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怎样白手起家家,一年挣百万?

金钱鳘又称黄唇鱼,目前已经接近濒危灭绝的状态。
赴日游客越来越多,国内游客成为黑心商家的肥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来源:凤凰教育(/4Csg64)
  创业君&导读
一位长相清秀,看起来娇娇弱弱的80后女孩儿,却迷上了对体力要求较高的户外骑行,并在海南将这一爱好变成了年收入百万的事业。
重庆工商大学研二女生侯姝媛,凭着一股子闯劲儿,白手起家,成立了“517骑行驿站”。如今,驿站广获骑行者好评,年营业额近100万元,纯收入50多万元。
  爱好变事业,填补市场空白
春日里,怒放的三角梅爬满了门口的铁栅栏,将眼前这栋蓝色外墙的别墅掩映得格外漂亮。挂在栅栏上的一辆自行车和木制招牌,提醒着路人这里是骑行者之家。
“现在这么好看,可当初这里却像个‘鬼屋’。”侯姝媛调皮地笑着。她打开电脑里的照片,记者看到这里曾是一栋半拉子别墅,连门窗都没有,足有一人高的杂草将房子包围,建筑垃圾堆得满地都是。
改变,始于一次骑行。
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这是80后女孩侯姝媛对海南的第一印象。
2013年1月,参加完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二天,侯姝媛决定到海南环岛骑行,庆祝考试结束。虽然之前只到兰州附近骑行过一次,但她还是深信能在海南完成一次骑行。没想到的是,这一次骑行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让她由鄂妹子变成了海南媳妇。
“帅哥,我租辆自行车。”至今她还清楚地记得到海口美祥路一家自行车租赁店租赁自行车的场景,当时的自行车店老板叫陈启程,当时大伙都叫他“虫子”。
热情好客的“虫子”见到侯姝媛,不停地向她推荐骑行线路,并提醒骑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当了解到她是只身一人来海南骑行后,决定免费当向导,陪她骑行去三亚。
土生土长的“虫子”是海南万宁人,对线路非常熟悉,骑行过程中时刻关心她,和她一起赏美景、尝美食。
这次骑行,侯姝媛深深地爱上“虫子”,两人由骑友变成了恋人,直到后来成为夫妻。
“‘虫子’,不如我们建个驿站吧!”第一次骑行之后,她把开驿站的想法告诉了“虫子”。原来,在骑行过程中,她发现骑行驿站比较少,加上没有地方休息,导致在骑行过程中不是很顺心。而和她有同感的,还有许多骑友。
经调查,侯姝媛发现,每年12月到次年3月,约3万国内自行车爱好者到海南环岛骑游,租车、住宿是必需的环节。如果开一家环岛自行车出租和环岛青年旅舍于一体的骑行驿站,一定有市场。
两人意见统一后,她开始在岛上做调查,发现没有一家把租车和住宿结合起来的驿站。此外,如果在环岛游的线路上开连锁店,解决游客异地还车不便的烦恼,一定更有市场竞争力。
“在哪里建驿站比较合适呢?”两人开始在海口地区寻找地方,考察再考察,商量再商量……
2013年1月,两人在新埠岛租了一栋毛坯别墅改造成驿站。别墅有600平方米,7间房,可以安放40个床位。
启动资金不足就刷信用卡来解决。为了节省开支,驿站的设计装修全靠自己解决,墙自己刷,再请朋友帮忙在墙上绘画,从租房到装修一共花了15万元。
为了铭记创业历程,驿站里每间客房的名字别出心裁:经费不足、资金短缺、预算不够……
一个是准备入学的研究生,一个是连年亏损的小老板,两个合伙人都一穷二白。“你看我们这些房门上分别挂着‘资金短缺’‘缺口太大’‘预算不足’的牌子来取代房号,纪念开办驿站时缺钱的窘境。”侯姝媛带着记者在驿站一边参观一边介绍。为了省钱,陈启程甚至跑到工地上蹲点半天,仔细观察电焊工如何作业,然后连续几晚在网上找相关视频自学电焊技术,自己硬是把院子上的一个大铁架焊了起来。
经过半年的努力,2013年7月,海口517驿站开业。没铺瓷砖的水泥地板被擦得锃亮,色调明快的小装修让人觉得温馨如家,40个床位干净整洁,100辆自行车整装待发。
  伙伴变爱人,共圆青春之梦
