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工公孙师爷的猫咪咪在那?

形意拳传承轶闻与秘传功法
形意拳传承轶闻与秘传功法
世间学艺,有“师找徒三年,徒找师三年”的说法。
& & 一个徒弟叩门学艺,要获得师父的接纳和传授,固然是一件难事。一位老师要找到能教明白乃至能承接衣钵的徒弟,也不是一件易事。除师徒因缘际会、必具的经济条件之外,徒弟的悟性、恒心、刻苦耐劳和人品素质等一样都不能少。常言道:“大道非器不传”。器即涵括了求学者自身及外在的种种条件。
& & 世象纷纭,往往就是这般无奈:有的人条件很好,天赋也不错,但他无心于此道;有的人特别想学,却又自身条件不够,悟性不高,即使大法加身,也难大成。更何况身处当今商品社会,人们向往的是财富人生,对苦行僧式的习武修炼难得其缘其人了。
& & 曹师名文,字志清,生活中以字行。祖上世代居住太原城内,他出生于抗战烽火初起的1938年。
& & 山西自辛亥革命阎锡山当上大都督,经阎的割据统治,客观上获得了26年相对安定的环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太原在当年11月即遭沦陷,在日寇铁蹄蹂躏下,曹师一家和众多普通百姓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 & 曹师说,他自幼就喜欢音乐、书法,更喜欢练拳。因为父亲早逝,同父异母的哥哥结婚分居,剩下体弱多病的母亲带着他和另一位哥哥生活,日子过得十分清苦。想学拳但没有经济条件。
& & 15岁那年,曹师将年龄虚报成17岁,招工进了山西汽车修理厂(山西汽车制造厂的前身),自己能挣工资了,但找不到教拳的师傅。经常骑着自行车满街跑,后来听说星期天人民公园有武术表演,于是每逢周日都跑去看,默默记住一两招,自己回去后揣练。在汽修厂上班,先在厂供销科,供销科下管有仓库,仓库里没人时就练几下,来了人就不练了。
& & 18岁那年,曹师参军到了部队。有一位副班长是河北玉田人,会几招武术,便跟着学,但也只是简单地模仿,那时对武术还是懵懵懂懂。在部队呆了一年半时间,后因患阑尾炎,手术后便退伍回到原来的工厂上班。
& & 曹师投入商师爷门下学习形意拳之前,习过一段时间的查拳。大概在1958年的前后,曹师搬到太原毛织厂职工新村宿舍居住。同院子里先后住有两位武林前辈:杨玉山和靳书子。
& & 杨玉山是穆修易的徒弟、义子,也是商师爷的师兄。他身材魁梧,解放前任太原毛织厂厂长,每天上下班坐人拉洋车,因他身体太胖,一般洋车坐不下,得定制特宽敞的。太原被日寇侵占时跑到四川去了,文化大革命后期才从四川回太原。
& &杨玉山精形意拳,兼习八卦掌。几十年后,曹师传授形意拳时,拳技有不少八卦掌的东西,有些就是向他这位师伯学的。
& &靳书子是山东人,在太原毛织厂工作,精通查拳。1958年的一天,曹师找着他说:“靳师傅,跟您学拳行不行?”靳满口答应:“行!”,他高兴极了,从此跟随靳书子学练查拳和单刀。曹师当时并不知武术界的规矩,所以也没有正式拜师,于是靳书子就成了曹师步入武术之路的启蒙师。
& & 曹师自从学练查拳后,每天骑自行车去工厂上下班时,绕道二十多华里,特地途经五一广场街心花园锻炼一会。
& & 1963年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五一广场街心公园锻炼身体的人很多,曹师看到两个老头在交手切磋拳艺,只见个头瘦小的老头其身灵步活,忽左忽右,时前时后,而身材高大的老先生却左顾右盼,只有招架之力,却无还手之功,瞬息之间,就被远远抛跌在地。
