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从警为什么

征文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讨论活动心得体会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1页
文本预览:
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
为深化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 进一步坚定公安人民警察理 想信念,牢固建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增强贯彻党的群众线路的自 觉性和坚定性,以群众工作推动公安工作发展,以公安工作发展更好 服务人民群众,分局在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全局党员 民警开展了一次“为什么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 此次活动意义重大, 让我们每一个民警在认识上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 高,作为户政窗口民警也谈谈一些我的个人心得体会: 深进展开“为什么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是 公安部党委紧密结合公安机关的性质特点和职责任务, 深进推动党的 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部署,是深化学习教育、加强思想政治 建设的重要载体, 是从思想上解决当前公安队伍中存在突出题目的重 要手段。展开好大讨论活动,对教育引导广大人民警察充分认清公安 机关的根基所在、职责使命和气力源泉,进一步促进群众感情,站稳 群众态度, 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情势下的群众工作, 努力使广大人民警察的思想作风有明显转变、素质能力有明显提升、 服务效能有明显进步,进一步建立人民公安为人民新形象,着力提升 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从警”就是要解决为什么当人民警察的问题,始终强调人 民警察的人民属性, 切实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增强公仆意识; “如 何做警”就是要解决如何正确履职尽责的题目,认真践行党的宗旨,
第1页/共1页
寻找更多 ""编者按 为配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我们梳理了前段时间人民公安报与多地公安机关合作开展的“把脉公安队伍思想脉搏”问卷调查活动以及记者到多地公安机关的调研情况,就为何从警、如何做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特刊登于此,供读者参考。
公安工作的特点决定,做一名称职的人民警察,光有一腔热血还不够,还要有
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心中要始终想着人民才行
以群众满意为追求的民警,工作会越干越有味道
多数民警是因喜欢警察职业和工作比较稳定参警
受父亲影响从小就有从警意愿;从小就感觉警察特别威风
“我父亲是警察。大学毕业时,我也报考了警察职位。笔试通过后,父亲对我说,警察的辛苦你也看见了,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好好干。”一名受访民警说,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有从警的意愿。
多名民警向记者道出了他们对警察职业的热爱和崇拜:“我从小就感觉警察特别威风,当警察是我的梦想。”“小时候就爱看警匪片,那时候就喜欢上了警察职业。”“我考警校时,派出所民警到我家政审,我在家里都不敢下楼。因为从小就怕警察,觉着当警察是挺不得了的事情。”
从不同地域民警介绍的情况看,多数民警最初从警时都怀着满腔热血与对警察职业的崇敬热爱之情,希望在公安事业上大有作为。抓坏人、破大案、当英雄,是他们内心荡漾的梦想;警服、警徽所象征的平安与正义,是他们灵魂深处的追求。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你选择警察职业最主要的理由是什么?”(多选题,限选3项)8个选项分别是 “喜欢这个职业”、“觉得穿警服很神气,很有气质”、“毕业于公安类院校,专业对口”、“此职业富有正义感”、“工作较为稳定”、“收入高,工资待遇在当地较好”、“社会地位高”、“此职业很有发展前景”。
调查中,选择“喜欢这个职业”、“此职业富有正义感”、“工作较为稳定”3个选项民警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5个选项。公安信息网1172名参与调查的民警当中,选择上述3个选项的比例分别是33.4%、29.6%、35.9%。
在面向非警人员的调查问卷中,就“你心目中的警察职业是怎样的”此选题,51%的非警人员选择 “维护正义、惩恶扬善,令人向往、受人尊敬”,25.1%的非警人员选择“社会地位较高,但很辛苦”。
记者认为,非警人员的这一选择,是对人民警察这一职业的认可,也是对公安民警辛苦付出的认可。
记者在河南省许昌市公安局、陕西省安康市公安局、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调研时,民警的反映也与调查结果吻合。
多名科所队长和市县级公安局领导表示,现在虽确有部分民警是因公安机关招录公务员数量较多才报考公安机关的,但绝大多数民警还是非常认同警察职业的正义感,认为警察是正义和平安的象征。
从警理想与工作现实间存在心理落差
90%多的民警月加班60小时以上
“刚参加工作时,民警们的积极性确实非常高。但公安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工作,需要大量机械重复的劳动,较之其他工作而言辛苦程度、劳累指数偏高,做这些平凡琐碎、周而复始的工作,时间一长,积极性就不是那么高了。”一名派出所所长说。
