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 乐 大 本 营 客 服 电 话 是 多 少→

微信理财通客服电话是多少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页免费8页免费4页免费1页¥0.501页¥0.50 1页免费2页免费3页免费1页免费1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33页免费23页免费39页免费27页免费
微信理财通客服电话是多少|微​信​理​财​通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支付宝的人工客服服务电话是多少
支付宝的人工客服服务电话是多少
来源: 中国金币收藏网责任编辑:zg发布时间:
&&& 支付宝的人工客服服务电话是多少
:51淘宝投诉退款电话:51查询办理、退款投诉、活动咨询、账户问题、评价、维权咨询、开店设置、商品问题、订单管理、消保咨询、店铺管理工具、旺铺装修、营销工具咨询、挑选商品、购买付款、交易查询。用我们的真心和诚心,换您的放心和舒心
一、7天退款承诺公司商品,我们为您提供7天内,未消费可无条件退款服务。
郑重承诺自团购交易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如您未进行消费,且保证有效,我们提  供无条件退款。
二、7天无条件退款流程第一步:我们承诺在订购全程照顾您。
第二步:我们承诺为您提供公平,公正,透明的平台;
第三步:我们承诺提供给您的是真实的信息。退款手续流程:必须由本人带着一张本人的到《ATM》提款接受这个退款流程操作,请按照客服工作人员提示语音进行操作系统账号配对,
1 、我们承诺在购物全程照顾您。
2 、我们承诺为您提供公平,公正,透明的交易平台。
3 、我们承诺在您需要的时候能够快捷地找到我们,我们始终在您身边。
4 、我们承诺一心一意地为您提供舒适、满意的服务。
5 、我们承诺用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理您的交易纠纷,保障您在购物过程中的权益。
鉴于淘宝提供的服务属于电子公告牌(BBS)服务,淘宝平台上关于淘宝平台会员或其发布的相关商品(包括但不限于店铺名称、公司名称、 联系人及联络信息,产品的描述和说明,相关图片、视讯等)的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会员依法应对其提供的任何信息承担全部责任。
淘宝尊重并保护所有使用淘宝平台服务用户的个人隐私权。为了给您提供更准确、更有个性化的服务,淘宝会按照本隐私权政策的规定使用和披露您的个人信息。但淘宝将以高度的勤勉、审慎义务对待这些信息。除本隐私权政策另有规定外,在未征得您事先许可的情况下,淘宝不会将这些信息对外披露或向第三方提供。淘宝会不时更新本隐私权政策。 您在同意淘宝服务协议之时,即视为您已经同意本隐私权政策全部内容。本隐私权政策属于淘宝服务协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办出台意见缓解融资成本高 让企业融资不再贵
日03:39人民日报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制图:李姿阅
  国办出台《意见》降低银行筹资成本、缩短企业融资链条  让企业融资不再贵(政策解读)  本报记者 欧阳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8月14日正式发布。《意见》从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缩短企业融资链条等十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  融资成本高成因多样  《意见》指出,当前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经济因素又有微观运行问题,既有实体经济因素又有金融问题,既有长期因素又有短期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意见》出台了一揽子方案,说明融资成本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因此相应的政策措施也是全方位的。”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微博]说。  “《意见》的出台十分及时、非常必要。《意见》紧紧围绕缓解企业融资成本这一核心问题,多方着力、标本兼治,为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指明了方向。”中国银监会法规部主任刘福寿说。  遏制变相高息揽储行为  《意见》提出要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  “与以往谈及企业融资成本高,仅仅关注对企业的贷款价格和收费不同,《意见》从资金来源角度,特别对银行负债成本持续上升的客观情况给予了高度关注,要求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不合理上升,提高银行融资多元化程度和资金来源稳定性,同时降低银行资金成本。”鲁政委说。  具体而言,从金融机构内部来看,要求“通过提高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能力、优化资金配置等措施,遏制变相高息揽储等非理性竞争行为,规范市场定价竞争秩序。”  从金融机构外部条件来看,一方面要求进一步丰富银行业融资渠道,让银行获得更稳定、成本更低的资金。另一方面,通过推进资产证券化,释放资本和相应的信贷额度,以及缓解贷存比制约;规范互联网金融和打击非法集资,遏制资金争夺逼高资金价格的行为。  倡导商业银行理性合规经营  从金融机构经营行为上,《意见》倡导商业银行要理性、合规经营。  在内部考核方面,《意见》要求完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商业银行纠正单纯追逐利润、攀比扩大资产规模的经营理念。发挥好有关部门和银行股东的评价考核作用,完善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评价体系,合理设定利润等目标。在贷款利率定价方面,既要“提高自主定价能力”,也要“综合考虑我国宏微观经济金融形势”。  在合规经营方面,《意见》要求清理整顿不合理的金融服务收费;加强对影子银行、同业业务、理财业务等方面的管理,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  减少企业高息“过桥”融资  《意见》要求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审批和发放效率。优化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管理,通过提前进行续贷审批、设立循环贷款、实行年度审核制度等措施减少企业高息“过桥”融资。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基于风险评估的续贷业务,对达到标准的企业直接进行滚动融资,缩短审贷时间。“这使企业不用再为先还款而举借高成本的‘过桥’资金。”鲁政委说。  另外,《意见》对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差别化监管。同时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偏离度指标,研究将其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评价体系扣分项。  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是根本  《意见》最后指出,从中长期看,解决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要依靠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治本之策,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财务硬约束和发展股本融资来降低杠杆率,消除结构性扭曲。  “《意见》特别指出相关政策的出台主要着眼于解决短期企业融资贵的问题,而长期的还得依靠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财税改革,简政放权,打破垄断,硬化融资主体财务约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鲁政委说,“如果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依然面对预算软约束,在与小微企业共同面临市场冲击时,国有企业获得的资金相对充裕,必然会挤占其他企业的信贷资源。”  “融资贵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当前企业盈利能力恶化,要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盈利能力,让企业能够挣到钱。”鲁政委说。《意见》提出,落实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切实增强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意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特别是结构性改革和调整来贯彻定向调控要求,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负担,而且可以引导金融资源流入最具活力的企业,流入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切实为做强实体经济、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提供金融支持,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的局面。”刘福寿说。
融资成本高息揽储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中日韩自贸区第五轮谈判今日举行
日10:34中国证券网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严洲)从商务部获悉,9月1日,中日韩自贸区第五轮谈判在北京举行。中方由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率团出席,日、韩两方则分别由日本外务省副部级审议官长岭安政和韩国通商产业资源部部长助理禹泰熙率团与会。  本轮谈判将持续五天,三方主要就货物贸易的降税模式、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开放方式等议题展开磋商,并就协定的范围和领域交换意见。  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于2012年11月正式启动,迄今已举行了四轮正式谈判。目前,三国企业界热切期盼谈判能够尽早完成,从而早日从中受益。
中日韩自贸区谈判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7月出口数据或为昙花一现 专家:下半年增速或减半
日14:34中国企业报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产品竞争力仍待提升,专家预计下半年出口增速或减半   本报记者 陈青松  近日官方公布的7月份经济数据中,出口数据无疑最为抢眼。  数据显示,7月份进出口总值为3785亿美元,增长6.9%。其中,进口1656亿美元,下降1.6%;出口2129亿美元,增长14.5%。最引人关注的是,7月份中国出口创下17个月新高,远超市场预期。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政府稳外贸政策措施效应的不断显现、欧美经济的好转,都对中国出口起到了重要的提振作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企业的出口回暖尤为明显。  
海外需求回暖
国内政策发力   对于超出市场预期的出口数据,多位专家向《中国企业报》记者分析,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出台的扶持外贸出口的政策正逐渐产生效果;二是外部环境呈现明显复苏态势,如欧美经济正持续恢复。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称,今年以来,我国政府对外贸出口从政策、海关检查和金融政策方面大力支持,这种长效的支持政策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上升。  5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着力优化外贸结构、进一步改善外贸环境、强化政策保障、增强外贸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部署,支持外贸企业稳定增长,让不少外贸企业大为受益。  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支持外贸企业的相关政策,推动企业转型创新,加大出口。  继国务院出台上述《意见》后,广东省很快发布了国内首个地方落实外贸稳增长的方案,提出25条措施,不仅支持企业抢订单,还提出重奖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及实行出口退税。  而在浙江海宁,当地改革的重头戏之一则是创新符合当地出口企业特色的出口退(免)税模式,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实施出口退(免)税管理新模式后,纳税人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办税负担大幅降低。  除政策效应之外,欧美等国家经济回暖需求扩大也是外贸出口攀升的重要原因。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7月份不仅向发达市场的出口稳健增长,甚至向亚洲新兴市场的出口也显著上升,这可能反映了区域性经济体的需求有所好转。   企业加快创新转型
