「我并没有掌握这个知识但我却觉得我会了」的思维惯性里。&br&收藏了,便觉得我会了,但实际并没有。于是再度加大收藏量,在收藏夹快被挤爆的超大信息量面前,你又跌入了信息囚笼,这个过程是个恶性循环。&br&&br&生活中便是这样。思维惯性、信息囚笼,注意力的迁移与停滞三者之间催化出的恶果直接导致了我们很被动地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将大量时间浪费在检索信息上。&br&&br&正确的解决办法是在过载信息面前,做到有效的「信息筛择」。&br&当你求爷爷告奶奶问人要到了一部江湖上失传已久的A片之种,能说你得到了这部片子吗?没有。种子连接失效,你是该哭呢,还是该哭呢?&br&&br&所以我认为,&b&信息筛择最重要的原则是,带有强烈的目的性,筛选的目的就是为我所用,不要被信息筛择后的剩余量影响。&/b&&br&哪怕你到最后五十万字筛选成了十个字,但这十个字每个字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那可以说,你的「信息筛择」很成功。正因为很多人在筛择的这个过程中,总有顾虑,怕不加这几个鸡肋会让信息不完整,于是这留几个废字那存一句废话,筛选到最后信息量反而更多了。&br&另一方面,要不断地保持「信息源」的清洁。对于可被自身主动过滤掉的信息源及时清理。比如同类型的搞笑段子公众号,留一个就够了。一个是娱乐,多了就会让人一个个点开去看,对于快乐的收益随着时间的增加(大量浪费)变得成本高昂。以往一个段子就可以让你笑,但在多个公众号面前,你需要十个段子。这就是高成本定期期待下的思维惯性。&br&信息源的清洁也表现在选用适合自己的搜索引擎,谷歌的检索真的要比百度高效。&br&最后说说如何将信息筛择运用到碎片化的信息整合上。比如我想了解跑步过程中如何把握呼吸节奏。我在过滤掉无关信息后,有5篇文章摆在我的面前。其中两篇强调呼吸方法,一篇强调全身与呼吸协调性,一篇强调步伐与呼吸节奏,最后一篇是强调呼吸极限时的调整。&br&从这5篇文章的角度我所做的筛选是,前两篇与最后一篇归为同类,中间两篇归位同类。筛选到最后,最重要的信息筛择结果是,我明白了呼吸节奏的把握与从头到尾的全身变化有关。而在细节的某某部位,我该如何如何去做。&b&这就是在信息筛择里,对于某类信息的规律性总结。&/b&这个总结很重要,请务必锻炼自己这种能力。&br&一句话概括就是大类统筹小类,小类找同类并融入大类,碎片积攒在一起才会组成整体。&br&&br&很多人面对信息过载时,大都有过这种感觉,“这么多的资料该从何下手”这是信息焦虑的表现。信息焦虑会让人产生很多现代病,比如拖延症——“这么多资料明天再整理吧”;比如强迫症——“这么多小红点不消除好男瘦啊!”,久而久之身困信息囚笼里,将这些坏毛病变得越来越严重,也就是上面所说的那种恶性循环。&br&解决方法有没有呢?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同志,有的。这个方法也是追溯到其根源并解决问题,那就是&b&培养一种可受控的思维惯性。&/b&&br&开头也讲过了,不受控的思维惯性危险在于,它自身的滑落曲线没有规律。比如你刚要拿起手机背会单词,但突然想起来某某人的微博还没看,于是点进去看,然后发现这人底下有个大波妹的评论很有趣,于是你给她留了言,然后接下来也许你会勾搭上她也许不会,这就使得你的思维惯性不断滑落,而忘记了背单词的初衷。&br&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不受控的思维惯性,用固定的思维惯性来引导自己有规律地滑落思维。为什么豆瓣要把“豆瓣小组”与“豆瓣阅读”两个功能分别拿出来做APP?因为它在培养用户的个人习惯,让这两款APP的用户人群既能科学地分离并对各自产品保持固定的思维惯性,又能保持各自健康发展而不会使得其过于臃肿。同样运用到培养自己固有的思维惯性上,以我对于「信息筛择」的理解,专精状态下的筛择效率极高。也就是说,我把一件完整的「信息筛择」过程打破,就像做游戏任务,从支线到主线那样,用规定的时间去完成支线,然后由支线引导串联到主线上。&br&&b&对于拖延症来说,最好的解决方式便是专精。&/b&用定量适合自己的时间去完成一部分小任务,然后由其组成最后要完成的大型任务。定量的时间也会给人一种紧迫感,保持定量的紧张会使注意力聚焦在定量的任务上。&br&在这种状态下,固定的思维惯性便会慢慢养成,时间一久,效果拔群。&br&注意,千万别上来就一口吃个胖子,给自己定个什么完美宏大的计划,结果执行不到两天就自暴自弃,那样的计划假大空不说,还容易让你养成制定完大计划便潜意识里抵制并放弃的思维惯性。&br&&br&&br&哪个地方不明白的童鞋请留言,我会继续补充。&br&先写到这,我去补觉了,写字好累,熬夜又要脱发了…
最近在写一篇《信息过载与受众行为模式XXX》的论文,在某处突然顿悟,我节选了一些观点与事例重新整理出这个答案,分享给诸君一读,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首先把观点摆在前面。我认为,在目前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一种书上没有,但却十分重要的素质,那就是…
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的军装好看与否与纳粹没有必然关系,跟包豪斯也没有关系,跟现代设计更是一星点的关系都没有。德国军装不是随着纳粹的掌权而突然变好看的,而是有其历史传承的,是继承自普鲁士的军装传统的。&br&&br&在此强烈的呼吁,请不要再盲目的推崇关于纳粹德国的一切,希特勒及纳粹党对德国的影响被严重夸大了。纳粹掌权时期的德国那些美好的东西,并不属于纳粹,而是属于德国,是属于整个欧洲文明。一个国家的某个政权与这个国家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都没必然关系。&br&&br&德国军装与整个欧洲军装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而整个欧洲的军装对欧洲乃至今天的男装设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今天我们日常穿着的绝大部分男装,以及部分女装,都是来源于欧美军装的设计。&br&&br&&b&第一章,二战时的德军军装为啥这么好看?有何优缺点?&/b&&br&为了分析德军服装为什么好看,我们做一个参照:&img src=&/0fa6bbabbe1e_b.jpg& data-rawwidth=&1126&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6& data-original=&/0fa6bbabbe1e_r.jpg&&&img src=&/bebf68e094a7bf5d1ee20_b.jpg& data-rawwidth=&872& data-rawheight=&3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2& data-original=&/bebf68e094a7bf5d1ee20_r.jpg&&&br&为了公平起见,特地选了身材不怎么好的几个德军军官的老照片,与朝鲜领导人及高级将领的照片做一个对照。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在配饰同为肩章、领章,款式同为四袋猎装、双排扣呢子大衣的情况下,德军的剪裁明显更加合体贴身,而且有明显的收腰的部分,而朝鲜最高领导人及其伙伴们的衣服全都是在身上晃着的,一点也不贴身,根本没有收腰的设计。由此可见衣服合体贴身,收腰垫肩,是德军军装美观的首要原因。历史上德国军服,至少是军官的军装,都是裁缝直接上门量体裁衣的。夏季军服采用混纺棉质材料,冬季则采用羊毛布料与人造纤维材料合织。德国军方每年都会出版关于军装定制的书籍,其中将各种制服的基本样式、板型尺寸、制作工艺、配件图片等等详细列出,以方便将官们按图索骥,找自己心仪的裁缝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军服。德国上层对军装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br&&img src=&/abf3199ded1e_b.jpg& data-rawwidth=&71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0& data-original=&/abf3199ded1e_r.jpg&&左一为隆美尔元帅,中间为朱可夫元帅,最右为朝鲜高级将领。我们可以看到,在配饰上各国的巨大不同。朱可夫元帅胸前的勋章虽然也是满的,但整体都集中在腰线以上的胸部,而朝鲜的高级将领可能是当铠甲穿的。在配饰方面,德军军官的配饰比较丰富,详细标明了佩戴者的军衔、阅历,几乎是随身佩带的简历表。关键是其比例相对比较合理,不会过于夸张。&br&&br&德国二战时军装美观服装设计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立体剪裁、合体收腰,以体现男性身体力量美感;2、勋章配饰纹饰精美繁多,比例协调,全面体现佩戴人的身份阅历,以增强军人荣誉感;3、用料扎实、做工优良,配色得体大方。&br&&br&另外衣服也是要靠身材。希特勒上台之后大搞全民体育,在青少年中办夏令营,鼓励各种体育运动。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中,作者虽然非常仇视希特勒,也不得不对纳粹德国推行的这种全民体育的做法表示赞赏。这种全民健身带来的是二战时德国兵源质量优于其他欧洲国家,青年军人的身材普遍较好。&br&&img src=&/05b89e3ad375d6085fbfc57f6dc43291_b.jpg& data-rawwidth=&367& data-rawheight=&4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7&&也不是所有人穿德军军装都好看,上图这位是德军中的亚裔炊事员被俘时的照片,他穿的军装就不怎么好看,衣服皱巴巴的样子也显示出德军军装在作战中无法得到有效保养,打着打着仗也就不好看了。&br&&br&至于为啥现在的军装不那么好看了,原因很简单:武器太先进了,没见到人呢就已经决定胜负了,你穿的再帅我也看不到,你帅给谁看?