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 GMgm号在哪个文件里实力强

&&请问: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美国通用电气(GE)为何成功 ...
请问: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美国通用电气(GE)为何成功,而美国通用汽车(GM)却失败了
请问: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美国通用电气(GE)为何成功,而美国通用汽车(GM)却失败了
  通用电气的每一位继任者都会突破前任的做法,而每位领导人的责任之一就是挑选出那个能正确变革的继承人。正是依靠这种主动的新陈代谢,通用电气并未像其他公司一样困守于不合时宜的管理结构、企业文化和产品线,也避免了多数公司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基业长青  作为1896年以来唯一一家始终属于道.琼斯指数成分股的公司,通用电气证明了自己始终拥有抓住每个时代新兴机会的能力。这并非源于爱迪生于1879年发明灯泡时确立的研发传统,也不符合华尔街上对公众公司的考量标准如专注、稳健。  今年来华期间,杰克.韦尔奇不厌其烦地告诉中国的企业家,战略并非多元化或进入金融业这样设定好的计划,而是一条理念:让自己在竞争中立于强势地位。“关键不是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而是对即时发生的事情有正确的判断,然后做出正确的动作”。  翻阅通用电气的历史,不难发现,与多数美国商业巨头不同,它从不对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加以限制:当其大型机械业务面临反垄断官司,它就开拓家用电器市场以换取民间亲和力;当萧条与战争来临,它加大军工产业在公司总收入的比重;而当制造业发展渐趋平缓,它转而进入利润更高的媒体娱乐业及金融服务业……  以财务稳健为多元化的前提之下,韦尔奇认为,确保成功的答案只有一个: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人。  1892年4月,爱迪生发明灯泡13年后,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Edison General Electric)和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Thomson-Houston Electric)合并成为通用电气。合并双方是交流电电器设备制造行业的前两名,且各自拥有一名发明天才: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和伊莱修.汤姆森(Elihu Thomson),主导并购的是资本之手: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  按照世俗之见,这家合并后拥有一万名员工及数千项专利的行业巨头,应由规模更大的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控制。但摩根看中了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高超的销售能力,并将其董事长查尔斯.科芬扶上前台。  虽然由此导致爱迪生的黯然出局,但这一选择至少从两个方面决定了通用电气的命运:首先它明确了通用电气应是一家优秀商人而非天才发明家主导的企业;而在主导了通用电气历史上第一次公司政治后,J.P. 摩根便不再插手公司事务,这为后来的通用电气董事会立下榜样,在其百年历史中,并无一任董事长或总裁遭受董事会指手画脚乃至逼宫,而是得到尽可能多的支持与建议。  科芬被人们评价为“天生的领导者,但从不下命令”,“优秀的政客及销售者的合体”。除了长于谈判,并亲笔为客户写商业计划,科芬还是富有洞见的管理者:他超越了当时大行其道的铁路公司子公司控制模式,实现中央集权,并细致规划了中层经理的权力和责任。这些被商业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 Chandler)喻为“组织一家现代工业企业的标准方式”。  在科芬任通用电气董事长的10年间,他的副手是发明天才伊莱修.汤姆森的学生、长于生产管理的公司总裁艾德温.赖斯(Edwin Rice)。1892年通用电气成立之初,赖斯阅读报告时发现了一个年轻的德国移民查尔斯.