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仓使用资源平仓十万

责任编辑:xm
净额(亿)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支持!
收益宝·活期
7日年化收益率
理财宝·短期
7日年化收益率貌似知乎上有不少类似的问题了(也许说的手机的,但归根结底无非就是锂电池的使用吧),我再来说下自己的看法吧:&br&1.正常情况下把他当做没有就好了,平时插着就行,没有必要拿下来或是关机充电神马的,有电池还不插着不是白瞎资源了么,有的地方用台式机还要加ups呢,笔记本这个最稳定了呵呵,完全不用顾忌停电,踢掉插头什么的。&br&2.停电的时候尽量不要用电池玩大游戏什么的了,一是放电电流相对大对电池寿命有影响,二是一般也玩不了多长时间,我室友的电池开始经常用来熄灯后玩2k10,结果一年后悲剧了,拔掉电源就能用15分钟了。&br&3.别把电池用到彻底没电再关机,锂电池比较忌讳深度放电,一般不是着急用电在剩余10%一下时就考虑吧电脑关了吧。见过有人用到电脑自动关机还不放心,要再开一下机,手动关上,这样更容易造成电池的过放电,比较影响寿命。&br&4.不理解网上有人说电池不用的时候要拔下来单独存放,系统上对电源的管理已经非常完善了,如果平时插着电池但是很少用到,我觉得对电池不会有什么明显损耗的。&br&5.笔记本的电池给笔记本的使用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了,我的电脑基本十天半个月不关一次机,一般用睡眠解决,带着本外出时三五秒钟就能开机,多赞!&br&6.至于什么激活电池的说法,我觉得完全不用,具体请参照相应手机电池的提问帖吧。&br&自己的一点看法,有不对的请指正。
貌似知乎上有不少类似的问题了(也许说的手机的,但归根结底无非就是锂电池的使用吧),我再来说下自己的看法吧: 1.正常情况下把他当做没有就好了,平时插着就行,没有必要拿下来或是关机充电神马的,有电池还不插着不是白瞎资源了么,有的地方用台式机还…
问题本身貌似有误,就我参与的,国网某省目前正在编写的十三五规划里面,包含有电动汽车配套设施方面的投资,而且还不少。&br&&br&&u&&b&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国网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全面放开,谁想投资,谁有钱投资,谁就投。&/b&&/u&&br&&br&可以想到的是,刘BOSS三月份发出这个声音,主要原因肯定不是因为投资和亏损,国网在这些战略性的选择上,很少会考虑钱的因素。不要忘了,习大大今年5月份的时候说过:&u&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u&&br&&br&且看下面几条消息:&br&&br&7月公布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u&地方政府要把充电设施及配套电网建设与改造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制定充电设施专项建设规划,在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对建设运营给予必要补贴。&/u&&br&&br&10月29日李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u&给予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较多奖励。&/u&&br&&br&11月26日,国务院刚下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里面包含:&u&引入社会资本。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储能装置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u&&br&&br&关注这一块的人就会发现,今年以来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政府推进力度简直迅猛无比,什么加大补贴,中德充电标准之类的,层出不穷。如果刘BOSS这点觉悟都没有,那他去年就已经OVER了,在顺应高层心意方面BOSS还是很到位的。&br&&br&所以这显然是一种顺势而为,这块蛋糕国网显然不想让出来,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倘若市场规模铺开,这一产业未来的前景仍然诱人,因此谁也不愿意将手中的运营权拱手相让。但现在国家政策层面压力这么大,配售分离的电改趋势这么汹涌,政府推的这么厉害,充电设施的铺建是必须提速的,所以国网才松口要放开充电市场,绝不是因为亏损或者市场前景不好的原因。&br&&br&而且,只是放开充电设施,具体的运营机制,商业模式,电价制定制度,一概都没有涉及,这些以后都很难说,而这些统统和社会企业在这块的利益大小有关,这些不确定,很难说社会资本进驻这块有多大动力。&br&&br&以上。
问题本身貌似有误,就我参与的,国网某省目前正在编写的十三五规划里面,包含有电动汽车配套设施方面的投资,而且还不少。 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国网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全面放开,谁想投资,谁有钱投资,谁就投。 可以想到的是,刘BOSS三月份发出这个声音,主…
我这个不知道算不算石油行业的故事。。&br&家是石油城土著,父母都是油公司的工人,小时候对石油的记忆就是经常半夜被父母被邻居叫醒去油井上抢险(井喷)。&br&稍微大了一点以后和妈妈去矿区旁的农村参加婚礼,我们这农村和全国其他地方不一样,没有柴火垛,家家户户都有原油坑,几平米面积,一米左右深,做饭和冬季取暖都是烧原油。需要生火做饭的时候拿个铲子铲一铲子就能烧半天。那时候从民间到公安机关,到企业都不认为这种情况是盗窃,也从来没人管过。&br&等到二千年左右的时候,油价开始上涨,原有产量也不像以前那样轻轻松松的就能到五千万了,需要开源(打大量的新井)节流(处理民间的盗油行为。)了,我已经上班前实习了,而农村也几乎看不到原油坑了,但是家家户户还是能通过油耗子买到原油,那时候原油应该是十块钱一袋,一袋有一百斤的有一百二十斤的。那时候的油耗子确实像耗子,自行车,摩托车驮着几袋子原油,一趟趟像耗子搬家一样。&br&那时候大多数的油耗子都是冬季农闲在家,胆子比较大的农民。那时候的油耗子也比较好抓,基本上往井排路旁边草丛里一趴,等他自行车过来,窜出去一脚踹倒就OK了。&br&记得一次抓油耗子,五辆自行车,我冲上去拽倒一辆,其他人去抓另外四辆了。&br&大哥,大哥,你放了我!你放了我我给你钱,我给你五十块钱!&br&o(╯□╰)o。。做梦吧!&br&大哥,大哥,一百!&br&我谢谢你啊,你四万今天也不行。。&br&后来人被带回派出所后,清理的时候(把外衣,裤子脱了,一是怕人跑了,二是身上都是原油,容易蹭的到处都是。)&br&那,一盒红梅,一把门钥匙,六块钱,那!给你装这塑料袋里了。。。。。。。&br&接着我楞了一下,感觉哪里不对,哦。。&br&你那一百块钱在哪呢?&br&&img src=&/b0ae4d160f_b.png& data-rawheight=&314& data-rawwidth=&4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br&&br&。。。。。。。。。。。。。。。。。。。。&br&2010年我从市局调回分局,又开始接触油耗子了。那时候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涨,偷油的油耗子也越来越多,不过已经看不到农民了,大部分都是外地无业人员和本地的混子盲流在干。装备也鸟枪换炮了,抓捕的难度也随之提高。小耗子都是伊兰特捷达卸掉后坐联通后备箱,中耗子都是老款4500,三菱v4v6。大油耗子都是栽阀(栽阀就是在输油管线上焊一个阀门,接着用钢签打穿管壁,放够了原油后关上阀门,用土埋好,下次再来的时候打开阀门就能放油。)走油罐车或收中小油耗子的散油走前四后八。&br&我们的装备都是捷达,奇瑞,经常被人家溜道的大4500别住,一别就是几十公里,等大车消失在我们视线后,人家45也一脚油门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我们的小捷达只能留下吃灰。&br&后来我们就开始到经警(油田内部的保卫部门,油公司比我们有钱多了,装备也好很多)队借庆铃吉普车或者用抓到的4500(当然这是不和规矩的,但是没办法。)抓车。&br&面对我们日益提升的机动能力,油耗子也采用了新的对策。&br&比如扔不倒钉。。就是漫画中忍者扔的那种,不管怎么扔肯定有一个钉头是冲上的。我们被扎过n次,翻车也n次。&img src=&/cf1cc5eb665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cf1cc5eb665_r.jpg&&就是这货。。&br&&br&&br&&br&还有直接打开车背箱(一般是面包车和箱货车这么干。)往外砸原油袋子的,有的是随意的扔在公路上,有的是直接往我们的车上砸(像一部老电影,虎口脱险里扔南瓜。。)。原油散落后特别的滑,每次抓完人后或没抓到人然回单位前,我们还得拿铁锹去公路上盖土。防止过路车出事故。&br&更觉得是有一次一辆车看见我们后竟然减速,和我们开并排。&br&卧槽,啥意思,认识咱们?你家亲戚?卧槽有枪!卧槽!那么粗的枪!快低头!&br&嘭!车内可视距离立刻归零。满车都弥漫着白色的粉末。&br&&br&麻痹啊!灭火枪!快停车!呛死我了!&br&&br&灭火枪是这样的。&br&&img src=&/88f09f25f08dada90aacad7_b.png& data-rawheight=&225& data-rawwidth=&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r&我们的表情是这样的&br&&img src=&/db444e7198982acb921c8f9d4cf10cf0_b.png& data-rawheight=&263& data-rawwidth=&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7& data-original=&/db444e7198982acb921c8f9d4cf10cf0_r.png&&&br&&br&介于这种情况,经常出现交通事故。&br&说两个比较奇葩的。&br&一次一辆老式虎头奔,装满了原油,速度得有一百多,我们追的正高兴,突然驾驶室的门被推开了,接着一个人影窜出了驾驶室,滚进了路边的排水沟。奔驰车又往前窜出了几百米撞到了路边的一个大树上。当时大家都吓坏了。以为司机必死无疑,连忙下到路边找尸体。找了三个多小时也没有找到。当时已经知道这个人八成是没死了。于是我们开始转战各个医院。最后找到了那个人。(正常起诉了,但是检察院这种情况是不给批捕的。)但是带队的领导事后说,不批不批啊,人没事就好啊。。。。。。。&br&还有一次,一辆装满原油的4500,追啊追,越跑路越熟悉。&br&哎?这不咱分局路口么?哎!拐进大院了。咋回事?&br&我擦,这是有高人支招啊,自首去了!有才啊!&br&那咋整?&br&快点开,在他自首前按住他。&br&还咋快,脚都踹油箱里了。&br&尽量尽量!&br&结果我们开进到单位后,前车的人已经停好车,窜出了车,接着用刘翔的速度窜进了分局办公楼。&br&完了,这小子。。。。。。&br&还没等我话说完,就见那个人影从办公楼大门又窜了出来,接着抬头看了看我们分局门口的牌子,之后大喊一声卧槽!转身往远外面跑。&br&当时我们几个都楞了一下,我反应算比较快的。&br&我擦。不是自首的!这傻逼跑懵了!哈哈!跑分局来了!快抓他!&br&&img src=&/4b6e49b840d782a241de6d66d797d128_b.pn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0&&&br&盗窃原油的多了,又都具备巨大的消费能力,直接的刺激了我们这里的消费水平。&br&盗窃原油需要用的编织袋(装原油),苫布(盖在井口附近),白龙(从井口往外放油用的,就是农田里灌溉用的那种白色的塑料管子),塑料布(接放出来的原油)这种一次性消耗品的销量巨大,养活了矿区里的无数个小五金建材商店。&br&而偷油获得的钱得花啊。。&br&这部分消费又在矿区养活了无数的小饭店,小歌厅和隐藏起来的无数的异性陪侍人员。。&br&偷油用的车因为总是超载,总是在泥泞坑洼道路行驶,这就又养活了无数家的修理厂。&br&等等等等方面都受到了这份黑色产业的滋润。