出口回暖   除稳出口政策和外部需求回暖等因素刺激之外,出口企业自身也通过坚持不懈的技术和产品创新、结构转型,使得出口有了明显好转。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浙江省工商联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浙江过半数企业已实施或筹划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目前浙江绍兴的服装企业已走出低迷期,出口形势日益趋好。  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浙江朗莎尔维迪制衣公司营销部门负责人介绍,自年初开始公司外贸出口强劲,“仅上半年就出口700多万美元,增幅超过20%”。  在谈到出口强劲的原因时,这位营销部负责人表示,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尤其在设计方面与国际需求接轨。比如公司不久前在参加一场国际时尚展后,就吸引了来自欧洲的几位新客户。  而在素有“世界鞋都”之称的广东东莞,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多数加工类鞋企也不得不转型升级。  “我们公司之前以加工传统鞋为主,从前年开始转型升级,比如将低碳理念融入到设计和生产中,专门生产环保款式鞋。这种鞋透气性强,穿着很舒适,而且可以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非常受客户欢迎。”东莞一家鞋企的老板向记者介绍。  东莞冠辉服装公司销售负责人李经理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称,该公司95%的产品都是出口,在国外很有市场。“公司出口的是各种中高端产品,利润要比低端产品高很多”。  
下半年仍难言乐观   尽管各地外贸企业出口回暖明显,但对于此次“爆冷”攀升的7月份数据,业内人士仍表达了诸多质疑。  首创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认为,7月出口增速应该是不可持续的。“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看到外部环境有明显的改善,政府对出口的支持力度也并没有显著加大,人民币汇率也比较稳定。最大的可能是前期没有实现的一些出口订单,延迟到7月实现了。”王剑辉表示。  申银万国[微博]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也认为, 7月份出口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但这么高的数据可能有偶然性,下半年能看到恢复,但很难保持平均两位数的增长。  潘向东亦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由于去年下半年出口基数较高,今年7月份如此高的增速在未来保持也是有一定难度,预计下半年出口增速在4%―5%左右。”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认为,7月份将是今年最好的情况,接下来的五个月里保持14%的增速基本无法实现。  事实上,《中国企业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虽然全球经济回暖趋势逐渐明朗,但用工成本和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影响出口的压力仍然存在。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下半年中国出口面临的压力仍然不小。“目前我国仍处在结构转型和产品升级换代的过程中,跟发达国家相比产品竞争力还有不小的差距。此外,近来发达国家连推多项反倾销以及提高出口产品标准等问题,都对我国出口造成很大的压力。”  胡星斗还认为,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好转,下半年人民币也存在升值的压力,这将给外贸出口企业带来新的挑战。
相关专题2014年7月经济数据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人民日报谈经济新常态之二:全面改革形成最大利好
日09:08人民日报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制图:张芳曼
  【推荐阅读】习近平新常态表述 新在哪里?常在何处?  新常态是不是意味着滑坡和退步?潜藏的风险会不会爆发?中国经济的新机会在哪里?  新常态,辩证看(特别报道?新常态 平常心②)  本报记者 许志峰 成 慧  前文回顾  8月4日本版刊发“新常态 平常心”系列报道第一篇《新常态,新在哪?》。  报道认为,新常态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实质上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征: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优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新动力,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多挑战,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  报道认为,新常态有利于就业充分、收入均衡、社保完善、增长平稳、物价稳定、质量提升,总体看,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积极的。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征。面对种种变化,悲观者满心担忧:增长速度下来了,是不是意味着滑坡和退步?潜藏的风险会不会爆发,能应对得了吗?已经高速发展30多年了,中国经济未来还有机会吗?  然而,在80后重庆小伙周冯锐铖眼中,新常态却是另一道风景。  “我们去年开始创业,主要针对办公楼做节能改造。节能环保是经济发展大方向,目前我们正在洽谈的储备客户有10多家,市场前景很不错!”  相同的话题,不同的感受,究竟应当怎样看待新常态?  不是退步,是进步  用全面眼光看新常态,中国经济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上半年,7.4%。当这一近年来几乎最低的经济增速数字公布后,各方反应更多是淡定和从容。因为,在这份经济半年报中,除了增长速度,人们还能读出更精彩的内容。  ――物价水平稳定,就业形势较好,民生继续改善……不再是一味地高速奔跑,中国经济步伐更稳健。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升,单位GDP能耗下降……种种失衡逐渐扭转,经济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  ――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坚持区间调控,突出定向调控,简政放权,减税让利……复杂形势下没有强刺激,创新调控激发更多内生动力。  “什么是退步?什么是进步?关键看用什么标准”,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新常态下,不能单纯只从速度看经济,而要用综合指标来衡量。用全面眼光看新常态,中国经济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新常态是“富态”。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物资极为短缺,百姓温饱不足。在彼时的“窘态”下,要摆脱贫穷,后来居上,就必须奋起直追,全力加速。因此,运用各种条件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是当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然而,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的体量已今非昔比。如今,一年的经济增量,就相当于20年前的全年经济总量。由于总量和基数变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在保就业、惠民生方面的效应也明显增大。所以,如今的中国经济,已不必再“纠结”于速度,而是站在更高层次发展平台上,在提质增效、换挡升级方面有更多追求。  新常态是“优态”。  30多年高速增长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也出现质量不高、结构失衡、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化解这些弊病,正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重要使命。  潘建成如此描绘新常态下的发展图景:经济增长将更平稳,由于更多依赖稳定的消费需求拉动,周期性波动的波幅会明显缩小;经济质量将更提升,表现为资源环境将得到更有效保护,收入差距缩小,社会保障趋于完善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则认为,新常态下,增长的数量和质量应有新的关系,在增长速度放缓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实现“六可”质量目标,即“就业可充分、企业可盈利、财政可增收、民生可改善、风险可控制、资源环境可持续”。  新常态是“活态”。  经济活力,从根源上来自市场微观基础。新常态下,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积蓄更强内生动力。营改增试点以来,减税总规模已超2600亿元;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593.95万户,增长16.71%;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大幅增加受惠面……简政放权等改革的有力推进,让市场主体真正放开手脚,将极大激发市场活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创造力。  有风险,能应对  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  进入新常态,恰逢“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中国经济能否有效控制种种风险,顺利爬坡过坎?  旧有增长模式形成的风险因素,在新常态下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可能进一步显性化。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地方融资平台潜伏财政金融风险,资源承载压力日益沉重,收入差距扩大,楼市走向扑朔迷离……这些风险隐患彼此交织,相互传导,处置不当可能带来连锁反应。  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新课题又接踵而来:经济增速放缓,“机器换人”热潮兴起,会不会对就业产生压力?工业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又扑面而来,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会不会对传统产业造成冲击?  更引人关注的是,尽管经济整体运行于合理区间,但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如果滑出合理区间,再要拉回来,就要付出巨大代价。  风险看似重重,却不必谈之色变。综合各种因素研判,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掌控这些不确定性。  ――应对风险,首先需客观评估风险。  “总体来看,目前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和隐忧处于合理可控的范围内。”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微博]认为,以地方政府债务为例,从数据看明显低于国际公认的风险警戒线。我国是典型的高储蓄国家,抗债务风险能力强。政府也有足够威信,能够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因此,这个风险并不可怕,发生全局性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很小。  有些风险并不会因增速下降而放大。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微博]名誉院长厉以宁认为,过去认为经济高速增长带来高就业,反之则会导致失业,这存在一定误区。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就业都需要靠经济增长来实现。稳步增加就业手段有很多,如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和自主创业、加强职业技术培训等。  ――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  从客观因素看,体量大,外汇储备多,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回旋余地很大,市场空间广阔,是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有利条件,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  从主观努力看,党中央、国务院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不断积累新的调控经验,向体制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有招数、有底气。  ――有些看似“头疼”的问题,应对得当,反而能成为发展的有利条件。  “比如,机器换人会带来就业压力,但这目前主要发生在制造业。