斯坦因梅茨(Charles Steinmetz),游说对方加盟失败后,他找到科芬,表示为了得到斯坦因梅茨,希望通用电气收购斯坦因梅茨所在的公司。科芬不仅完成了这一并购,甚至协助赖斯建立了GE研究实验室,为性格乖张的施坦因梅茨提供研究空间。  这个后来被称为“魔术屋”的研究室,是通用电气保持商业与技术平衡发展的关键。这里不仅发明了X光管、钨灯泡和高频交流发电机,诞生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欧文.朗缪尔(Irving Langmuir),更被公司的下一任领袖欧文.杨称赞为“它本身就是资产损益表。”  但由于意识到赖斯缺乏商业天赋,科芬从未做对其移交权力之想,他选择了成长于纽约乡下的欧文.杨。在Stone & Webster负责法律事务时,杨在一桩诉讼案上曾打败通用电气。当接到科芬会面的邀请时,杨对自己的妻子说他可能被“打屁股”,但他得到的是通用电气的首席律师和负责政策的副总裁的职位。依靠在随后数年中所表现出的折冲樽俎的能力,杨在1922年被董事会选为科芬的接班人。  杨在任期间,他不仅应政府要求创立了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 of America),还将通用电气的业务由商业客户拓展到诸如洗衣机、洗碗机、钟表、空调和收音机这样的大众消费者领域,由此奠定了通用电气在平民中的亲善声望。  这也正好契合了科芬最早提出的“良性循环”理论:消费品的增加,令通用电气生产的涡轮机等发电设备销量提升,这又进一步促进了消费产品的销售。  科芬为通用电气日后的历任领导人的风格定下基调:充满自信,富有洞见,知人善用,敢于变革。明确的人才价值观让通用电气在管理尚不成熟的时代没有走向混乱与投机,并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  像科芬一样,杨也是一个“优秀的政客及销售者的合体”,1924年时他曾出任美国复兴委员会委员。从他开始,到雷金纳德.琼斯,通用电气每任总裁、董事长都有短暂从政的经历,这并非出于个人野心,而是响应政府号召,其直接结果是大大增加了通用电气在美国的重要性。  分权及多元化  “未来对于经理人的要求有何?知性纬度、战略能力、社会敏感、政治世故、全球意识,凌驾这一切的,是在变革中保持平衡的能力。”通用电气第六任CEO雷金纳德.琼斯曾总结说。  关于“在变革中保持平衡的能力”,很少有人比通用电气第四任董事长拉尔夫.科迪纳尔(在他任期内,通用电气开始有CEO的头衔)做的更好。  当中国企业们热衷于效仿通用电气的多元化,人们似乎忘记了,通用电气的多元化是因其卓越的研发能力而逐渐积累而成的,确保多元化成功的,是过去60年间逐渐完善的分权体制。而科迪纳尔正是这一变革的发起者。  在1940年代之前,通用电气一直是一家高度集权的大型企业。与欧文.杨一起执政的公司的第三任总裁杰拉德.斯沃普(Gerard Swope)甚至在二战期间被《财富》杂志形容为“普鲁士式的独裁者”,在他的专断之下,通用电气处于一种“悖论般成功的混乱”(paradoxically successful chaos)之中:一旦某人的创意得到斯沃普认可,他立即获得执行此事的授权,以及相应的头衔。虽然根本无法奢谈系统性管理,但通用电气在创新上仍保持了高度的活力,在大萧条的1930年代,它成功地将年销售额由2亿美元提升至近10亿美元。  但“悖论般成功的混乱”也带来了高成本和低效率:当时通用电气的冰箱由四个工厂分别生产部件,而烤面包机、钟表等小型电器同样在混乱的生产流程中组装而成。这让占整个公司30%收入的家用电器业务几乎无法盈利。  于是,当斯沃普于1943年任命拉尔夫.科迪纳尔任总裁助理时,后者被指派找出公司中管理及组织结构的问题。科迪纳尔用了3年时间上下考察,最终得出的结论:“除非我们能将决策的权责下放到离问题最近的人那里,否则公司很难与成百上千的小公司竞争。”  1950年因朝鲜战争,公司董事长威尔逊前去组织美国防守动员办公室,科迪纳尔成为了公司总裁。这给科迪纳尔留下了一道难题:他应赶在威尔逊回来前完成分权计划,还是缓慢开展变革?他选择了前者。  一时间,2000多名经理的职位被创立或重新定义,职能部门被废弃,相关人员数目被极大削减。他让120个部门总经理各自负责一块业务,权力委任的原则是“(每个人负责的领域)不比他的臂展宽太多”。  随之确立的是八项考核指标:盈利能力、市场份额、产能、产品领先性、人力发展、雇员态度、社会责任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为了将分权思想发扬光大,科迪纳尔在纽约克劳顿韦尔(Crotonville)兴建了通用电气管理发展学院。多年后,这里被韦尔奇整饬一新,成为他传授理念与倾听下属声音的圣地。  分权取得了巨大成功,从1951年到1956年,通用电气的收入从20亿美元翻了一倍。