综合分析,许多人是抱着一腔热血参加公安工作的,一心想着破大案、缉捕歹徒,但从警后却要做大量简单重复、非常琐碎的工作,而且加班加点多、收入一般,民警从警理想与工作现实间存在较大的心理落差。
从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不少民警反映“工作现实与他们入警时对警察职业的预期差距太大”、“太辛苦”。就如何理解“现实与对警察职业的预期差距过大”,记者综合多地民警观点认为,大体包括工作压力大、加班加点多、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职业上升空间小、民警理想信念淡化、过度关注个人利益等客观因素。
以加班加点多为例,面向一般民警的调查问卷中,在回答“你每月加班时间大体是多少”时,35.1%的民警选择“120小时以上”,34.9%的民警选择“80至120小时”,22.1%的民警选择“60至80小时”,“基本不加班”的不足10%。
如今,社会各界以及广大公众也已形成了“有困难找警察”的思维定式。在基层警力严重不足的大背景下,民警只能靠日复一日地加班加点来完成各项工作。同时,随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民警执法办案比以前更加规范,但要规范就会牺牲效率,效率降低了,案件依然高发,为完成任务民警只能加班加点。
受访民警表示,他们完全认同警察是正义象征的价值观,但和其他党政机关公务员相比,他们要经常加班,节假日更是难享天伦之乐,还要随时准备好与情绪激动、态度蛮横的人员“交锋”,甚至还有生命危险。他们的工资并不比其他公务员高,可承担的工作量和工作风险却是其他公务员无法比拟的。他们十分坦率地说:“很难做到不把工资待遇、职级晋升情况与其他公务员、与同学朋友比。一对比,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影响。”
不能好高骛远,要做好吃大苦耐大劳的心理准备
当抓住犯罪嫌疑人,当追回被盗财物,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一些公安机关领导看来,一些民警尤其是年轻民警往往以为自己已准备好了“当警察”,但实际上仍有很多欠缺。现在公安工作对民警的要求很高,既要规范文明执法,又要妥善化解各种纠纷,而这些都是教科书中学不到的。
实际工作中,各类案事件接踵而至,真正让民警沉下心来钻研公安业务的时间并不多,他们对公安业务看似都懂,但却很肤浅。
记者在各地采访时,多名县级公安局局长和派出所所长表示,警察工作虽然辛苦,但只要调整好心态,踏实工作,就能收获到其他职业难以收获到的荣誉感。民警不能好高骛远,要做好吃大苦耐大劳的心理准备。
“个人心态很重要,我们要努力想着做事,不要想着当官。个人的盘算越多,效果越会适得其反;淡定、平和的心态,既有益于身心健康,也会促使自己把工作干得更好。”“现在上级公安机关制订了很多规章制度,如果你认为这些规定束缚自己的手脚、增加了办案难度,就会越发排斥,形成恶性循环。其实,很多执法要求对我们是一种保护。”
一名社区民警说,比如电动车盗窃案,群众报警时可能会抱怨警察破不了案,报了案也没有用。如果我们装作没有听见不回应或者态度不好,肯定会影响群众对我们的评价。如果耐心地告知群众,采集的信息会进入数据库,既对日后此类案件的串并案有帮助,也能尽快地将赃物返还失主,群众可能就会配合。
在警民沟通这方面,一定要把群众的事情当回事,越是存有误解,就越要想方设法沟通。
“警察这个职业好听不好干,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警察的无奈和辛酸只有自己才能体味到。可静下心来想想,警察这个职业也给我带来过很多欢乐——当我亲手抓住犯罪嫌疑人,当我为失主追回被盗的财物,当我用真诚的服务赢得百姓的称赞,我就会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名民警说。
在民警工作压力短时期难以出现根本转变的情况下,要着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要想方设法多为民警解决实际困难
把工作做到民警心坎里
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非常重要
如果氛围不好,自觉的民警也容易懈怠
一名派出所所长的话很有代表性,他说,现在民警确实累,工作压力也很大,但对民警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让大家心理平衡。民警带着不良情绪和以主动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其工作效果会大不相同。比如一个系列盗窃案,如果民警是以认真负责的心态去办理,就可能主动想办法深挖余案;如果态度不积极,案件办得差不多就可以了。仅看案件本身,派出所所长很难判断民警是否尽力,所以民警的心气很重要。
要提升民警心气,在短时期警力不足现状难以缓解、治安维稳压力难以出现根本转变的客观情况下,通过加强干部人事制度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警营内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非常重要。
记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公安队伍建设搞得有声有色的地方,民警的心气大都比较齐,公安工作也都比较出色。
“好的用人机制非常重要,关键是让民警有了奔头。”河南省许昌市公安局北大派出所负责人说,“2011年,我们所治安管理大队一下子解决了4名年轻民警的副科级待遇,该大队6名民警全部成了副科级以上干部。有民警对我说,之前根本没有想到。我说,没有想到就对了,你不用跑官、要官,踏踏实实把工作干好了,领导自然会替你考虑这些。我们就是要营造这种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这种氛围非常重要,如果处在一个不是抱怨工作压力大就是抱怨待遇低、攀比成风的氛围里,自觉的民警也容易懈怠;如果处在好的工作氛围里,不自觉的民警也会向自觉转变。”
河南省禹州市公安局2008年以前出现了领导干部违法、民警违纪、群众投诉多、群众安全感差等严重问题。禹州市公安局新一届党委班子仅用两年多时间就把该局从全省落后转变为全省先进。2010年、2011年,河南省公安厅先后在禹州召开全省公安机关“整体作战法”执法规范化建设现场会。
“关键在于我们建立起了 ‘实干用人,凭政绩用干部’的用人机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禹州市公安局负责人说。