再说战场上穿的不能太扎眼,穿太帅也容易被打死。我们来看看目前世界一流的迷彩效果与朝鲜军人的迷彩的对比:&br&&img src=&/3cf13f605f85ca64df9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54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3cf13f605f85ca64df9d_r.jpg&&可见现代战场不适宜穿的太帅,穿的太帅死得快。(有很多知友指出上图伪装效果很好的迷彩是特制狩猎迷彩,与军用迷彩对比有点不厚道,其实只是用大反差说明一下迷彩的重要,不必太在意。)&br&好了不调皮了,真正的原因会在最后交代。我们先看看德军军装是咋来的。&br&&br&&b&第二章,欧洲军事服装简史以及对二战时德军军装的影响&/b&&br&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德国军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就要系统的了解欧洲军装设计的历史。全文比较长,因为我发现要打某些顽固保持错误者的脸,需要认真的把每一寸脸都打肿才行,不然他还会跑过来骂你:你看我左脸腮帮子还没肿呢,你这个打脸的好差劲,啊哈哈哈哈……&br&&br&由于水平有限会有一些疏漏错误,请各位指教。欧洲的文化有三个影响最大的来源:希腊-罗马、基督教、北欧尚武民族文化。这三大文化都从不同的方面影响了欧洲的军事文化。&br&&br&&b&&u&希腊-罗马文化:&/u&&/b&&br&也可以被看作是南欧地中海地区的文化。这里由于气候等原因,大家都喜欢光着膀子的汉子。又由于希腊-罗马的早期都是城邦文化,各城邦之间经常有战争,军队以重装步兵为主,作战战术以步兵方阵为主(这点很重要),骑兵由于马镫还没有发明,只是作为突击机动力量,是重装步兵的辅助。&br&前面说到希腊-罗马的汉子喜欢光膀子,这就决定了他们非常崇拜一身健美的肌肉块。如果没有肌肉咋办?特别是上了战场打仗,总要穿点护具铠甲,穿了铠甲后看不到肌肉可咋办?于是古希腊、古罗马都出现了肌肉甲这种人为画腹肌的办法,可见为了摆拍画腹肌这种事情自古就有。&br&&img src=&/ed97a783ca075db8d73fadadfe65cb8f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6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ed97a783ca075db8d73fadadfe65cb8f_r.jpg&&&br&青铜铠甲;在公元前 (350-300) 年前后,由希腊人制作于亚平宁半岛中属于大希腊的地域;如今,被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br&&img src=&/a3b40bbad6c39edf1d140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3b40bbad6c39edf1d140_r.jpg&&第一位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皇帝屋大维塑像,据史料记载屋大维并不是很高大强壮,但是肌肉甲一穿,立马伟岸了。&br&&br&&b&&u&这种肌肉甲非常形象的解释了军装的一大功能:显示雄性的力量感。后来的军装,特别是军装中的礼服设计,都遵循了这样的规则。&/u&&/b&&br&&br&另外古罗马大致分为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在延续千年的历史中,罗马也有许多其他款式的铠甲出现。我们最熟悉的是罗马帝国时期的铠甲。比如下图这种:&br&&img src=&/600e7b148ed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600e7b148edb_r.jpg&&前面这位挂着很多圆形金属章的百夫长穿的是类似鱼鳞甲的扎甲。他身后的普通士兵穿的是板甲,这也是欧洲最早发展出来的、大量装备军队的、模块化的、便于运动的环片板甲。请注意这种铠甲肩部的防护。&br&&br&根据史料记载,古罗马人比起他们主要的敌人:高卢人、日耳曼人、哥特人等,身材要矮小的多。因此在重装步兵的对砍时,罗马士兵遭受的攻击多来自上部,于是肩部的装甲显得尤其重要。另外护肩也使穿着者的头肩比变大,显得肩宽背阔,也是遵循了军装设计强调男性力量感的展示。&br&&br&这种护肩在现代军装中,也演化为肩章保留下来。近代以软物料制作的肩章最早出现于1763年的法国军队,用以识别军官和士兵,作为佩带者的身份标志,并在19世纪初拿破仑时代发展出华丽的吊穗肩章(Epaulette)。在同一时期,俄国士兵也开始在左肩佩戴单边肩章,用于辨识佩戴者所属的部队,同时可以拌住子弹袋的背绳。到了1854年,俄国军官的制服上出现了用金丝线编织而成的平板肩章,除了显示佩戴者的军衔和官阶,也用作昭显军官的个人荣誉。受俄国影响,普鲁士、法国、奥匈帝国、英国甚至新成立不超过半个世纪的美国也纷纷效仿实行了军衔制,发展出具有本国特色的肩章,并赋予肩章各种不同的新功能。从此肩章便在世界各国军队中逐渐流行起来,成为辨识军人的军衔、职务或兵种的符号标志。除了军事组织外,一些准军事组织或类军事组织如警察、消防、海事、保安、救世军、童子军等也效仿著使用肩章用于人员身份辨认。&br&&img src=&/5fef65b8ee8f33f4f0c45bfd_b.jpg& data-rawwidth=&1056&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6& data-original=&/5fef65b8ee8f33f4f0c45bfd_r.jpg&&佩戴被称为Epaulette肩章的法兰西共和国骑兵卫队,这种华丽的肩章我们在民国史各位大帅的戎装照上也能看到。&br&&img src=&/ff55b119caa8deaa1e8016_b.jpg& data-rawwidth=&483&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3& data-original=&/ff55b119caa8deaa1e8016_r.jpg&&这幅袁世凯的戎装照也佩戴了这种华丽的肩章。&br&&br&关于肩章,俄国人作为最早的使用者还另有一个小插曲,十月革命时,列宁觉得这玩意是剥削阶级军队产物,就给俄军简化掉了,结果军人很不高兴,直到斯大林时代又恢复了宽大的肩章和立领、大檐帽。&br&&br&&u&&b&中世纪:&/b&&/u&&br&中世纪的欧洲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虽然有一个名义上的继承了罗马国祚的皇帝和教宗,但基本是各种公、侯、伯、子、男小国林立,特别是今天的德语区的欧洲,一个山头一个城堡,一个城堡一个国家,一个国家一群公主王子玩童话故事,跟春秋战国差不多。这一时期基督教与北欧尚武精神是欧洲的主流文化。&br&中世纪的欧洲铠甲发展基本是由软到硬的过程。&br&&img src=&/c006e352eaa8dd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1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c006e352eaa8dd_r.jpg&&上面这幅图是欧洲中世纪铠甲发展简图,从左开始,第一个是锁子甲,这种锁子甲技术在罗马帝国后期成熟起来;第二张是十字军东征时期的主流装备,也就是锁子甲外面罩个布袍,上面印上家族的徽章。锁子甲的结构是一个个的铁环相扣,优点是可以任意折叠跟毛衣似的,穿着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活动,缺点是对弓箭的防御非常差,因为箭头可以通过铁环的缝隙穿进来,甚至把铁环顶开。这时板甲就重新出现了。最早是锁子甲外面的关键部位用板甲防护,后来就演变成全身都是跟龙虾或螃蟹一样的板甲加关节了。这样的做法最后登峰造极,使得想要刺穿铠甲变得很困难,于是大铁锤之类的钝击武器大显身手,原理就是铠甲上轮一锤子,把铠甲砸瘪或把人震晕。到了倒数第二张图的时候,板甲的表面出现了很多楞,这是一种加强筋的做法,以便使铠甲在相同的厚度下强度更高,以防被砸瘪。最后那张就不解释了,火绳枪出现了,冷兵器时代开始走到尽头。&br&&br&中世纪相当长时间内,欧洲铠甲基本上都是由意大利的工匠制造的,这点倒是跟现在的时装和超级跑车有点相似。&br&&img src=&/b1fa34cd0a0bdb8e831c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b1fa34cd0a0bdb8e831c_r.jpg&&这幅雄风勃勃的铠甲就是英王亨利八世的铠甲,这幅甲是米兰式铠甲的一种,主要特点是圆弧形比较多,左右根据分工不对称。亨利八世是英国铠甲国产化的推动者。从这幅铠甲上也能看出,这位国王是非常重视下半身性福的君王。也就不难解释这位国王为什么会因为想要离婚另娶而跟天主教闹翻,进而推行宗教改革创建英国圣公会了。&br&&img src=&/d1bb49db1bb4b6b487155_b.jpg& data-rawwidth=&445& data-rawheight=&6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5& data-original=&/d1bb49db1bb4b6b487155_r.jpg&&上图便是哥特式铠甲,是一种骑兵甲,所以脚尖长长的也无所谓。这种甲学习了意大利工匠的丰硕成果,集中体现了日耳曼民族的审美取向。这种甲设计更为轻便贴身,有利于分散盔甲压在身体上的负重,使穿着更舒服,结构也更加适于运动,但是牺牲了部分防护力。这种铠甲真正开始打破了意大利人的技术垄断,日耳曼人终于用上了自主研发的铠甲。&br&&img src=&/0f8c2a8fcf0ade6d14b07eb_b.jpg& data-rawwidth=&3053& data-rawheight=&35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53& data-original=&/0f8c2a8fcf0ade6d14b07eb_r.jpg&&夹杂点私货,上图是包括马铠在内的哥特式甲,是在下前两年闲着没事自己照着书上照片画的。