恰好我国产业结构在变化,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大,制造业挤出的富余劳动力是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再如,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不免有冲突,但如果用信息技术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就能够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协同推进。”潘建成认为。  当然,风险虽不足惧,也不能掉以轻心。面对风险,战术上要未雨绸缪,周密安排。  “新常态下,要主动认识风险,揭示风险,防范风险,而不应掩盖风险。”潘建成认为,针对不同风险要各有具体应对之策,但核心思路是深化改革,彻底转变过去的发展方式。  有挑战,更有机遇  短期而言,经济转型升级有不少有利条件;长期来看,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如果将新常态放在更长的时间轴里观察,可以发现,中国经济正面临诸多历史性挑战。  这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去年,中国人均GDP达到6700多美元,成为典型的中等收入经济体。能否成功跨越这一关口,是极具挑战的难题。  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期。改革开放30多年后,老百姓对分享发展成果的期盼越来越高,对社会公平正义、收入合理分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解决新时期民生难点、热点问题迫在眉睫。  挑战的另一面是机遇,新常态下,机遇大于挑战。  短期而言,当下经济转型升级有着不少有利条件。  比如,物价平稳运行,为改革转型拓展了空间。物价在2012年和2013年平稳增长2.6%,今年上半年则保持在2.3%的水平。“通胀压力较小,为进一步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提供了空间,比如上调能源价格,提高企业资源使用成本,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潘建成说。  再如,房地产市场合理回归,也为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提供了良机。  长期来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城镇化释放持久动力。  潘建成认为,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过去的不足,却是新常态下的新机遇。 “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镇化率过高,像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国城镇化率都超过了80%,而我国城镇化至少还有20多年历程,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大国优势提供发展支撑。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内需的支撑力不可小视。目前,老百姓的消费水平正在由“千元级”向“万元乃至十几万元级”转变,汽车、信息产品和文化产品已成为消费重点,不仅会极大地推动传统产业发展,也将形成汽车制造、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新型支柱产业,使产业体系更为协调。另外,我国人才资源丰富,又具备技术后发优势,有条件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结构调整带来巨大空间。  产业结构方面,目前过剩是相对的,主要是一般加工业的过剩,如重化工、钢铁、装备制造、煤炭、初级产品等,这些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但是高端制造业、新能源、环保产品,以及金融、物流、信息、教育、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仍然短缺,潜力很大。  空间结构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大城市跨入高收入行列,但同时也遇到土地和环境瓶颈,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产业梯度转移有宽阔余地。  ――全面改革形成最大利好。  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今年以来,经济改革的动作频频,简政放权改革大刀阔斧,财税改革、价格改革、国企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好戏连连,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经济发展后劲增强,成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最大利好。  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延伸阅读)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长期停留在中等收入区间。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拉美主要国家,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后,未能迈入高收入门槛,成为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代表。  拉美及东南亚国家落入“陷阱”的主要教训有:  ――发展模式未能及时转型,创新乏力、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后,错失转换发展模式时机。由于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不足,拉美和东南亚各国自主发展能力不强,未能形成本国独立的工业体系。  ――金融体系脆弱,实体经济受到拖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四国经济增长速度从危机前几年的8%左右下降到1997年的3.9%和1998年的-7.5%。  ――收入分配不公,社会两极分化。上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基尼系数居高不下,收入差距迅速扩大,居民消费能力严重不足。  ――政府效率低下,腐败问题蔓延。政府效率低下,难以发挥调控宏观经济的主导作用。同时,拉美和东南亚一些国家腐败丑闻不断,官僚经济侵蚀市场活力、破坏经济持续增长内生动力。  相反,日本、韩国、新加坡则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其成功经验主要有:  ――及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实现了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的适时转换升级,完成了由“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的转变。此外,日韩均把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作为经济持续增长的突破口,投资率不断下降,消费率不断上升,形成了消费主导型增长模式。  ――实施“科技立国”战略,提升产业竞争能力。日本 “技术立国”战略、韩国“科技立国”战略及具体计划的实施使日本和韩国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实现了从“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转换。  ――重视合理分配收入,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日、韩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均吸取了欧美福利制度的经验,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福利制度。
新常态中国经济
相关新闻习近平两提新常态 人民日报连续3天发文阐释姚景源畅谈高质经济“新常态”:房价将回归理性人民日报谈经济新常态:调整虽艰难升级已成大势李德水:中国经济可实现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社科院专家汪同三:通过创新宏观调控适应新常态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熊志国: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2015年内启动
日13:51人民网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人民网北京8月28日电 8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今日上午,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徐晓波和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熊志国作客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熊志国介绍说,2009年国务院已经提出来要探索发展个税递延的养老保险,已经做过一些技术的准备。现在按时间表和路线图,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将在2015年内启动,根据工作的需要,几个部委都在加强合作,尽量的往前走。  熊志国表示,从商业保险来说,减税养老主要是个人税收递延型保险,对这个方面国务院也一直很重视。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保险公司承保的一种商业保险,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的延税优惠,不是不交税,而是在领取养老金的时候交税,通过税收递延的方法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这也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办法。通过这种税收优惠鼓励个人为自己退休以后积累一部分养老金,不要把所有事情都交给国家。美国和欧洲都是这样的。
养老保险个人税收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2% 降幅6年最大
日04:10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上半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2%  能耗实现六年来最大降幅(新常态 新亮点)  本报记者 朱剑红  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信息,今年上半年,在中央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调控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能源消费保持较低增速,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3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了2.2%、4.01%、2.01%、3.6%、3.7%。今年上半年能耗下降幅度为6年来最大。据环保部预测,各项减排工程如期推进,四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也持续下降。国家发改委分析认为,结合近期开展的各地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现场评价考核,参考历史数据,预期可实现全年节能减排目标。  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化解产能过剩初见成效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13660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13%,增速比上年回落0.87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能耗下降也来自于结构的变化,在工业生产稳定增长的同时,高耗能行业增速放缓。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石油加工、化工、建材、钢铁和电力等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10.9%、9.9%、7.0%和3.3%,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1.6、0.9、1.6、2.7和1.1个百分点。  今年来,化解产能过剩初见成效,高耗能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明显。1―6月,钢铁行业投资同比下降8.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1.7个百分点;电解铝行业投资同比下降31%;石油加工、化工和有色同比分别增长7.0%、9.2%和7.4%,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14.3、5.1和17.6个百分点。  上半年电力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261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其中,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37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核电发电量5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6000千瓦及以上风电厂发电量7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均远高于全国发电量增速。  关注高耗能行业能耗反弹苗头,坚持节能减排不动摇  据国务院办公厅5月印发的《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国家发改委的分析认为,虽然节能减排形势较好,但全面完成目标任务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当前节能减排工作存在几个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地区有放松节能减排的倾向,一些地方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对传统发展路径依赖明显,正在谋划新上高耗能、高耗水的项目。二是高耗能行业能耗有反弹趋势。三是部分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有上升趋势。由于有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规模效益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导致一些产品单位能耗上升。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加大对实现节能目标困难、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地区的监督检查。同时,在宏观调控中坚持节能减排不动摇,提出针对性措施,倒逼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GDP单位能耗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7月份CPI涨2.3% 猪肉粮食下半年可能继续涨价