驿站成立一个多月,生意惨淡,前来住宿、租车的旅客寥寥无几。经过与多位骑友沟通,侯姝媛找到了原因。“游客来之前大都在网上订好自行车和住宿,我们几乎没做推广,所以生意不好。”侯姝媛说。于是,她开始尝试在各大网站论坛特别是骑行论坛上推荐自己的驿站。
“每天早上6点左右就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网宣传驿站,与骑友沟通交流,留下驿站的地址和自己的手机号码。”回想起当初那段当“营销员”的日子,侯姝媛依然觉得干劲十足。
经过多次推介之后,生意开始有了起色,陆续有骑友过来租车住宿。“硬件不足,服务来补。”侯姝媛说,热情周到的服务是驿站一大特色。因为两人都爱好骑行,熟知海南情况,能给每一位骑友提供详尽的骑行攻略。驿站的名字很快在骑友中传开,甚至韩国、哥伦比亚的友人都慕名而来。现在,驿站的墙壁上满是可爱的涂鸦和旅客留言,由于来的客人太多,连天花板都被写得密密麻麻。
在驿站的创办过程中,侯姝媛发现身边这个木讷的“理工男”动手能力强、人品好。而陈启程觉得身边这个“女汉子”有主意,能吃苦。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事业,让侯姝媛和陈启程由伙伴变成了恋人,进而变成了夫妻。
  梦想――将驿站开遍全省
“老板,帮忙看看我的车是否有问题了。”3月28日,在517驿站,一名骑友刚从三亚骑行过来,面对骑友遇到的问题,“虫子”总是热情地服务。
“这家店的老板人不错。”来自河北的骑友陈先生说,去年,有一次他骑车从三亚回到海口,自行车有点问题,“虫子”一直从晚上10点忙到凌晨3点多,帮他修好了自行车。
“有家的感觉”“大学最后一次骑行”“说走就走的旅行”“告别雾霾,来海南骑行”……在驿站里,处处有骑友的留言,如今驿站已成为骑友的乐园。
建立驿站2年来,驿站的知名度不断提升。2013年6月至今,已经有文昌、博鳌、兴隆3家旅店老板主动找上门来,成为517骑行驿站加盟店。
“租车和住宿是环岛游客普遍关心的问题,517骑行驿站把租车与住宿一起解决,在我们当地还是首创,另外异地还车也是区别其他驿站的一大亮点。”517骑行驿站博鳌加盟店负责人刘得得说,加盟后自己驿站入住率直线上升。
看到市场前景后,2014年4月,侯姝媛和虫子又投资近30万元,在三亚开了一家直营店,并带动了7人就业。
“去年我们有近100万元收入,纯收入50多万元,现在驿站已经布设环岛骑行线路的东线,预计5年后我们还会在环岛骑行的中线和西线开5至10家驿站,到时候骑友就会享受到我们一站式服务。”侯姝媛说。
现在“海口517骑行驿站”有500辆自行车,两人在三亚还开了一家直营店,在文昌、博鳌等地有3家加盟店。说到新年打算,侯姝媛表示下一步将在环岛骑行的中线和西线开5至10家驿站,到时候骑友就能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在跟旅行社洽谈合作,拟推出骑行旅游专线等。
如今,学校已开学,侯姝媛除了要经营好驿站,还要加强学习,她觉得在创业的同时不能将学业拉下。
如今,在重庆工商大学,她经常骑着山地车快速穿过校园……
侯姝媛深信,“我要骑”一定能借助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生意将会越来越好。
  写在最后
  想要进交流群的读者请加微信:gpynb123;
  添加好友时,请注明身份,如:创业成功指南+姓名;谢谢!
版权声明:“创业成功指南”所推送文章及图片,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及时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谢谢!
令人叹服的商业模式:150辆大巴免费坐,却盈利1亿多!
  投资150辆大巴需要多少钱,免费乘还能盈利过亿,这是怎么回事?免费的车怎么赚钱?什么叫商业模式,免费模式是如何赚钱的?这篇文章我已读了十余次,每次都引人深思:不同行业的老板均得到了想要的,更便利更划算,还能有更多的收益!来创业投资家,学习牛逼创业者如何玩转“资源整合”,用150辆免费坐的大巴盈利1亿!