& & 曹师驻足观看良久,不舍离去,于是举起大拇指,跑上前去请问尊姓大名。商师爷当时在太原武术一行里是大名鼎鼎的形意拳前辈,对练的那位高个老先生也是一位太极名家,曹师都早闻其名,无缘拜识。这会儿当老头告知是“商长锁”时,顿觉如雷贯耳,当即问到了商师爷的住址:王村北街9号院。
& & 第二天下班后,曹师即按址找到商师爷家,见面就问是否可以向他拜师学拳,说罢就在他跟前跪下磕头。商师爷扶起曹师,一边倒茶招待,一边说,年轻人想学拳练拳是好事,但得有位介绍人、举办个拜师仪式才行。交待改天再去。
& & 曹师得到应允后,兴奋地找来同样喜爱武术的好友高起生、陈嘉生、王秀章,告诉他们遇上了练形意拳的商长锁师傅,大家商量一块去学。
& & 第三天曹师又把三位带去商师爷家,坐谈了一上午,不断表达热爱武术的愿望。商师爷见他们是诚心实意想学拳,便答应收徒。
& & 拜师学拳,在老一辈拳家眼里是一件不能马虎的事。
& & 拜师仪式举办得既隆重又有几分神秘色彩。选定一个吉日,商师爷请来他的师兄王世海和几位先入门的徒弟到场,曹师等四人各自将写好的拜师帖子呈上,燃香跪拜本门历代先师后,再磕拜师父和师伯、师叔,然后新入门的徒弟请大家去晋阳饭店喝拜师酒。这样才算正式入了师门。
& & 曹师初入商门,即遵形意门内古法,学站三体式和劈拳。老辈人教拳,既严格又很保守。不像现在的武馆和公园培训班教拳,今天一式,明天一招,半月一月就教了学员不少招数和套路。
& & 商师爷授徒,规矩也大。一是不轻易教,一切慢慢来。二是各授一艺,徒弟之间分开教,师徒二人外有第三者在场是不教的,这叫“一法不传六耳”。
& & 曹师他们4人虽说拜师入门了,但商师爷并不急着教拳。三体式让站了一年半,接下来劈拳练了两年半。入师门几年,再难学到别的招数。
& & 现在曹师回忆起来,还经常说开始学拳是磨性子的事。当然这一磨,也就把基本功磨得扎扎实实。
& & 形意拳门内有一个说法:“万法源于三体式”。意思是说,三体式把人体各部位按照形意拳的要领浓缩其中了,它既是形意拳基本功,也是基本法则。所有形意拳的动作都离不开这个基本法则,各种拳招套路尽管变化万端,但原理和要领是一致的。
& & 站三体式,首先要遵守形意拳谱留下的九数歌、二十四法等基本要求去站。曹师在再版《形意拳理论研究》一书时,将三体式各项要求列举了47项,还结合自身练习体会,给头、肩、肘、手臂、身、臀背、膝、足等身体部位要求各编成歌诀。
& & 为练习时简便易记,我据曹师所教,从头至足用“两字诀”概括为:顶头、突额、扣齿、抵舌、收颏、竖项、沉肩、坠肘、含胸、拨背、束肋、塌腰、提肛、挺胯、合膝、抓趾。
& & 不论是古传九数歌、二十四法,还是我斗胆胡诌的“两字诀”,都仅是粗略概括,还不足以完整细致地表述其全部要求。
& & 譬如说“抓趾”。趾如何抓?过去前辈们在传授时,多有“五趾抓地足心空”的训导。但后面还有一句话,前辈们始终是不给讲的,以致让很多徒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 曹师说,五趾抓地的确是对的,一点错都没有。然而这个“足心空”,就把好多人弄糊涂了。因此,有不少人问:“这个‘足心空’,到底应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呢?”
& & 曹师让他们脱掉鞋子,五趾抓地,腾空足心,然后再让他们快速地行走,结果谁也走不来。就好像是裹了脚的老太太,一步一拐,难以灵敏。首先连自己都站不稳。行动起来非常艰难,又如何谈得上进退反侧的灵活呢?