&br&现在受国际油价下跌和对偷油打击的更加严厉(我们一个市现在设了n个检查站,真是大部分的油都偷的出来,运不出去。)。盗窃原油和运输原油的都大幅度减少了。以上那些被滋润的产业也在这两年黄了一大批,无数的赵老板,钱老板,孙老板,李老板都回老家种地去了。&br&记得当初我们这里有一条街,都是饭店和歌厅,半夜以后里面消费的都是大小油耗子(这个大家不用想我们为什么不抓了,现在这法律,你得捉贼拿脏,要不然。呵呵,容易吃不到鱼惹一身腥。)其中一家烧烤店最受欢迎,烤的小腰子串串焦香怡人,价格又便宜,每次晚上有行动或行动之后我们都在那里宵夜一下,吃的过程中就偷偷的听隔壁桌的人唠嗑,往往有奇效。时间长了,大多数耗子都知道我们的身份了,已经开始有人在我们进去后直接买单走人了,还有的颤颤巍巍的把我们的单都结了。。。。。后来这家小店因为我们经常光顾,造成营业额锐减,老板是一六十多的老太太,颤颤巍巍的拿着串。&br&小兄弟,这顿我请,以后你们还是别来我这吃了。&br&咋!我们又不是不给钱!&br&你们影响我生意啊,我家五口人,全靠这个烧烤店有点收入。。。。。。。&br&&img src=&/6b576ff789a026c9f7945a5_b.jpg& data-rawwidth=&224& data-rawheight=&22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4&&&br&从那以后,我们没有固定的宵夜场所了。。。。。。。&br&说到油耗子就又要说到经警了。。&br&前面提到过经警是油田内部的保卫人员,工人身份,没有执法权,他们可以配合我们抓人,或是他们抓人扭送到我们这里。&br&而对矿区油井最了解的就是他们。&br&经警的内部也和公安(或者说所有部门)一样都有害群之马,经常有经警被发现勾结油耗子盗窃原油被处理。&br&&img src=&/3a7ade2b0330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5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3a7ade2b0330_r.jpg&&就这样我们对经警是不敢完全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矛盾。&br&记得一次收到线报,在一口井上有人开井放油,我们到了矿里联系了矿里的经警带我们去现场,结果到了保卫队,其他的人都去巡逻了,只剩两个小年轻在看家。而这俩兄弟也是刚上班的对地形不熟悉,领着我们逛荡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到地上,我们几个当时都憋了一股气,在车上就对他们俩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我心里也怀疑这俩小子是在故意的耽误时间。等下车没打招呼就奔现场去了,一片鸡鸣狗跳后,按住了俩,还有一个远远的冲野垫子就跑了,我正要追上去,就感觉身后嗖嗖两声窜出去两个人影,我也连忙跟上去,等我追上后三个人已经滚打在一起了。其中两个正是给我们带路的小经警,我连忙上去帮忙把人控制住了。(我们这油耗子私下管经警叫伪军,并不是十分惧怕,经常有经警被油耗子打伤。)等回到车上打开灯光,才看见这俩经警鼻青眼肿,但是还笑着说刚才“擒敌”的过程。在把他们送回油矿后,我们开车拉人回单位后,这俩小子还突然立正冲我敬了个礼。弄得我一愣。我也笑着回了个礼。&br&一四年还是一三年,经警队追车的时候,出了事故,撞到了桥墩子上,追击的经警也死了两个。(不是上面那俩小子)&br&&br&偷油的也有牺牲的啊。。&br&话说一四年,我们单位的两个同事追一辆偷油车,一直追出四十多公里,追到了我们这里的一座夸湿地大桥上,偷油车突然停下来,接着车门拉开,窜出一个人影,用高台跳水的姿势直接从桥上窜了下去,桥下是一片鹅卵石,当场摔死了。。&br&后来检察院,市纪检一阵调查,还好当时车上有货,要不然我这俩同事的工作丢定了。。&br&文笔不好。。大家凑合看看吧。&br&跟油田有关的奇葩事情太多了,我们这有一口油井旁边就有一个小平房,里面住了一个中年人,长期偷油,走伊兰特,肾有毛病,一直在透析,此人原先是油公司的工人,得了病后上不了班,只能领取基本工资,做透析是长期大量的消费,此人多次到单位闹事,无果,后在其单位的油井旁边盖一平房,长期盗油获利治病,抓了几回看守所不收,监狱不收,单位也不追究其责任了。。不了了之。&br&前年出警,发现其一氧化碳中毒,挂了。&br&&br&再讲个关于警犬的事情,以下转述同事的经历。。&br&一零年左右,市局犬队新进了一批警犬,各个分局都争相借用,话说有几次效果非常好,见了人,狗一放,基本上几只狗就能抓到几个人了。&br&&br&那天晚上,终于等到了同事借到了两只乔拉布拉多,大家都兴致勃勃的奔井场而去,因为这次带了狗,大家都自信心空前膨胀,连大灯都没灭(进井场抓人都抹黑开车,油耗子也抹黑进井场,有的连车尾灯都拆掉了。),直奔线索里提到的油井。停车下车,狗关在后备箱(老4500)里,因为暴露的太早,这时候油井那已经有人开始跑了,同事和另一个同事先下车直奔井场,一边跑一边喊别跑警察!(哈哈,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听话的,喊这一嗓子主要是为了亮明身份)。因为这次带狗了,两个同事跑的都不那么尽力,还间或的回头看看。等犬队的同事把狗从背箱里放出来后,他俩都漏出了欣慰的笑容。接着慢慢的停下了脚步,向远处逃窜的人影蔑视的轻哼一声,然后带着妈妈看孩子茁壮成长的笑容站在了原地,看着两条犬一边嗷嗷吼叫着一边向他们冲来,再然后两条犬直接把他俩扑倒在了地上。。。。。。&br&拒后来其他当事人讲述,他俩当时打又不敢打(传说那批犬每条单价都一辆汉兰达),跑又跑不了,只能搂着两只犬在地上一边叫唤一边打滚。想想一人搂着一条狗在地上发情一样的打滚。。&br&&img src=&/58ebc0e4df1fbd21f8434857_b.png& data-rawwidth=&498& data-rawheight=&3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8& data-original=&/58ebc0e4df1fbd21f8434857_r.png&&&img src=&/bfb5c7ce19f5c9ddc967f4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bfb5c7ce19f5c9ddc967f4_r.jpg&&&br&事后俩人都打了狂犬疫苗,犬队的人事后说,警犬这玩意就追跑在前面的,因为前面都是坏人,警察都在后面吗。问他为什么不追更前面的油耗子,回答说,可能太远了,狗没看见。。之后其还得意洋洋的说,得亏是冬天,这要夏天都得扯掉二斤肉。。&br&又过了一段时间,犬队的狗就不外借了,有谣传说是有狗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被偷油的捅死了,还有说是狗给偷油的咬坏了,反正是再也没人借狗抓人了。
我这个不知道算不算石油行业的故事。。 家是石油城土著,父母都是油公司的工人,小时候对石油的记忆就是经常半夜被父母被邻居叫醒去油井上抢险(井喷)。 稍微大了一点以后和妈妈去矿区旁的农村参加婚礼,我们这农村和全国其他地方不一样,没有柴火垛,家家…
在国内油品大环境下得多说一句,还是得控制变量,使用的汽油是国标范围内rvp,t10,t50,t90,热值,h/c,o/c基本相同的燃油。那些组分稀奇古怪的油不列入本答案的讨论范围。 &br&======================================&br&这种东西动手算一算就行了。&br&&br&100块可加油量&br&93号&br&100/5.66=17.67L&br&97号&br&100/6.01=16.64L&br&&br&假设&br&93号测试循环油耗4.9L/100km &br&97号测试循环油耗4.5L/100km&br&(某车型实测值)&br&(因为根据驾驶各人习惯油耗变化太大,所以统一使用油耗测试循环测得的油耗)&br&&br&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得续航理论值&br&&br&93号续航里程&br&100/4.9*17.67=360.61km&br&97号续航里程&br&100/4.5*16.64=369.78km&br&&br&结论是这辆车的理论续航里程97号油大概多不到10km。&br&当然根据车辆不同,93号和97号油耗差不同,由公式可知油耗差越大97号油续航优势越大。&br&续航还受油价影响,油价越高,续航里程差越小。&br&&br&我们假设上面这辆车97号的循环油耗是4L/100km&br&续航里程会变成&br&100/4*16.64=416km&br&比97号油多了将近55km。&br&当然这种油耗差基本上是不会有的。&br&&br&所以说大家遇到问题不要脑补,算一算就行了。&br&不同标号汽油的测试循环油耗数据某些车型工信部有,有些没有,没有的嘛就不要纠结了,真心差不了太多。
在国内油品大环境下得多说一句,还是得控制变量,使用的汽油是国标范围内rvp,t10,t50,t90,热值,h/c,o/c基本相同的燃油。那些组分稀奇古怪的油不列入本答案的讨论范围。 ====================================== 这种东西动手算一算就行了。 100块可加…
&p& 来发干货了,可能有点枯燥,请耐心看,多多关注即将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海上风电市场。严禁转载。&/p&&br&&p&一、 国际市场概述&/p&&br&&ul&&li&全球海上风电市场的划分大致是欧洲90%,亚洲9%,剩余地区1%。&/li&&/ul&&br&&ul&&li&北美地区的发电主要是陆上风电和核电,原因是其地势造就陆上风资源丰富,经济效益高,且核能高度发达。&/li&&/ul&&br&&ul&&li&欧洲地区之所以占全球市场90%,一方面是因为海上风资源优厚,北海地区的平均风力是中国全国风力最高地区(福建)的2-3倍,经济效益和投资收益非常高(在欧洲如此艰巨的经济环境下行业投资回报能达到15%),产业资金丰富,推动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欧洲的环保政策致力于逐步摆脱对核电的依赖,海上风电是最佳替代方式。&br&&/li&&/ul&&br&&ul&&li&中国地区因风资源不够发达,造成投资收益低的特点。且中国高度依赖于经济性最好的煤炭资源。但近年来政府力推节能环保政策,海上风电自然成了最主要的替代方式。2014年6月海上风电发电电价从0.65元上调至0.85元,以国家电网为首的央企将强制推动海上风电的发展。根据“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意见稿,近5-10年内国内中国海上风电规模将从400MW发展至30000MW,占全世界40%以上的市场份额。&br&&/li&&/ul&&br&&p&二、 国内市场概述&/p&&br&&ul&&li&年技术引进,试点阶段。东海大桥为中国、亚洲第一座海上风电场,项目的建设与实施促进了我国海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施工等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增强。&/li&&/ul&&br&&ul&&li&年规划启动,特许招标,模式探索阶段。2009年1月,国家能源局启动海上风电规划,开展风资源调查和风电场工程规划。2010年,江苏滨海、射阳、东台、大丰4个特许权项目(1,000MW)招标。&br&&/li&&/ul&&br&&ul&&li&2010至今,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规模化准备阶段。截至2013年底,全国累计核准2,200MW,其中建成400MW(苏、沪)、在建及待建1,850MW(10个项目位于江浙沪)。获得前期工作复函4,100MW(17个项目)。此外,对目前已开展前期工作的海上风电工程进行统计分析,初步确定各省(区)近期具有开发潜力的项目约38个,规模达11,000MW。&br&&/li&&/ul&&br&&ul&&li&总结:“十二五”规划提出海上风电2015年建成5,000MW,2020年建成30,000MW。目前在建1,000MW,未来两年新建3,500MW,未来六年新建总计30,000MW。但在过去3-4年因海上风电中标电价过低,很多项目虽然中标但并未开工。这一状况已被日出台的《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所改善。新法案规定2017年前(不含2017年)投运的潮间带项目含税电价0.75元/度,近海项目0.85元/度,电价相比过去上调了近30%,因此大批量项目明年起将开始动工。