创业投资家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您的位置: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863855',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我是如何在创业两年内从白手起家到年入百万?
在大学的空余时间是很多的,我特别感谢有了这一段经历。那时喜欢和学校的朋友们去外面逛,也特别喜欢到别的学校去玩,因为初中毕业的部份同学也到益阳这边读大学,那时候最喜欢去工贸学校,感觉那里的早餐真丰富,估计有二三十种早点,而和我们学校相比就差多了,就那么几样,就算神仙做的也会吃腻的。
  学校周末两天都是放假的,可能这种郁闷的心情大家都有的,上学的时候早上不想起来,一到放假的时候,天还没亮就睡不着了,想懒床都懒不着。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当时灵光一闪,既然假期睡不着,干嘛不用这点时间挣点钱呢,当时去工贸学校去得最多,第一想到的就是早点,本来就是学生,可以从学校批发早点出来卖的,也可以想办法找到学校的支持。
  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很快就打击到我了,我和我在工贸的同学谈了后,他直接一句没兴趣,后来勉强答应我,去找老师谈一下,而老师的话打击得更是直接,说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就有业务保证安全,你这个能保证吗,拿什么保证。是的,我拿不出保证,但我也不是一个服输的人,既然我保证不了学生,但我自己操作总可以的吧。
  那时身上唯一能投入的就是生活费了,当时想,如果亏了就只能挨饿了,要再去向我妈要,我是开不了那个口的。也许是天不让我挨饿,没想到这事还让我做成了。
  我找了一个玩得好的同学一起操作的,从学校食堂批了50块的早点,总共有三样,都是市面上不常见的,一人挎个泡沫箱,泡沫箱上贴了一张,上写某某学校学生勤工俭学,特价早餐。一般学校食堂的东西都比外面便宜些,再我们是从学校批发出来的,大概利润有百分之30左右。第一天就卖光了,两个人虽然只挣了十几块,但是这对于我的意义是很大的,至少证明我这方法是可以的。
  很快,大学马上毕业了。
  我是满脑子都是钱的人,我在路上看到一个广告牌,我都想一下,这个广 告牌有没有效果,这个 广告好在哪里,这个广
告不好在哪里,在广告主是哪家公司,投资大约多少,是赢利的还是亏损的,这家广告是哪家公司布的,这个广告他能挣多少钱。包括看到烤地瓜的,我也都在想,这个烤地瓜的,一天能够挣多少钱,这个烤地瓜的和一个白领的区别是什么?
  毕业后,脑袋里面一直想的就是如何挣快钱,刚好一朋友从深圳过来,他学了几个月烧烤,就想着开个烧烤店。当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想到就开始做,租门面,做工具,装修,总共花了七八天,就把店开起来了,名为《情缘烤吧》。
  开业后生意一直很淡,基本每天都卖不了几十块,当时是两人合伙的,连我们两人每天的开支都卖不出来,也就一两个月吧,就把店给转了,算了一下帐,亏了一万多。最后总结了一下,有三点原因:
  1、当时在昆山还没有那么先进的消费观,都习惯在外面吃烧烤。
  2、不懂得怎么样去宣传,认为店在那里,就有人去消费了。
  3、不懂得坚持,店面关了准备转出去那段时间,慢慢的有好多人上来要吃烧烤的,如果当时坚持一下,也许发展成了连锁店也说不定的。
  从这次失败后,消沉了一个多月,那段时间就是天天玩,啥也不干,这中间还交了一个女朋友,是甘肃那边的,她在公司里上班,后来搬过来住,离上班的地方就比较远了。想着买部自行车给她,那时小区门口位置刚好有个摆自行车摊的,问了一下价,要130一台,感觉还挺实惠的。因为在自行车店那样的车最少要260以上,当时就在想,为什么他这里只要130一台呢,而且看起来挺新的。
  我这人就是这样,心里有想法后就想马上去了解,后来,买了那摊主一台车,请他吃了顿饭,灌了他几瓶啤酒后,他才告诉我,原来他也是收别人的车,收车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要搬家或离开这城市的,另一种就是小偷偷来的,回收价大概在20到50元中间,当时听了摊主的话,心里震动蛮大的,想不到,这东西利润空间这么大,心思就开始活络了。