& & 过去所传的“五趾抓地足心空”,只是讲了前半句,应该再加上后半句:“足心踏实才是真”!所以,在足落地时,有三个层次是需要分清的,首先要使足后跟轻轻触地,然后再使足掌踏实,最后才是五趾抓地。但是,虽然说是“足心踏实”,实际上是要将涌泉穴周围的足掌踏实,并不是真正让足心也触到地面。
& & 劲、气、力放在足跟和足趾上,有意地让足心腾空,本身就是一个失中的形态,难以使自己稳固。如果将劲气单贯注于五趾,就会出现前栽,是经不起对方丝毫领捋的;如果单贯注于足跟,又会出现后仰,又经不起对方丝毫冲击。抓趾一项,必须使气贯涌泉,劲踏掌中,才能使自己永远保持中正不偏,不栽不仰。
& & 桩是静止的拳,拳是运动的桩。
& & 站三体式,如仅仅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什么也不管,那还不行。哨兵站岗,一站几个小时丝纹不动,可从没听说过谁站出了一身功夫。
& & 过去把站三体式也叫作“校正二十四法”,就是告诉人要按三顶、三扣、三圆、三毒、三抱、三垂、三曲、三挺的要求,一项项去做,一项项去不断校正。站时外静内动,外表平静,里面要“暗流涌动”。体内要有动感,脑中要有动意,要有意识地引导劲气在体内奔腾不息。
& & 曹师学站三体式时,从刚开始每次站几分钟到20来分钟,最后能坚持50分钟。
& & 1964年春节后,商师爷又提出了三逼、三提、一大挺等新要求。增加了这些新内容后,一分钟也站不了。刚站20多秒就开始就全身发抖。
& & 原来能站那么久,这会咋就不行了呢?请教商师爷,他告诫说,这样站桩才长功夫快。
& & 在商式形意拳中,站三体式,不仅要根据不同阶段给添加新内容,还根据不同阶段有不同站法。三体式中分有四种站法:一是防御型站法,二是进攻型的站法,三是十字型站法,四是通行气血的站法。除此之外,还有高架子、中架子和低架子之分。同时在站三体式的过程中,还要分为刚、柔、韧、活四个阶段,才算是完整的三体势式站法。
& & 其中通行气血的三体式站法中,又有四种不同的气血通行法;防御型三体式除了二十四法以外,还要体现出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四项要求来,以及四梢的要求。
& & 上面这些站法,每一种都得站上100天,这就得两年时间。站进攻型三体势,要求更高,也需要花一年的时间。
& & 授徒严格的师父,对初入门者一般要求先站三年三体式,那是一点都不假的。要想真正从三体式中站出功夫来,必须一步一步地练习。如果第一种练不好,师父就不会教第二种练法。即使退而求其次,马虎一点,不硬性要求站上三年,最少也得站上两年、一年,才可以开始练习五行拳。
& & 现在人们工作都很繁忙,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来站三体式呢?所以随着时代变迁,生活节凑加快,练形意拳者也就逐渐对站三体式看得淡了,甚至有的人只练拳不站三体式。这是不对的。
& & 师父只能教给正确的拳架和练法,而无法把功夫直接给你,所以功夫还得靠自己苦练才能得到。这就是过去人们常说的“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方法对了,你去做了,最后就成了自己的东西。否则终究只能是镜中人,井中月,看起来虽好,终不可得。
& &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曹师一再说,千万别把“入门先站三年三体式”当作天方夜谭,功夫是靠时间磨出来的。即使开始练习五行拳了,三体式也仍然要每天站上一次到两次,而且每一次站得都要非常认真,不要自己哄自己。
& & 三体式的每一种站法,都要分为四个阶段来锻炼,第一个阶段是要锻炼出“刚”字;第二个阶段要锻炼出“柔”字;第三个阶段要锻炼出“韧”字;第四阶段要锻炼出“活”字。四个不同的锻炼阶段,也是四个不同劲节锻炼过程,所以只有把这些要求和不同阶段、不同劲节都站好,才算是真正站好了。
& & 曹师经商师爷教了“三逼、三提、一大挺”站法后,练了一个月,临睡前两腿都抬不上床,要靠两只手搬着慢慢移上去。
& & 今年,曹师在为我讲述拳法时还回忆说,直到两个多月后才觉腿不痛了,时间上也慢慢能站上一分多钟,但还是站不了两分钟。第四个月时才能站上三分钟,半年后能站上六七分钟,但怎么也站不上八分钟,整个身子抖动得厉害。
& & 商师爷见状,说能站到这程度不容易,可以啦。这才开始教曹师学练劈拳。
相关文章推荐
07/30 06:10
文/张建方整理日 螳螂拳在其漫长的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系统完备的武功功法,这些功法的操练历来为历代传承者所重视.百余年前,当武功还在起着走马护镳,看家护院的保卫作用,一部分拳师还在以传授武艺作为生存的手段时,各类功法的传授与训练,就成了螳螂门武功训练的重要内容,留下过许多相当成熟.确有奇效的优秀功法.在这些功法中,有练意的.练气的.练引导的:有静的.有动的,还有专练指.掌.臂.头,背.胯.膝.足等躯干部位抗打耐击功夫的,众多的功法组成了一个庞大而完备的武功体系. 在螳
11/15 09:26
[转贴]毛江轶闻:江青才一到延安毛泽东就看上了她