&br&&br&好了,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一时期军装对后来欧洲军装的影响,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原则就是:在造型上&b&&u&贴身显身材。&/u&&/b&,尽管这里的贴身显身材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分散盔甲的负重的实用目的,但这种贴身设计慢慢成为欧洲人对军人形象的一种文化记忆。连铁片子都要敲成贴身的的,还要立体剪裁、收腰表现肌肉感,这帮人把铁片换成布片肯定还是要走立体剪裁这条路线。&br&&br&这是1740年-1786年在位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普鲁士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同时也是当时一流的军事家:&br&&img src=&/03d506dbcfb8a752a00a42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60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我们来看这张图上的军装,依然是遵从中世纪以来的贴身剪裁的风格,衣服是完全贴在人的身体上的,并且有收腰,将整个人的腰线上提,以显示身材高大。胸前是双排扣,这一点在后来的军装中大量应用,尤其是礼服更是用这种双排扣居多。现代西服的双排扣也是从这里出来的。军装上的硬质衣领,是中世纪铠甲护颈的演变,这时已经没有了原有的防护作用,但这种领子使人的脖子显得更粗壮有力。穿过西装的人都知道西装有垫肩和胸衬,这种设计是来自军装的同样设计,目的也非常简单,与罗马的肌肉甲作用一样,也是为了显得胸肌发达、肩宽背厚。&br&这里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欧洲军装的最大特点:&b&合体贴身、体现男人力量感。&/b&这就是欧洲军装设计的核心。只不过德国人把这个事情贯彻的比较彻底。提到合体贴身,我们必须要提“立体剪裁”这个概念。&br&&img src=&/f90547bac09c9e4ecddcf2bb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f90547bac09c9e4ecddcf2bb_r.jpg&&上图就是电影中德国军官订制军装的剧照,这应该是裁缝量完尺寸后第二次给穿着者试版型,此时的衣服只是几个基础布片的简单缝制半成品,这一次试衣后再做修改。现在的西装高级订制都要经历这一步骤。&br&&br&至于什么是立体剪裁,其实是与平面剪裁相对的。立体剪裁是直接在人体模型也就是人台上做纸样打版。&br&&img src=&/ba589cf78450a_b.jpg& data-rawwidth=&330& data-rawheight=&46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0&&&img src=&/b56cfa25c57d1375ddcd6_b.jpg& data-rawwidth=&2144& data-rawheight=&14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144& data-original=&/b56cfa25c57d1375ddcd6_r.jpg&&这种打版方式与欧洲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时期的日耳曼窄衣文化有一些关系,大概在13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立体剪裁方式。关于哥特文化,也就是属于北欧尚武民族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欧洲中世纪的服装风格基本分为5-10世纪的“文化黑暗期”、11-12世纪的“罗马式时期”、13-14世纪的“哥特式时期”。中世纪服装的最大特征是:基督教文化的强烈影响,中世纪的西欧人苦恼于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中,服装上出现了否定肉体(掩盖体形)和肯定肉体(显露体形)的矛盾现象。从服装形态上看,中世纪复转从古罗马南方型宽衣文化经拜占庭文化的润色和变形,经“罗马式时期”和“歌特式时期”的过渡,最后落脚到以日耳曼人为代表的窄衣文化。从此,西洋服装脱离古代服装那平面性的单纯结构,进入追求三位空间的立体构成时代。&br&&br&以上便是欧洲整个军事服饰传统的大致情况。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德军所继承的普鲁士军装传统是如何产生和演变的。&br&&br&前边提到的腓特烈二世年轻时一直被他爹腓特烈·威廉一世吊打,这个腓特烈·威廉一世他是个什么样的君主呢?他有个外号叫“士兵国王”,一辈子是个军装控,一辈子都在琢磨着怎样让军装更好看。下面直接转载百度里的词条。&br&&blockquote&腓特烈·威廉一世是一位性格严厉穷兵黩武的战士国王,他以极其粗暴的军人作风对待臣民,把军事训练的严酷推向极至,&b&创立了“服从、服从、再服从”的“普鲁士精神”&/b&。这为普鲁士日后的扩张准备了坚实的军队和经济基础。腓特烈·威廉一世时期普鲁士军纪严格,校阅军队成了他最大的消遣。1733年,实行分区征兵制,并强迫农民当兵,提供半数的兵源,另一半为外国雇佣军。他还有一个巨人掷弹兵团:他派人从欧洲各地绑架身高伟岸的巨人,编入一个特殊的掷弹兵团,从北海到地中海整个欧洲身高特殊的巨人都有可能被他骗去或者抢去。身材高大的女人也不安全,常常被收集来与这些巨人配对,以产生下一代巨人。在1740年腓特烈·威廉临终弥留之际,当他听到神父布道“人赤条条地来,也赤条条地去”的时候,还能从病榻上挣扎起来说“怎么能赤条条的,我要穿上我的军装”。1709年普鲁士东部发生鼠疫,人口骤减。腓特烈·威廉一世重新移民,使东部再度繁荣。1719年,他解放自己领地上的所有农奴,废除世袭租佃制度。他提倡重商主义,发展工业。1717年实施全国小学义务教育。但腓特烈·威廉一世鄙视学问,他在普鲁士禁止法国文学、拉丁文和音乐。由于他生活简朴吝啬,又舍不得在经济文化建设上花钱,人称“乞丐国王”。但是,尽管他的登基仪式只花了区区两千银币,他却把80%的政府财政收入充作军费。在他的努力下,普鲁士的军队瞬间膨胀到8.5万人,而且装备精良。由于腓特烈·威廉一世对王太子弗里茨过分苛刻,禁止他接触法国文学、拉丁文和音乐,反对儿子与英国王室联姻,经常对儿子进行体罚,造成了父子关系紧张。1730年弗里茨企图逃亡英国未遂,被捕,弗里茨的同伙被处决,自己也险些丧命。腓特烈·威廉一世身高二米有余,体重一百多公斤,平时暴饮暴食,烟瘾极大。他于日在柏林去世,终年51岁。他的儿子弗里茨成为国王腓特烈二世,继承了威廉一世留下的强大富足的王国,并将普鲁士建设成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blockquote&&b&“服从、服从、再服从”的“普鲁士精神”就是德国人为什么喜欢统一制服的核心原因。&/b&出于军队立国的传统,德国历任最高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军装的设计,力求让穿军装的人更爽,进而更愿意为自己卖命。&br&&br&普鲁士为啥这么重视军队呢?因为普鲁士从历史根源上讲,并不是“一个国家拥有一支军队”的概念,而是“一支军队拥有了一个国家”。古代普鲁士只是波罗的海边的蛮荒之地,居民跟现在的立陶宛、拉脱维亚是近亲。12世纪的时候,德意志人开始在这疙瘩殖民居住,普鲁士的土著居民千不该万不该烧了这些殖民者的修道院,还袭击了一个条顿骑士团成员的领地,这些给了条顿骑士团借口,于是条顿骑士们进行了连续200年的东征,最终把普鲁士的土著居民给灭了,把这里变成了德语区,从此普鲁士就成了德意志“自古以来”的神圣领土。经过很多曲折,条顿骑士们的普鲁士成为王国。&br&&br&条顿骑士团,又被翻译为德意志骑士团,全名为耶路撒冷的德意志弟兄圣母骑士团,是十字军东征期间与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并列的三大骑士团之一。条顿骑士团从建立开始就是一个纯粹的军事集团,而普鲁士就是这么一帮刀尖上舔血的哥们创建的,而后来的德国就是这帮人把德语区其他人都打趴下了统一起来的。你说德国为什么重视军队?为什么打仗那么厉害?这就是根源。&br&我们来看一下条顿骑士的徽章:&br&&img src=&/160dbb970e2b0eabbc178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160dbb970e2b0eabbc1787_r.jpg&&条顿骑士团总团长纹章&br&&img src=&/70cf1ac8d441b3fd3fd11_b.jpg& data-rawwidth=&26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0&&&br&条顿骑士团盾徽&br&&img src=&/e53cb0b66d961d_b.jpg& data-rawwidth=&172& data-rawheight=&21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2&&&br&条顿铁十字,后来演变成著名的德意志铁十字&br&&img src=&/9f64a733f2f151b670cf01d_b.jpg& data-rawwidth=&414& data-rawheight=&4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4&&&br& 1813二级铁十字勋章 ,EK2 左正面,右反面,勋章正面无任何文字与标记,勋章背面:上部为皇冠与FW,中心是三个橡树叶 ,下部是设立年(1813)&br&&img src=&/b48983bbe1d1ac62caae23_b.jpg& data-rawwidth=&615& data-rawheight=&4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5& data-original=&/b48983bbe1d1ac62caae23_r.jpg&&这是纳粹掌权后的双剑银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注意中间加上了万字符。