日01:59北京青年报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7月份CPI涨2.3%
鲜果价格推高CPI  猪肉粮食下半年可能继续涨价  新华社电(记者王希)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3%,与上月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6%,非食品价格上涨1.6%。1至7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3%。专家分析认为,目前全国物价整体稳定,北方干旱天气对粮价影响不大,但下半年新涨价因素将有所增强。  鲜果价格波动大成影响CPI重要因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6%,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18个百分点,仍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鲜果价格上涨20.1%;蛋价格上涨19.5%;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1%;鲜菜价格下降1.6%。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说,相比6月份,7月蛋、鲜菜、猪肉价格上涨较多,但由于西瓜、葡萄等时令鲜果大量上市,市场供应充足,鲜果价格环比下降6.3%,致使食品类价格略有下降。  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相比6月份,7月份的鲜果价格出现下降,但相比去年同期,鲜果价格仍然处于高位。水果等价格的上涨也成为CPI同比上涨的重要因素,7月份鲜果价格上涨影响CPI上涨约0.4个百分点,对CPI同比上涨的贡献率达到17%,成为各类食品价格变动中对CPI影响最大的品种。  猪肉鸡蛋价格齐涨创年内新高  7月份以来,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猪、鸡蛋价格却不断上涨,双双创出年内新高。  超过九成省区市猪肉价格上涨。据商务部监测数据,8月初的鲜猪肉价格已比5月初最低时每公斤上涨了2.1元,涨幅达到11.9%。通过一个月的上涨,生猪市场从底部深度亏损区域迈向盈亏平衡线,长达7个月的黑色寒冬期宣告结束。业内人士认为,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处于低位、饲料养殖成本上升、养殖户惜售等因素是推动猪价上涨主要原因。“当前生猪供应量仍稍显紧张,从而使生猪价格屡创年内新高,接近成本线。”山东畜牧协会秘书长曲绪仙说。  近期鸡蛋价格也不断上涨,进入“6时代”。超过九成省区市的鸡蛋价格上涨,近四成省区市的鸡蛋价格突破每斤6元。山东省畜牧兽医信息中心专家表示,天气炎热、蛋鸡“歇伏”等原因加大了鸡蛋供应缺口,此外随着中秋节临近,食品厂商备货陆续启动,鸡蛋集中需求增加,也使蛋价维持高位。  下半年新涨价因素或增强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今年下半年农产品价格将总体保持稳定,通胀压力不大,但猪肉、粮食价格上涨等新涨价因素或将增强,值得关注。  由于中秋及国庆双节临近,业内分析认为,这将给今后一段时间的肉蛋价格上涨带来动力。卓创资讯农产品分析师孙光梅说,进入8月份,随着中秋节备货需求增加,预计肉类、禽蛋类价格小幅走高。“6月份只有4.23亿头,比2011年价格高位的时候存栏量还少,以当前的存栏量来看,当前猪价还存在上行空间。”卓创资讯分析师姬光欣说。  业内专家表示,我国多地出现大雨和干旱天气,造成部分区域粮食生产受到影响,尤其是玉米等农作物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秋粮增产势必会受到影响。“新涨价因素可能有所增强。”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供图/CFP
CPI猪肉粮食
相关专题2014年7月经济数据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中国8月汇丰制造业PMI终值创三个月新低
日10:36新华08网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核心提示:汇丰(HSBC)/Markit周一(9月1日)联合公布,中国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自上月的18个月高位回落,并创三个月低点,受产出和新订单指数双双下滑以及就业指数延续跌势拖累。
制造业PMI汇丰PMI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统计局:7月70个大中城市仅2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
日09:32中国经济网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统计局:7月70个大中城市中仅2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8日讯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月度报告显示,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4个,持平的城市有4个,上涨的城市有2个。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个,持平的城市有2个,上涨的城市有65个。  一、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变动情况(详见附表2)  (一)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4个,持平的城市有4个,上涨的城市有2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0.2%,最低为下降2.5%。  (二)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个,持平的城市有2个,上涨的城市有65个。7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7.2%,最低为下降4.9%。  二、二手住宅价格变动情况   (一)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65个,持平的城市有4个,上涨的城市有1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0.1%,最低为下降1.5%。  (二)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5个,持平的城市有4个,上涨的城市有51个。7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7.4%,最低为下降10.2%。表1: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
新建住宅价格指数
新建住宅价格指数
去年同月=100
2010年=100
去年同月=100
2010年=100
107.6注:环比以上月价格为100,同比以去年同月价格为100,定基以2010年价格为100。表2: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
去年同月=100
2010年=100
去年同月=100
2010年=100
108.3表3: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
二手住宅价格指数
二手住宅价格指数
去年同月=100
2010年=100
去年同月=100
2010年=100
9淘宝公司退款咨询电话是什么
房价楼市统计局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徐洪才谈中国经济五大动力:改革红利动力很大
日14:05中国新闻网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趋势与治理”研讨会暨《变革的时代》新书发布会上做主题演讲。中新网曾会生摄
  中新网9月3日电 (财经频道 曾会生)日前,“新常态下中国经趋势济与治理”研讨会暨《变革的时代》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在主题演讲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微博]就中国经济新常态做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结构调整、潜在风险因素长期存在,改革稳步推进和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等五大特征;而新型城镇化、改革、技术创新、人才和全球化等红利则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大动力。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经历了巨大变化。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如何加快推进改革转型;中美经济、中欧经济、中国与东盟10+3、TPP、TTIP、人民币国际化、国际金融改革、中欧铁路、海上丝绸之路等等,这一系列的关键词背后蕴含着哪些经济战略;面对新一轮的全球经济秩序调整,中国如何协调、影响并参与制定新全球经济秩序与规则,如此等等,这些都是今天迫切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变革的时代――中国与全球经济治理》,是作者徐洪才近两年来对这一系列问题深入思考和跟踪研究的理论成果。  在当天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和总裁读书会举办的研讨会上,徐洪才首先分析了当前全球经济及其治理的五大特点:一是全球经济增长出现了分化,金融风险在增加。欧美经济呈现复苏向好态势,新兴经济体则出现了分化。二是全球经济治理开始向旧的体制回归,特别是以美元为本位的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现在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三是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取得了初步进展,比如以中国为主导的,在建立金砖国家银行,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四是亚洲地区的经济和金融治理矛盾重重,特别是亚太地区的金融稳定机制存在内在的缺陷。五是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当中已经崭露头角。  经济新常态是最近中国经济界最热门的词之一,广受各界关注。徐洪才在演讲时分析,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有五大特征:一是“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二是经济结构调整。三是潜在风险因素长期存在,包括产能过剩、影子银行、房地产、地方债务和外部金融冲击等五大经济风险。四是全面深化经济领域改革,简政放权不断推进,核心是解决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五是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尤其是近期以来,中国政府推出了定向降准、降息,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结构性减税,还有对服务业的支持等。  在徐洪才看来,这些定向调控措施和微刺激政策是适合当前中国经济状态的,但不是中国的长期政策,长期的调控方式应该是政府对经济和市场进行间接调控。  “虽然面临一定的问题和压力,但是我对未来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在徐洪才看来,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有五大动力:一是城镇化动力,以及与此相关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这个新四化战略目标的实现。二是改革红利,当前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这会给中国经济增加很大动力。三是技术创新红利,尤其在高端制造业、精细化工和能源领域,中国进口巨大,如果能够通过技术创新,用自己的产品替代进口,对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四是人才红利,中国的国际化人才回流越来越多,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对中国来说有很大益处。五是全球化红利,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经济浪潮可以释放红利,全球化让中国可以更多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也可以适当分散金融风险。(中新网财经频道)