在1950年代,通用电气的业务主要为大型机械、家用电器、军工产品,到1960年拓宽到电力设备、原子能,到1970年代更进一步进入航空、计算机,能够如此快速的扩展产业布局,主要得益于分权带来的灵活性。  当然,它也孕育了另一种官僚体制:让人们以为凡具有优秀适应能力的管理者可以负责任何工作。当通用电气于1960年代末收购一家法国的计算机厂商之后,当时的总裁弗雷德.博奇选择了一个既不懂计算机、又不会说法语的“通才”。他不仅使公司损失2亿美元,更令通用电气错过了电脑产业腾飞的时机,最后只能退出此领域。  是雷金纳德.琼斯让通用电气重铸辉煌。琼斯的全部商业生涯都在通用电气度过。最初的审计师工作让他几乎走遍了通用电气各公司。随后他进入管理梯队,先后担任消费者、公用事业、工业、建设和物流等领域的经理。1968年,他成为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并于1972年出任总裁、董事长兼CEO。  琼斯给全世界业务最为多元化的企业之一的通用电气带来了活力和新的战略方向。他的大多数多元化举措都靠内部增长支撑,而支撑内部增长的,则是强有力的研发、战略性规划以及“能为GE十年后的长期增长机会做好准备”的组织架构。  在琼斯治下,通用电气的销售由100亿美元翻倍到220亿美元,利润增长更快,从5.72亿美元变为14亿美元。更大的进步是通用电气进入了国际市场。作为美国国家出口委员会的主席,琼斯成为为世界贸易扩张和重建美国竞争力鼓吹的重要声音。  但琼斯最为公众所知的是他在改变商业和政府间关系时扮演的角色。作为美国商会主席和“美国商业圆桌会议”的联席主席,他是促成企业与政府间建设性对话的带头人。美国三任总统及内阁成员经常致电于他,寻求经济政策的忠告。在政治领域,他最重要的成
提问者的感言:谢谢您的解答!
其他回答4条
  通用电气的每一位继任者都会突破前任的做法,而每位领导人的责任之一就是挑选出那个能正确变革的继承人。正是依靠这种主动的新陈代谢,通用电气并未像其他公司一样困守于不合时宜的管理结构、企业文化和产品线,也避免了多数公司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基业长青  作为1896年以来唯一一家始终属于道.琼斯指数成分股的公司,通用电气证明了自己始终拥有抓住每个时代新兴机会的能力。这并非源于爱迪生于1879年发明灯泡时确立的研发传统,也不符合华尔街上对公众公司的考量标准如专注、稳健。  今年来华期间,杰克.韦尔奇不厌其烦地告诉中国的企业家,战略并非多元化或进入金融业这样设定好的计划,而是一条理念:让自己在竞争中立于强势地位。“关键不是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而是对即时发生的事情有正确的判断,然后做出正确的动作”。  翻阅通用电气的历史,不难发现,与多数美国商业巨头不同,它从不对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加以限制:当其大型机械业务面临反垄断官司,它就开拓家用电器市场以换取民间亲和力;当萧条与战争来临,它加大军工产业在公司总收入的比重;而当制造业发展渐趋平缓,它转而进入利润更高的媒体娱乐业及金融服务业……  以财务稳健为多元化的前提之下,韦尔奇认为,确保成功的答案只有一个: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人。  1892年4月,爱迪生发明灯泡13年后,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Edison General Electric)和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Thomson-Houston Electric)合并成为通用电气。合并双方是交流电电器设备制造行业的前两名,且各自拥有一名发明天才: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和伊莱修.汤姆森(Elihu Thomson),主导并购的是资本之手: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  按照世俗之见,这家合并后拥有一万名员工及数千项专利的行业巨头,应由规模更大的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控制。但摩根看中了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高超的销售能力,并将其董事长查尔斯.科芬扶上前台。  