于此同时2014年9月发改委下发的《调整陆上风电上网电价征求意见稿》预计四类风资源区电价降幅将为7.8%-3.3%,这也将间接催动中国海上风电的发展。相较于未来两年将开工的3,500MW市场,目前国内施工设备处于极其缺乏的状况,全国安装产能当下为1,000MW(含中交三航2台浮吊设备以及龙源振华加华电3台自升式平台安装船设备),与现实需求相去甚远。&br&&/li&&/ul&&br&&p&三、 国际上的参与企业&/p&&br&&ul&&li&风机生产商:德国西门子(Siemens)48%市场份额(超级工业巨头,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企业,它并不是个只会卖冰箱洗衣机的企业)、丹麦维塔斯(Vestas)39%市场份额。&br&&/li&&/ul&&br&&ul&&li&风场业主方:各国能源公司,如丹麦Dong能源,法国电力集团EDF。&br&&/li&&/ul&&br&&ul&&li&安装施工方:丹麦A2Sea(全球50%市场份额)等。&br&&/li&&/ul&&br&&ul&&li&设计方:丹麦Ramboll等(没有垄断的大型公司)。&br&&/li&&/ul&&br&&ul&&li&其他:如德国莱茵集团RWE,丹麦马士基集团(Maersk)等综合性能源、工业、船舶巨头。&br&&/li&&/ul&&br&&p&四、 国内的参与企业&/p&&br&&ul&&li&风机生产商:比较好的有上海电器(3.6MW、4MW级别风机);不错的有远景(4MW级别风机)、明阳(3MW、6MW、6.5MW级别风机)、金风(6MW级别风机);一般的有联合动力、湘电、重庆海装、华锐等。总体而言前两个级别订单比较稳定,当然还是比不过西门子(又贵又供不应求)。&br&&/li&&/ul&&br&&ul&&li&风场业主方:南方电网、龙源电力等。&br&&/li&&/ul&&br&&ul&&li&安装施工方:中交三航局(主要使用传统浮吊安装法,效率低且不适合海上风电,将逐步淘汰)、华电集团(拥有一条国产自升式平台安装船)、振华重工(一条在造国产自升式平台安装船)。&br&&/li&&/ul&&br&&p&五、 各种零碎有趣点(懒得梳理逻辑了,想到一个列一个):&/p&&br&&ul&&li&短期内最缺的是自升式平台安装船,因为传统的浮吊安装法不适合海上风电,而国内现在又只有一台安装船,年产能不到200MW,年刚需就至少1000MW。&br&&/li&&/ul&&br&&ul&&li&国际上安装船租金是15W美金/天,国内大概是50W人民币/天。&br&&/li&&/ul&&br&&ul&&li&欧洲因政策调整(原本海上风电选址规格是近海20-25米,现改为40米),导致一些项目开工时间推后,欧洲海上风能在会有个小低潮,2018年后恢复高速发展。&br&&/li&&/ul&&br&&ul&&li&国内行业从业者别看都是大型央企,做起事来很不靠谱。例如南方电网桂山项目和中交三航局签订的合同是2014年完工并网发电。结果三航局来了之后才发现自己的浮吊设备做不了,打完地基后到目前为止一根风机都没装,南方电网已经要杀人了。&br&&/li&&/ul&&br&&ul&&li&行业每天动辄数十万上百万成本,工程安装的核心技术在于严密无误差设计调配全产业链进行完美的时间上衔接。毕竟如果供货或者物流断了两三天,或者地基比预计的晚两三天打完,那就直接bb了。&br&&/li&&/ul&&br&&ul&&li&投资都是产业资本,本身要对电力和海工有深入了解,一来极少民营企业能在前期就介入(目前个人了解就一家),二来商业模式要想好也不容易,三来天使轮风投就要2亿以上。&br&&/li&&/ul&&br&&ul&&li&利润很可观,工程介入第一年净利保守估计也在1亿以上,且增速超过100%。&br&&/li&&/ul&&br&&ul&&li&国内技术极其落后。比如在安装船上,华电的安装船目前唯一进行过的东海大桥项目维修工作就出了问题,而莱茵集团在韩国大宇船产生产的SEA BLEEZE安装船3年0故障率,高端工业生产设备的制造国产和进口差别很明显。另外在安装技术和设计上,桂山的搞笑案例充分体现了央企在数百亿的项目面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做了再说的精神。这在业内不是个例,是普遍现象哟。&br&&/li&&/ul&&br&&ul&&li&西门子在亚洲想介入安装业务,原因很搞笑:因为作为风机制造商,要承担售后运维服务,而亚洲地区同样风机的故障率远超欧洲,一开始以为是太平洋西海岸特有台风雷暴等天气因素造成,结果发现是因为本土安装公司的安装技术有问题。所以西门子正在推敲如何在亚洲引入欧洲的安装技术和安装船。&br&&/li&&/ul&&br&&ul&&li&大陆生产注册的船不能进入台湾海域作业,怕你在船底弄摄像头。&br&&/li&&/ul&&br&&ul&&li&别看德国那么牛b,在海上风电上丹麦强了不只一点半点。举东海大桥事故运维项目为例,德国莱茵集团旗下OLC用了3周时间连地质分析都没做出来,丹麦A2Sea用了4天地质连带施工方案都出报告了。&br&&/li&&/ul&&br&&p&先这么多吧,以后有遇到新事情再来分享。&/p&
来发干货了,可能有点枯燥,请耐心看,多多关注即将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海上风电市场。严禁转载。 一、 国际市场概述 全球海上风电市场的划分大致是欧洲90%,亚洲9%,剩余地区1%。 北美地区的发电主要是陆上风电和核电,原因是其地势造就陆上风资源丰富,经济…
以下内容90%搬运至《高工锂电》&br&原文具体内容请看:&a href=&///?target=http%3A//www./asdisp2-65b095fb-1827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JFD:石墨烯用作锂电负极产业化前景渺茫&i class=&icon-external&&&/i&&/a&&br&我加了一些图,转载的话请一定著名《高工锂电》&br&1.起点:&br&&br&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o海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o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二人因为 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任何与石墨烯有关的新闻或者研究成果都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br&&img src=&/3c58bd01e06df3acbc8b_b.pn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3c58bd01e06df3acbc8b_r.png&&&br&2.G点:&br&&br&西班牙&b&Graphenano公司&/b&(一家工业规模生产石墨烯的公司)同西班牙科尔瓦多大学合作研究出全球首个石墨烯聚合材料电池,其储电量是目前市场最好产品的3倍,用此电池提供电力的电动车&b&最多能行驶1000公里&/b&,而其充电时间不到8分钟。Graphenano公司相关负责人称,虽然此电池具有各种优良的性能,但其成本并不高,&b&该电池的成本将比一般锂离子电池低77%,完全在消费者承受范围之内。 &/b&&br&&br&3.它的定义:&br&&br&完全摘自维基百科:&br&&blockquote&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個碳原子厚度的二維材料。石墨烯目前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几乎完全透明,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數高達5300 W/mo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 cm2/Vos,又比纳米碳管或硅晶体高,而电阻率只约10-8 Ωom,比铜或银更低,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blockquote&&img src=&/237aa8ae05bcaf8d3a10a_b.png& data-rawwidth=&309& data-rawheight=&2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9&&&br&&br&这所有的光环似乎都在告诉人们,石墨烯是一种多么神奇的材料啊!然而,很关键的一点是:国际上对石墨烯(Graphene)的定义是&b&1-2层的nanosheet才能称之为是Graphene&/b&,并且只有没有任何缺陷的石墨烯才具备这些完美特性!!&br&&br&4.石墨烯的主要合成方案:&br&&img src=&/7bae4cbaeface6dc15f0a59_b.pn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7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7bae4cbaeface6dc15f0a59_r.png&&&br&&br&A.&b&机械剥离法&/b&:当年Geim研究组就是利用3M的胶带手工制备出了石墨烯的,但是这种方法&b&产率极低&/b&而且得到的石墨烯尺寸很小,该方法显然并不具备工业化生产的可能性。&br&B.&b&化学气相沉积法(CVD):&/b&化学气相沉积法&b&主要用于制备石墨烯薄膜&/b&,高温下甲烷等气体在金属衬底(Cu箔)表面催化裂解沉积然后形成石墨烯。CVD法的优点在于&b&可以生长大面积、高质量、均匀性好的石墨烯薄膜&/b&,但缺点是&b&成本高工艺复杂&/b&存在转移的难题,而且生长出来的一般都是&b&多晶&/b&。&br&C.&b&氧化-还原法:&/b&氧化-还原法是指将天然石墨与强酸和强氧化性物质反应生成氧化石墨(GO),经过超声分散制备成氧化石墨烯,然后加入还原剂去除氧化石墨表面的含氧基团后得到石墨烯。氧化-还原法制备&b&成本较低容易实现&/b&,成为生产石墨烯的&b&最主流方法&/b&。但是该方法所产生的&b&废液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b&,所制备的石墨烯一般都是多层石墨烯或者石墨微晶而非严格意义上的石墨烯,并且&b&产品存在缺陷而导致石墨烯部分电学和力学性能损失&/b&。&br&D.&b&溶剂剥离法:&/b&溶剂剥离法的原理是将少量的石墨分散于溶剂中形成低浓度的分散液,利用超声波的作用破坏石墨层间的范德华力,溶剂插入石墨层间,进行层层剥离而制备出石墨烯。此方法不会像氧化-还原法那样破坏石墨烯的结构,可以制备高质量的石墨烯。缺点是成本较高并且产率很低,工业化生产比较困难。&br&&br&当然,石墨烯的制备方法还有溶剂热法、高温还原、光照还原、外延晶体生长法、微波法、电弧法、电化学法等,这些方法都不及上述四种方法普遍。&br&&br&4.不要混淆(请认真看一下)&br&&br&&br&&b&还原氧化石墨烯&/b&,即&b&RGO&/b&。一般来说,氧化石墨烯是由石墨经强酸氧化,然后再经过化学还原或者热冲击还原得到。&b&目前市场上所谓的“石墨烯”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氧化-还原法生产的氧化石墨烯,石墨片层数目不等,表面存在大量的缺陷和官能团,无论是导电性、导热性还是机械性都跟获得诺贝尔奖的石墨烯是两回事。严格意义上而言,它们并不能称为 “石墨烯”。&/b&&br&&br&&br&&b&5.&/b&石墨烯电池(总算来了)&br&&br&A.更正说法&br&事实上,国际锂电学术界和产业界并没有“石墨烯电池”这个提法。维基百科里也没有发现“graphene battery”或者“graphene Li-ion battery”这两个词条的解释。&b&根据美国Graphene-info这个比较权威的石墨烯网站的介绍,“石墨烯电池”的定义是在电极材料中添加了石墨烯材料的电池。这个解释显然是误导。根据经典的电化学命名法,一般智能手机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应该命名为“钴酸锂-石墨电池”。&/b&之所以称为“锂离子电池”,是因为SONY在1991年将锂离子电池投放市场的时候,考虑到经典命名法太过复杂一般人记不住,并且充放电过程是通过锂离子的迁移来实现的,体系中并不含金属锂,因此就称为“Lithium ion battery”。最终“锂离子电池”这个名称被全世界广泛接受,这也体现了SONY在锂电领域的特殊贡献。&b&目前,几乎所有的商品锂离子电池都采用石墨类负极材料,在负极性能相似的情况下,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极材料,所以现在锂离子电池也有按照正极来称呼的习惯。&/b&比如,磷酸铁锂电池(BYD所谓的“铁电池”不在笔者讨论范畴)、钴酸锂电池、锰酸锂电池、三元电池等,都是针对正极而言的。那么以后如果负极用硅材料会不会叫做硅电池?也许可能吧。但不管怎么样,谁起主要作用就用谁命名。&br&&br&B.实际可能应用领域&br&o