思想政治工作要务实,就要走进民警心里
尽可能地多做实事,多为民警解决实际困难
从河南省禹州市公安局等地方公安机关的实践来看,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尽可能多地为民警解决实际困难,多做一些让基层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可以极大地提高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公安队伍凝聚力。
参与问卷调查的852名公安机关各级领导当中,52.3%的领导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42%的领导认为“有必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公安信息网参与问卷调查的1172名一般民警当中,认为“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民警比例分别是32.3%、57.4%。
不过,多数民警认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陈旧”。就“你们单位通过哪些途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选题,61.6%的领导选择“培训、讲理论课,学习文件精神”。对“你认为目前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哪些难题”,26.8%的领导认为“队伍上下普遍存在‘重业务轻队伍’的认识”;27.5%的领导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缺少有效途径,对民警触动不大”;27.3%的领导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顾此失彼,抽不出时间与精力”。
受访对象指出,大家都知道思想政治工作重要,但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流于形式。总体而言,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具体抓手。参与调查的公安领导中,59.2%的领导选择“通过公安信息网论坛了解民警思想动态”选项,也佐证了这一点。
从针对公安机关各级领导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在“你认为下列哪3项工作能够增加队伍凝聚力,提升士气”选题中,选择“尽可能帮助民警解决配偶、子女的就业、上学、看病等困难”的领导的数量最多,占29.4%;选择“民警生日、家中有喜事丧事给予慰问照顾”的位居第二,占21.7%。在“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怎样开展才能不流于形式”选题中,选择“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多,占30%。
“大家都说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虚,我们就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谈心活动、从优待警工作、公安实战、警营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就做实了。”安康市公安局政治部负责人说。许昌市公安局政治部负责人亦有同感:“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务实,就必须走进民警心里,要尽可能地多做实事,多为民警解决实际困难,多为民警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
禹州市公安局有30多个派出所,其中大部分为农村派出所。过去由于没有暖气和空调,冬天办公室、宿舍里冷飕飕的。“尤其到了晚上,床铺冰凉冰凉的,值班民警巴不得赶快下班回家。”禹州市公安局负责人说。提及局党委为民警做的实事,多名民警主动介绍:市局为所有所队值班室和值班民警宿舍安装了空调,全面落实了派出所民警岗位津贴,解决了加班补贴、执勤补助。从2009年6月开始,全局还实行食品统一配送制度,每天为所队配送米面油、肉蛋奶、蔬菜水果,进入冬季每月还配送两只羊。局党委想得这么周到,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
■相关链接
“把脉公安队伍思想脉搏”问卷调查活动
前段时间,人民公安报社开展了“把脉公安队伍思想脉搏”问卷调查活动,并派出记者赴陕西、河南、江苏等地基层公安机关进行了实地调研。
此次问卷调查共收回2649份有效答卷。其中,公安信息网上,面向公安机关各级领导的852份,面向一般民警的1172份;中国警察网上,面向非警人员的537份,面向在职民警的88份。在公安信息网上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与问卷调查的民警主要来自江苏、河南、陕西、黑龙江、安徽等省份。
从统计到的样本情况来看,参与调查的一般民警基本涵盖了各个警种,东中西部地区民警基本呈现1∶1∶1的比例。参与面向公安机关各级领导问卷调查的以科所队长为主,其中亦有多名地市级和县级公安局领导。在中国警察网上参与问卷调查的非警人员,包括私营业主、事业单位干部、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等,其中公务员的比例占15.5%。
问卷调查结果和记者调研情况表明,近年来,随着“三基”工程建设、“三项建设”的深入推进,基层民警的收入有了保障,办公条件更舒心了,民警们表示“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并期待上级公安机关进一步为基层降压减负,期待个人“收入提高”、“福利改善”、“职务职称晋升”。
工作现实与预期差距过大
◆执法环境恶化
多地基层民警、所队长以及市县局领导都表示,民警执法难度越来越大,暴力袭警、造谣中伤、不实投诉、舆论偏见等问题越发突出。1172名参与问卷调查的一般民警中,32.6%的民警选择“工作上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合法权益保障问题”,超过选择“收入待遇及生活条件”近6个百分点。