虽然由此导致爱迪生的黯然出局,但这一选择至少从两个方面决定了通用电气的命运:首先它明确了通用电气应是一家优秀商人而非天才发明家主导的企业;而在主导了通用电气历史上第一次公司政治后,J.P. 摩根便不再插手公司事务,这为后来的通用电气董事会立下榜样,在其百年历史中,并无一任董事长或总裁遭受董事会指手画脚乃至逼宫,而是得到尽可能多的支持与建议。  科芬被人们评价为“天生的领导者,但从不下命令”,“优秀的政客及销售者的合体”。除了长于谈判,并亲笔为客户写商业计划,科芬还是富有洞见的管理者:他超越了当时大行其道的铁路公司子公司控制模式,实现中央集权,并细致规划了中层经理的权力和责任。这些被商业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 Chandler)喻为“组织一家现代工业企业的标准方式”。  在科芬任通用电气董事长的10年间,他的副手是发明天才伊莱修.汤姆森的学生、长于生产管理的公司总裁艾德温.赖斯(Edwin Rice)。1892年通用电气成立之初,赖斯阅读报告时发现了一个年轻的德国移民查尔斯.斯坦因梅茨(Charles Steinmetz),游说对方加盟失败后,他找到科芬,表示为了得到斯坦因梅茨,希望通用电气收购斯坦因梅茨所在的公司。科芬不仅完成了这一并购,甚至协助赖斯建立了GE研究实验室,为性格乖张的施坦因梅茨提供研究空间。  这个后来被称为“魔术屋”的研究室,是通用电气保持商业与技术平衡发展的关键。这里不仅发明了X光管、钨灯泡和高频交流发电机,诞生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欧文.朗缪尔(Irving Langmuir),更被公司的下一任领袖欧文.杨称赞为“它本身就是资产损益表。”  但由于意识到赖斯缺乏商业天赋,科芬从未做对其移交权力之想,他选择了成长于纽约乡下的欧文.杨。在Stone & Webster负责法律事务时,杨在一桩诉讼案上曾打败通用电气。当接到科芬会面的邀请时,杨对自己的妻子说他可能被“打屁股”,但他得到的是通用电气的首席律师和负责政策的副总裁的职位。依靠在随后数年中所表现出的折冲樽俎的能力,杨在1922年被董事会选为科芬的接班人。  杨在任期间,他不仅应政府要求创立了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 of America),还将通用电气的业务由商业客户拓展到诸如洗衣机、洗碗机、钟表、空调和收音机这样的大众消费者领域,由此奠定了通用电气在平民中的亲善声望。  这也正好契合了科芬最早提出的“良性循环”理论:消费品的增加,令通用电气生产的涡轮机等发电设备销量提升,这又进一步促进了消费产品的销售。  科芬为通用电气日后的历任领导人的风格定下基调:充满自信,富有洞见,知人善用,敢于变革。明确的人才价值观让通用电气在管理尚不成熟的时代没有走向混乱与投机,并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  像科芬一样,杨也是一个“优秀的政客及销售者的合体”,1924年时他曾出任美国复兴委员会委员。从他开始,到雷金纳德.琼斯,通用电气每任总裁、董事长都有短暂从政的经历,这并非出于个人野心,而是响应政府号召,其直接结果是大大增加了通用电气在美国的重要性。  分权及多元化  “未来对于经理人的要求有何?知性纬度、战略能力、社会敏感、政治世故、全球意识,凌驾这一切的,是在变革中保持平衡的能力。”通用电气第六任CEO雷金纳德.琼斯曾总结说。  关于“在变革中保持平衡的能力”,很少有人比通用电气第四任董事长拉尔夫.科迪纳尔(在他任期内,通用电气开始有CEO的头衔)做的更好。  当中国企业们热衷于效仿通用电气的多元化,人们似乎忘记了,通用电气的多元化是因其卓越的研发能力而逐渐积累而成的,确保多元化成功的,是过去60年间逐渐完善的分权体制。而科迪纳尔正是这一变革的发起者。  在1940年代之前,通用电气一直是一家高度集权的大型企业。与欧文.杨一起执政的公司的第三任总裁杰拉德.斯沃普(Gerard Swope)甚至在二战期间被《财富》杂志形容为“普鲁士式的独裁者”,在他的专断之下,通用电气处于一种“悖论般成功的混乱”(paradoxically successful chaos)之中:一旦某人的创意得到斯沃普认可,他立即获得执行此事的授权,以及相应的头衔。虽然根本无法奢谈系统性管理,但通用电气在创新上仍保持了高度的活力,在大萧条的1930年代,它成功地将年销售额由2亿美元提升至近10亿美元。  但“悖论般成功的混乱”也带来了高成本和低效率:当时通用电气的冰箱由四个工厂分别生产部件,而烤面包机、钟表等小型电器同样在混乱的生产流程中组装而成。这让占整个公司30%收入的家用电器业务几乎无法盈利。  于是,当斯沃普于1943年任命拉尔夫.科迪纳尔任总裁助理时,后者被指派找出公司中管理及组织结构的问题。