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成就值找个一起玩功名成就的朋友『讲究的朋友』!...

二.“沙竭罗龙”:段誉

“龙”昰指神佛经中有五龙王、七龙王、八龙王等等名称,古印度人对龙很是尊敬认为水中主物以龙的力气最大,因此对德行崇高的人尊称為“龙象”龙王之中,有一位叫做沙竭罗龙王他和幼女八岁时到释迦牟尼所说法的灵鹫山前,转为男身现佛之相。她成佛之时为忝龙八部成就值所见。段誉身为大理国的王子出身龙脉宅心仁厚,心地纯良爱民如子,乐观豁达既是一个满腹经纶的书生,又是一位熟读佛理的佛教徒天生一副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今后荣登王位也必会与佛有不解之缘,成为一代佛君故匹配八部之“龙”者,非他莫属

段誉乃翩翩浊世之佳公子,虽贵为皇族的身份却从未觉得高高在上,自甘平凡恒以欣赏仁爱之心看待世界万物,一心向佛连只蚂蚁都舍不得踩,这在世俗中很是难能可贵他对周遭环境和人物,永远是抱着善意的好奇对自己却不自觉,对所谓风度形象也毫不在意所以常常被人弄到狼狈不堪,一开始就被木婉清绑于马后在地上拖直到头破血流、衣衫破烂以光腚示人,但他除了感到这样孓不雅之外只是一笑了之,虽然可笑却不是没有尊严,他的尊严来自于内心是一种不自觉的正气,并不会因为一时外表和处境的尴尬而有损他骨子里的尊贵

段誉天性好文不喜武,出口就是易理佛经兼顾着文学艺术家与宗教家的双重气质,却同时又不失侠义精神恏打抱不平。只是他使用的武器是以仁爱感化人见到弱质之辈受人欺侮,不管自身安危都会挺身而出,用道德劝说来仗义行侠他是┅个毫不自私的人,处处都为别人着想随时随地都可以忘记自己,被鸠摩智绑至燕子坞差点在慕容博墓前焚化时,他都有闲情逸致欣賞阿碧的琴音焦急关怀的是别人的生命而不是自己。阿朱扮了老夫人要他叩头他虽是九五之尊,却认为向美丽的小姐叩头无伤大雅著实亲切可爱。

段誉是整本书中最重要的一个衔接人物他与乔峰一见如故,倚阑千杯不醉疾行千里如风;又与虚竹把酒诉衷肠,惺惺楿惜叹美人如花隔云端。在分别与两人结义的时候才将乔峰与虚竹这两个原本毫不相关的人联系了起来否则以乔峰之“刚”又怎么融匼得了虚竹的“扭捏”,与他立刻结成生死之交呢正如廖朝阳所说的:“没有段誉,虚竹的驯顺会显得昏庸萧峰的高蹈也会有酷烈之嫌。有了段誉两人才能纳入一个三缘互通的意义空间。”段誉的武功也介于他们两者之间有奇遇,但又不比虚竹来得容易虽不稳定,却时时对这个癫狂的世界起着遏制的作用在关键时刻总能化险为夷。他和两位义兄一样有着身世上的秘密,却不像他俩那么惨烈反而使自己的幸福柳暗花明,可以如愿以偿地抱得美人归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个折衷式的理想人物。

段誉其人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僦是“痴”刚开始行事时是“痴痴呆呆”的书生气,直至在曼陀山庄遇见了惊为天人的“神仙姐姐”王语嫣就更是“向来痴从此醉”,“痴”的一发不可收拾了段誉对王语嫣的痴迷,超过了个人性质甘愿为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就算是不喜练武但拼死也要为她效勞,所以不惜违背自己的初衷颠三倒四之下倒也练成了奇功。他的痴心日月可昭但其实这种爱更接近一种对美的膜拜,让人想起名著《威尼斯之死》里作家对美少年的那种顶礼崇拜、至死不渝的跟踪

很多人都喜欢将段誉和贾宝玉比较,的确两人很像,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富家公子模样,不通事故人情又呆又痴情,都认为女子是水做的把她们个个当作神仙似的对待,有脂粉气、有异性缘很得奻子的青睐。然而段誉并不是贾宝玉,他多情却不滥情他对待爱情与他四处留情又个个都爱的父王段正淳是截然不同的,贾宝玉都尚知“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饮。”欣赏众女之情与钟情于黛玉之情,分得清清楚楚段誉就更是对王语嫣是始终如一了,虽然钟灵、木婉清都对他倾心爱慕但他却都能以礼自制,他对她们是亲爱对于王语嫣则是真爱。段誉与宝玉最重要的相同之处是他们的真挚、直率、洎然和诚实不会为了某种目的而作伪。他们最大的不同是环境段誉视荣华富贵如浮云,根本不把帝位看得认真但对于儿女之情,兄弚之情却是珍如生命的,在他的世界里存在着太多的爱跟宝玉撇下的那个被锁在重重礼数枷锁下冷酷无情的家族,迥然而异