“对民警而言,干得越多,出现问题的几率越大。一些规定是好规定,但间接导致基层民警不敢干事、不想干事,并直接导致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的管控弱化。”一名民警说。
◆压力大影响工作积极性
当前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的任务日益艰巨繁重,部分民警长期工作在高强度、超负荷的状态下,接处警、各种警卫任务、大型活动安保、非警务活动等应接不暇,民警不得不经常加班加点,休假难以落实,双休日也常常无法保障。
在面向公安机关各级领导的调查问卷中,就“你认为民警工作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限制民警工作积极性发挥的因素有哪些”两道选题中,参与问卷调查的领导认为,主要表现在“缺乏主动工作意识”、“不求有功、完成任务就行”,分别占比51.8%、36.3%。
◆晋升机会太小
在公安信息网参与投票的1172名民警当中,只有20.5%的民警表示对目前的收入状况“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在中国警察网参与投票的88名民警当中,只有9%的民警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许多民警表示,在公安机关当个科(所、队)长比在其他市级机关当个处长的比例还要小,压职压级现象普遍。在政府其他部门不到10年就能解决的科级待遇,在公安机关有的到了退休都解决不了。(记者 孙贵田)
[责任编辑:李家亮]那个小偷从警察局逃走了用英语怎么说?应该怎么说啊?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那个小偷从警察局逃走了用英语怎么说?应该怎么说啊?
那个小偷从警察局逃走了用英语怎么说?应该怎么说啊?
That thief eacaped from the police station
The thief escaped from the police station.
The thief escaped from the police station。
That thief go away from the police office .
The thief has escaped from the police station.&|&&|&&|&&|&&|&&|&&|&&|&&|&&|&&|&&|&&|&&|&&|&&|&&|&&|&&|&&|&
|&&北京&&重庆&&&&&辽宁&吉林&&&浙江&苏南&江西&&&&&&广西&
|&&&&云南&西藏&&&青海&&&&兵团&深圳&厦门&安徽
项城市公安局深入开展“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
&&& 按照省公安厅《关于深入开展“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的通知》精神,项城市公安局党委迅速组织动员,结合正风肃纪回头看活动,以为民服务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办法,推动“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
&&& 12月9日,项城市公安局召开全体民警专题会议,动员部署“为何从警、如何从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步超,党委副书记、政委刘坤、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杨步超主持。
&&& 会上,杨步超指出,全体民警要充分认识开展“为何从警、如何从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增进群众感情,密切警民关系,不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增强公仆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 &杨步超强调,全体民警要以这次“为何从警、如何从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为契机,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风肃纪回头看活动,各单位负责人要以身作则,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的职责,全体民警要认真践行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保此项活动取得实效。
&&& 刘坤对“为何从警、如何从警、为谁用警”大讨论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要求民警高度重视此次大讨论活动,和当前开展的全省公安机关开展的便民利民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深入的学习,严格的执行。二是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个人现状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查找、大整改”,形成“人人参与学习、人人进行讨论、人人接受教育、人人得到提高”的良好氛围,并要求全体民警每人撰写一篇以“为何从警、如何做警、为谁用警”为主题的调研文章。内容一定要思想深刻,切合实际,感情真挚。
 责任编辑: 何毅
 《民主与法制》社社长助理、民主与法制网副总编辑、《民主与法制》社记者站管理部主任明兵 邮箱: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ALL RIGHTS Reserved 民主与法制网
河南新闻新闻热线:6&
 京公网安备 本网律师顾问: 建议使用IE6以上分辨率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警为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