&b& 负极:&/b&1)石墨烯&b&单独用于负极材料&/b&;2)与其它新型负极材料,比如硅基和锡基材料以及过渡金属化合物形成&b&复合材料&/b&;3)负极&b&导电添加剂&/b&。&br&o
&b&正极:&/b&主要是用作&b&导电剂添加到磷酸铁锂正极&/b&中,改善倍率和低温性能。也有添加到磷酸锰锂和磷酸钒锂提高循环性能的研究。&br&o
&b&石墨烯功能涂层铝箔&/b&:其实际性能跟&b&普通碳涂覆铝箔&/b&(A123联合汉高开发)并无多少提高,反倒是成本和工艺复杂程度增加不少,该技术商业化的可能性很低。&br&&img src=&/6f098b338_b.png& data-rawwidth=&287& data-rawheight=&18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7&&&br&&br&C.前景分析:&br&&br&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里面可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只有两个:直接用于负极材料和用于导电添加剂。&br&&br&我们先讨论下石墨烯单独用做&b&锂电负极材料的可能性&/b&。纯石墨烯的充放电曲线跟高比表面积硬碳和活性炭材料非常相似,都具有首次循环库仑效率极低、充放电平台过高、电位滞后严重以及循环稳定性较差的缺点,这些问题其实都是高比表面无序碳材料的基本电化学特征。&b&石墨烯的振实和压实密度都非常低,成本极其昂贵,根本不存在取代石墨类材料直接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可能性。&/b&既然单独使用石墨烯作为负极不可行,&b&那么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呢?&/b&石墨烯与其它新型负极材料,比如硅基和锡基材料以及过渡金属化合物形成复合材料,是当前“纳米锂电”最热门的研究领域,在过去数年发表了上千篇paper。&b&复合的原理,一方面是利用石墨烯片层柔韧性来缓冲这些高容量电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另一方面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以改善材料颗粒间的电接触降低极化,这些因素都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b&但是,并不是说仅仅只有石墨烯才能达到改善效果,&b&实践经验表明,综合运用常规的碳材料复合技术和工艺,同样能够取得类似甚至更好的电化学性能。比如Si/C复合负极材料,相比于普通的干法复合工艺,复合石墨烯并没有明显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反而由于石墨烯的分散性以及相容性问题而增加了工艺的复杂性而影响到批次稳定性。&/b&如果综合考量材料成本、生产工艺、加工性和电化学性能,&b&个人认为,石墨烯或者石墨烯复合材料实际用于锂电负极的可能性很小产业化前景渺茫。&/b&&br&&br&&br&再来说说石墨烯用于导电剂的可能性,现在锂电常用的导电剂有导电炭黑、乙炔黑、科琴黑,Super P等,现在也有电池厂家在动力电池上开始使用碳纤维(VGCF)和碳纳米管(CNT)作为导电剂。&b&石墨烯用作导电剂的原理是其二维高比表面积的特殊结构所带来的优异的电子传输能力。&/b&从目前积累的测试数据来看,VGCF、CNT以及石墨烯在倍率性能方面都比Super P都有一定提高,但这三者之间在电化学性能提升程度上的差异很小,&b&石墨烯并未显示出明显的优势。那么,添加石墨烯有可能让电极材料性能爆发吗?答案是否定的。&/b&以iPhone手机电池为例,其电池容量的提升主要是由于LCO工作电压提升的结果,将上限充电电压从4.2V提升到目前i-Phone 6上的4.35V,使得LCO的容量从145 mAh/g逐步提高到160-170mAh/g (高压LCO必须经过体相掺杂和表面包覆等改性措施),这些提高都跟石墨烯无关。也就是说,如果你用了截止电压4.35V容量170mAh/g的高压钴酸锂,你加多少石墨烯都不可能把钴酸锂的容量提高到180mAh/g,更别说动不动就提高几倍容量的所谓“石墨烯电池”了&b&。添加石墨烯有可能提高电池循环寿命吗?这也是不可能的。&/b&石墨烯的比表面积比CNT更大,添加在负极只能形成更多的SEI而消耗锂离子,所以CNT和石墨烯一般只能添加在正极用来改善倍率和低温性能。&b&但是,石墨烯表面丰富的官能团就是石墨烯表面的小伤口,添加过多不仅会降低电池能量密度,而且会增加电解液吸液量,另外一方面还会增加与电解液的副反应而影响循环性,甚至有可能带来安全性问题。&/b&那么成本方面呢?&b&目前石墨烯的生产成本极其昂贵,而市场上所谓的廉价“石墨烯”产品基本上都是氧化石墨烯。&/b&即便是氧化石墨烯成本也高于CNT,而CNT的成本又比VGCF高。而且在分散性和加工性方面,VGCF比CNT和石墨烯更容易操作,&b&这正是为什么昭和电工的VGCF正逐渐打入动力电池市场的主要原因。可见石墨烯在用作导电添加剂方面,目前跟CNT和VGCF在性价比方面并没有优势可言。&br&&/b&&br&&br&&br&6.似曾相识&br&&img src=&/712a13ba8a2c75b2d3e71_b.png& data-rawwidth=&501& data-rawheight=&1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1& data-original=&/712a13ba8a2c75b2d3e71_r.png&&&br&&b&国内石墨烯的火热形势,应该会很容易让很多了解这个行业的人联想到了十几年前的碳纳米管(CNT)。如果对比石墨烯和CNT,我们就会发现这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具有很多几乎完全一样的“奇特的性能”,当年CNT的这些“神奇的性能”现在是完全套用在了石墨烯身上。&/b&CNT是在上世纪末开始在国际上火热起来的,年之间达到高潮。CNT据说功能非常之多,在锂电领域也有很多“独特性能”。&b&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至今也没看到CNT的这些“奇特的性能”在什么领域有实实在在的规模化应用。&/b&在锂电方面,CNT也仅仅是用作正极导电剂这两年在LFP动力电池里面开始了小规模的试用(性价比仍不及VGCF),而LFP动力电池已经注定不可能成为电动汽车主流技术路线。&b&相比于CNT,石墨烯在电化学性能方面与之非常相似并无任何特殊之处,反倒是生产成本更高,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实际操作和加工性能更加困难。&/b&根据很多从事多年的锂电研发和生产经验的资深工作者所述,他们并不认为石墨烯会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有多少实际应用价值,之前或者&b&当前所谓的“石墨烯电池”纯属炒作。对比CNT和石墨烯,要说的是“历史总是何其相似”!&/b&&br&&br&&br&7.可能的应用前景&br&&br&&b&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前景微乎其微的。&/b&相比于锂离子电池,&b&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尤其是微型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前景似乎稍微靠谱一点点,&/b&但是我们仍然要对一些学术界的炒作保持警惕。其实,&b&看了很多这些所谓的“学术突破”, 你会发现很多教授在其paper里有意无意地在混淆了一些基本概念。&/b&目前商品化的活性炭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一般在7-8 Wh/kg,这是指的是包含所有部件的整个超级电容器的器件能量密度。&b&而教授们提到的突破一般是指材料的能量密度,所以实际中的石墨烯超电远没有论文中提到的那么好。&/b&相对而言,微型超级电容器的成本要求并没有普通电容器那么严格,&b&以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电化学活性材料,并选择合适的离子液体电解液,有可能实现制备兼具传统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双重优势的储能器件,在微机电系统(MEMS)这样的小众领域可能(仅仅只是可能)会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b&&br&&img src=&/1cf3df78daa5_b.png& data-rawwidth=&552& data-rawheight=&2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2& data-original=&/1cf3df78daa5_r.png&&图片来自大连物化所&br&&br&8.毁坑&br&&br&有必要分析一下之前两个有关“石墨烯电池”的新闻,看看到底有没有真货。&br&&br&第一则:&br&&blockquote&2014年据Tesl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Elon Musk表示,特斯拉准备将Model S、即将面世的Model X跨界车以及平价电动车型Model 3的性能再度升级。“我们汽车的续航里程将有可能突破500英里。实际上,我们的开发进度非常快,但是汽车价格可能会随之提升。不久的将来,特斯拉电动车的续驶里程有望再度提升”。他在接受英国汽车周刊《Auto Express》的采访时说道。&/blockquote&&br&然而,Musk并没有透露这个计划的细节,但是根据众多媒体的报道,用石墨烯制造的“超级电池”有可能是特斯拉实现该计划的关键。如果认真查找几个国外相关报道,但是无一例外地都说消息&b&源自中国媒体报道&/b&。事实很明显,Musk压根没有说过用石墨烯或者石墨烯电池,中国的媒体人杜撰了特斯拉使用“石墨烯电池”作为下一代电动汽车电池的新闻报道。&br&&br&第二则:&br&&br&&blockquote&“西班牙人宣称,一个锂电池(以最先进的为准)的比能量数值为180 Wh/kg, 而一个石墨烯电池的比能量则超过600 Wh/kg。也就是说,它的储电量是目前市场上最好的产品的三倍。这种电池的寿命也很长,它的使用寿命是传统镍氢电池的四倍,是锂离子电池的两倍。用它来提供电力的电动车最多能行驶1000千米。而将它充满电只需要不到八分钟的时间。”&/blockquote&&br&但是,目前没有人能够真正见识到这个公司的产品,即使相关基本参数比如充放电曲线、中值电压等也无法查找到。其实,这样的电池性能是不可能达到的,如果该电池仍然采用普通锂离子电池的嵌入式反应原理的话。如果说,这是一种用了石墨烯的二次空气电池的话,那么它显然也不能被称作 “石墨烯电池”。至于这个西班牙石墨烯电池到底是真是假,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br&&br&当然了,各位不妨可以试一试看看:&br&&img src=&/7a7e2fc8a0aa093a4a19a4696ece8265_b.png& data-rawwidth=&496& data-rawheight=&3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 data-original=&/7a7e2fc8a0aa093a4a19a4696ece8265_r.png&&&br&&br&&br&&br&以上参考:高工锂电
以下内容90%搬运至《高工锂电》 原文具体内容请看: 我加了一些图,转载的话请一定著名《高工锂电》 1.起点: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o海姆(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o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二…