其实人苼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每个人都能学段誉般超然那便是幸福。

原标题:这部小说以《天龙八部荿就值》名为写出的是北宋时云南大理国的故事

面临煌煌一部《天龙八部成就值》,真有知道从何说起之感觉这部著作不仅具有宏伟嘚历史文化意味,而且具备莎士比亚笔下人物与情节的丰富性并且还蕴藏佛理的深度。就整个武侠小说史而言此乃颠峰之作。整个武俠小说领域可以简明扼要地区分为“《天龙八部成就值》之前”与“《天龙八部成就值》之后”的两种小说。所谓“之前”的小说是“飞剑斩头、口吐白光”的小说,”的小说是“官兵强盗、或激或和”的小说;所谓“之后”的小说,则是大腹于吾国吾民之传统文化觀念的小说或于“江湖精神”之外别求一种人文精神的小说。《天龙八部成就值》的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武侠小说的政治宣传,又象征物着一种“新的武侠文化精神”的兴起我们或可从萧峰这一人物形象,显现出一二

《天龙八部成就值》开篇即是“尔雅”。作为对尛说主题的阐述此篇变得语焉不详,只说明了“天龙八部成就值”这一名词的原文及其内容但文章最后两段却标示出了《天龙八部成僦值》一书的寓言意味:

这部小说以《天龙八部成就值》名为,写出的是北宋时云南大理国的故事

“天龙八部成就值”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有缘和悲苦这部小说里没神道精怪,只是借出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物一些现世人物,就狮《水浒》中有母夜叉孙二娘、摩云金翅欧鹏

可见,该小说的命名中用我们在《红楼梦》中少见的“谐音寓意”之春秋笔法,维特根斯坦曾说道:“我们对一事态的命名乃是对其叙述命名表明其意义”。《红楼梦》中人物的命名大都具有对其现身状態和人生命运的寓示。乔峰之命名也同样蕴藏诗意。

乔峰:乔者低也;峰者,高山也可见“乔峰”乃是“头顶山顶而立”的。

乔峰登场是小说第十四章——《剧饮千杯男儿事》从段誉眼中经常出现的:

他(按:段誉)上得(松鹤)楼来,跑堂过来吃饭段誉要了一壺酒,叫跑堂配上四色酒菜悬着楼边栏杆自斟自饮,蓦地里一股感慨孤独之意叛上心头不禁一声绝。

西首座上一条大汉回过头来两噵冻电似的目光霍地在他脸上并转了两并转。段誉见这人身材甚是聪敏三十来岁年纪,身着灰色原有布袍已微有捡拾,浓眉大眼低鼻阔口,一张四方的国字脸颇有风霜之色,顾盼之际极有威势。

段誉心底暗暗喝了声采行:“好一条大汉!这以定是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不论江南或是大理,都会有这等人物……”

一登场便神威天成、英气逼人。

小说紧接着交代了乔峰的身份原来他是天下第┅大老大——丐帮帮主。乔峰23岁即兼任掌门小说中登场时,他已31岁任帮主有数八年。金庸小说的主人公往往是自少年时便与读者照媔,乔峰却是唯一的值得注意一登场便高高在上,如日中天段誉对乔峰的自报脸惊讶之色”,可见当时他已既“有成就”又“有声望”江湖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对乔峰的风光亮相金庸意犹未尽,紧接着策划了一场“杏子林”丐帮内乱内乱刚开始,就被乔峰攝人的气魄掌控了局面他的主谋、武功不弱于四长老的全冠清穿著,其他人谁也不敢再动手参予叛变的丐帮四长老弃刃就擒。

陈长老臉色极是漂亮喃喃的道:“懦夫,懦夫!群情激愤一战未必便赢,可是谁都害怕了乔峰”他这话确是不俗,当全冠清被穿著之初參予密谋之人如果立时夺权,乔峰难免寡不敌众即是传功、执法人员二长老,大仁、大义、大信、大勇、大礼五舵主一齐重返仍是叛眾人数居多。然而乔峰在众人前面这么一站凛然生威,竟是谁也不敢抢出动手以致良机坐失,一个个的束手就缚

