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小马过河工作室?

调解民间纠纷,忠县有300个“小马工作室”-时政-忠县-新闻中心-忠县忠州新闻网
调解民间纠纷,忠县有300个“小马工作室”
记者 毛世洲
8月12日,双桂镇过桥村1组村民姜玉华和王泽安不约而同来到村里的&说事室&,希望能讨回公道。
原来,姜玉华租用王泽安的土地建设苗圃基地后,于8月10日在该地块开挖一个小型蓄水池,被王泽安阻止。双方为此发生肢体摩擦,导致不同程度受伤。
&说事室&调解员、村党支部书记黄兆荣及村委会主任姜之兵了解情况后,立即从中调解。最终,王泽安同意姜玉华继续开挖蓄水池,双方握手言和。
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办事处调研员马善祥扎根基层近30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起,并通过记笔记的形式总结了60多种群众工作方法。江北区据此提炼形成了&老马工作法&,并于2012年3月成立了由马善祥担任负责人、以解决群众矛盾纠纷为工作内容的&老马工作室&。
&说事室&,是专门用于调解群众纠纷的场所。因其是受&老马工作室&启迪而创办,故称 &小马工作室&,人民调解员则称为&小马&调解员。
在忠县双桂镇,像过桥村这样的&小马工作室&已有12个,&小马&调解员达到20多名,实现了各村(社区)全覆盖。
而在全县,&小马工作室&已有300余个,&小马&调解员达3000余名。
2014年以来,忠县县委宣传部、忠县司法局等部门单位以学习推广&老马工作法&为契机,分层次、多渠道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共组织学习&老马工作法&38场次,培训人民调解员1500余人次。同时邀请江北区 &老马工作室&负责人、&时代楷模&马善祥为相关干部现场传授&老马工作法&。
如何学以致用?忠县司法局通过成立人民调解巡回指导组,指导人民调解员充分运用制度保障法、协同配合法、情绪控制法以及情法互动法,解决征地、拆迁、搬迁等纠纷;运用降低诉求法、真相辨别法、搁置争议法、困难分担法、相互怜悯法、淡化责任法,解决损害赔偿纠纷;运用情理分割法、说话五字法、离婚观察法,解决婚姻家庭纠纷。
通过骨干调解员的传、帮、带,&大马&带&小马&,忠县有效开展了民间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实现了&应调尽调&,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一个个矛盾纠纷被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让双方当事人在&小马&的努力下握手言和。
近年来,忠县通过构筑人民调解的基层基础网、互动配合网,实现了调解工作无缝对接,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目前全县建有各类人民调解组织435个,其中乡镇(街道)29个、村(社区)367个、企业7个、其他行业33个,各级人民调解员3050名。同时,通过司法、信访、人社等部门单位协同配合,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大调解&体系,拓展调解领域,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率。
2014年、2015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县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分别为98.8%、99%;分别处理疑难复杂纠纷853件、772件;分别防止了4件和3件民事纠纷转为刑事案件;形成的调解协议分别涉及金额1234.1万元、2560.81万元。此外,2015年化解重大疑难纠纷较2014年上升2%,化解信访积案上升3%。
忠县拔山镇创新实施 &七诊& 工作法、忠县双桂镇在各村(社区)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忠县司法局推出 &调解与信访双网联动一线工作法&&&近年来,忠县通过以&老马&带&小马&的工作方式,让人民调解员工作阵地前移,工作责任心前移,矛盾纠纷排查前移,一个个&小马工作室&陆续建立,一个个&小马&调解员活跃在群众之间,&大调解&工作体系在全县逐步形成。
责任编辑:余小飞分享 | 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校园行” 小马工作室《偶然·徐志摩》分享会顺利举行
10月25日晚,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校园行”小马工作室话剧《偶然·徐志摩》分享会在逸夫楼一楼100号举行。话剧导演马浚伟先生携团队来到现场与同学们展开热烈交流,活动由校学术中心徐佳怡同学主持。
自1999年至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每年举办一届,以“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为宗旨,已成为了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国际艺坛具有影响力的著名艺术节之一。同时,艺术节以打造全社会艺术素养提升的平台为己任,在近年来大力发展艺术教育活动,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让更多朋友能够走近艺术、亲近艺术。
正是因为这个艺术节,我们有幸邀请到马浚伟先生,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徐志摩,交流《偶然·徐志摩》这部自导自演的话剧。
《偶然·徐志摩》是马浚伟和他的团队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话剧。话剧从徐志摩短短三十五年的三段情展开,重现了他的浪漫才情。
马浚伟先生着红色卫衣,活力十足,在座的不少同学都是慕名不远赶来的小粉丝。马先生讲述了他对徐志摩从了解到喜欢到想要扮演的一个个偶然的小故事,情到深处,还不禁唱起了以徐志摩的《偶遇》为词的同名歌曲,引得场上掌声阵阵。
接着,马先生回忆起创作《偶然·徐志摩》这个剧本的历程。他说,创作剧本看起来是一件非常“文科”的事情,但实际做起来的理念确实与“理科”一脉相承:严谨细致,必须通过大量的研究得出一个结果。为了深入探求徐志摩,找寻自己对徐志摩疑问的答案,他读徐志摩写的诗,写的戏剧,写的散文,张幼仪对徐志摩的回忆……现在马先生家中集中了绝大部分市面上能见到的有关徐志摩的书籍。
最后,马先生向大家分享了演话剧与演电视剧的不同感受。他认为,演徐志摩最关键的一点是,一旦带上徐志摩那副标志性的眼镜站在舞台上,就发自内心的相信自己就是徐志摩。剧场那么大,距离那么远,就是因为有了演员对角色的深刻认同,那些起伏的情感才能穿越时空流到观众面前。
马先生精彩幽默的分享,自然随和的性格迅速的捕获了所有在场的对他或熟悉或不熟悉的同学。在观众互动环节,他还向大家透露了保持年轻的小秘密。除了良好的基因,还要多多锻炼,更要保持学习的习惯!学习不仅使人快乐,还能使人年轻,学习到留住年轻的秘诀了吗?
最后分享一句马浚伟的座右铭:学海无涯,学无前后,学然后知不足。
微信号:xuelianxuezhong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the URL on this server.Powered by Tengi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马过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