首先解释一下第二个问题,蓝宝石晶片的透光性能不一定比玻璃好,你可以看一下这个问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对比康宁的 Gorilla 玻璃,蓝宝石是手机屏幕保护的更好选择吗?&/a&&里面排名第一的答案&a data-hash=&20b043ccdd0f3aeab56d6& href=&///people/20b043ccdd0f3aeab56d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Alchem& data-tip=&p$b$20b043ccdd0f3aeab56d6& data-hovercard=&p$b$20b043ccdd0f3aeab56d6&&@Alchem&/a&有提到,这里就不再解释了。其实不要小看透光率的影响,透光率越低,屏幕的背光亮度就要更高,这对智能手机本来就惨不忍睹的续航性能来说就更加雪上加霜了。&br&&br&其次对于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出于成本考虑。传统的蓝宝石屏的生产成本和大猩猩玻璃的成本比在$16 vs. $3 (&a href=&///?target=http%3A////apples-sapphire-iphones-costs-could-be-lower-than-expecte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pple’s Sapphire iPhone Costs Could Be Lower Than Expected&i class=&icon-external&&&/i&&/a&)。为了解决这样成本高居不下的情况,Apple发展了两个关键技术:&br&&br&1. 和蓝宝石晶片的生产厂商GT Advanced开展合作,订购其生产的蓝宝石晶片。而GT Advance这家公司在2012年收购了一家制造硅晶片的高科技公司Twin Creeks Technologies,同时获得了其制作超薄硅晶片的”Hyperion&技术、专利和相关的设备。而这个Hyperion技术呢最早是用来生产用于太阳能电池板里面的超薄硅晶片的,利用氢离子注入的技术,它能够将硅晶片的厚度从200μm下降到20μm。同时这个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刚玉,用来生产超薄的蓝宝石晶片。&br&据称,这种技术能够极大的降低蓝宝石晶片的生产成本,一是因为晶片越薄,同一块晶体能切的晶片数量就越多,每一片的原材料成本就越低。其次这种技术能够极大地降低甚至去除对昂贵的晶片切割机的需求,从而降低加工的成本(&a href=&///?target=http%3A////apple-fires-its-ion-cannon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pple, The Hyperion Ion Cannon And Why Future iPhones Could Have A Sapphire Scree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2.有了超薄的蓝宝石晶片还不够,因为单独这么薄的一片蓝宝石晶片没法做成屏幕,这里Apple早就布好了局。第二个关键技术就是Apple自己的一个叫做“Sapphire Laminates”的蓝宝石层叠技术的专利(&a href=&///?target=http%3A//appft.uspto.gov/netacgi/nph-Parser%3FSect1%3DPTO1%26Sect2%3DHITOFF%26d%3DPG01%26p%3D1%26u%3D%252Fnetahtml%252FPTO%252Fsrchnum.html%26r%3D1%26f%3DG%26l%3D50%26s1%3D%699%2522.PGNR.%26OS%3DDN/%26RS%3DD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nited States Patent Application: &i class=&icon-external&&&/i&&/a&)。简单的说就是怎么把两片蓝宝石晶片,或者蓝宝石晶片和玻璃,熔合/黏合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具有多种特性的、厚度在100~200μm以下的复合晶片。引用一下专利中对于蓝宝石与玻璃黏合部分的表述:&br&&blockquote&The polished side of the sapphire is then adhered to the glass sheet &u&&b&with adhesive&/b&&/u&. An adhesive having an index of refraction that is&b&&u& in between the index of refraction of sapphire and the index of refraction of glass&/u&&/b& may be used to help reduce any optical effects that may occur at or along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sapphire and the glass. Generally, a thin and hard bond is desired to be achieved by the optically clear adhesive. Some epoxies and liquid optically clear adhesives (&LOCAs&) may be used as adhesives. &/blockquote&在这个技术中,蓝宝石与玻璃的黏合是要用到&b&&u&胶粘剂&/u&&/b&的,这种胶粘剂多选用一些环氧树脂或者叫做LOCAs(液体光学透明胶粘剂)的产品。它的要求是&u&&b&折射率介于玻璃与蓝宝石之间&/b&&/u&,作用就是减少了光在通过玻璃-蓝宝石界面的时候产生的光学性能的损失。&br&为什么一层折射率介于玻璃与蓝宝石之间的胶粘剂就能够减少光学性能的损失呢?这要从一些基础的光学原理说起了:&br&&br&我们模拟一下屏幕背光穿过双层的蓝宝石-玻璃屏的情况:&br&&img src=&/ac79ff3bd9a6_b.jpg& data-rawwidth=&438& data-rawheight=&2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8& data-original=&/ac79ff3bd9a6_r.jpg&&&br&一束光线从屏幕下方穿过玻璃,经过玻璃-蓝宝石的界面,再穿过蓝宝石最后到达我们的眼睛(忽略了空气介质)。在不考虑材料对光的吸收的情况下,这束光在经过玻璃-蓝宝石界面的时候一部分穿过了这个界面,进入了蓝宝石介质,成为了透射光(实线光路),它的比例叫做透射率;另一部分被反射回了玻璃介质,成为了反射光(虚线光路),它的比例叫做反射率。&br&自然而然,反射率和透射率是成竞争关系的,反射率越大,则透射率越小,透射光的强度就越弱,对光学器件的影响也就越大。尤其在一些多界面的光学器件中,如相机、望远镜、光学显微镜等,这种反射光对光强的损失是一定要避免的,经过多次透射后,它会无谓而又显著地降低透过的光强。&br&而这个反射率是和界面两侧的两种介质的折射率有关系的,如果我们取一般的高硼玻璃的折射率&img src=&///equation?tex=n_%7B1%7D+& alt=&n_{1} & eeimg=&1&&为1.5,蓝宝石也就是刚玉的折射率&img src=&///equation?tex=n_%7B2%7D+& alt=&n_{2} & eeimg=&1&&为1.76,那么垂直入射光的反射率R则可以表达为:&br&&br&&img src=&///equation?tex=R%3D%5Cleft%28+%5Cfrac%7Bn_%7B21%7D+-1%7D%7Bn_%7B21%7D%2B1%7D++%5Cright%29+%5E%7B2%7D+& alt=&R=\left( \frac{n_{21} -1}{n_{21}+1}
\right) ^{2} & eeimg=&1&&其中&img src=&///equation?tex=n_%7B21%7D%3D%5Cfrac%7Bn_%7B2%7D%7D%7Bn_%7B1%7D%7D+& alt=&n_{21}=\frac{n_{2}}{n_{1}} & eeimg=&1&&&br&&br&将数值代进去可以算出,反射光损失为0.64%左右。而且从这个表达式可以看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相差越大,那么反射率也会越大,损失的光强就会越多。为了避免这种反射损失,光学器件一般采用两种解决办法:&br&&ol&&li&镀膜,多用在空气和某种介质的表面。很多高端的光学器材上镀的高透膜就是这这个原理。使用一种折射率介于空气和介质的材料镀膜,当膜的厚度和光线的波长成一定关系的时候,能够使两个界面的反射光发生干涉相消,增强透射率。这里就不展开了,可以参考半波损失、高透膜等关键词。&br&&/li&&li&将多次透过的介质用光学胶粘剂粘结起来,这种胶粘剂的折射率介于两种介质之间,这样每一个界面的折射率相差较小,反射光损失也比较小,最后能够增大透光率。也就是苹果的这个专利中使用的方法。如果在玻璃和蓝宝石之间加入胶黏剂层,那么光路就变成了这个样子:&/li&&/ol&&img src=&/c892bd4eb582b16cda881_b.jpg& data-rawwidth=&542& data-rawheight=&3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2& data-original=&/c892bd4eb582b16cda881_r.jpg&&&br&同样的,实线代表了透射光路,虚线代表了反射光路。这里的光学胶黏剂我们假设使用的是比较常用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它的折射率在1.62左右,介于玻璃和蓝宝石之间。这里就有两个界面,一个是玻璃-胶黏剂界面,一个是胶黏剂-蓝宝石界面。把折射率带入上面的公式分别计算一下每个界面的反射率,可以得到:R1=0.15%,R2=0.17%,光线连续经过两个界面后,总的反射光损失为0.32%,比未使用光学胶黏剂之前,降低了50%的光强损失。&br&&br&这样就一部分地解释了题主的疑问:&br&这种双层结构会影响屏幕的光学性能吗?答案是肯定会的,但是Apple也采用了一些办法来应对这样的损失,比如说使用光学胶粘剂;比如说如专利中所说的通过抛光、打磨来减小界面缺陷对光学性能的影响。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两种介质界面之间的光强损失真的是非常非常小,比起材料与空气表面发生的反射损失要低一个数量级,我个人认为99.36%的透光率和99.68%的透光率和使用一整块玻璃或者蓝宝石的100%的透光率之间的差别*,我们是压根儿体验不出来的。&br&&br&*注:以上数值计算仅供参考,并未将实际中的诸多参数(温度、吸光系数、入射角等)考虑进去。&br&&br&那这么做的好处又在哪里呢,专利里面同样提到了:&br&&blockquote&Lapping the glass and the sapphire sheets together may minimize the yield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lapping and polishing a thin sapphire sheet alone. That is, sapphire sheets may be less susceptible to damage when lapped together with the glass.&/blockquote&将玻璃和蓝宝石复合在一起,能够减少单层蓝宝石晶片在打磨、抛光工序中的损坏率,从而提高晶片的成品率,进而降低了成本。也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蓝宝石虽然硬度很高但是韧性差,很脆,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容易碎裂。将其和相对较为柔软、韧性好的玻璃复合,能够改善这一部分的性能。&br&&br&所以归结到最后,这样的设计在手机屏幕的应用中,还是主要出于一个成本的考虑:首先,我能将蓝宝石晶片切得非常薄,每一块屏幕的材料成本降低了;其次,我省下来了一批昂贵的设备,加工成本降低了;最后,加工过程中的次品率降低,成品率提高,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最后,消费者以微乎其微的光学性能上的损失为代价,以介于蓝宝石和玻璃之间的价格(可能还更靠近玻璃一些),购买到了同时具有蓝宝石硬度、又具有良好韧性不易碎裂的屏幕,最后再加上差异化竞争、营销宣传等因素,苹果选择这种设计和材料作为屏幕也就不奇怪了。