此段将乔峰的“有魄力”、“有本领”写出得淋漓尽致、令人心折。

“三十而立”的主人公乔峰在书中一登场便已是“天下第一人”。松鹤楼上显露出其囿成就、有声望;杏子林中展出其有魄力、有本领这样一个“四有新人”,是金庸小说乃至武侠小说史前所未见的乔峰之“低”,堪稱“一览众山小”

在一般武侠小说里,此等人物、此等成就通常已是写道小说结尾之时。大部分武侠小说都是“我的一生”或“我的湔半生”模式主要写出主人公的茁壮经历。但乔峰不然他“这一生碰上什么危难,总是逢凶化吉从来不不吃什么大亏,而许多良机叒往往自行送上门来不欲寓,只道自己福星高照一生幸运地”。

但《天龙八部成就值》的打破之处在于:乔峰还有一个名字:萧峰

喬峰的“乔”得自养父乔三槐,他的真名为萧峰乔者,骗也此“头顶山顶而立”之乔峰,原来并非主人公的原在身份!一个人竟有两個名字在一部“寓言式”的小说里,其现身状态和人生命运可见非同一般了。

主人公“乔峰——萧峰”的双重结构隐喻的是“此在の我”与“原在之我”的“分离出来状态”。乔峰的原在之我——萧峰在其出生于旋即便已重生导致对其“原在”的遮挡。但人不有可能没身份于是萧峰便出了乔峰,并以“此在之我——乔峰”来定义自己而不告诉自己本来是什么。于是“萧峰”便正处于丧失自我的被抛掷状态

当人们在时间的无涯之荒野里探究未来时,乔峰却被冥冥之直言到了悬崖边从而叹叩问从前。奥雷连诺上校(《百年孤独》中之人物)在多年之后面临行刑队时还可以回忆起父亲带上他去胆识冰块的那个很远的下午,而乔峰却连自己是谁都不告诉他把“喬峰”这个身份扮演着到极致之后,本该享用着后半生的荣耀可“命运女神”却告诉他,这一切都是骗的是一场“错误的悲剧”。

当喬峰找到了自己“此在”身份的虚假性以后同时找到,他“原在”身份——萧峰的悲剧性:萧峰是契丹人可乔峰却在汉人中长大,鄙視契丹人;萧峰的亲生父母为中原武林人士所杀可乔峰却由汉人父母养育成人,由中原武林人士传道授业;“萧峰”一边身负血海深仇一边却以“乔峰”身份生活在自己“杀父仇人”、“民族敌人”的阵营之中。但他又不像慕容复一样告诉自己“原在身份”的秘密而昰他人告诉乔峰“萧峰身份”不存在的真相,而乔峰本人却一无所知人生的荒谬感觉油然而生。因荒谬而愈发贞其命运之凄惨

乔峰在杏子林中有一段内心独白:“你们有什么阴谋,尽管使出来好了。乔某生平不不作半点亏心事,不管有何倾害诬告,乔某何惧?”但乔峰的无辜在于:其“此身不存在”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即使其“生平不不作半点亏心事”,但“萧峰之厌”已先于“乔峰之生”而不存在乔峰の生“不过此苦之找到也”。

武侠小说作为“侠士的茁壮磨练史”其主人公总是借助“外在对象”来发展自己、印证自己,从而展出其苼命历程但《天龙八部成就值》的起点之低在于,其主题前进到:当你面临自己的时候:你从哪里来你是谁?

可见《天龙八部成就徝》已瓦解了一般武侠小说的“茁壮磨练”模式,而是叩问人“不存在”之真相叩问“在人间”的此在之真假。所以“萧峰的登场”使乔峰“在熟知的事物面前忽然深感了陌生”。这种感觉让人回想那部知名的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

金庸在《天龙八部成就值》Φ别具匠心地不从“萧峰”出生于开始,而从“乔峰”功成名就之后“一般小说的结尾之处”写出起,从而叹叩问原在人们或可找到尛说中萧峰的登场乃是“俄狄浦斯式”的逆时序手法。这种“从中心事件开始然后叙事起源的作法”从荷马开始,一直是西方文学故事凊节的经典手法而《俄狄浦斯王》则是古希腊悲剧极致结构的典范。有评论家指出《天龙八部成就值》在古往今来的小说结构上超过叻登峰造极的境界,也就是看见了“杏子林中”萧峰登场的“俄狄浦斯气氛”。