中国经济徐洪才改革红利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预算法四审稿:地方发债渠道收紧
日02:3021世纪经济报道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  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四审稿正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当中。外界普遍认为,这次会议上最终通过的可能性很大。  对于地方债,四审稿明确指出只有省级政府,在国务院批准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债,其他地方政府及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举债。但是,四审稿相比三审稿增加了例外规定,允许在预算执行中增列赤字。  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的财税专家认为,新预算法通过后,政府将不能通过银行贷款、信托等方式举债,为数众多的政府投融资平台也将受到影响。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预算法对地方债务的规定重点在厘清政府与政府融资平台的边界,把两者现在“父与子”的关系,变成平等的关系。未来政府举债只能发行政府债券,而政府投融资平台则变成市场主体,按市场规律运作。  地方举债权反复  对于地方政府是否能举债,在财税法学界争议巨大。这也影响到预算法修订进程,在前几次审议中,一度出现反复。  1994年通过的现行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地方政府为拉动经济增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资金需求巨大。2009年,全国人大开始审议国务院代地方发债的方案。当年,财政代理地方发行了2000亿债券,纳入地方预算管理。  但中央政府代地方发债使用者和借债方不对称,存在风险。而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迅速膨胀,2011年6月份,审计署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报告首次发布,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达到10.7万亿元。因此,要求给地方发债“开口子”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2011年12月,预算法修订的初审稿递交给人大常委会审议,初审稿赋予地方政府举债的权力。  当年,部分省市首次试点自主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相比由中央政府代发,地方的自主权更大,但发债额度仍然由中央政府控制。  但争议并没有平息。相对保守的一方认为若赋予地方举债权,地方债务的规模将难以控制。  这在2012年6月份上会的二审稿中得以体现,二审稿恢复了现行预算法的规定,明确指出地方政府“不列赤字”,“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2013年底,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地方债有如下表述:“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要“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  事情又出现转机。为贯彻上述决定精神,今年4月份上会的三审稿再次给地方发债开口子,但用语谨慎:“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般公共预算中必须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  四审稿基本延续了三审稿的规定,而且没有再公开征求意见。这说明此前的分歧可能已经得到解决。  8月25日,预算法修正案四审上会之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建表示,三审稿已经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作出了比较严格的规范,建议在此基础上,为与中央批准的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做好衔接,对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  四审稿新变化  相比三审稿,四审稿对地方举债的规定多出了半句话――“除本法另有规定外”,这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这个例外条款体现在预算执行环节,四审稿规定:省级政府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出现短收,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减少支出等方式仍不能实现收支平衡的,省政府报本级人代会或其常委会批准,可以增列赤字,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并应当在下一年度预算中予以弥补。  冯俏彬表示,此处的增列赤字,跟政府举债并不是同一回事。这是个资金管理的问题,年度预算执行中,在某个时点上预算支出进度快于收入进度,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可以有很多方式加以解决,如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之间可以进行资金的调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地方预算不列赤字,是不允许“赤字预算”,预算编制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但这个平衡不是追求每年都平衡,而是跨年度平衡。“增列赤字”,是承认“预算赤字”,但第二年要补上。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也提出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要求。  目前的四审稿对地方举债权的规定,由中央控制额度。对此,财税学界仍有争议。一些专家认为,仍由中央控制额度,使得中央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一定连带责任。但也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通过额度控制,是目前比较合适的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朱大旗则认为,目前举债主体中,市、县级政府债务占大多数,但举债主体却仅限于省级政府,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匹配。  融资平台何去何从?  相比于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规定,外界更关注的是四审稿对地方融资平台的影响。  今年,国务院转发的《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开明渠、堵暗道,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控制,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8月27日,楼继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再次强调,将地方政府性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  但对于地方债,尤其是融资平台所举借的地方债如何纳入预算管理,目前方案并不明晰。  据2013年全国债务审计报告,存量债务中,政府性债务的举借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和机构、融资平台公司、事业单位、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等。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中,举债规模最大的一个主体就是融资平台公司,共举债4.07万亿,占比达37%。2013年国家审计署审计的融资平台公司达到7170个。  对于存量债务,楼继伟在这次会议上还提出,对高成本融资的存量债务,允许地方申请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降低利息负担,优化期限结构。  中国财税法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四审稿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举债,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预算法对地方政府举债实行了非常严格的规定。  对于举债方式,据2013年全国债务审计报告,银行贷款、BT、发行债券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主要来源,分别为55252.45亿元、12146.30亿元和11658.67 亿元。  朱大旗表示,不允许地方政府以发行债券以外的方式融资,为的是隔离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现在政府债务大量来自银行贷款,借款期限又短,很容易造成风险的交叉感染。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比较规范,也相对公开透明。  刘剑文认为,新预算法生效后,现在的银行贷款、政府投融资平台等都是不合规的举债方式。未来,政府投融资平台该清理的要清理。  其实,对于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清理工作一直在进行。2010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曾明确表示,要对融资平台公司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并且要求,以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偿还债务的平台公司,今后不得再承担融资任务,相关地方政府要在明确还债责任,落实还款措施后,对公司做出妥善处理。  朱大旗表示,融资平台要区别对待,那些按市场化运作,有正常盈利的,就变成普通企业;有些完全是政府越位,涉足竞争性行业的,应该被清理掉。  冯俏彬指出,未来,政府和融资平台公司应该是平等的关系,政府自己主导的投资,需要资金的,只能通过发行债券;政府也可以发包,交给投融资公司,或其他市场主体。(编辑 谭翊飞 张凡 申剑丽)
预算法地方发债
相关专题预算法完成首次大修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北京多个区域价格战已悄然酝酿
日02:39新京报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金九”启幕 部分区域“价格战”一触即发  在通州、房山等供应量较大的区域,降低预期、以价换量的推盘策略越来越成为主流  9月3日,位于通州的首开香溪郡在全市率先开盘,拉开了今年京城楼市“金九银十”的大幕。中秋期间(9月6日-8日),包括臻园、长阳天地在内的4个楼盘开盘,供应量比今年五一、端午等“小长假”都有增加。  在9月已经开盘的几个项目中,首开香溪郡、长阳天地等都是平价入市,也都换来了引人注目的成交量。  平价开盘,会不会成为“金九银十”的主基调?至少,在北京多个区域,价格战已经在悄然酝酿中。