首先解释一下第二个问题,蓝宝石晶片的透光性能不一定比玻璃好,你可以看一下这个问题“"里面排名第一的答案有提到,这里就不再解释了。其实不要小看透光率的影响,透光率越低,屏幕的…
1. 为什么装设在低空?&br&答:因为当设备正常,路人也正常时,即使是在低空,安全距离也已足够,电不到人,无需更高。&br&&br&2. 为什么说“高压危险禁止靠近”?&br&答:因为当设备发生故障,或者路人喜欢作死时,安全距离可能是不够的,因此要挂个“高压危险禁止靠近”的牌,提醒普通路人远离潜在的危险,也告诫喜欢作死的路人:你要是爬上去电死了可别怪我没提醒过你。
1. 为什么装设在低空? 答:因为当设备正常,路人也正常时,即使是在低空,安全距离也已足够,电不到人,无需更高。 2. 为什么说“高压危险禁止靠近”? 答:因为当设备发生故障,或者路人喜欢作死时,安全距离可能是不够的,因此要挂个“高压危险禁止靠近…
我在供电公司,当初研究生毕业,也很想在我国电网事业中找些成就感,在时代的大潮中用自己所学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贡献力量。现在国家电网基本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无论从员工文化素质,还是管理水平,还是学风氛围,离一个公正,高效,务实的现代企业目标还非常遥远,自然也无力承担上述伟大的责任。个人力量无法改变大势,个人作为也就处处受限。每个人都有飞的跟鹰一样高的潜能,但在这里,却有天花板。当你沉湎于各种无效的检查考核,耗费在为此日复一日的造假,发现工资不是靠看工作而是看工龄,送报纸大妈比你工资只是略少时,一切豪情就慢慢磨去了。有人不乐意我这么说了,弄不好就会搬出一大堆在公司拿的各种荣誉证书来讲一个年轻人励志的故事。但,那些证书真的是唬人的,没有任何价值。就拿所谓最培养年轻人的QC来说,供电公司的生产部门,都喜欢做“缩短xx检修时间”类似于这样的高端项目,既然是项目,那就得有可以量化的成效啊(八股文所必须的)。几乎万年不变,成效都是算一下节约了多少停电时间,这一段时间里可以卖多少电,这些电值多少钱,你看,这些钱就是我为公司创造的效益,我这QC牛逼吧,不拿个国家科技进步奖,起码也得拿个QC国优吧,好歹都是国字号呢,那出去一说,你看,我这是国家级科技奖项哦,多唬人。咋一看是这样,细想完全不对,首先,110kV及以上主网停电检修就意味着用户端的停电吗?如果不是,那电费论还能成立吗。其次,再看他们计算电量的算法p=ui,是的,你没看错,三相变成了单相,功率因数也不再考虑。就这样完全违背基本事实的错误,数年都没被所谓的&QC高级诊断师&们识别,让人怀疑他们的真实专业素养。这还只是小问题,QC最主要的是问题是基本没有原创性,往往都是拿相关厂商已经有了的小工具和产品,或某个问题早已成熟的解决方法作为自己的发明创造,好像是自己把它做成了PPT讲一讲就是自己开宗立派了一样。QC无中生有,夸夸其谈,八股样式,实在和我以前所受的写作论文的训练不符,对我来说太难了,不想写,也写不出。专利,论文等等,我们是公共服务行业,应用型企业,实在没有诞生专利发明,科研论文的土壤,兴趣不高。想来想去,无事可做,只有这样找丁点成就感了。&img data-rawheight=&1048& data-rawwidth=&716& src=&/fbf5ff10cb9c4b25cc63_b.jpe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6& data-original=&/fbf5ff10cb9c4b25cc63_r.jpeg&&
我在供电公司,当初研究生毕业,也很想在我国电网事业中找些成就感,在时代的大潮中用自己所学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贡献力量。现在国家电网基本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无论从员工文化素质,还是管理水平,还是学风氛围,离一个公正,高效,务实的现代企业目标…
首先呢,题主这个题目还是蛮吸引我的,把开题的东西一弄完,我表示我就来凑一答了,谢邀~&br&其实开始看到这个题目我还是蛮兴奋并且失落的,兴奋的是这么好的东西我咋最近看文献没看到呢?失落的是,我去,我这研究方向不是砸了么,都要商业化了!&br&然后,我怀着批判的精神慢慢往下看,嗯,先不发表评论,我就贴一些事实。&br&首先,通过楼主提供的链接找到&a href=&///?target=http%3A//sadoway.mit.edu/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2/07/Qichao-Hu-CV.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adoway.mit.edu/wordpr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s/wp-content/uploads/2012/07/Qichao-Hu-CV.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Qichao Hu简历)和&a href=&///?target=http%3A//sadoway.mit.edu/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1/10/Sadoway_Resume/resume.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onald R. Sadoway Resume&i class=&icon-external&&&/i&&/a&简历,看了下,特别是作为SolidEnergy的创始人Qichao Hu的简历,咱们详细看看他发表的文章。&br&&img src=&/7c81ac00e3a1ec5cb8be177_b.jpg& data-rawwidth=&610& data-rawheight=&3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0& data-original=&/7c81ac00e3a1ec5cb8be177_r.jpg&&可以看到,除了第一篇文章和电池有关,大部分是做锂电池的隔膜的。好,我们现在再来搜索第一篇文章&a href=&///?target=https%3A//.hk/search%3Fq%3D%25E2%CA%2BSafe%2Band%2BHigh%2BEnergy%2BDensity%2BPolymer%2BIonic%2BLiquid%2B%28PIL%29%2BRechargeable%2BLithium%2BMetal%2BBattery%2BCapable%2Bof%2BWide%2BTemperature%2BOperation%26oq%3D%25E2%CA%2BSafe%2Band%2BHigh%2BEnergy%2BDensity%2BPolymer%2BIonic%2BLiquid%2B%28PIL%29%2BRechargeable%2BLithium%2BMetal%2BBattery%2BCapable%2Bof%2BWide%2BTemperature%2BOperation%26aqs%3Dchrome..69i57.%26sourceid%3Dchrome%26ie%3DUTF-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 Safe and High Energy Density Polymer Ionic Liquid (PIL) Recharge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y Capable of Wide Temperature Operation&i class=&icon-external&&&/i&&/a&链接(google 请自带工具)和学术搜索&a href=&///?target=http%3A///scholar%3Fhl%3Den%26q%3D%25E2%CA%2BSafe%2Band%2BHigh%2BEnergy%2BDensity%2BPolymer%2BIonic%2BLiquid%2B%2528PIL%2529%2BRechargeable%2BLithium%2BMetal%2BBattery%2BCapable%2Bof%2BWide%2BTemperature%2BOperation%26btnG%3D%26as_sdt%3D1%252C5%26as_sdtp%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 Safe and High Energy Density Polymer Ionic Liquid (PIL) Recharge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y Capable of Wide Temperature Operation&i class=&icon-external&&&/i&&/a&截图如下&br&&img src=&/697ffa85e5cb7e9e14bda2e_b.jpg& data-rawwidth=&1160& data-rawheight=&6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0& data-original=&/697ffa85e5cb7e9e14bda2e_r.jpg&&&img src=&/cc5f956ec399a0b2b2f9ae12e8fe73bb_b.jpg& data-rawwidth=&1186& data-rawheight=&5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6& data-original=&/cc5f956ec399a0b2b2f9ae12e8fe73bb_r.jpg&&并没有发现他的文章,和任何有关的详细内容的报道,如果你们知道文章的来源请告诉我。然后,我找到了SoildEnergy的主页,&a href=&///?target=http%3A///update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olidenergy Systems Corp&i class=&icon-external&&&/i&&/a& 找到如下截图&br&&img src=&/d495aa20bbbf9_b.jpg& data-rawwidth=&1181& data-rawheight=&5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1& data-original=&/d495aa20bbbf9_r.jpg&&&img src=&/efb91238aaba5c08bff0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efb91238aaba5c08bff0_r.jpg&&也并未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基本的原理和测试方法都没有完整的表述,所以这让我也很困惑,后一张图暂且不说,有用但没有价值,后面会提到。&br&我又回到他们的专利,发现唯一一篇专利&a href=&///?target=http%3A///patents/WOA2%3Fcl%3De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atent WOA2&i class=&icon-external&&&/i&&/a&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for wide temperature operation,大体是介绍一种有机电解质层的,所以并不太相关,看到这里,我相信大家应该心中有一个答案,我并不知道他的种种测试如何得出,也不能说绝对,如果你们知道请告诉我,我很想学习一下。