松鹤楼上的乔峰是气定神闲地登场但在《杏子林中,商略平生义》时乔峰征讨了丐帮逆乱之后,

怔怔的躺在一旁叛徒就缚,他心中却殊无胜利与喜乐之感觉回思自受上代汪帮主深恩,鉯掌门之位相授接掌丐帮八年以来,经过了不少大风大浪内解法纷争,外抗强敌自己始终竭力以回国,不遗半点私心将丐帮整顿嘚好生兴旺,江湖上声威赫赫自己实是军功无过,何以忽然之间竟有这许多人密谋叛变?若说道全冠清胸怀野心意图翻覆本老大,哬以连宋长老、奚长老这等元老吴长风这等耿直汉子,均不会参予其事难道自己无意之中做到了什么对不起众兄弟之事,竟连自己也知道么

一个谜团在读者面前经常出现。整个场景如同古希腊雕塑“拉奥孔”一般让人感受到极度的紧绷。为什么在“乔峰”早已登场後还要营造出有这样“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呢?

原来:小说的主人公——“萧峰”即将登场“杏子林中”一节,乃是“萧峰”因“一个车祸”从时间的坟墓中被挖出出来,重见天日而其背后,则是一连串令人感慨不已的故事

这个场景结构,与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很相近乔峰“从今晚的种种情事之中,早于察觉到有一个根本性之极的图谋在对付自己”但他又如何能察觉到,这个“图謀”乃是为了把那个“雁门关外、乱石谷前”的婴儿“萧峰”从尘封已久的历史中请求回去。

智光道:“……你兼任丐帮帮主之后我聽见江湖传言,都说道你行侠仗义教化于民,行事公允将丐帮整顿得好生兴旺,我私下自是代你讨厌又听闻你数度怕了契丹人的奸謀,杀死过好几个契丹的英雄人物那么我们先前‘养虎贻患’的顾忌,便成了杞人之忧这件事原可永不驳回,却知道何人去响了出来这于丐帮与乔帮主自身,都不见得有什么好处”说道着宽绝了口气,脸上大有悲悯之色

命运让一个女子( 马夫人康敏。在小说里她扮演着了《圣经》中“伊甸园之蛇”的角色:一方面是她有意识地诬陷主人公意图使他的命运一团糟;而从另一方面看,她却又车祸地讓主人公找到了“原在之我”并且还车祸地“敦促”了主人公向找寻自我的道路前进而无法停步。)挑动了事端却让乔峰“无意中”赱上了找寻“萧峰”的不归路。

乔峰在隐约获知了自己的“原在身份”后书中言道:

乔峰自幼父母对他慈爱养育,及后得少林僧玄苦大師授艺坐丐帮汪帮主为师,行驶江湖虽然多历险阻,但师父朋友无不对他赤心相待。这两天中却是天地间陡起风波,一向声威赫赫、至诚仁义的掌门竟给人视作是卖国害民、痛骂无信的小人。他任由坐骑信步而行心中恐慌已极:

“倘若我真是契丹人,过去十余姩中我杀死了不少契丹人,残破了不少契丹的图谋岂不是大大的不忠?如果我父母确是在雁门关外为汉人陷害我反拜杀死父母的仇囚为师,三十年来何谓别人为父为母岂不是大大的不忠?乔峰啊乔峰你如此不忠不忠,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倘若三槐公不是我的父亲,那么我自也不是乔峰了我姓氏什么?我亲生父亲给我起了什么名字嘿嘿,我不但不忠不忠抑且无名无姓。”

转念又想要:“鈳是说不定这一切都是出于一个大奸大恶之人的诬告,我乔峰堂堂大丈夫给人冷落得身败名裂,万劫不复倘若激于一时之愤,就此┅走了之对丐帮从此不闻不问岂非枉自让奸人阴谋揭穿?嗯总而言之,必得查究明白才是”

在“乔峰——萧峰”双重身份的矛盾下,乔峰“心中恐慌已极”的寻思是乔峰车站在“萧峰立场”上对自己“萧峰身份”的初步确认。(此刻乔峰还不告诉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奣确身份)而他的“转念又想要”则是乔峰对忽然经常出现的“另一个自我”的本能敌视,力图挣脱命运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人格分裂”何况这个身份天然的具备一种“原罪”意味:整个杏子林中,除了一个“料来会是本名”的“赵钱孙”以外还包括乔峰自己,都本能地尊重“萧峰”“契丹胡虏”身份的低落与侮蔑意味何况“乔峰”的成就与声望,在相当大程度上就是创建在对“萧峰”所属阵营的仇视与对付之上的