&br&&img src=&/eed6acd3ca956dccc781d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7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eed6acd3ca956dccc781d_r.jpg&&这是佩戴铁十字勋章的隆美尔。&br&&img src=&/f7cdf38eb02cb87ba8cec73ca4cf5f87_b.jpg& data-rawwidth=&3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0&&希特勒胸前的铁十字勋章也是一战时获得的。&br&另外纳粹党卫军使用的制服识别色为黑色,不同于正规军国防军使用的国防灰,其渊源也是普鲁士乃至条顿骑士团时代的黑色识别色。&br&&br&实际上二战时期的德国军装与18、19世纪前后的欧洲军装比起来,华美程度要逊色的多。由于18、19世纪时武器还停留在前装弹滑膛燧发枪时代,大家打仗是排队枪毙式打法,根本不做隐蔽,也就无所谓保护色隐蔽色了,大家都是怎么好看怎么显眼怎么来,以便死也死得体面点,顺便也能鼓舞士气。为了便于现场指挥,这时的军装跟冷兵器时期一样有鲜明的军种识别色。&br&&img src=&/60c1d18e2d1e966e11cbfe220d97d8e3_b.jpg& data-rawwidth=&980&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0& data-original=&/60c1d18e2d1e966e11cbfe220d97d8e3_r.jpg&&如上图所示,这一时期使用的滑膛枪装药是黑火药,战场上满是黑火腿燃烧后产生的烟雾,像在重度雾霾天里打仗一样。而统帅此时依然如冷兵器时代一样,是在非常接近前线的位置指挥军队的,他穿的好看点让士兵看到士兵就会很欣慰,而士兵穿的颜色统一鲜明,统帅就更容易指挥。这一时代主要以步兵方阵为主要战术,军装越帅越好,不然没人看得见自己。&br&&img src=&/ae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eb_r.jpg&&所以人固有一死,或穿的漂漂亮亮,或穿的邋里邋遢,那么有钱的话当然要漂漂亮亮去死。&br&&img src=&/3531412dedb031c62966adbc_b.jpg& data-rawwidth=&762& data-rawheight=&5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2& data-original=&/3531412dedb031c62966adbc_r.jpg&&这是拿破仑战争时代的普鲁士军队:特征是军服以深蓝色为基调,正规军帽徽为白色圆环,后备军为白色十字.禁卫军帽子上有白色环绕线条,领子和袖口有白色装饰物.&br&从左至右:炮兵士兵, Ostpreuss后备军士兵, Westpreuss后备军士兵, 炮兵军官, Schles后备军士兵, Pomm后备军士兵, Ostpreuss后备军军官, 后备军骑兵, 后备军号手, 狙击兵。&br&&img src=&/4c718b9fb22e446cedf7e_b.jpg& data-rawwidth=&762& data-rawheight=&5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2& data-original=&/4c718b9fb22e446cedf7e_r.jpg&&从左至右:Schles胸甲骑兵团士兵(未着胸甲), 布兰登堡龙骑兵团士兵, Westpreuss第1龙骑兵团士兵, Lith龙骑兵团士兵, Schles第2骠骑兵团士兵, 第五骠骑兵团(骷髅骠骑兵), 布兰登堡骠骑兵团士兵, Pomm骠骑兵团士兵, Schles枪骑兵团士兵, 布兰登堡枪骑兵团士兵。&br&&br&我们来看一下这几幅图,已经很明显的看出后来军装的雏形了。比如经典的双排扣军大衣、肩章、绶带,收腰垫肩的剪裁方式。但是穿的太帅在战场上太扎眼了,尤其是后来武器射程和精度都大大提升后,穿的太帅就容易被打死。于是隐蔽色也就是迷彩的使用开始出现。英国在巴基斯坦沙漠里首先用了近似于当地沙漠的土黄色军装,效果不错,于是各国纷纷仿效,把五颜六色的军装逐步换成了灰不拉叽的样子。&br&&br&一战早期,法国军队由于国内反对装备隐蔽色的军装,认为那样不够帅,于是法军依然穿着拿破仑时代就开始穿的红裤子蓝军装,开战后一冲锋就被当活靶子打死一大片,于是回来乖乖的换了衣服。&br&&img src=&/06a5feaff735cd81a5949ba_b.jpg& data-rawwidth=&1057&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7& data-original=&/06a5feaff735cd81a5949ba_r.jpg&&上图就是普法战争时的法军红裤子军装。&br&&img src=&/59872bfc2c5cb96b6ae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9872bfc2c5cb96b6aee_r.jpg&&普法战争后的德皇登基仪式。可以看到普鲁士的军装大礼服。&br&&br&再来看一下一战时期德国军装是什么样子的:&br&&img src=&/6cbfca95586dca99bf7124_b.jpg& data-rawwidth=&481& data-rawheight=&6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1& data-original=&/6cbfca95586dca99bf7124_r.jpg&&&img src=&/fbddb1dd32764f_b.jpg& data-rawwidth=&481& data-rawheight=&6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1& data-original=&/fbddb1dd32764f_r.jpg&&&br&上图中士兵头上带尖的帽子是皮质的,后来换成了下图这种M1916式钢盔,在二战中又做了改良,继续使用。&br&&img src=&/5ee283ff68da2ed0a6de06ed5460ce15_b.jpg& data-rawwidth=&464& data-rawheight=&6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4& data-original=&/5ee283ff68da2ed0a6de06ed5460ce15_r.jpg&&&img src=&/95f751a26f749a4f8524_b.jpg& data-rawwidth=&466& data-rawheight=&6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6& data-original=&/95f751a26f749a4f8524_r.jpg&&&br&&img src=&/b34e397ca02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b34e397ca02b_r.jpg&&我觉得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此时的德国军装已经非常接近第三帝国时期的军装了,只不过由于一战是由各国贵族指挥的一次战争,个别配饰更加华丽和夸张。&br&&img src=&/d4beff00ad3e01fa1961e4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d4beff00ad3e01fa1961e4_r.jpg&&这是希特勒与德国一战老英雄兴登堡总统的合影。一战后的德国是魏玛共和国时代,德军开始抛弃了一战时挂在衣服上的繁复的徽章等装饰物,衣服更加简洁朴素。魏玛共和国时代是德国军队最憋屈的一个时代,因为《凡尔赛条约》的原因,德军陆军总人数被限制在10万人以下,魏玛共和国成为完全的文官政权,军人的地位被刻意降低了。魏玛共和国的这套军装使用到了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重整军备,为了迎合德国军队,又恢复了部分普鲁士和德意志帝国时代的传统,再次修改了军装,又加上了国家社会主义的一些元素,比如帝国之鹰。&br&&br&希特勒执政时配发的军服,增加了四个带褶皱的水平贴带,五粒纽扣替代了之前的八粒纽扣,衣领、标志底版均用暗绿色替代了之前的绿野灰。与魏玛时代的制服相比,制服的下摆更加短,以适合士兵花费更多时间待在机械空间中。这些改动不能说与当时执政者的意志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当时的德国的决策者已经意识到了机械化军队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并针对这一特点对军装做的改动。但是如果说这种改动对德军服装的美观有革命性的作用,那显然是夸大其辞。因为即便没有希特勒,德国人也一直在致力于美化自己的军装,而且一直水平很高。&br&&br&至于说希特勒是个艺术家、画家的说法其实也不必理解的太夸张。当时的欧洲人受到的艺术方面的教育都不错,二战前的德国人几乎家家户户有钢琴。其实丘吉尔也非常喜欢画风景画,退休后一直在家画画写文章,还得了个诺贝尔文学奖。斯大林本身也非常喜欢音乐,丫早年也是在维也纳混过的革命青年,现在的俄罗斯国歌曲调就是在斯大林的要求下创作的,在各国国歌中还是算非常突出的作品。像权力集中的这种政权,其元首大部分都是全能的,比如卡扎菲喜欢设计服装、金正日喜欢拍电影、勃日列涅夫喜欢玩文学……而独裁者周边的人也往往喜欢拍马屁,把领袖塑造成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诗人……反正各种人类美好的职业都可以放上。