  既然这东西这么高的LiRun,为什么我不可以操作了,这一次我就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再那么盲目的操作了。考虑了几天后,我就按既定想的计划开始操作了。
  首先我办了两张手机卡,一张是卖自行车的,一张是收自行车的,我两种广告每个都印了一千张,然后就去贴,这一块贴转让自行车的,那一块就贴收自行车的,总之在一个地方不贴一样的广告。白天不敢贴,都是晚上出去贴的,其实干这事挺提心掉胆的,昆山的晚上一般到十点在外面就很少看到人了,还被抓到过两次,一次被罚了两百,一次说了很多好话,也许是看我也不容易,就让我把贴的东西撕了放我走了。
  效果还是挺出乎我的意料的,到第三天的时候,两个手机一天要接四五十个电话,那段时间就是忙着收货出货,记得最高的一天卖了17台出去,挣了1300,那天晚上好好的吃了一顿,喝了三瓶啤酒就醉了,那是开心的醉了。
  慢慢的越来越忙,我一个人根本顾不过来,就请了一个小伙伴和我一起操作,那段时间累但是幸福着,但好景也不长,那个小伙伴在我这里做了还不到一个月,就自己走了,连工资也没有要,因为他学到了流程,看到了LIYi,就自己操作了,慢慢的竞争对手就多了,消费者也明白了怎么一回事后,我就从这里面退出来了。
  在自行车里面挣了一点小钱,我开始感觉挣钱其实很容易,只要你方法用对了,一天挣个几百上千的还是很容易的。
  我很喜欢研究项目,都说做吃的容易赚钱,我就去研究小吃,我把夜市上做小吃的都观察了一遍,感觉上都差不多,一天赚个几百块还可以,但多了就不行了,因为经营规模限制了利润空间,昆山的杰哥介绍了一个他的老乡给我,在上海卖热干面,他是安徽人在卖武汉的热干面,他常挂在嘴边的是他的热干面是武汉最正宗的李记热干面。他租了6个餐馆的早餐位置,因为餐饮显得正规,看起来就比外面摆摊的要好,6个早餐档口平均一天可以卖到1100多碗,5块钱一碗,除掉成本,租金,人工工资,平均每份还可以赚到差不多两块钱的纯利润,也就是说他每天啥事不干,一天也有两千块进帐了,而且基本是固守的,我想在一般公司里面做到经理一级的也赚不到2000块一天吧。
  他还问我,他妹妹和他妹夫在城隍庙那边租了一个门面,只有6个平方,问我一年的租金是多少,我还猜,这么小一个门面最多10万块一年。他说,正常人都会这样想,但那个门面一年要80万,加上其它一些费用,一年最少要85万了。我当时听了,第一个想法,这么高的租金做什么能赚到钱。后来他告诉我,他妹妹他们就是卖烤肉,饮料这两种,烤肉就是羊肉串、鸡肉串。饮料就是那些香精粉兑水的饮料,一天可以卖六到八千的流水,按平均算也有7000一天了,一年差不多300万的流水,这些东西一般还不到三成的成本,除掉租金,人工,一年还有差不多100万的净利润了。
  从这时候起,我感觉以前走的路都是对的,就是绝不走寻常路。
  很多人找我想拜师,想学做生意的技巧,想快速挣到钱,但又不舍得付出,只想着得现成的。其实我也想有这样的好事,你能介绍给我吗?你就算中大奖,你也得先投入买彩票的钱吧,死抓着手上那点钱不放手,那什么样的生意是你能做的。最可笑的还有问我收学徒给不给工资的,我是现在磨练出来了,要以前的脾气肯定是当场发火了,想先问你一点的是,你凭啥,你能给予我什么。在现在这种社会,没有永恒的友情、亲情、的,只有利益才是最实在的,你能给予我什么,当然的我也会给予相应的报酬了。如果是一方的利益受损,而另一方得利,就算再好的关系也会烟消云散的。
  好多人向我抱怨说,现在的市场环境不好,累死累活也挣不到钱,说如果生在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现在也是大富翁了。其实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就应该替自己脸红一下,我在这里敢打包票说,把你现在的记忆清除,把你丢到八九十年代去,你到现在也只会是一个在农村种田的。八九十年代青壮年算是最多的一代,那个真要那么好挣,为什么发财的也只是一小部份呢,任何时代都有机遇,也许等到10年后,你又在那里感慨为什么10年前不做那个项目呢,做了不也发财了,都是看到别人发财了,再来感慨自己,要都已知了,你还创业干嘛,直接买彩票不就可以了,一天中500万,那你一年也能挣18亿了。