卢沟事起,乱世更加是乱世.老蒋已无退路,把吴钩看了,光头摸了,说了声娘希匹,就上了庐山,昭告全民抗战.而老毛端坐窑洞,神闲气定,把辣子吃了,电报看了,说:&好么,天下大乱,将来乱出一个新中国!&(&叶子龙回忆录&,页50,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果然是乱得好.僻处一隅的延安,安静而又端庄,好像是自外于乱世的桃花源,又仿佛是滔滔洪水中的诺亚方舟.怀着各种想法和欲望的年轻人,纯洁的革命者,爱
08/23 19:16
经典语录 o 你们卑鄙的人类就是这样--老是扯谎,老是自以为具有那些实在不具备的美德,却否认那些较高等动物具有它们(其实只有它们才具备).野兽从来没有干过一桩残酷的事情--这是有道德的动物的专利.一只野兽叫旁的东西受痛苦是出于无意的,这就没什么不对,因为对它来说,根本就汉有&不对&的事情,它叫旁的东西受苦痛,并不是出于高兴--只有人才这么干.这就是受了人那种乱七八糟的道德心的鼓舞. o 有两种基督教道德,一种是私德,一种是公德.这两种道德如此不同,如此不相干,以致彼此之间像大天使和政客
05/16 23:13
本周二是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生日,他已经29周岁了.对于一个亿万富豪来说,这简直年轻得不像话,但是别忘了,他当年创办Facebook时还不到20岁. 扎克伯格有很多值得庆祝的事情:他积累了巨额财富,吸引全球七分之一的人使用他的产品,还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这一切,都是在迈入而立之年前实现的. 几十年前,29岁时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已经推出了Macintosh电脑,而29岁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正在准备推出第一个零售版的Wind
10/30 04:45
内容简介 本书共采录了200余篇现代名人(包括正反两方面人物)与中国现代史上发生的鲜为人知的轶闻轶事. 目录 毛泽东的&救命菩萨& 毛泽东脱险记 毛泽东下令逮捕叛徒 &毛主席&称呼之由来 遵义会议前后的毛泽东与周恩来 毛泽东在妻弟被杀之后 毛泽东和张国焘的最后谈话 毛泽东和彭德怀的&君子协定& 毛泽东曾决定秘密赴美 毛泽东与蒋介石共观&穆桂英挂帅& 毛主席会见司徒雷登 毛主席险遭谋害聂元帅化险为夷 毛主席抹墙 毛泽东曾争取李宗仁白崇禧
02/28 21:58
古代衙门轶闻 来源:&文史天地&2010年第12期 作者:林仕谋
在中国古代,司法审判是官僚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古代官僚的特性很大程度上是在充当法官时才显示出来的.古代的官员就是坐在衙门的大堂上,拍惊堂木的况钟.海瑞.包拯--而本文所讲述的,也仅为古代衙门的一些支离破碎的轶闻趣事. 名目繁多的监狱 监狱,古人称为&囹圄&,顾名思义,是专门囚禁犯人的地方.据&竹书纪年&载:&夏后芬(第七代夏王)三十六年作圜土.&圜土即是夏朝的监狱.又据&l
03/20 19:18
民国文人轶闻 风流才子张恨水:不仅仅是&鸳鸯蝴蝶& 张恨水油画画像 晚年正在创作的张恨水 他,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最走红的作家之一. 他,被老舍称为&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张爱玲是他的铁杆粉丝. 他,便是张恨水,一个逐渐远去的神秘脸谱,其传奇的一生却让很多人至今仍对他有着巨大的好奇.近日,记者专访了张恨水的孙子张纪以及张恨水的研究者,讲述才子张恨水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生前生后围绕着他的是是非非. 孙子张纪:取笔名&恨水&非因暗恋冰心 张
01/17 02:17
沈志华:毛泽东访苏轶闻 时间: 09:01 作者:沈志华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 1519次 时间:日(下午) 主讲人:沈志华 主持人: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由&文史参考&杂志社主办的文史大讲堂第三期今天下午在国图正式开始,我是&文史参考&杂志的总编辑王翔宇,欢迎大家.我们&文史参考&杂志社是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一本高端历史杂志,我们的宗旨是真相.趣味与良知,也就是通过时事挖掘背后的历史故事,体会历史人物跌荡的命运,以及探索
10/29 09:34
曾国藩轶闻趣事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但真正能够实现者寥若晨星,而曾国藩正是其中之一.这一曾因镇压太平天国备受谴责的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 同治中兴&:他克己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致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孙师爷的猫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