科迪纳尔用了3年时间上下考察,最终得出的结论:“除非我们能将决策的权责下放到离问题最近的人那里,否则公司很难与成百上千的小公司竞争。”  1950年因朝鲜战争,公司董事长威尔逊前去组织美国防守动员办公室,科迪纳尔成为了公司总裁。这给科迪纳尔留下了一道难题:他应赶在威尔逊回来前完成分权计划,还是缓慢开展变革?他选择了前者。  一时间,2000多名经理的职位被创立或重新定义,职能部门被废弃,相关人员数目被极大削减。他让120个部门总经理各自负责一块业务,权力委任的原则是“(每个人负责的领域)不比他的臂展宽太多”。  随之确立的是八项考核指标:盈利能力、市场份额、产能、产品领先性、人力发展、雇员态度、社会责任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为了将分权思想发扬光大,科迪纳尔在纽约克劳顿韦尔(Crotonville)兴建了通用电气管理发展学院。多年后,这里被韦尔奇整饬一新,成为他传授理念与倾听下属声音的圣地。  分权取得了巨大成功,从1951年到1956年,通用电气的收入从20亿美元翻了一倍。在1950年代,通用电气的业务主要为大型机械、家用电器、军工产品,到1960年拓宽到电力设备、原子能,到1970年代更进一步进入航空、计算机,能够如此快速的扩展产业布局,主要得益于分权带来的灵活性。  当然,它也孕育了另一种官僚体制:让人们以为凡具有优秀适应能力的管理者可以负责任何工作。当通用电气于1960年代末收购一家法国的计算机厂商之后,当时的总裁弗雷德.博奇选择了一个既不懂计算机、又不会说法语的“通才”。他不仅使公司损失2亿美元,更令通用电气错过了电脑产业腾飞的时机,最后只能退出此领域。  是雷金纳德.琼斯让通用电气重铸辉煌。琼斯的全部商业生涯都在通用电气度过。最初的审计师工作让他几乎走遍了通用电气各公司。随后他进入管理梯队,先后担任消费者、公用事业、工业、建设和物流等领域的经理。1968年,他成为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并于1972年出任总裁、董事长兼CEO。  琼斯给全世界业务最为多元化的企业之一的通用电气带来了活力和新的战略方向。他的大多数多元化举措都靠内部增长支撑,而支撑内部增长的,则是强有力的研发、战略性规划以及“能为GE十年后的长期增长机会做好准备”的组织架构。  在琼斯治下,通用电气的销售由100亿美元翻倍到220亿美元,利润增长更快,从5.72亿美元变为14亿美元。更大的进步是通用电气进入了国际市场。作为美国国家出口委员会的主席,琼斯成为为世界贸易扩张和重建美国竞争力鼓吹的重要声音。  但琼斯最为公众所知的是他在改变商业和政府间关系时扮演的角色。作为美国商会主席和“美国商业圆桌会议”的联席主席,他是促成企业与政府间建设性对话的带头人。美国三任总统及内阁成员经常致电于他,寻求经济政策的忠告。在政治领域,他最重要的成
  通用电气的每一位继任者都会突破前任的做法,而每位领导人的责任之一就是挑选出那个能正确变革的继承人。正是依靠这种主动的新陈代谢,通用电气并未像其他公司一样困守于不合时宜的管理结构、企业文化和产品线,也避免了多数公司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基业长青  作为1896年以来唯一一家始终属于道.琼斯指数成分股的公司,通用电气证明了自己始终拥有抓住每个时代新兴机会的能力。这并非源于爱迪生于1879年发明灯泡时确立的研发传统,也不符合华尔街上对公众公司的考量标准如专注、稳健。  今年来华期间,杰克.韦尔奇不厌其烦地告诉中国的企业家,战略并非多元化或进入金融业这样设定好的计划,而是一条理念:让自己在竞争中立于强势地位。“关键不是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而是对即时发生的事情有正确的判断,然后做出正确的动作”。  翻阅通用电气的历史,不难发现,与多数美国商业巨头不同,它从不对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加以限制:当其大型机械业务面临反垄断官司,它就开拓家用电器市场以换取民间亲和力;当萧条与战争来临,它加大军工产业在公司总收入的比重;而当制造业发展渐趋平缓,它转而进入利润更高的媒体娱乐业及金融服务业……  以财务稳健为多元化的前提之下,韦尔奇认为,确保成功的答案只有一个: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人。  1892年4月,爱迪生发明灯泡13年后,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Edison General Electric)和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Thomson-Houston Electric)合并成为通用电气。