  市场有竞争,就证明有机遇,要真是市场没竞争了,那给你一笔钱又如何呢,还不是很快就败光了,在生活中多去寻找更多的机会,有这个抱怨的时间,还不如想想我今天如何能想到办法挣100块来得更实际。
  有人和我聊天时:“俊楠你很聪明,啥东西在你手上都能变成钱”。
  我的回答是:“我不比任何人聪明,我这人也比较笨,很多项目都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很多都是复制别人的,多遍布自己的信息来源,不轻易去质疑别人,看到一个信息,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能转化为商机,而不是去质疑这个真不真实,也不会去分析这个项目值不值得做。太聪明的人就喜欢去分析,还没开始就找一大堆的理由去反驳这个项目,虽然这样能发现很多问题,但你考虑这么多后,你觉得你还有信心去做吗,没信心了就继续换,换了后继续反驳,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一个都没做过,只是一直在重复同样的事。
  我这人最好的一点就是执行力,看到项目了就去做,做了才知道具体会发生什么事,想再多都是空的,再说中国人啥都缺就是不缺人,这个东西你觉得不实用,他觉得好。一个项目一个产品你难道还想全部人都能喜欢不成,项目也是算概率,你面对100个客户,成交的有10个,而你的成本只需要5个人成交就能保本了,那10个不就是挣钱了,难道你还想100个客户就要有100个成交吗,那种情况只有在梦里才能有。所以说我不是聪明,只是我一直在做,而不是一直在想,所以我才能挣到钱”。
  最近在vip群里面和群友闲聊的时候,我说进货几百块的东西就可以卖到6800一台,就有些人按奈不住了,跳出来说你吹牛,说你完全不符合市场的规律,一大堆的话,反正就两个字,不信。当时我并没有太反驳,过两天我开了一堂课,专门讲述了这个案例,讲述了做的时候具体是怎么样操作的。讲了之后,就没有人反驳你了。
  当你不了解一件事时或超出你思维方式时,头脑里面第一反映是这个是怎么操作的,那么你离成功也不会太远了,但你如果第一反映就是不信任的态度,那么你目前阶段还只适合于打工,因为那个是常规的,绝对不会说这个月该发你5000块而实际会给你50000块的,做生意本来就是在可能与不可能中间,凡事你想得不可能,那挣钱的可能也会变得不可能。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创意刚出来的时候都是被世人嘲笑的,飞机概念刚提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嘲笑这是异想天开,比空气还要重的钢铁怎么会漂浮起来;微信刚开放的时候很多人觉得没意思,一款手机聊天软件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前几年我们还认为手机只是打电话工具,现在随便一款手游都已经月流水过亿了……
  所以说千万不要嘲笑那些异想天开的人,我们还在笑的时候,别人已经去做了。
  现在很讨厌一上来就向我提要求的人,我不明白这种人是什么样的心理,这种人就好像全世界都欠他钱一样,都应该给他的。遇到这种人,我的语气一般都不会太好,说两句就基本不搭理了。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问别人问题心态要摆正,还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谁看了还会回答你。
  为什么总有些人不知足,你告诉他一个方法,他就想着要一个项目,你告诉他一个项目,他就想着要一个更挣钱的。贪心不足,到最后都形成了一个习惯,就觉得你的东西就必须要告诉他。如果有什么东西没告诉,他就认为他自己的权益受了影响。我不明白这种人的思想怎么会这么差劲,别人给予是别人有这份心,不给予那也是别人的,凭什么要给你。
  vip群我从来不会主动去向谁推销,vip群群是收费的,只是会在空间说说和日志里面发表一下更新的项目,晚上也会讲讲课,针对大家的问题进行指导。相信的就进群,不相信的你就当看个笑话,即是笑话你又何必当真呢。我又不靠这个群的收入来生活,其他啥也干不了,我还是得靠我自己去运作项目才能有钱挣,靠这个,早就喝西北风了。我也不会加大这个群的推广,知道的相信的就进,不知道的我也不想做太大的市场,一个没时间,再一个进群的人多了,操作过程中问题也多,到时我帮忙解决起来我耗费的时间也多,就更不值得了。