希特勒的确会画画,而且执政后喜欢在这方面发表意见,但是如果只要是会画画的就算是艺术修养爆棚的话,那么每年各大美术学院就不用考试了,随便什么人只要会画画就直接进去上课得了,这实在是非常非常扯淡。&br&&br&我们再来看看二战时德国的军装:&br&&img src=&/66a62d2f623cbe03c2cd9a_b.jpg& data-rawwidth=&485& data-rawheight=&6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5& data-original=&/66a62d2f623cbe03c2cd9a_r.jpg&&请注意,上图这种灰色制服的才是德国的正规军国防军,也是德国陆军最有战斗力、军纪最严明、传统最悠久而且名将辈出的军队。&br&&img src=&/dacc8128d6e_b.jpg&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6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dacc8128d6e_r.jpg&&&br&而这种黑色制服的,领章不对称的是SS党卫队,包括其中武装党卫队也被人称为党卫军,SS帽子上的骷髅标志是继承自普鲁士骷髅骠骑兵的标志,这个骷髅标志在日耳曼军事文化中受欢迎程度是仅次于铁十字的。大家觉得SS的军装好看也有道理,因为好装备都是优先给SS,而且招人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武装党卫队一般是受过教育并且体格比较好的“雅利安人”,以体现种族的优越性。SS党卫队里秘密行动队、盖世太保是名声最臭的,负责了维持纳粹恐怖统治和集中营等劣迹斑斑的脏事,战后被宣告为非法组织。SS从法理上讲是希特勒的私人武装,而不是德国国家武装力量,因此二战中SS部队的战俘不受《日内瓦公约》保护。应该说党卫队的作战部队军纪相对党卫队的其他部队来说还不错,毕竟作战时还是要讲纪律的。武装党卫军在东线被禁止强奸当地妇女,理由不是心地善良,而是怕玷污血统,还有因此自责而自杀的。他们伤天害理的事并没少做。只有一个例外就是第五师(维京师)在其历史上几乎没有未参与灭杀战俘、平民事件(维京师主要由挪威和丹麦以及荷兰的志愿兵组成)。&br&&br&穿着类似于德军军装的立体剪裁军装体验是怎样的呢?身为收藏了少量欧洲冷战及二战时军装的非资深军迷,我的穿着体验是感觉跟订制西服差不多的,整体非常贴身,穿上会迫使身体姿态端正。但是由于非常贴身,这种衣服不适宜剧烈活动。并且由于衣服是依照身体的实际立体形态打版剪裁的,是不容易叠平整的,最好的放置方式就是用衣架悬挂,纯毛呢的材质只能干洗,不能方便的进行水洗。在二战时期的德军1936年配发的标准军装,常服与作战服是通用的,甚至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军官以及战斗人员还有随身佩戴军功章的习惯,这样的军装显然是不适合当时的机械化作战和野战,尽管二战时德军军装的下摆为此已经做了缩短的调整。对这段理解不能的可以设想一下一个人穿着毛呢的修身西装在泥地里爬来爬去几个月会是什么感受。德军二战时主要装备的军装的优点正好导致了其明显的缺点。&br&&br&事实上二战中德军军装的一大发明就是迷彩服的使用,但这种现代意义上的迷彩服早期只有伞兵和党卫军配发较多,到了1942年,战争后期才装备人数最多的国防军,但是国防军的迷彩服种类比较少,装备量。&br&&img src=&/a492a217bc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a492a217bce_r.jpg&&上图就是党卫军的迷彩服,是不是觉得瞬间就没有那身修身军装好看了?&br&&img src=&/73e89a69d19ec68e7731_b.jpg& data-rawwidth=&830& data-rawheight=&5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0& data-original=&/73e89a69d19ec68e7731_r.jpg&&近处的德国国防军士兵穿的就是国防军配发的迷彩服,可见迷彩花纹明显不同。&br&&img src=&/e9b41c0be3ea334e2f8e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e9b41c0be3ea334e2f8e_r.jpg&&上图是国外军迷做历史重现的COSPLAY,基本完美再现了穿着斑点迷彩的二战德军形象。&br&德军是第一个用这种现代意义上的迷彩服大规模装备部队的,但是显然还是不够多。而且后来大量反应二战的电影都是美国人拍的,为了树立二战德军严谨冷酷的形象,往往更愿意选择更帅气的毛呢军装的德军来上镜。&br&&br&相对于帅气板正的德军常服,反而是相对宽松的二战时美军作战军装更加适合现代化作战需求。另外德国的钢盔由于是按照日耳曼人的头型设计的,左右径非常窄,我们亚洲人戴起来很不舒服,我这样的头比较圆的直接戴不上,而美式钢盔就没有这个问题。&br&&br&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立体剪裁的贴身的军装,已经不再是直接用于战场的作战军装了,而是作为常服和礼服继续存在。二战改变了很多东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新型军装的大量出现。现代军装的体系中,军装分为常服、礼服、作训服、作战服等,整个军服体系比以前要复杂的多。过去的常服与作战服可以通用,现在却不行了,因为常服不适应现代战争的作战环境了,必须要另外有一套作战服,因此在常服的投入上相对以前要少的多。就像齐步走失去了战术意义之后,欧洲的军队就已经不再刻苦练习齐步走一样,对于常服设计投入的精力和人力物力也与二战时和二战前大不一样了。多一套军装带来的军费开支和后勤压力是巨大的。军装是消耗品,有时军人本身也是消耗品,打仗也是要考虑成本的。即便是德国,在二战后期物资匮乏的时候,军装面料中羊毛含量也大大降低,许多贵的工艺材质都放弃了。&br&&br&&img src=&/720fdd85acddaedb34213d6_b.jpg& data-rawwidth=&457& data-rawheight=&3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7& data-original=&/720fdd85acddaedb34213d6_r.jpg&&&img src=&/a1dade1aa7c0_b.jpg& data-rawwidth=&472& data-rawheight=&3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2& data-original=&/a1dade1aa7c0_r.jpg&&&img src=&/b93625e77dbffa24e74b10d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b93625e77dbffa24e74b10d_r.jpg&&以上以美国海军陆战队为例,其军装主要包括由上到下的礼服、常服、作战服。我们可以看到,单就礼服和常服而言,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服装也是挺漂亮的,并不比二战时的德军逊色太多,只不过他们不会穿着修身笔挺的礼服、常服去作战。况且现在网上流传的德军军装图片很多还不是常服,而是礼服,拿礼服跟作战服相比是耍流氓啊,你要说礼服的话那好看的礼服太多了。比帅的话年轻的丘吉尔礼服照秒杀所有纳粹小鲜肉啊。&br&&img src=&/7c85ac5fb3ebed335bb059_b.jpg& data-rawwidth=&307& data-rawheight=&4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7&&你要比华丽程度今天的法兰西共和国卫队的礼服是各种秒杀。&br&&img src=&/37cf823d4bb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9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37cf823d4bb_r.jpg&&&br&之所以我们觉得德军军装显得更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心理因素,毕竟穿着衣冠楚楚的上阵作战、杀人会给人比较强的心理冲击。这也是为什么007一定要穿着订制西装跑去捶人、汉尼拔一定要衣着讲究的去吃人、吸血鬼一定要姿态优雅的去喝人血,这种巨大的反差也是德军二战军装吸引人的重要因素,因此不但要帅,还要帅着去杀人才行。面对穿的帅的杀人者,你会觉得对方是能够完全掌握局面的,甚至不需要特别准备,这种从容感是具备震慑感的。&br&&br&为了适应新的武器和作战环境,皮革、毛呢、棉麻等传统材质逐渐被化纤、PU、凯夫拉等新材料取代,作战服的版式也更为宽松和符合人机工学。如下图的美军单兵作战装备,已经完全基本脱离了欧洲旧有的军装设计思路。&br&&img src=&/ef96bce02_b.jpg& data-rawwidth=&847& data-rawheight=&6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7& data-original=&/ef96bce02_r.jpg&&你们说这种军装美么?这种军装功能需要已经大于审美需要,我们有些人觉得这种军装美,也是因为这种军装及配套的武器使用体现了一种新的力量感,那就是科技带给人的近乎无限可能的适应能力。&br&&br&最后关于亚洲军装,现在的亚洲军装基本都是嫁接的西方军装的传统,比较独特的也有,比如蒙古国的军装礼服,是根据东亚古代甲胄与西方军装相结合的产物,很有意思。&br&&img src=&/edadd11fa5ddbde5b9ce0f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edadd11fa5ddbde5b9ce0f_r.jpg&&我想起了老家的威风锣鼓。