B10-B11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旭 李捷 陈禹铭  部分项目积极调整价格  “精装平层洋房,每平方两万六七。”日前,记者了解到位于亦庄的改善型楼盘远洋天著,即将推出一批平层房源,部分户型均价仅在26000元/平方米上下。  在亦庄区域开发商看来,远洋天著作为区域内的知名项目,精装现房26000元/平方米的定价,“可以算很低了”。根据本报记者了解,亦庄板块多个改善型楼盘,价格都超过3万元/平方米。  不过,远洋天著营销负责人徐海伦认为,远洋天著这批房源面积在180-400平方米之间,有别于亦庄其他主打90-140平方米的项目,不至于给市场带来太大影响。但就项目自身来说,价格调整还是吸引了众多的买房人关注。  亚豪市场总监郭毅也认为,远洋天著的特价房不会直接带动区域其他楼盘跟进。但在亦庄这样本身众多楼盘扎堆的地方,预计更多的项目折扣力度会加大。  根据本报记者了解,亦庄区域中信府、海梓府等最近或推出特价房,或加大了折扣点。  亚豪机构的一份统计显示,9月,北京楼市预计有39个项目入市,有望创造今年以来楼盘入市的月度新高。该机构认为,市场库存的不断积压是楼盘定价谨慎的深层次原因。房企不得不通过调整价格、打折促销来杀出重围。  郊区新城成“低开”先锋  除亦庄外,同样面临市场库存积压的还有通州、房山等多个区域。平价、降价推盘同样成了这些区域许多项目的共同选择。  在通州,首开香溪郡已经低价开盘。此外,东亚尚品台湖早早释放了降低开盘预期的消息。至于华业东方玫瑰、合生滨江帝景这样的老项目,或者是保持平价推盘,或者是新推优惠。合生滨江帝景最近就推出优惠策略,打出“7.5折利率”的噱头,从房款中给予买房人利息补贴。  房山区9月预计有长阳天地、合景领峰等5个新老项目开盘。长阳天地此次开盘均价只在2万元/平方米上下。  相对于郊区楼市的低价风,京城核心区楼盘包括海德公园这样的高端项目,仍是依托地段等综合优势,并未流露出降价推售之意。海德公园报价在95000元/平方米,预计本月开盘。而月初已经开盘的臻园,地处北五环,开盘均价52000元/平方米,依然取得10亿元的热销成绩。  ■ 典型区域  亦庄  改善型项目竞争愈发白热化  大型房企的集中进驻,连续多年的深度开发,亦庄区域已经成为京城楼市中少有的改善型项目扎堆供应的区域。而近期随着二手房楼市的复苏,大批的改善型购房人也将目光聚焦于此。  “9月份以来,就碰上中秋节小长假,截至目前,上半个月的成交情况确实不太好,但预计到月底,还是会有好转的。”亦庄核心区某房企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来电来访量都有了明显增加。  经过实地走访亦庄区域在售的主要楼盘发现,区域内产品不约而同都瞄准了改善型客群,推出的户型也大多数为130-180平米的二、三居,和180平米以上的四居,主打高品质改善型的定位也让区域内的项目价格水涨船高,销售价格普遍在30000元/平方米以上。由此可见,区域内项目的竞争格局将愈发白热化。  位于亦庄三海子东路的中信府世家在近期将推出特价房,据该项目销售人员透露,目前该项目销售均价为36000元/平方米,这次共推出3套特价房,可以享受8.8折优惠,折后价大约为元/平方米。  无独有偶,距离中信府世家仅4公里的海梓府也推出了较之前更大的促销行动,原本贷款有9.9折优惠的购房人,也可以享受全款9.7折待遇,以期吸引购房人关注。  “在整个市场观望情绪浓厚的当前,亦庄区域的项目目前已经进入顺销阶段,在下半年再度出现集中开盘的可能性也不大,”上述某项目负责人表示。  大兴核心区  部分改善盘拟降低预期入市  今年8月,大兴房价和成交量出现小幅回暖,给开发商9月的推盘增加了一定信心。记者综合亚豪、北京市住建委官网数据统计,8月份,大兴共成交商品住宅1761套,与7月的679套相比,涨幅高达159%。  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位于大兴的开发商都认为,随着大兴房价的回升和成交量的上扬,购房者对于大兴区域的认可程度会进一步加深,9月份的大兴楼市将会有所起色。  不过记者在大兴实地走访时也发现,目前在大兴发展比较完善的区域,可售楼盘已经不多,刚需产品基本已经销售完毕,在9月份的这一轮推盘中,改善盘已经成为了大兴区域的主力。目前,大兴核心区附近仅有华润公元九里、德贤公馆等项目在售或即将推盘入市。而且价格相比上一期产品变化也不是很大。  “我们这一次推出的景观洋房项目单价在3.6万元/平方米左右,与上一期推出的产品相比,价格基本没变。”华润公元九里项目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改善型需求还是存在的,只要价格符合心理预期,他们就会购买。这也是他们项目平价入市的原因。据了解,公元九里近期还将加推60套洋房产品,目前已经有40组客户明确了购买意向,蓄客情况还比较乐观。除此之外,位于南四环附近的德贤公馆也将定价维持在4万-5万元/平方米的水平,降低预期入市似已成为高端改善盘的主要策略。  而据亚豪机构研究显示,近一段时间来,大兴黄村、天宫院等区域项目价格整体波动情况不大,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价格回调。
通州  低价策略显效 以价换量成趋势  “北京首推7.5折利率住宅。”日前,位于通州的合生?滨江帝景对外释放出这样的信息。根据记者从售楼处了解,所谓7.5折利率是一种优惠说词。买房人贷款仍是正常利率,不过开发商在房款中会给予买房人相当于25%贷款利息的优惠。  目前,滨江帝景在售主要是99和137平方米精装三居,价格依然在27000元/平方米的水平。  滨江帝景推优惠,只是通州多个板块楼盘以价换量的缩影。  9月3日,位于通州北部、接壤大东坝板块的首开香溪郡开盘,186套房源当天认购80%。该楼盘入市价约2万元/平方米,加上开盘优惠,不少房源成交价在19000元/平方米的水平。在开盘前,首开香溪郡就已经对外释放了低价开盘的消息,甚至将2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对比东坝板块自住房2.2万元/平方米的价格,以凸显优势。从成交情况看,首开香溪郡的低价策略成功吸引了大量刚需和首改群体出手。  同在9月初,位于通州邻近朝阳的朝北8080开盘,一样是以平价策略换来近400套房源的售罄。朝北8080户型面积在33-107平方米之间,总价69万元起。根据买房人介绍,算上开盘当天优惠,部分房源成交价不到2万元/平方米。  此外,在通州台湖板块,东亚旗下新盘尚品台湖早已经释放将降价开盘的消息。目前15900元/平方米起的报价,相对于原来预期价格下调5000元/平方米,同时还有其他优惠。  在业内人士看来,通州新房供应较多,比如台湖板块就有多个新盘在售,竞争压力本身比较大。东亚新华营销总监贾玉鹏还表示,低价入市、加速去化与回款,也因为公司有寻求土地市场新机会的考虑。  珠江投资华北公司副总经理赵津则认为,通州楼市因为过去对房价上涨的透支,现在暂时面临涨不上去的问题。加上现在不少买房人正准备放弃观望、寻求出手,房企为了成功吸引买房人,预计就会推出更具有吸引力的价格留住买房人。  不过,相对于一些楼盘新推价格优惠,通州不同板块仍有楼盘以稳为主。台湖区域部分新盘报价仍处于较高水平。据记者了解,8月底开盘的泰禾1号公馆,28800元/平方米起,均价仍然在3万元/平方米的水平。泰禾方面对记者介绍,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还是坚持小步频推的策略。  房山  区域整体定价回归去年水平  9月第一周,房山区域楼市表现得不温不火,入市的新项目数量有限,大多数在售项目还是以消化库存为主。因此除了个别楼盘开盘日光之外,大部分楼盘依然采用了比较明显的平价走量的战略,并且在中秋节期间也推出了不少优惠活动。  在价格方面,房山几个计划上市的住宅项目,以及老项目建邦华庭,整体报价水平在1.9万-2.2万元/平方米,区域整体定价基本回归至去年同期水平。而未公布售价的项目则是更加谨慎,部分项目甚至降低预期。而从记者9月10日走访的位于房山长阳、良乡等区域的几个项目售楼处现场情况来看,当天并没有多少客户来访。而销售人员也向记者表示,今年九月同去年相比,前来看房的客户要少了很多。  在开盘的项目中,五和万科长阳天地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据开发商透露,该项目在9月8日推出了116套房源,在两小时内全部售罄,销售均价在2万元/平方米左右。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该项目的价格在区域里属于“平开”。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该项目属于商住类项目,不限购不限贷,而本次开盘房源数量也不算很多,因此“日光”也属正常现象。  相比来讲,位于该区域的一些住宅类项目去化情况就不是很乐观。“我们项目近期才有所回升。”中国铁建国际花园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由于最近市场下行,他们项目的销售情况也不是很好,只有在中秋节假期期间,才出现了一些回暖情况。“项目总共828套房源,目前大概卖出了一半左右,其中还有不少是在中秋假期期间售出的。”而从价格来看,目前该项目均价为2.2万元/平方米,同今年4月开盘时相比,并无太大变化。如果算上目前正在进行的折扣活动,价格甚至可以说略有下降。  “房山长阳区域同期上市的项目同质化产品比较多,因此价格竞争也比较激烈。”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向记者指出,目前该区域的房价相比今年年初已经下降了元/平方米不等,基本回到了去年水平。  ■ “操盘手”说  和裕地产营销中心总经理王骞:  成本上调 优惠幅度或收窄  未来基本地价一上调,意味着开发商的成本也跟着上调,能够拿出来作为优惠促销的部分越来越小,实际上之前有明显降价的项目,都是前期较低地价拿的项目。大家已经观望了大半年了,也知道市场价格确实也没有多少再降的空间了,一些理性的客户已经开始出手。  北京懋源地产营销总监赫蒙:  金九银十或有一波回暖  金九银十一直以来都是楼市最重要的销售节点之一,业内也希望借此传统销售旺季能够带动楼市回暖。高端住宅在上半年确实走出了独立的市场行情,近期从供应上,多个知名高端项目酝酿入市,而这些项目多集中在四环以内的区域,这也说明高端住宅的焦点重新回到核心区。政策的扭转,一定会带动市场转变,2014年楼市可能先冷后热,金九银十应该会有一波回暖。  由于自住房项目的搅动,北京的商品房市场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价格均有所下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像通州台湖、房山长阳等个别区域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项目降价。9月北京楼市会是一个量涨价跌的局面。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 郭毅  预计北京市场9月份的整体情况应该是价格稳,销量增。不过,九月初的情况来看,纯新盘推出的数量还是比较有限的,购房者和开发商应该还处于相互观望的博弈阶段。 ――中经联盟秘书长 陈云峰(原标题:“金九”启幕 部分区域“价格战”一触即发(2))
价格战楼盘买房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专家热议经济新常态:增长目标需适当下调
日03:14证券时报网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证券时报记者 许岩 陈中 见习记者 孙璐璐  今年5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的重要表述,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如何理解经济新常态,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会呈现出哪些特征?如何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新常态阶段,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否也应进行微调?这对资本市场意味着什么?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五位经济学家,以期呈现“新常态”概念的大体轮廓。  五位经济学家分别为:(排名不分先后)  范剑平[微博]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  高培勇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  陈道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  李佐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潘建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  新常态意味着   “变革常态化”  当处于“变革常态”时,经济真实的内在波动较大,过渡特征明显。体制的转轨,集中表现为各种割裂,呈现出各种“乱象”:经济供给与需求的割裂,经济的管理体系与运行体系的割裂,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割裂,风险收益的获得者与最重承担者的割裂等。  证券时报记者:如何理解经济新常态?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会呈现出哪些特点?  潘建成:所谓“新常态”,首先是针对过去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状态而言,这种习惯状态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不平稳,波动起伏很大,发展模式粗放,尤其是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破坏,以及一系列经济结构的失衡,比如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度依赖,对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过度依赖,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巨大等等。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但增长会更加平稳,结构会更加优化,资源环境会得到更有效地保护,民生会得到改善,社会和谐程度会得到提升。或者可以说,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慢一些,但人们的幸福感可能会提高得快一些。  陈道富:“经济新常态”是在中央对我国经济运行现状提出“三期叠加”(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之后,在社会对经济增长目标存在一定分歧的背景下,中央对经济运行现实的又一重要判断。  “新常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意味着经济进入了新的阶段,不同于过去30年,尤其是不同于过去10年高速增长的新的发展阶段。二是意味着我国处于阶段转换的变革常态之中。总之,在未来3~5年的时间,所谓的“经济新常态”可能更多的意味着“变革常态”。  在更长的时间段里,则可能倾向于用于表达不同于过去30年高速增长的中高速增长的“新均衡常态”。  在两种不同常态中,经济呈现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当处于“变革常态”时,经济真实的内在波动较大,过渡特征明显。体制的转轨,集中表现为各种割裂,呈现出各种“乱象”:经济供给与需求的割裂,经济的管理体系与运行体系的割裂,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割裂,风险收益的获得者与最重承担者的割裂(治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和社会经济的稳定体系)等等。  