  项目难不难找,我是真不想再说了,就像在群里有人说的,只要在网上随便打开一个网页和网站和晚上多出去转几圈,都能想到操作的项目至少有三个以上,但一旦到家后就基本缩写到一个了,再到第二天早上醒来后,那最后的一个也被否决了,以致于一天接一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工作。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喜欢当井底之蛙,并且当得乐此不疲的,一个事情超出了他的思维后,就代表这事情是不真实的。我是不明白这一类人的思维是怎么样的,但我能肯定的就是这类人局限性太大了。一个人如果从思维方式里不能改变,不接触新的事物,排斥一切新的信息面,那我建议不要再问我任何东西了,因为那对你没用,暂时的你还真适合于打工,那个是真实的,只要上班,到了发工资的时候肯定会有钱到你帐上的。啥时候觉得自己思维改变了,再来选择做生意,那样我觉得更实际些。
  至于找挣钱的路子,真的很多,只要愿意去干,没有什么是挣不了钱的。在上海,有一个专门租格子铺来卖贝壳饰品的,格子铺租金便宜,可能租一两个显不出什么效果,但如果10个,20个呢,本来租一个店面要几千一个月,而且只能在一个点卖,那样受众面也要小很多,而这样铺的点多,自然的受众面要广很多。对于那个小伙子一个月能挣多少钱,我不太了解,但看他天天忙碌的样子就知道肯定也捞了不少钱。
  项目其实是没有实不实际这一说法的,很多人一谈起某个项目,很喜欢评价一句这不实际。其实往往就是这些最不实际的东西才有最大的价值,都说做生意难,就是因为太普通太实际的东西往往都供大于求,所以造成整体的一个拼价市场,网络上如此,现实中也如此。
  最近在vip群和YY讲课的时候,有些人说请人要花钱,像这一类人,我基本不想多说,只想劝你一句,暂时还是上班好些,具体原因可以自己好好考虑一下,啥时候考虑清楚了再来谈创业、谈挣钱。
  现在这社会想挣钱就得不走寻常的路,如果你还是七八十年代那个时候的思想,只能说打工更适合你,那个时代是求大于供的时候,啥东西出来都有人抢,摆个摊也能做成大企业。我经常说互联网是普通人发财的最后一个渠道,这波福利会持续5到10年,这波红利很快也会消失,中国的阶级会进一步固化,穷人翻身会变得更难。房价会进一步高涨。一个大学生如果不抓住这一波红利,即便是他拼搏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子,一辆车子。所以在付费vip群里提供的80%都是互联网项目。
  做生意要学会找方法,不能幻想着进了一批货就能马上变成钱,再好的货没有好销售也是只能堆在那里。以前老话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时刻抓住身边的机会,听到一个消息,第一反应要考虑的这个消息能带来什么样的商机,而不是轻易去质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当学会这一点了,项目随手而来。
  很多人和我说,现在不好做了,挣不到钱不说还压一大堆货。其实市场还是一样的,并没有变化,主要还是看你自己是怎么样做的,挣钱的永远是那一小部份,只看你自己能不能成为那一部份人。
  就拿我身边的人来说吧,去年快年底的时候,东莞那边有一个服装加工厂,库存了1000多件羽绒服,小道消息传出来是全清要50000,很多人也许听到这样的消息,就会认为这别人不要的东西,要了干嘛,随后就不会再管这样的消息了。而有朋友就关注了,找到那边厂里面谈了,最后48000拿下来的,平均每件还不到34块。拿到货后就在关内那里找了个临时门面,500块一天找的,搞了几条凳子,放了几块大板,就把衣服往那上面一堆,门口、门面里到处挂着牌子,牌子内容《服装商城倒闭,全场甩卖88》,并且买两件只需要150元,像衣服这一类,质量OK,价格也实惠,销量是很容易跑起来的,十来天就通过这东西挣了几万块了。
  另一个不是朋友,但所做的方法也和上面的差不多,也是从厂里面淘到那种残次品的布娃娃,别人都是卖15块,10块,他的只要两块一个,那肯定会卖得很火,从外表上看,这个两块的和那些10块15块的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开个小三轮,一车的娃娃,就一个晚上抢得光光。