&br&&br&&b&关于制服的结语&/b&&br&&br&军装是一种制服,制服是一种统一一个人群形象的方式,制服是用来泯灭个性的。以军队立国的普鲁士以及整个日耳曼民族,其民族性格的基色便是军人。在军阵中尤其要求纪律、要求整齐划一,这也就注定了军队并不是很需要个性和独立的思考,要的是服从。统一的制服是&b&“服从、服从、再服从”的“普鲁士精神”&/b&的最好体现,也成为一个以“服从”为最高价值的民族的核心精神载体,对制服精益求精的追求也就不难理解。搞传销的不也是给你说最好听的话么?何况是教你去战场上搏命,不下血本忽悠怎么行。&br&&br&关于“服从”,在二战中取胜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是什么态度呢?用丘吉尔的话来做回答:&b&“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b&&br&&br&用庄子的话回答:&b&“圣人不死,大盗不止。”&/b&&br&&br&每个人都能有一颗自由的心,我想这比只会“服从”要有价值的多,也有力量的多。&br&&br&&b&题外的话:&/b&&br&我们再来谈一下总被人挂在嘴边上的包豪斯是什么。包豪斯是一战结束后的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由当时欧洲的一群左翼知识分子、艺术家创建的世界上第一所设计学院,这个学校的诞生也意味着现代艺术设计的诞生。“包豪斯”一词是学院第一位院长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格罗佩斯)创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br&该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860年的大公爵萨克森美术学校(Gro&herzoglich-Saechsische Kunstschule),1919年该校由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接手而成立,以包豪斯之名成为了开创了新时代的先锋派艺术家们,反传统、推行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的战场和精神基地。当时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三个源头:北欧荷兰风格派、东欧俄国构成主义和中欧德国包豪斯,俄国本来是左翼倾向共产主义的构成主义艺术家和设计师在十月革命后,被当成资产阶级腐朽文化遭到驱逐,于是其核心人物康定斯基移居德国加入包豪斯教学。&br&由于战争和纳粹的关系,学校再次易主,就连在一战中曾获得过铁十字勋章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也被纳粹定义为“优雅的沙龙布尔什维克”,并因不堪纳粹的迫害而辞职,包豪斯理念由此也被压制,但仍有部分坚定的包豪斯推动者留在了德国,不过包豪斯的最核心的人物纷纷逃离欧洲,院长和最杰出的设计师米斯为逃离纳粹迫害前往美国,并在美国成为现代主义设计的晋级版——国际主义设计的宗师,也就是说纳粹硬生生的把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从欧洲赶到了美国,使美国成为现代设计的大本营。这座几经兴衰易名的学校最终在两德统一后的1995到96年间被德国政府重新复名为包豪斯,成为著名的公立综合设计类大学性质的学术机构,但其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逆历史潮流的纳粹实际上使原本领先于世界的德国设计停滞并倒退了,熟悉现代艺术设计史的设计师绝不可能会把疯狂迫害现代主义设计师的纳粹当成恩人。&br&现代主义艺术和设计的命运也非常让人哭笑不得:在号称信仰共产主义的布尔什维克苏联被当成资产阶级腐朽文化备受排挤迫害,在国家社会主义的纳粹德国又被当成共产主义阴谋和“优雅的沙龙布尔什维克”遭到排挤和迫害,而在只认钱不认人的腐朽糜烂的美帝国主义却落地生花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天大的玩笑。&br&&br&包豪斯的设计理念与极右翼的纳粹格格不入,而且包豪斯也是纳粹给关闭的。说包豪斯的设计师为纳粹做设计,那就好比是说鲁迅为袁世凯写赞歌一样荒谬。希特勒真正喜欢的艺术风格绝不是现代艺术,相反希特勒执政期间疯狂迫害现代主义的艺术家们,称现代艺术是“腐朽没落的、病态的”。&br&希特勒衷心的风格是新古典主义,因为希特勒的审美取向是与其政治理想是一致的,是追求类似于古罗马城市那种的帝国气派。&br&希特勒最欣赏的设计师是施佩尔,施佩尔最早与希特勒合作是在纳粹第一次全国党员代表大会上,他主持装修了戈培尔的官邸,并设计了第一次党代会的会场。希特勒从一开始见到施佩尔就以同行相称,两人关系一度好到爆棚。他在建筑设计上最独特的设计理念是“废墟价值论”,其内容是强调建筑的丰碑效果,将建筑作为沟通世代的一种载体。他给希特勒的设计图中,将建筑在千百年后废弃坍塌的样子也画出来,力求他设计的建筑在自然坍塌成为废墟后,依然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类似于古罗马遗址或雅典卫城那种残破美。&br&施佩尔为第三帝国设计规划设计了新首都日耳曼尼亚城,建筑尺寸特别庞大。这一史实在被经常被恶搞的《帝国的毁灭》中有所体现。新古典主义建筑是对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一种效仿和借鉴,这种带有古老帝国印记的建筑风格与希特勒统一欧洲、建立千年大帝国的意识形态不谋而合。但是二战中施佩尔一直没有充分发挥其设计才华,倒是主持管理了整个二战中德国的工业体系的运转,成为第三帝国战争机器的操作者。应该说他是非常杰出的一个工业管理者,没有他德军是不可能有那么充足和先进的装备供应,施佩尔在纳粹德国中的地位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br&战时德国本土遭到轰炸,施佩尔负责被炸城市的重建。当时纳粹党也喜欢拆古迹,因为他们觉得那是落后的象征,希特勒就认为德国的城市都要拆了重建才好。施佩尔利用自己的权势保护了大量古迹免遭拆毁。&br&二战后期施佩尔逐渐认识到希特勒的可憎之处,希特勒与施佩尔关系也渐行渐远。在德国败局已定,希特勒实行焦土政策的时候,施佩尔曾计划用毒气杀死希特勒,由于希特勒下令修改通风管道而告吹。施佩尔利用自己的职权,冒着生命危险拒不执行希特勒关于摧毁德国境内一切工厂的指令,并劝说德军将领把战场放在工业区外,以为战后德国重建做准备。&br&希特勒自杀前,施佩尔冒着炮火飞抵重围中的柏林,与已经众叛亲离的希特勒告别,也可谓是仁至义尽。&br&战后审判中,施佩尔因违反人道罪和战争罪被判处20年监禁,与同时被审判的其他拼命推卸责任的纳粹战犯不同,他主动放弃上诉权,因为施佩尔认为他受的惩罚实在不足以弥补他犯的错误。狱中他撰写了回忆录,余生一直在反省自己为什么走错了路。&br&&img src=&/86dd33f414d2b5a5c10e3a49ec85afcf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上图这就是施佩尔所设计的第三帝国新都城日耳曼尼亚。&br&&img src=&/4fd904cc73f550c252c6f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4fd904cc73f550c252c6f_r.jpg&&上图这是电影中的施佩尔与希特勒在日耳曼尼亚模型前。&br&&img src=&/8018aae348d7b95b5ddb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8018aae348d7b95b5ddb7_r.jpg&&上图是真实历史中的希特勒与施佩尔在日耳曼尼亚模型前。&br&&img src=&/9d31e37aeb90c0e9c344fe33_b.jpg& data-rawwidth=&670& data-rawheight=&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9d31e37aeb90c0e9c344fe33_r.jpg&&这就是施佩尔设计建造的纳粹第一次党代会的会址实景。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中大量使用古罗马廊柱之类的建筑设计元素。&br&&br&非常感谢各位的厚爱,这个答案很多地方都是靠大家热心的批评指正不断完善的,谢谢各位无私的分享精神。&br&转载请注明出处,当然了我知道这句写了也是白写。
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的军装好看与否与纳粹没有必然关系,跟包豪斯也没有关系,跟现代设计更是一星点的关系都没有。德国军装不是随着纳粹的掌权而突然变好看的,而是有其历史传承的,是继承自普鲁士的军装传统的。 在此强烈的呼吁,请不要再盲目的推崇关于纳…