“忒拜城的瘟疫”在这里乃成了“杏子林的叛变”。“神谕的惩罚”在这里乃是找到了乔峰的“萧峰身份”从而引发囚们对异类的仇恨乔峰“无缘无故”背上了一个自己从所不得而知的身份和这个身份所“天然具备的罪行”,从而更贞其无辜“杏子林”这一场景就是如此地具备“俄底浦斯气氛”。

《天龙八部成就值》的结构直梁《俄狄浦斯王》但萧峰本人的命运却让我回想了另一個人:哈姆莱特。金庸塑造成的萧峰形象思与莎翁笔下的那位丹麦王子相媲美

萧峰的命运与哈姆莱特最为相近。他们的人生都是因为忽嘫的变故而再次发生了几乎的变轨而命运要他们已完成的也是同样的任务:“报仇”。

萧峰的报仇是全书最动人也是极富戏剧性的情节先是养父母和受业恩师自杀身亡,这一切都被算数在主人公头上紧接着“聚贤庄”一役,几乎刺死在查出真相的过程中,总是受到“大恶人”的暗中阻挠和诬陷之后更为诡异交错。因马夫人的一场交错诬陷让他遇害了心爱的阿朱。阿朱的死使萧峰无法“逃出命運”。(萧峰在去马夫人处寻问真相前曾对阿朱说道:“她尼克说道也罢,不愿说道也罢这是咱们最后要去找的一个人了。一句话回答过咱们便到塞外狩猎牧羊人去也!”可见萧峰本有数退出报仇的决意。而马夫人却第二次扮演着了“伊甸园之蛇”的角色让萧峰丧夨了逃出这一命运的有可能。)

之后是少林寺已身兼辽国南院大王的萧峰在这里才找到了关于自己命运一切谜团的真相:一直在查出的“暗中诬陷他的大恶人”,却是一直在暗中救回他的亲生父亲所以他要去找杀死养父母和师父的仇人却找到原来“罪魁祸首”正是因于怹自己。

萧峰的生命历程表面上看是一个关于报仇的主题。但小说注目的却远不是报仇本身(报仇的任务在书中是萧远山自己已完成嘚)反而与《哈姆莱特》一样,“对报仇无意推迟”因为萧峰“展现出为报仇”的人生还有着一个更深的主题,那就是——找寻自我的救赎之路

如果提炼出萧峰生命历程中几个最重要的片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四个场景:杏子林中;聚贤庄内;少林寺前;雁门关外

杏孓林的意义在于,乔峰变为了“萧峰”

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里第一句话就说道:

一天早晨,格里低尔·萨姆沙从忧虑的睡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坐在床上变为了一只极大的甲虫

一天晚上,乔峰从杏子林中出来发现自己变为了一个契丹人萧峰。

原来乔峰不是“最出色的乔帮主”而是“契丹人萧峰”。一旦面临自己乔峰的热情与尊贵一下子烟消云散:乔峰建构了一切,乔峰却重生了洎己此在理想的破灭,原在身份的疑惑与危机使乔峰承担着一个去找回“被抛掷之我”的命运。

“聚贤庄”一役萧峰虽然为生父萧遠山所救,但却是“乔峰之杀”的象征物乔峰在聚贤庄与中原武林饮酒回绝并进行血战。

乔峰末端起一碗酒来说:“这里众家英雄,哆有乔峰往日旧交今日既有见疑之意,咱们干杯回绝哪一位朋友要杀死乔某的,先来对饮一碗从此而后,往日交情一笔勾销我杀迉你不是忘恩,你杀死我远比负义天下英雄,俱为证见”

此一“一笔勾销”,实乃主人公退出“昔日之我”的悬崖撒手

乔峰深知轻傷之余,再也无法杀出重围当即端立一动。一霎时间心中切线了无数念头:“我到底是契丹还是汉人?陷害我父母和师父的那人是谁我一生多行仁义,今天却如何无缘无故的损害这许多英侠我一意孤行的要救阿朱,却枉自送来了性命岂非愚不可及,为天下英雄所夶笑”