  其实像这样的信息,有时候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当你听到的时候,你没有注意罢了,而注意到了的,就会想办法怎么样把这个能变成钱。
  在自我创业的这条路上,我更多的是追求实战的过程,这过程中,更多的能感觉到忐忑、复杂、刺激、喜悦或失败的情绪,我做每一个项目,都会有一个这样的历程,而每一个历程后,都会有一种心里的石头落地了那般感受。
  自信源于实战,我从来不去讲我自己做一个项目时有多么自信,因为这个讲就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是不自信的时候拿出来安慰自己自信的借口。实战才是最大的自信,过多的追求有把握的事情,往往都会变成什么都把握不了,只有把握不了的,才是对能力的最大肯定。
  穷人之所以穷,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没有梦想,而是没有去把梦想变成现实。伟人都曾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去尝一尝。这其实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不行动永远不会有结果。
  经验总是在实践中积累的,不亲自去干,永远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很多人想创业,却总是怕,总想等到条件成熟。而等条件成熟后,市场都已经是别人玩剩下的了。其实,条件并不是等成熟的,而是逐渐干成熟的,在干的过程中完善,让不成熟的东西逐渐成熟。
  如果暂时性的困难,就要有一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胆小谨慎的那一种,变成那一种后,就会形成一个怪圈,越穷越怕,越怕越穷,直到最后在这个怪圈中转不出去,而且这个怪圈还有遗传,不打破这个怪圈,遗传只会一直循环下去。
  经历写出来后,有很多人问我,这是不是我的真实经历?其实关于偏门类的文章,你何必强求真与假呢,有些东西自己做过了,也不可能讲述出来的,必须得烂在自己肚子里,有些东西能写出来,但也得尽量边缘化。文章你看了,你有所得就是我的荣幸,没所得你就当这是个垃圾扔了就是,没必要去较真,就说去了哪个地方,我也只能说去了,并不会告诉你用了什么姿势的。
  偏门本就是一个无法深究的东西,除非你自己深入这一行来,有些东西说出来本身就是违反常规的,就说有人发了几百个快递就挣了几十万,有人卖网站一年也挣几十万的,在火车站旁边搞点鬼一个月也能搞个几万块,这些方法,不是圈内人,怎么可能到处宣传,看看就好,不必深究。
  商业的核心就是利用不对称的信息来挣取利差,简单来说,就是我有这个信息,而你没有,那我当然是挣钱的。虽然说现在社会提倡的是公开透明化,但就拿一个简单的倒插卖手机的来说,这都不用再公开的东西了吧,还不是天天都有那么多人上当。没有什么事情是能全民皆知的,因为每个人所感兴趣的东西都不一样,所了解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该上当的还是会上当。
  在现实创业中,有很多人不会理性的分析自己的长处,不会合理的看待自己的资源,而是盲目的跟风市场,看到别人做什么挣钱,马上就按照别人的做,这其实是生意场上的大忌。一个市场的产生,必然会有一定的饱和度,只是盲目的复制,也就导致大家都挣不到钱,而且简单的复制,也只是复制了表面的东西,别人创造这思路是经过了市场的考验,有一定的基础,并不是简单盲目的复制就一定能挣钱。
  经常有人问我现在有什么项目好做,我都会要他到我q空间里面去看,你看了之后了解了风格了再来问我,如果你是一个太高尚的人,就不要再来找我了,并不是说高尚不好,而是我们之间不对路。
  最近有蛮多网友和我聊过怎么样做网络上的项目,我的回答基本上意思都是一个,死磕,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见解,如果有不同意见的也欢迎大家和我来探讨。
这里我为大家准备我以前操作过的项目。大家加我qq&
验证,创业。免费送给大家,一个月赚多少看自己执行力了。谢谢大家祝大家发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白手起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