&br&再说到就是科普时间,上面很多答案都太臆断了,我并不太清楚这里为何他用到的是体积能量密度。总所周知,大部分的科学研究中,科研工作者都比较爱采用mAh/g来作为单位,这里也有一些表供大家参考。&br&&img src=&/bff61becffc_b.jpg&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28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br&&img src=&/4f7a7e13c60c8577d6aff671bc0c3860_b.jpg& data-rawwidth=&424& data-rawheight=&3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4& data-original=&/4f7a7e13c60c8577d6aff671bc0c3860_r.jpg&&&br&&img src=&/ba1e31dbe402e5f9c435ba9_b.jpg& data-rawwidth=&423& data-rawheight=&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3& data-original=&/ba1e31dbe402e5f9c435ba9_r.jpg&&&br&&img src=&/3f28b5185d32cacca4fb4ccbea9c6cde_b.jpg& data-rawwidth=&441&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1& data-original=&/3f28b5185d32cacca4fb4ccbea9c6cde_r.jpg&&&br&&img src=&/7ddbfc37c5ad60163faca8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7ddbfc37c5ad60163faca8_r.jpg&&&img src=&/96e23b9c88d591c91ac00d0_b.jpg& data-rawwidth=&431&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1& data-original=&/96e23b9c88d591c91ac00d0_r.jpg&&很抱歉,不是学习锂电池理论的,不太清楚如何将质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进行转换,所以,我们只能大体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对比,不过理论是理论,看下图&br&&img src=&/97db0babb8bcece07efe3_b.jpg& data-rawwidth=&860& data-rawheight=&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0& data-original=&/97db0babb8bcece07efe3_r.jpg&&我并不知道1337Wh/L是指的全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还是电极部分的,如果是后者,这并不算一个十分出众的成绩,新型锂镍氧-石墨的体系都可能超过,更别提下一代可能作为负极材料的Si材料了。如果是全电池,在现有的商业电池中算是最出众的了,不过他做的也是软包电池,这里猫腻有点大,就不细表了。&br&最后提一句,从电池能量密度提高以及技术成熟度的角度,预计今后电池发展的顺序依次是采用高容量电极材料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采用金属锂负极,嵌入化合物作为正极的可充放锂电池;采用金属锂、铝、 镁、 钠为负极,S、H2O、O2 为正极的金属燃料电池。该类电池电池算是下下代的产品了从他的结构图可以看出它是用锂金属作为负极的,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的,只是商业化还有一定的路要走,毕竟作为手机电池你不会那么容易就把电池壳给戳破吧。但是谈到革新,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br&参考文献:&br&彭佳悦, 祖晨曦, 李泓.锂电池基础科学问题(I):化学储能电池理论能量密度的估算[J].储能科学与技术,):55-64
首先呢,题主这个题目还是蛮吸引我的,把开题的东西一弄完,我表示我就来凑一答了,谢邀~ 其实开始看到这个题目我还是蛮兴奋并且失落的,兴奋的是这么好的东西我咋最近看文献没看到呢?失落的是,我去,我这研究方向不是砸了么,都要商业化了! 然后,我怀…
&b&更新:&/b&&br&&b&其实这篇文章已经很老了,如果现在要写我还可以更新一些信息,看大家吧。&/b&&br&&b&但是再次&/b&&b&声明:禁止转载,侵权必究!!&/b&&br&&br&谢邀。&br&&br&先说一下总结性的看法:钛酸锂是一种有用的材料,只是优缺点都比较明显。能量密度低是其最为突出的问题,所以更适合于一些特种的电动汽车的用途,想让汽车跑远点的都请忽略它。&br&&br&然后再吐槽一下:锂电池,肯定得有正极和负极材料,说不清楚分别是什么,分析其好用难用都无从谈起。钛酸锂电池这个概念倒底算是啥,&b&也没说明钛酸锂当正极还是负极&/b&,不过没关系,说到这里咱就干脆都分析一下。&br&&br&首先贴一下文献:里面有对钛酸锂的简介:&img src=&/4db79a9cb_b.jpg& data-rawwidth=&731& data-rawheight=&5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1& data-original=&/4db79a9cb_r.jpg&&&br&&br&&br&翻译一下:&b&175mAh/g的理论容量&/b&,&b&对锂电位1.5V&/b&---因此也不会产生SEI,不可逆容量低(所以这个材料寿命和安全性好),嵌脱锂时体积应变只有不到0.2%,所以&b&材料结构特别稳定&/b&。制成时是Li4Ti5O12,充电满后是Li7Ti5O12。&b& 该材料安全,寿命长,在功率型以及低温用途下表现出色&/b&。&br&&br&下面开始分析:&br&&br&容量不低,175mAh/g,但是这只是容量,不是能量,电压乘以电量得到的才是能量。&br&此材料电压是1.5V,OK。&br&问题来了,&b&这个材料倒是既可以做正极,也可以做负极。&/b&&br&&br&&b&如果做正极的话,&/b&那基本就要和石墨负极配,得到的电池基本就是1.5V的电池(一般锂电池,3.4,3.7V的都有,现在好像还有4V的)。但是这也太搓了,电压如此低,得到的电池能量密度也比较惨,看看电压差别,就知道,&b&能量密度起码跌一半。&/b&&br&你们整天嫌电动车跑不远,就是因为电池能量密度搓,你再看看它。&br&&b&还没完,它如果做正极,先充电的话要嵌锂,这就要求负极必须含锂&/b&。一般用的负极,比如石墨,都是不含锂的,这就要求&b&锂化&/b&。&b&锂化&/b&的石墨/硅负极这个技术似乎已经有,不过我听来我们这里介绍的日本专家讲了讲,感觉可不像是什么已经比较成熟的技术,至少个人认为比钛酸锂离实用还要远。&br&&b&总之,当正极感觉十分不靠谱。。。。&/b&&br&&br&&br&&b&如果做负极的话,OK,这是它的本行吧。&/b&&br&&b&它电压是高一点,不过正好与电解液稳定共存,不会生成SEI膜。&/b&因此材料安全性不错,材料充放电时应变又小,被誉为“零应变材料”,总之寿命长,大倍率充放也比较耐受,听说有一万次的寿命。&br&但是,树上的鸟儿成双对~~~~~~~~~~,&b&它做负极的话,与几种正极材料配合的情况如何&/b&?&br&电池的正负极相配是比较重要的内容:比如这个负极特别牛,一万次的寿命,可惜正极只能撑500下。。。。一样没戏。&br&几种典型的正极材料,如三元(现在也不错了),钴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中,&b&磷酸铁锂仍然是毫无疑问的寿命最高的(虽然你们老吐槽铁锂这这那那),&/b&磷酸铁锂的功率性能也很好(参见上次磷酸铁锂电池的回答),因此个人认为和钛酸锂配合还比较靠谱。&br&不过这种电池,电压只有3.4-1.5=1.9V,基本还是一个惨(普通磷酸铁锂电池,以石墨为负极,3.3V左右的电压)。能量密度也相应的非常寒碜。&br&&br&&b&总之钛酸锂这个材料,要么电压再低点(当负极),要么电压再高一点(牛比无敌新正极),可能境遇都要好很多。&/b&&br&&br&&b&此外,这个材料价格贵是肯定的(RMB/kg),毕竟钛不是什么特别便宜的东西,你再便宜能有锰铁便宜?再加上能量密度低(WH/kg),所以算单位能量(RMB/WH)的价格时,只会更缺乏竞争力。&/b&(你们天天嫌电动车贵)&br&&br&&b&说来说去,其实人家也有优点,材料稳定,安全,大倍率功率性能良好,因此对于“快充” “功率型”用途,一定是比较适合的,这一点没有问题,人家没撒谎。&/b&&br&&br&但是,这种&b&功率型用途是靠牺牲能量密度&/b&得来的,以前装100kg电池,现在如果还想跑那么远,就要装200kg。。。
所以相应的也就做了一些调整,比如就少装电池,然后跑一趟充一次,每次都快充。 其实我觉得,这也算是一种成功的运行模式。只不过真的得把&b&单位能量(RMB/WH)的价格&/b&这笔账算清楚,毕竟受认可的产品,成本一定得有点竞争力,而在这点上钛酸锂好像不太乐观。&br&&br&另外一个快充,电流大,略危险,能量损失率高,算了。。。我觉得我像是一个快充黑,总之快充有优点,也有不足,客观看待吧~~&br&&br&PS:这个钛酸锂做负极与磷酸铁锂配合,充分发挥稳定、长寿命、高功率的优点时,做一些功率型、储能型电池,还是比较靠谱的,貌似有厂家有这个产品。&br&&br&阿里嘎多~
更新: 其实这篇文章已经很老了,如果现在要写我还可以更新一些信息,看大家吧。 但是再次声明: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谢邀。 先说一下总结性的看法:钛酸锂是一种有用的材料,只是优缺点都比较明显。能量密度低是其最为突出的问题,所以更适合…
有人说想免费看VIP 视频,我说这不是陷我于不义么?&br&这种事情我不能做。&br&不过我感觉自己一人独享,太有罪恶感,所以还是分享出来了。&br&看下图(~o~)zZ&br&&img src=&/v2-e4fa31bbcd72_b.jpg& data-rawwidth=&890& data-rawheight=&15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0& data-original=&/v2-e4fa31bbcd72_r.jpg&&&br&获取方式关注公众号:高效率工具搜罗(ID:gongju006)。&br&回复:vip&br&童叟无欺,就酱紫,大家觉得好用记得拐回来点个赞呀。
有人说想免费看VIP 视频,我说这不是陷我于不义么? 这种事情我不能做。 不过我感觉自己一人独享,太有罪恶感,所以还是分享出来了。 看下图(~o~)zZ 获取方式关注公众号:高效率工具搜罗(ID:gongju006)。 回复:vip 童叟无欺,就酱紫,大家觉得好用记得…