基于当前存在的多种割裂,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三个自循环系统。一个是由外贸领域、国际房地产和消费市场、外汇储备运用构成的国际经济大循环。二是由土地财政、房地产和影子银行构成的自循环。三是投资内部形成的过剩产能自循环。  李佐军:经济新常态是一个具有深意的重要表述,对于我们理解当前中国经济矛盾和问题、寻求经济新对策都有重要意义。  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增速是适度的,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相适应,具有可持续性;二是经济结构是优化的,第三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比重稳步提高;三是经济质量是较高的,经济动力主要来自生产率提高;四是经济制度环境是有利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决定性作用。  高储蓄支撑高投资优势  我国短期内仍能维持7%以上的经济增速,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存在由高储蓄支撑的高投资优势。传统的高增长动力尚未耗尽,支撑前30年高增长的结构转换力量,如工业化、城镇化及全球化还有一定空间。  证券时报记者:从其他经济体的发展历史来看,结束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增速便很难维持在5%以上的水平。我国在结束高增长阶段后,还能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速,原因何在?  范剑平:我国在年仍然有望保持在7%~8%中高速挡位,这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投资主导型国家经济增速快于消费主导型国家是普遍规律,我国现阶段具有接近50%的高储蓄率,比其他经济体相同阶段高出10~20个百分点,既有投资能力,又有投资空间,只要将储蓄高效率地转化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巨大。  二是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经济增速快于服务业为主的国家也是普遍规律,多数国家劳动力成本上升后制造业竞争下降,制造业只得大量向海外转移,但我国人口劳动力总量大,东中西区域差距也大,东部沿海的制造业可以大量向中西部转移而不是向国外转移,我国未来20年在结构升级、区域转移过程中发挥人口大国优势,仍然保留较大规模制造业对经济增速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三是我国“人口数量红利”减弱后,通过改革可以激发“人口质量红利”,过去人口红利主要表现为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本优势,但我国人力资源潜力还有巨大开发潜力,劳动力质量经过职业教育还有提升空间,劳动力性价比经过开发后仍然具有国际竞争力,可以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陈道富:我国短期内仍能维持7%以上的经济增速,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存在由高储蓄支撑的高投资优势。传统的高增长动力尚未耗尽,支撑前30年高增长的结构转换力量,如工业化、城镇化及全球化还有一定空间。同时,在转轨过程中,我国又仍借助较高的杠杆,维持着原有的三个自循环,特别是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缓解了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增长率的下降。当然,从中长期来看,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增强,在找到新的强大增长动力之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可能会趋于7%以下。  李佐军:原因之一,中国是一个人口和区域大国,各地发展不平衡,工业化城镇化所处阶段不一致,当部分地区进入中速发展阶段后,另一部分地区还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原因之二,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各级政府凭借自身强有力的资源整合能力和调控能力,可以在一定时期内维持超出一般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当然这样做是有代价的,但有些代价不一定眼前显示出来。  “跑马圈地”时代结束  随着“跑马圈地”粗放式经济增长时代的结束,环境约束日益增强,资源(矿产、劳动力、资金)紧张状况开始凸显,已不能依靠要素大量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  证券时报记者:与之前相比,中国经济已经发生哪些结构性和转折性变化?  陈道富:与之前相比,我国经济运行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需求结构已发生阶段性变化。经济运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的认识和需求将发生阶段性变化。  经济经过30多年持续高速增长,2013年底我国人均收入已达到6858美元(以2013年底6.11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测算)。虽然我国当前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但总体而言,绝对贫困人口大幅下降,基本解决温饱等“生存”问题。  近10年,我国居民的需求重点已从“衣食”转向“住行”,房地产和汽车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终端需求。从人口结构上看,老龄人口占比稳步上升,特别是第一代创业人群逐步退出市场,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开始成为市场主要参与者(企业家的新老更替,新的农民工群体涌现)。  我国绝大部分居民,从保证“生存”转向追求“生活”,开始重视衣食住行的质量,关注环保和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养老),关注公平正义等社会秩序。这是一个需求(欲望)主导的经济运行体系。当需求这个评判体系已悄然发生根本转变时,经济运行的供给体系也要相应转变。  二是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和供给机制发生阶段性变化。我国前30年经济的高增长,是在环境资源相对充裕,是在“农业转向工业,农村转向城市,国内转向国际”这三大结构转变的过程中,由政府通过集中资源办大事,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的机制实现的。但随着“跑马圈地”粗放式经济增长时代的结束,环境约束日益增强,资源(矿产、劳动力、资金)紧张状况开始凸显,已不能依靠要素大量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  当前,缺乏明确的可以通过政府集中资源开拓的产业,产业间和地理间转移的利润空间降低,我国的经济增长动力不得不发生变化。我国还没有达到技术边界,即只能依靠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增长,仍可以发挥“发后优势”,但我国已不得不开始将重点放在产业内部的集中和企业效率优化(企业的优胜劣汰和企业内部效率提升)来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和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效率,而不是产业结构转移,开始成为主导经济增长效率(全要素增长率)的关键。  企业也从原来的收入端扩张,转向成本负债端管理来提高利润。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要求,推动社会分工的发展,对社会资本(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主要表现为对货币金融体系,政府社会市场管理以及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的需求强烈。  解决各级政府动力   是改革关键  要加快改变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办法,特别是要按三中全会提出的改变GDP考核的偏向,加大资源环境、民生、创新等方面的考核权重,加大对改革落实情况的考核。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如何保证在新常态下,顺利推进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  高培勇:以往的经济体制改革,多与经济的高速增长相伴随。依托经济高速增长所提供的巨大空间,改革可以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条件下展开,主要通过“增量调整”逼近或实现改革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则没有如此的幸运,它是在中国经济增长发生转折性变化、从而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启动的。这里所说的所谓转折性变化和所谓“新常态”,其要义所指在于如下几点:  其一,经过了30余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转入中高速增长平台。  其二,在以化解产能过剩为核心内容的经济结构调整中,企业的兼并重组甚至退出市场也在成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其三,2008年以来,刺激政策所形成的累积和溢出效应仍在持续,宏观政策的选择和调控空间由此缩小。  毋庸赘言,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所谓“三期叠加”的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着与前大不相同的一系列新课题和新挑战。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有别于以往改革的重要变化和突出特点。  概括起来,这些新课题和新挑战主要包括:  首先,随着经济增速的换挡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 “增量调整”的传统改革路径由此变窄。  其次,面对因消化前期刺激政策而产生的诸多方面掣肘因素,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而探索新的与经济增长“新常态”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和方式,改革不得不在一个宏观经济形势相对偏紧的状态下进行,突破以既得利益格局为主要代表的各种改革障碍变得愈加困难。  再次,不仅改革在经济增长发生转折性变化背景下的运行规律尚未充分把握,而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又亟待改革提供新的改革“红利”,改革不得不在一个改革压力相对偏大的情势下进行,渐进完成改革任务,从容实现改革目标的传统改革格局难以再现。  这提醒我们,随着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改革也要经历一个走出特殊的发展时期而回归正常轨道的过程。  李佐军:严格说来,目前中国经济并非已处于新常态,而是处于向新常态过渡的过程中,目前更准确的阶段判断是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时期,当渡过这一时期后,经济才进入新常态时期。全面改革正是推进经济向新常态过渡的基本途径。  因此,目前的主要任务不是保证在新常态下如何推进改革的问题,而是保证坚持全面改革以实现经济向新常态过渡的问题。至于如何顺利推进全面改革,关键是将顶层设计与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结合起来,按照依法治国的思路和方向,推进全面改革。  潘建成: 如何顺利推进改革?我认为,解决各级政府改革动力是关键。  首先,要强化对新常态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告别过去粗放模式的决心;其次,要加快改变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办法,特别是要按三中全会提出的改变GDP考核的偏向,加大资源环境、民生、创新等方面的考核权重,加大对改革落实情况的考核,促进政府部门改革的积极性;此外,这次改革是全面改革,需要各方面进行联动,要特别注意涉及改革的相关部门和群体的协调,同时注意寻求一些改革的突破口。  目前来看,简政放权就是很好的突破口,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税收制度改革也是很好的突破口,需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尽管难度很大,目前看来也已迫在眉睫。  范剑平:处理好稳增长和促改革的关系是保证在新常态下顺利推进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向改革要动力,根本途径是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特别应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看,企业和市场这两个环节的改革虽然也有待深化,但比较起来,行政体制改革滞后,是明显的“短板”。由于它的滞后和牵制,很多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的改革陷入胶着状态。