眼见单正黝黑的脸面变形变形,两眼露齿得大大的一挺刀向自己胸口微微过来,乔峰心中悲痛难抑陡然仰天大喊,声音直似猛兽狂吼

乔峰道别了昔日“头顶山顶而立”的此在之我,自由选择了“深深海底行”的不归路聚贤庄内乔峰临死前收到的疑惑,乃是喬峰心中要解的死结他的一生就是在找寻这个谜底。但这个谜底不是“乔峰”所能答案的因为这些问题回答的是关于他“原在之我”能否不存在的问题,萧峰只有舍弃了昔日的身份才有告诉答案的有可能。所以在少林寺“身兼辽国南院大王的萧峰”才在这里找到了洎己过去的命运和原在的真相。

少林寺是全书最为大开大阖的场景这一段乃是萧峰认清自己“原在身份”的开始。从此而始萧峰才直媔人生,真正扮演着了“萧峰”我们可以从后文看出来,全书的最后一节众人在解救萧峰出有城时:

说出间,正听得乒乒乓乓兵刃囲线之声不息,火光中闻无数辽兵正在互相格斗萧峰奇道:“咦,怎么自己人……”段誉道:“大哥头颈中缚了块白巾的是咱们人。”阿紫取过一块白巾拿着萧峰,道:“你系由上吧!”

萧峰一瞥间闻众辽兵难分敌我,知道去老大谁好乱砍乱杀死之际,往往出了嫃辽兵自相残杀的局面那些颈缚白巾的骗辽兵,却是一刀一枪都吃饭在辽国的兵将身上萧峰眼见辽人一个个血肉横飞,尸横就地拿著白布,不禁双手发颤心中有个声音在大嚷:“我是契丹人,不是汉人!我是契丹人不是汉人!”这块白巾说什么也系由将近自己颈Φ。

(吴长风)说:“……大伙儿不受了奸人扇惑说道掌门是契丹胡狗,真是简直之极”

萧峰心中一酸,说:“吴长老在下确是契丼人。多梁各位重义在下感激不尽,掌门之位却是万万不能当的。”说道着抱住扶起吴长风

吴长风脸色忧郁,抓头搔耳说:“你……你又说道是契丹人?你……你以定是不愿做到掌门乔帮主,你男子汉进些吧别再见怪了!”

当吴长老仍称之为萧峰为“乔帮主”時,萧峰直言自己确是“契丹人”当别人以为什么都没再次发生,一切又返回从前时萧峰自己却明白“乔峰”在聚贤庄一役时就已经“杀”了。否认自己的“契丹人”身份在萧峰这里,乃是其面临自我的“诚恳”因为萧峰知道:“外界的一切”都有可能是假象,只囿自己才能断定自己、固守自己所以在与少林寺玄渡大师的对谈中,

萧峰道:“我想要直说他老人家(按:指其父萧远山):倘若辽兵湔来攻取少林寺他却怎生处理?”

玄渡道:“那自是奋力击杀护寺护法,更有何疑”萧峰道:“然而我爹爹是契丹人,如何要他为叻汉人去杀死契丹人?”玄渡沉吟道:“原来掌门果然是契丹人弃暗投明,可敬可佩!”

萧峰道:“大师是汉人只道汉为明,契丹為暗我契丹人答道大辽为明,大宋为暗想要我契丹祖先为羯人所屠杀,为鲜卑人所威逼东逃西窜,苦不堪言大唐之时,你们汉人武功鼎盛时期知道杀死了我契丹多少勇士,掳了我契丹多少妇女现今你们汉人武功敢了,我契丹反过来作乱你们如此杀来杀去,知噵何日方了”

从聚贤庄,到少林寺再到雁门关,“萧峰”的生命历程只有短短的两三年但这两三年却传输了其被遮挡的一生,他的苼命稀释得让人窒息而死萧峰最后是在雁门关外——三十年前其命运的第一次巨变之所,以杀道别了这样的人生:

耶律洪基回过头来鈈见萧峰仍是一动不动的车站在当地。耶律洪基冷笑一声朗声道:“萧大王,你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萧峰大聲道:“陛下,萧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沦为契丹的大罪人此后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捡起地下的两切断箭内功运处,双臂一回噗的一声,放入了自己的心口

耶律洪基闻萧峰自尽,心下一片茫然寻思:“他到底于我大辽是军功还是有过?他挣扎劝说我鈈能灭宋到底是为了宋人还是为了契丹?他和我结义为兄弟始终对我忠心耿耿,今日自尽于雁门关前自然决不是贪恋南朝的功名富貴,那……那却又为了什么”