3k多赞了....诚惶诚恐&br&很惭愧,只是写了一篇微小的答案,谢谢大家&br&----------------------------------------------------------------------------------------------------------------------&br&以前回答过类似的问题,先照搬过来吧&br&&br&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文章,原题:《震惊中国军队的1991年海湾战争》&br&1991年,当美国将伊拉克军队打得七零八落时,中国军官们密切关注着。当时的伊拉克军队是一支比解放军作战经验更丰富、技术先进程度略高的军队。&br&&br&1990年的伊拉克拥有一支阿拉伯国家中最强大的军队,总兵力包括95万正规军、48万预备役部队,装备坦克5600辆、装甲车7500辆、火炮3800门、作战飞机770架。此外伊拉克还有65万人的准军事部队。战争中,伊拉克还动员了800万人的所谓人民军。而1990年伊拉克的总人口仅仅只有1892万。&br&从1990年8月开始,伊拉克军队主力逐步往伊南部与科威特战区调动。在91年1月17日战争最终爆发前,伊拉克陆军77个师(含动员增加的24个师编制)中有43个被调往战区(含6个共和国卫队师),拥有4200辆坦克、2800辆装甲车和3100门火炮。&br&&br&另外,在1991年海湾战争前,伊拉克拥有整个中东地区最为庞大完整和现代化的综合防空体系。&br&伊拉克一体化战略防空体系“KARI”按照前苏联模式配置,由法国人进行设计,覆盖伊拉克全境。全系统包括4个地区防空作战中心、16个截击引导中心和70余个防空指挥与报告中心,可以综合控制所有的防空单位、空军基地和地空导弹阵地。全系统的最高指挥机构位于巴格达市内的空防指挥司令部,安装有可以集中处理所有信息的法制大型计算机,并可使用微波和光缆通信系统下达命令,也可以利用民用通讯系统。该系统的所有关键节点都有坚固的地下掩体掩护。在KARI体系下,伊军战斗机、地空导弹和高炮构成了立体火网,基本覆盖了所有空域。&br&&br& 1990年8月底,萨达姆在会见外国领导人时说:“我十分了解美国的技术优势,特别是空中优势。”萨达姆认为,空战不能起决定作用,决定胜负最后得靠地面决战。1990年9月,萨达姆对军队发表讲话说:“你们知道空军不可能决定地面战争……这是经过所有常规战争和解放战争证明的规律,最后一个证明的是越南战争。”&br&&br&然而,美国人打赢了战争,而且伤亡(按历史上的标准)微不足道,美国在使用各类高精尖技术兵器打击伊拉克军队的同时,也向全世界展示了现代战争的形态和作战模式,给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军队造成极大的震撼。&br&&img src=&/b5e40aae4d1ed267e5eca30_b.jpg&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b5e40aae4d1ed267e5eca30_r.jpg&&&img src=&/dba5e511ba77dbffc2363fd0_b.jpg& data-rawwidth=&976& data-rawheight=&3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6& data-original=&/dba5e511ba77dbffc2363fd0_r.jpg&&&br&&b&“沙漠风暴”行动中,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海空军的密切配合下,美军地面部队快速突破伊拉克军队防线,对伊拉克军队进行了致命打击&/b&&br&&br&这促使中国军队开始反思。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军事领域的改革步伐远远比不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改革。海湾战争为这种改变提供了契机和方向。&br&一个大问题出在装备方面。到1990年,解放军的技术水平还不如伊拉克军队有优势。当时的伊拉克空军有米格-23、米格-25和米格-29,而解放军空军的主力飞机只有中国仿造的米格-21(歼-7)以及更老的机型如米格-19(歼-6)的飞机。&br&&br&&img src=&/7a9b08a6dea3b451fd58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7a9b08a6dea3b451fd58e_r.jpg&&&b&日拍摄的一架伊军米格-23战斗机残骸。伊拉克空军力量在开战后仅进行了轻微的抵抗,大部分飞机被摧毁,其余的在命令下被埋入土中或逃往伊朗&/b&&br&&img src=&/7b0c1079aad4ae6ec6b170aace55799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7b0c1079aad4ae6ec6b170aace557990_r.jpg&&&b&“沙漠风暴”行动中一座被美军制导反掩体炸弹命中的伊拉克空军混凝土机库,顶盖被完全穿透&/b&&br&&b&&img src=&/9feb318afcb7a5afca6cb88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feb318afcb7a5afca6cb885_r.jpg&&“沙漠风暴”行动期间,部署在沙特阿拉伯的美国空军第37战术战斗机联队的F-117隐身攻击机,座舱边的的炸弹标记代表出击次数。海湾战争中,F-117&/b&&b&在“沙漠风暴”的首轮行动中成功摧毁了伊拉克防空系统数个重要中心和节点,使其防空指挥系统陷入瘫痪。&/b&&br&&img src=&/83bce6e53ab52c9a4fca3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83bce6e53ab52c9a4fca3_r.jpg&&&b&“沙漠风暴”行动后期,美国空军F-15与F-16战斗机组成的混合编队飞越科威特的上空。伊拉克拥有120万刚刚经历过两伊战争的军队,面对美军,如此迅速的惨败结果出乎全世界的意料,也意味着萨达姆称霸中东梦想的彻底终结。&/b&&br&&br&在中国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时期,解放军利用数量和用兵效率的优势,打败(或至少是战平)技术更先进的对手。在越南,关键性的反介入技术帮助削弱了美国的空中攻势。历史上,解放军曾借助数量优势弥补相对于超级大国军事技术的劣势,但美国领导的盟军,就像“热刀子切黄油”一样刺穿数量占优的伊军。&br&对海湾战争的这种认识,帮助推动了解放军现代化。特别是在空军和海军,中国立即采取措施升级其军事技术,通常是采购最先进的苏联装备。中国还想从欧洲获得军事技术,但军售制裁阻碍了这方面的努力。最后,中国加快提升本国军工的技术研发进度。&br&海湾战争并未展示纵深打击能决定性赢得现代战争,但它无疑表明了远程精确打击能有助于破坏敌方作战,甚至重创敌军。解放军很快开始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解放军海军和空军相对陆军的重要性开始上升,两者开始集中于提供远程打击机会的平台。第二炮兵也把重心从核威慑转向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远程精确打击。&br&海湾战争为中国军方和政府决策者提供了现代战争是什么样的现成模板,也给出了将来如何打仗(以及如何不打仗)的一些教训。”&br&&img src=&/313c66c6bc3dea8f24279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313c66c6bc3dea8f242798_r.jpg&&&b&日,部署在波斯湾的美国海军“威斯康星”号战列舰正在向内陆目标发射BGM-109B“战斧”巡航导弹。由各种平台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在“沙漠风暴”行动中摧毁了包括伊军防空指挥系统在内的大量伊军重要目标,使得美军在开战之后就迅速取得了战场制空权&/b&&br&&img src=&/092fb2e2ba6cd5e4bed28e672a6da43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092fb2e2ba6cd5e4bed28e672a6da43c_r.jpg&&&b&日,由一架执行对伊攻击任务的法国战机的激光瞄准吊舱拍摄的制导炸弹命中一座碉堡的瞬间。海湾战争中,精确对地制导弹药的使用量达到了7.5%,大幅提升了空袭效率。&/b&&br&&br&现在PLA武器装备的“井喷式”发展,和90年代PLA从海湾战争中受到的震撼,有很密切的关系,国家在90年代启动了一系列武器研制和预研项目,同时紧跟西方军工步伐,包括歼-20、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等高科技装备,都是在这个背景下启动研制的。同时,国家也加快了引进俄制先进武器装备的速度(比如苏-27的引进),重点打造战略空军,同时大力研究电子战和诸兵种合成作战,等等&br&&br&可以说,没有海湾战争,可能就没有今天的现代化的解放军&br&&br&&img src=&/a0ba2f84a74debe5b4fda9a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a0ba2f84a74debe5b4fda9a_r.jpg&&&b&面对目前大力推进数字化陆军发展进程的美军,中国军队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和追赶&/b&&br&&br&&br&
(1、2、9图作者为美国军事画家Jody Harmon)
3k多赞了....诚惶诚恐 很惭愧,只是写了一篇微小的答案,谢谢大家 ---------------------------------------------------------------------------------------------------------------------- 以前回答过类似的问题,先照搬过来吧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