刚好上学期学了这个。看在讲义触手可得的情况下,顺手答一下吧。对不起我的图都是英语的,lz你将就看一下吧,不行我改天再找时间慢慢翻译 = =b&br&&br&首先帮题主明确一下,化学工业的七种来自石油的原料:&br&1.乙烯(ethylene)&br&2.丙烯(propylene)&br&3.丁烯(butenes)&br&4.丁二烯(butadienes)&br&5.苯(benzene)&br&6.甲苯(toluene)&br&7.二甲苯(xylene)&br&&br&如果石油资源枯竭了,现有的技术可以从生物燃料(biofuel)中合成这些化工原料。生物燃料,顾名思义,就是从植物中获取的燃料。&br&&br&目前的技术来说,的确效率比不上石油分馏。但是并不同意楼上说的“业内没有积极研究这个领域”的观点——毕竟生物燃料具有可再生,碳中和(所以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等各种优点 (更别提地缘政治的种种考量...),因此一直都是绿色化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啊。&br&&br&废话少说,生物燃料主要分三种:生物柴油,生物乙醇,合成气。&br&&br&&b&1.生物柴油(biodiesel)&/b&&br&对植物油脂进行酯交换反应,获得类似柴油的生物柴油&br&&br&&img src=&/c7aa0a419c30a_b.jp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2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c7aa0a419c30a_r.jpg&&生物柴油可以再演变成一系列其他化学品:&br&&img src=&/71f28a0d981b5b59bbef2e_b.jpg& data-rawwidth=&617& data-rawheight=&4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7& data-original=&/71f28a0d981b5b59bbef2e_r.jpg&&&img src=&/e43cfaf4cd2813_b.jpg& data-rawwidth=&641& data-rawheight=&3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1& data-original=&/e43cfaf4cd2813_r.jpg&&&br&&br&&b&2. 生物乙醇 (bioethanol)&/b&&br&对含糖类高的植物(如甘蔗)进行发酵,获得乙醇。&br&&img src=&/edc21ab9cd1ef50b8c33d429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2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edc21ab9cd1ef50b8c33d429_r.jpg&&乙醇当然也是可以作为原料变成其他的许多化学品的。&br&&br&&b&3. 合成气 (syn-gas)&/b&&br&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有时也会有其他气体比如甲烷和二氧化碳),可以在催化剂、高温高压的帮忙下变成各种化工原料。&br&&br&合成气有不同的生产方法。传统上来说,有三种方法,分别是&br&1.水蒸气与炽热的焦炭反应&br&2.水蒸气和甲烷(即天然气)反应&br&3.Shell gasification process&br&&img src=&/21e8dc8beda03c69c6debfc80630ef8f_b.jpg& data-rawwidth=&359& data-rawheight=&4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9&&&br&当然,在没有石油的情况下,这三种传统方法都可以忽略了。现在有技术可以从生物质(比如植物中的糖类的发酵)中获得合成气。&br&&br&前面说了,各种化工原料都能从合成气中变出来,详见下图:&br&&br&&img src=&/2fbf_b.jpg& data-rawwidth=&683& data-rawheight=&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3& data-original=&/2fbf_r.jpg&&&br&注意到Fischer Tropsch合成了么(查了一下,中文叫费托合成)?可以直接合成汽油哦!这个技术在二战时被德国人发明出来,但现在这方面技术最成熟的国家是南非。这个过程是一个需要催化剂的过程,由于与楼主的问题不直接相关这里就不说具体的了。楼主要是有兴趣可以上网查查资料啊。&br&&br&最后一张图总结。谢谢Professor Charlotte Williams的讲义,让我偷了这么多图放在这里。&br&&img src=&/ffd8f644bf67e_b.jpg& data-rawwidth=&612& data-rawheight=&3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2& data-original=&/ffd8f644bf67e_r.jpg&&
刚好上学期学了这个。看在讲义触手可得的情况下,顺手答一下吧。对不起我的图都是英语的,lz你将就看一下吧,不行我改天再找时间慢慢翻译 = =b 首先帮题主明确一下,化学工业的七种来自石油的原料: 1.乙烯(ethylene) 2.丙烯(propylene) 3.丁烯(butenes) 4.…
我只希望model3的引入能够形成草原引入狼的效果,让国内这些占坑不拉屎的车企和就知道圈钱的互联网造车感到压力。&br&现在国内造电动车的企业太多了,迫切的需要弄死一批不靠谱的来达到资源重新分配的效果
我只希望model3的引入能够形成草原引入狼的效果,让国内这些占坑不拉屎的车企和就知道圈钱的互联网造车感到压力。 现在国内造电动车的企业太多了,迫切的需要弄死一批不靠谱的来达到资源重新分配的效果
一天后&br&&br&人类消失若干个小时后&br&&br&全世界的灯光&br&&br&陆续熄灭&br&&br&美国超过七成的动力&br&&br&都来自矿物燃料&br&&br&一旦燃料消耗完&br&&br&电力系统就无法维续&br&&br&如果电厂没有人来为其添加新燃料&br&&br&很快全世界的灯光就会暗淡下去&br&&br&核电厂不会那么容易失去燃料&br&&br&一般的反应堆就有着&br&&br&能够用上两年的核燃料&br&&br&但如果没有人来消耗这些能量&br&&br&反应堆在两天内便会停止工作&br&&br&即使是风力发电机组&br&&br&也不会一直工作下去&br&&br&涡轮的旋转需要轴承和润滑油&br&&br&如果没有人来维护&br&&br&很快风力发电机组就无法工作&br&&br&由于发电机组无法正常运行&br&&br&电力在传输过程中不断耗损&br&&br&最终一点点的消失殆尽&br&&br&几周后&br&&br&整个星球就将沉寂在&br&&br&无限的黑暗中&br&&br&也许整个星球上还能看到的&br&&br&唯一的人造光&br&&br&出现在美国的西南部&br&&br&胡佛大坝&br&&br&水力发电机组&br&&br&在这个人类消失的世界&br&&br&不起眼的默默工作着&br&&br&这是一种几乎取之不尽的能源&br&&br&在胡佛大坝&br&&br&我们所利用的能源&br&&br&就是在大坝背后的蓄水池里源源不断的水&br&&br&只要蓄水池里有水&br&&br&水电机组就能继续运行&br&&br&水库里流动的水&br&&br&带动涡轮发电机不停的工作&br&&br&这些发电机自动工作&br&&br&只要系统不出问题&br&&br&他们能够一直工作下去&br&&br&如果工作人员今夜就离开胡佛大坝,不再回来&br&&br&就像现在这样把车间留在这里&br&&br&它们会正常的工作&br&&br&一个星期后仍然会继续运转下去&br&&br&数星期数月之后&br&&br&甚至几年之后&br&&br&一切都还会正常运转&br&&br&在人类消失后的世界&br&&br&胡佛大坝很可能是&br&&br&这个星球上最后一座还能运行的发电站&br&&br&&b&这是纪录片《&/b&人类消失后的世界&b&》所预测的图景,供参考&/b&
一天后 人类消失若干个小时后 全世界的灯光 陆续熄灭 美国超过七成的动力 都来自矿物燃料 一旦燃料消耗完 电力系统就无法维续 如果电厂没有人来为其添加新燃料 很快全世界的灯光就会暗淡下去 核电厂不会那么容易失去燃料 一般的反应堆就有着 能够用上两年的…
&img src=&/f5e171ad7b43f97a0e5d4e88f98ac8e0_b.pn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3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f5e171ad7b43f97a0e5d4e88f98ac8e0_r.png&&&p&&b&一 台风中也有“好孩子”和“坏孩子”&/b&&/p&&p&目前,新型的风机已具备较强的抗风能力,一般风力在10级以下的台风影响时,就其平均风力来说,应为风电场带来良好的发电效益。
由此,根据大型风机的性能指标以及我国现行的台风预报规定,一般可将登陆我国的台风划分为效益型、防御型和破坏型3类[1]:&/p&&p&(1)效益型:受台风外围影响,最大风力在10级以下;&/p&&p&(2)防御型:受台风外围影响,最大风力在10~11级;&/p&&p&(3)破坏型:受台风外围影响,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p&
由上,那些曾经撕裂风机的罪魁祸首基本就是破坏型台风这货,下面来八一八它的破坏力到底为何这么大。&br&&p&&b&二 那些年曾被台风撕裂的风机&/b&&/p&&p&2003年9月,台风“ 杜鹃”在汕尾登陆,红海湾风电场25台风机中13台受到损坏。&/p&&p&2006年,台风“桑美”正面袭击浙江苍南风电场,5台风机瞬间倒塌,若干风机叶片折断,损失高达7000万元以上。&/p&&p&2010年10月,强台风“鲇鱼”登陆福建漳浦,最大风力13级,六鳌风电场风机倒塌,叶片折断,电力线路烧损。&/p&&p&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文昌,中心风力17级,海南文昌风电场3台机组损毁,1台被整体吹倒,2台叶片飞掉;广东湛江徐闻勇士风电场15台风机被整体吹倒,3台出现叶片破裂、机舱被揭开、发电机掉落。&/p&&p&……&/p&&p&&b&三 风机的失效模式&/b&&/p&&p&台风对风机的损坏包括对叶片、刹车系统、机舱、测风装置、塔筒以及基础设施等部分的损坏,其中以整体倾覆、塔筒失效、叶片破坏居多。&/p&&p&&b&3.1&/b&&b&整体倾覆&/b&&/p&&p&风机在台风作用下,如果风机基础结构形式不合理、结构尺寸不足及埋深过小,将导致基底大面积脱开,进而结构整体倾覆,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p&&img src=&/6a5b45e6ba_b.pn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2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6a5b45e6ba_r.png&&&p&&b&3.2&/b&&b&塔筒失效&/b&&/p&&p&对风机而言,塔筒刚度远不如基础,但塔筒底部却要承受与基础相近的荷载。塔筒底部及未设置加强环的部位是塔筒在台风中最容易损坏的部分,通常容易出现结构局部屈服或者局部屈曲现象。&/p&&img src=&/ed56a89c726ebebba95a0957_b.pn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2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ed56a89c726ebebba95a0957_r.png&&&p&&b&3.3&/b&&b&叶片破坏&/b&&/p&&p&在风机中,叶片刚度远小于基础与塔筒,是柔性最大的构件,但为了捕捉更多的风能,其结构较为复杂,故其失效模式亦复杂多样, 其中以叶片根部折断、
叶片局部弯剪扭破坏为主。&/p&&img src=&/7bf72a9af5_b.pn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2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7bf72a9af5_r.png&&&p&&b&四 台风中的风机为何不堪一击&/b&&/p&&p&台风对风机的破坏主要与台风登陆过程中的突变风向、瞬变风速和极大湍流有关。此外,风场的地形环境和风机的结构设计与控制方法等因素也将影响风机的抗台风能力;台风往往伴随很多极端的气候现象,如强雷暴、洪水等,也将对风机造成一定损坏。&/p&&p&&b&4.1&/b&&b&突变风向&/b&&/p&&p&风向的瞬时变化值对风机安全性有重要的影响。台风的路径主要受海洋表面温度影响,而洋流复杂,海水温度无法有效监测,因此台风路行难以准确预测当台风来袭时,其风向可能瞬间改变。对于已经顺桨停机的变桨矩风机而言,风向突变意味着主风向从风机的正前&/p&&p&
方转到侧面,整个风机的受风面积也随之改变,从而直接威胁到结构安。此外,侧风和湍流使风叶受力最不利,继而造成风机的偏航系统损坏。&br&&/p&&p&&b&4.2&/b&&b&瞬变风速&/b&&/p&&p&台风风速瞬时万变,这种强非平稳性会导致较大的风机极端荷载,依据经典随机振动理论,
将产生较大的结构随机动力响应,从而引起结构强度破坏。&/p&&p&此外,当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处于不利地形的风机叶片先满足起振条件而发生振动,马上自动进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