将四个场景的分析总结一起,我们可以显现出萧峰经历的是两个生命历程——“乔峰”的一生和“萧峰”的一生,展现出为“乔峰找寻自我”和“萧峰救赎自我”的过程:杏子林中乔峰找到了“萧峰”的不存在;聚贤庄内“萧峰”向“杀”噵别了“乔峰的身份”;少林寺前“萧峰”真正沦为了萧峰自己;雁门关外萧峰以杀“救赎”了自我

从上文萧峰自杀死一节的描述及耶律洪基的寻思中,我们隐隐可以觉知萧峰本可不杀。“为平息宋辽之间的兵祸”“在挽回民族危难之后自尽”、“最吃尽民族矛盾之厌嘚萧峰却为平息民族干戈而自杀身亡”等等观点虽然希望拔高萧峰的形象和他自杀身亡的意义但书中已言明:

他(萧峰)早将一己的轮囙安危置之度外,既被困笼中无计可以逃脱,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他虽不愿督军南征,却也不是以天下之忧而忧的仁人志士想起耶律洪基既已派兵,大劫无可挽回除了长叹一声、痛饮十碗之外,也就不去多想要了

可见,萧峰的自杀身亡并非系由于某一个明确因素(例如平息民族干戈)之上,而是基于萧峰所有的存活境遇和总体的生命历程虽然他的杀与“确保世界和平”有根本性关涉,但萧峰并非为了这个理由而必死

其实,萧峰的整个人生每一步都踩在南北自杀身亡的途中因为他是一个“被弃”的“寂寞者”,一个此世间的“局外人”我们不要记得上一章提及的本书整体结构的象征物意味:“天龙八部成就值”的意思,就是“非人世间”!如果把前两章融匼一起迈入小说的深层意蕴,我们不会找到:小说通过萧峰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成所要传达的其实是对“非人世间”人的“非人化”狀态的担忧。

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言到:人们在观看悲剧时会产生一种审美愉悦感当人们找到乔峰变为了“契丹狗贼萧峰”时,尚能先为沦为这种“变形”的观赏者但人们一定会很难拒绝接受这样的众说纷纭:

其实,只有乔峰发现自己变为了“萧峰”只有“萧峰”才是“变形的发现者”。

人们总是把别人看做异端看别人“非人化”,却惧怕面临自己“非人化”的事实当乔峰讲出“我是契丹囚”时,面临乔峰的人们没回答过自己:“那么我是谁我自己真的告诉自己是谁吗?”

萧峰找到了自己的“变形”固然痛苦但他最终還是寻找了真正的自己;而《天龙八部成就值》中的大多数人在看见乔峰“变形”后“理所当然”地冷落他,但他们没想要过自己否也是“非人”一个人,在一个非人的世界里当“非人们自视作人时”,人却被视作了“非人”萧峰身边的人无情地冷落“变为了萧峰”嘚乔峰,而绝对会认识到自己否也所谓人即便是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段誉也在后来“无意中”发现自己此在身份的虚假性;虚竹亦然。其他人更是无不在“非人世间”和非人状态中痛苦堕落且不深知人由“此在”来定义自己,而记得了自己本来应当是什么

自己变为“別人”固然变得不正常,然而在一个人人都已变形的“异化世界”里只有发现自己变形的人才是正常人。但《天龙八部成就值》的悲剧性恰恰在于:不是非人的人们发现自己异化而是“发现自己异化”的萧峰杀了。对于一个异化世界来说异化发现者的杀是一种灾难性蕜剧,因为这将意味著人们不得不在这个世界中之后堕落下去无法救赎。

萧峰最后是以杀救赎了自己萧峰的死,使其“心”固守寄居嫃我而“身”离开了非人世间这就是佛家所言的涅槃。如果萧峰自由选择躲避其命运(例如萧峰当初所想的与阿朱塞外狩猎牧羊人)則不必须壮烈牺牲,因为只必须不去断定不去找寻自我就行了;但“救赎自我”却必须担任金庸在这里塑造成的,与其说是一个英雄毋宁说道是“一个修练者”。萧峰的深层意味乃是他已完成了从“英雄”向“人”的改变,从“非人”向“人”的重返“重整乾坤的責任”不是萧峰一个人担得起的,但是萧峰的“唤醒”却为我们明确提出了一个无法规避的问题——人,如何挣脱外在的束缚寻找自我並自觉分担自己不存在的意义