这就需要尽快“补短”,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带动财政税收、分配、投资、金融、国有企业、资源性价格等领域的改革。  在改革的正面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改革的“阵痛”却逐步加重的改革胶着期,必须适时适度地出台一些稳增长的需求管理措施,加大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等投资规模,增加对中小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资金支持,保证经济增速不突破区间管理的下限,从而为改革创造一个平稳的宏观环境。在现阶段,如果不能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和改革中遇到的许多难题都无法解决。  陈道富:我的理解是,在新常态下顺利推进改革,核心是承认经济现实,实事求是,顺势推动经济转轨内在要求的改革。  强化对就业、物价的监控  要加强对就业、物价的监控,减少对经济增长的过度关注。目前就业形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问题,也就是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的问题。  证券时报记者: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调控的目标、先后顺序,或者某些指标是否也应该相应地微调?  潘建成:今后一段时间主要任务是改革,是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宏观调控要进一步强调整体的稳定性和局部的针对性,要加强对就业、物价的监控,减少对经济增长的过度关注。  要充分认识到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劳动人口的减少、经济增长基数的提高、服务业比重的加大,满足充分就业所需要的经济增长率在显著下降,因此不必过于担心经济增长下滑对就业的影响。目前就业形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问题,也就是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的问题。  陈道富:从宏观调控目标来看,当经济转向新常态后,经济增长目标需要适当下调,以适应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此外,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不同宏观调控目标之间的权重需动态调整。从宏观调控工具上看,也需要相应调整。产业、货币、财政、收入等宏观手段选择上,不同类型常态下侧重点不同。  在“变革常态”中,产业、收入等手段仍是重点,货币财政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环境保证。当进入“新均衡常态”后,货币财政等手段则宜上升到更常规的工具使用上。在价格、数量及行政手段的选择上,也需要动态调整。  证券时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及新常态后,进一步指出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平常心态”应该作何理解,对政策走向有何含义?  李佐军:保持平常心态最核心的是对经济增速下滑不必过分惊慌,要认清其必然性,要在尊重规律中顺势而为,不要动辄进行过度干预。  陈道富:当前我国处于一个重大的战略转折时期,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越是重大的战略,越是需要平常心。平常心就是要尊重经济市场本身的规律,顺势而为。这也意味着对各类政策目标的确定,要有更大的容忍度,需要放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突破原有的各种框框约束。  潘建成:平常心态就是不要遇到问题就大惊小怪甚至惊慌失措,要深刻认识到三期叠加的影响不会短期消失,但支撑未来经济平稳增长的因素依然还有很多,改革和转型可以腾挪的空间依然巨大,需要保持心态淡定,同时从容应对。平常心态要求我们着眼长远目标,不要受一些短期问题困扰,也不要急功近利,更不能因为短期的经济波动延误改革和转型。  证券时报记者: 经济进入新常态,对资本市场意味着什么?  潘建成:经济进入新常态,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更稳定的预期。经济的剧烈波动容易带来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对资本市场的破坏性影响是巨大的,我们有过痛苦的教训。而未来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增长,会为资本市场的回暖奠定经济基础。  同时,法制环境、社会诚信环境的不断完善,也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促进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资本市场的改革,反过来也将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优化配置资本方面的突出作用,降低全社会整体融资成本,降低潜在的金融风险,使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有活力,也更安全。  精彩观点摘要  范剑平:目前,特别应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企业和市场这两个环节的改革虽然也有待深化,但比起来,行政体制改革滞后,是明显的“短板”。由于它的滞后和牵制,很多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的改革陷入胶着状态。  潘建成: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但增长会更平稳,民生会得到改善。或者可以说,经济增速可能慢一些,但人们的幸福感可能会提高得快一些。  高培勇:面对因消化前期刺激政策而产生的诸多方面掣肘因素,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而探索新的与经济增长“新常态”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和方式,改革不得不在一个宏观经济形势相对偏紧的状态下进行,突破以既得利益格局为主要代表的各种改革障碍变得愈加困难。  陈道富: 经过30年发展,我国绝大部分居民,从保证“生存”转向追求“生活”,开始重视衣食住行的质量,关注环保和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养老),关注公平正义等社会秩序。这是一个需求(欲望)主导的经济运行体系。当需求这个评判体系已悄然发生根本转变时,经济运行的供给体系也要相应转变。  李佐军:保持平常心态最核心的是对经济增速下滑不必过分惊慌,要认清其必然性,要在尊重规律中顺势而为,不要动辄进行过度干预。
新常态增长目标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八大类价格指数仅烟酒同比下降 增长内动力待加强
日01:19京华时报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7月CPI同比涨2.3%食品价格涨幅最高  八大类价格指数仅烟酒同比下降  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显示,今年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3%,涨幅与6月持平,全国CPI走势基本平稳。8大类商品价格中,除烟酒及用品价格下降外,其他7大类均出现上涨,其中食品价格涨幅最高。  ■统计  食品价格同比涨3.6%  从构成CPI的八大类价格指数看,除烟酒及用品价格同比下降0.6%外,其余七大类都出现上涨。“七涨”中,食品价格涨幅最高,同比上涨3.6%,衣着价格涨幅次之,同比上涨2.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1%,居住类价格涨幅排名第四,同比上涨2%。  具体看,食品价格中鲜果价格上涨20.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40个百分点;蛋价格上涨19.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6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3.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0个百分点。此外,猪肉价格同比下降3.6%,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11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1.6%,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7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9%,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分析  经济增长内动力待加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从百姓生活角度看,物价涨幅温和是好事。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看,这样的物价走势反映出总需求偏弱,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  环比数据更能反映  价格变动最新情况。7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非食品价格则上涨0.1%。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释,食品中,蛋、鲜菜、猪肉价格上涨较多,环比涨幅在0.7%至4.2%之间,但由于时令鲜果大量上市,市场供应充足,鲜果价格环比下降6.3%,致使食品类价格略有下降。同时,暑期进入旅游旺季,部分服务价格环比上涨较多。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7月份2.3%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4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0.9个百分点。  ■预测  下半年涨幅2.2%左右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7月份2.3%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4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0.9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认为,与今年6月相比,7月翘尾因素小幅回落,但7月开始进入暑假消费旺季,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5%创6个月新高,导致CPI环比小幅上涨0.1%,两因素共同作用导致7月CPI同比增速保持平稳。  连平称,由于今年CPI翘尾因素高点出现在5、6两月,预计从8月份开始翘尾因素逐月回落,CPI同比也将出现趋势性变化,整体小幅下行的可能性较大。连平强调,在房地产市场交易持续萎缩的大趋势下,下半年CPI居住类增速将小幅回落,预计下半年CPI同比涨幅会低于上半年,下半年CPI同比增速将保持在2.2%左右的温和区间,而全年CPI涨幅约为2.2%。京华时报[微博]记者顾梦琳
CPI食品价格经济增长
相关专题2014年7月经济数据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国资及权益规模达22.9万亿
日18:52中国新闻网 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记者华晔迪)国务院国资委[微博]8日发布全国国资委[微博]系统监管企业2013年度总体运行情况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共10.9万户,拥有国有资本及权益达到22.9万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共拥有国有资本及权益达到22.9万亿元,比2013年初增加2.5万亿元,增幅为12.1%,扣除各项客观增减因素后,2013年度全国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平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04.4%。  与此同时,全国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85.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6%;所有者权益总额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1%;2013年度全国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此外,数据还显示,2013年度全国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3%,实现净利润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7%,实际上交税金29028.9亿元,比上年增长4.2%。
国资委国有企业
余额宝官方人工电话是什么
欢迎发表评论分享到
上一篇: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速客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