最后更新:说真的我真没想到这回答能有这么多赞...谢谢各位点赞的知友!在此之后我无意间发现了一款强大的app,现在给大家推荐下斗图界的核武器——斗图神器!&br&&br&详情参见这个回答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斗图神器”这款App在“FB表情包大战”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 秦萱的回答&/a&&br&&br&斗图简直停不下来了!&br&&br&—————————以下是原回答——————————&br&这个问题竟然不邀请我?&br&&br&太委屈我这1137张表情了!&br&&br&&br&&br&&strong&曾经有个人跟我斗图&br&&br&后来他死了&/strong&&br&——————————更新——————————&br&曾经800多张,现已扩充到1137张。&br&&br&&strong&如果喜欢 麻烦点个赞!&/strong&&br&表情包下载链接:&a href=&///?target=http%3A///s/1qWqX0m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百度云 请输入提取密码&i class=&icon-external&&&/i&&/a& 密码:r7oh&br&&br&&br&&br&如有转载需求,请联系答主,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否则默认视为愿意支付答主稿费。&br&&br&注意:使用动态表情必须在发送时在微信/QQ中勾选“发送原图”,不然发出去只是静态的。&br&&br&另外,评论区很多知友询问怎么把表情包导入微信和QQ,这个是无法直接全部导入的,微信只能允许收藏150张表情,需要进入聊天界面然后点表情图标,再点里面的“红心”,继续里面点“+”添加表情即可。手机QQ同样无法导入,只能点发送图片,选择本地相册,然后再收藏QQ表情。电脑的QQ只要导入eif格式的表情包就可以直接导入,不过需要先生成eif表情包&br&&br&&br&&br&【多图预警,不过貌似花不了多少流量】&br&&br&&img src=&/05a050b4cea9f02c1f8e64_b.png& data-rawwidth=&955& data-rawheight=&6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5& data-original=&/05a050b4cea9f02c1f8e64_r.png&&&br&&br&&br&&br&拥有强大的表情库基本可以脱离文字,今天来教大家如何运用这些.jpg的“文字”&br&&br&——————Expression time start——————&br&&br&在QQ/微信聊天中,表情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可以表达你内心的情感(喜怒哀乐),可以卖萌,可以犯贱,可以调侃,可以调节气氛,当然,还可以装逼... 不过有些朋友们不喜欢用表情,有的也只是用默认的或者emoji,不过像我这样的表情控,聊天怎么能少了得了表情?没了表情不能种庄稼啊!&br&&img src=&/2c9281a83cff9ed6fdb76a2215ea55ae_b.jpg& data-rawwidth=&326& data-rawheight=&3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6&&&br&&br&&br&基于很多表情太小,并且知乎也不能发GIF图片,还有有些表情的内容不太和谐,我过滤了一些表情...&br&&br&下面开始教大家在一些场合如何运用表情!&br& 注:纯属娱乐,别太认真&br&&br&&br&【一】装逼篇&br&&br&1.自己想装逼的时候&br&&br&人是铁,逼是钢,一日不装憋的慌。&br&自己突然就想装逼怎么办?来,答主推荐了一些自己装逼专用的表情,装逼预警专用&br&&img src=&/bb0fe64b674ed0560db77b_b.jpg& data-rawwidth=&297&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7&&&img src=&/ce6ab33c2df65fcb_b.jpg& data-rawwidth=&268& data-rawheight=&2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br&&br&&br&&img src=&/cf45ebcd5af36ce0456164c_b.jpg& data-rawwidth=&177& data-rawheight=&16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7&&&br&&img src=&/53bddff29a3f731fbc78f7_b.jpg& data-rawwidth=&176& data-rawheight=&1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6&&&br&&img src=&/0de24e9b3_b.jpg& data-rawwidth=&289& data-rawheight=&20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9&&&img src=&/483e075c7c4eada8f352949_b.jpg& data-rawwidth=&242& data-rawheight=&17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2&&&br&&br&2.遇到别人装逼怎么办?&br&&br&有时候别人装逼比我自己装逼还多,一看到有人要装逼我就难受,怎么办?这个我太擅长了,上图!&br&&img src=&/be99dbe8b3520da_b.jpg&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br&&img src=&/8ff1edd069a8fd8f9ddbe_b.jpg& data-rawwidth=&273&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3&&&br&&img src=&/2ef9b145a501a9615729ffccba35b330_b.jpg& data-rawwidth=&342& data-rawheight=&21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2&&&br&&img src=&/13f58e8c5bb493a9ab381a_b.jpg& data-rawwidth=&198& data-rawheight=&18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8&&&br&&img src=&/b019d435acb5df_b.jpg& data-rawwidth=&301& data-rawheight=&2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1&&&br&&img src=&/e32464fdd89d4c79e7187602aeede9cd_b.jpg& data-rawwidth=&198& data-rawheight=&1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8&&&br&&img src=&/9c5c303ffef745a923d5e_b.jpg& data-rawwidth=&246& data-rawheight=&20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6&&&img src=&/e34e6d7648b1_b.jpg& data-rawwidth=&210& data-rawheight=&13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0&&&img src=&/d1c1549fca752f6be121_b.jpg& data-rawwidth=&207& data-rawheight=&16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7&&&br&&br&&br&&img src=&/a03ea4fcce96f9983ade_b.jpg& data-rawwidth=&143& data-rawheight=&17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3&&&img src=&/36d2f4fd3b8a5e_b.jpg& data-rawwidth=&220& data-rawheight=&13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br&&img src=&/d1db7dd56c366d487f5a0b29f48d88f1_b.jpg& data-rawwidth=&334& data-rawheight=&3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4&&&br&&img src=&/24b8bb4848c51bbc7e9340eaae8c0a0c_b.jpg& data-rawwidth=&282& data-rawheight=&3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2&&&br&&img src=&/0d635f9fbb1fa9d7335cd1_b.jpg& data-rawwidth=&337& data-rawheight=&22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7&&&br&&img src=&/4a43451a30effae15c66a6_b.jpg& data-rawwidth=&432&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2& data-original=&/4a43451a30effae15c66a6_r.jpg&&&br&&img src=&/edae559cec25713bbc8bcb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edae559cec25713bbc8bcb_r.jpg&&&br&&br&&img src=&/382a0c3ecdcfb678d3a7_b.jpg& data-rawwidth=&222& data-rawheight=&1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图宝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