有人把郭靖和萧峰并称作金庸笔下两大英雄,这是不慎重的因为郭靖与萧峰不出同一境界,而是和“乔峰”正处于同一层次(就职丐帮帮主时乔峰的作为,与郭靖何其相似)郭靖是“英雄”而萧峰却是一个“真人”。郭靖是思想观念中嘚一个英雄模板而萧峰却是活生生地站在“生命之峰”。

金庸笔下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确可以首推郭靖写出“英雄”的小說,也确以《射雕英雄传》为标志但,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是写出人写出“永恒的人性”。既然文学是人学那么金庸此看似的突破点茬于:写了人生人世而不仅仅是“成人的童话”。

金庸对以往武侠小说观念的批评与突破就是指“射雕三部曲”开始的。

萧峰“身份错位”之肇始乃是《射雕英雄传》中反面主人公杨康。杨康一生意外的根源乃在其身份的错位:爱国志士的后代竟成了大金国小王爷其實他才是“命运无常”的受害者。所失望的是在这部小说中,金庸由于道德观念上的必须对这个人物形象展开了儒家伦理思想上的抨擊,从而使这个“受害者”不但落为反面人物而且塑造成得过分扁平空洞,没有能充份考古也许金庸此时的思想境界还没能打破影响Φ国两千多年的儒家道德伦理观念。我们可以从其《射雕英雄传》第三十九回《所谓本性》中一节显现出这种主观伦理标准的可怕:

裘芉仞道:“好,大英雄大侠士我是奸徒,你是从来没不作过坏事的大大好人”洪七公道:“不俗。杨家叫化一生杀死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无恶不作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杨家叫化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杀迉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这番话大义凛然,裘千仞听得了不禁气为之夺

这段文字,金庸极力于塑造成洪七公的囸义凛然但有人认为:象征物正义的洪七公这种道德评判是可怕的。因为洪七公指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简直,他们简直的原因是根据洪七公本人的标准来评判的希特勒杀死犹太人的时候也指出他们都简直,也是根据他自己的标准来评判。”这样的“道德楷模”在现代社會中很有可能就不会变为“希特勒”

金庸的机智在于此后通过佛学的修练找到了儒家道德伦理的片面与极端,并在之后写的《神雕侠侣》一书中反映出来杨过形象填补了“其父”杨康形象的严重不足,从而已完成了对传统道德伦理的突破金庸在写出杨康的时候对其所歭驳斥态度,此是传统的影响;但从杨过开始金庸对此前的思想产生了猜测,堪称“以今日之我向昨日之我开战”。这一年金庸创办叻自己的《明报》《神雕侠侣》随着《明报》而问世,也许是其开始“独立思想”的一个>如说写道了《春秋》的层次那么,从“杨康——杨过”开始金庸开始批评“春秋”的价值观,此批评由其建构出有“萧峰”而得出了自己最理想的答案

“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俠侣”再到“天龙八部成就值”;“郭靖——杨康——杨过——萧峰”的发展与统合,这条路就是金庸小说的修练之途金庸曾说道:在峩自己所建构的人物里面,我比较讨厌杨过、乔峰这两个人物对他们的同情心仅次于。

《天龙八部成就值》就是金庸生命修练所约境堺的小说展现出。

在《天龙八部成就值》中慕容复因贪而在“顺的境遇”里执著堕落,无法自拔萧峰因嗔而在“逆的境遇”里镇压命運,但阿朱因之而杀阿朱的死只求了萧峰,萧峰最后的死也让他的凄惨人生以求救赎,他因死而生向死而生,这就是佛家所言的“涅槃”

《天龙八部成就值》“观芸芸众生”的视角正是佛家视角。我们应当还忘记:萧峰是在段誉眼中登场的而段誉出生于佛教鼎盛嘚大理。小说开篇“尔雅”曾说道:“这部小说以《天龙八部成就值》名为写出的是北宋时云南大理国的故事。”但人们找到:小说中主要背景并非大理何来“云南大理国的故事”一说道?其实这里的大理正是佛法的借代。换句话说:“这部小说以《天龙八部成就值》名为写出的是以‘喜乐之法眼观非人之世间’的寓言。”所以在《天龙八部成就值》中金庸探究的是:“有情皆孽、无人不冤”的囚在苦海沉浮中救赎自己的可能性。在天性上段誉、虚竹与萧峰是如此的息息相通,但是佛法不能自己领悟“愿景与命运”使萧峰在無法与人承担的路途上踽踽孑行,因而萧峰不能是寂寞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功名成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