合并双方是交流电电器设备制造行业的前两名,且各自拥有一名发明天才: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和伊莱修.汤姆森(Elihu Thomson),主导并购的是资本之手: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  按照世俗之见,这家合并后拥有一万名员工及数千项专利的行业巨头,应由规模更大的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控制。但摩根看中了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高超的销售能力,并将其董事长查尔斯.科芬扶上前台。  虽然由此导致爱迪生的黯然出局,但这一选择至少从两个方面决定了通用电气的命运:首先它明确了通用电气应是一家优秀商人而非天才发明家主导的企业;而在主导了通用电气历史上第一次公司政治后,J.P. 摩根便不再插手公司事务,这为后来的通用电气董事会立下榜样,在其百年历史中,并无一任董事长或总裁遭受董事会指手画脚乃至逼宫,而是得到尽可能多的支持与建议。  科芬被人们评价为“天生的领导者,但从不下命令”,“优秀的政客及销售者的合体”。除了长于谈判,并亲笔为客户写商业计划,科芬还是富有洞见的管理者:他超越了当时大行其道的铁路公司子公司控制模式,实现中央集权,并细致规划了中层经理的权力和责任。这些被商业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 Chandler)喻为“组织一家现代工业企业的标准方式”。  在科芬任通用电气董事长的10年间,他的副手是发明天才伊莱修.汤姆森的学生、长于生产管理的公司总裁艾德温.赖斯(Edwin Rice)。1892年通用电气成立之初,赖斯阅读报告时发现了一个年轻的德国移民查尔斯.斯坦因梅茨(Charles Steinmetz),游说对方加盟失败后,他找到科芬,表示为了得到斯坦因梅茨,希望通用电气收购斯坦因梅茨所在的公司。科芬不仅完成了这一并购,甚至协助赖斯建立了GE研究实验室,为性格乖张的施坦因梅茨提供研究空间。  这个后来被称为“魔术屋”的研究室,是通用电气保持商业与技术平衡发展的关键。这里不仅发明了X光管、钨灯泡和高频交流发电机,诞生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欧文.朗缪尔(Irving Langmuir),更被公司的下一任领袖欧文.杨称赞为“它本身就是资产损益表。”  但由于意识到赖斯缺乏商业天赋,科芬从未做对其移交权力之想,他选择了成长于纽约乡下的欧文.杨。在Stone & Webster负责法律事务时,杨在一桩诉讼案上曾打败通用电气。当接到科芬会面的邀请时,杨对自己的妻子说他可能被“打屁股”,但他得到的是通用电气的首席律师和负责政策的副总裁的职位。依靠在随后数年中所表现出的折冲樽俎的能力,杨在1922年被董事会选为科芬的接班人。  杨在任期间,他不仅应政府要求创立了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 of America),还将通用电气的业务由商业客户拓展到诸如洗衣机、洗碗机、钟表、空调和收音机这样的大众消费者领域,由此奠定了通用电气在平民中的亲善声望。  这也正好契合了科芬最早提出的“良性循环”理论:消费品的增加,令通用电气生产的涡轮机等发电设备销量提升,这又进一步促进了消费产品的销售。  科芬为通用电气日后的历任领导人的风格定下基调:充满自信,富有洞见,知人善用,敢于变革。明确的人才价值观让通用电气在管理尚不成熟的时代没有走向混乱与投机,并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  像科芬一样,杨也是一个“优秀的政客及销售者的合体”,1924年时他曾出任美国复兴委员会委员。从他开始,到雷金纳德.琼斯,通用电气每任总裁、董事长都有短暂从政的经历,这并非出于个人野心,而是响应政府号召,其直接结果是大大增加了通用电气在美国的重要性。  分权及多元化  “未来对于经理人的要求有何?知性纬度、战略能力、社会敏感、政治世故、全球意识,凌驾这一切的,是在变革中保持平衡的能力。”通用电气第六任CEO雷金纳德.琼斯曾总结说。  关于“在变革中保持平衡的能力”,很少有人比通用电气第四任董事长拉尔夫.科迪纳尔(在他任期内,通用电气开始有CEO的头衔)做的更好。  当中国企业们热衷于效仿通用电气的多元化,人们似乎忘记了,通用电气的多元化是因其卓越的研发能力而逐渐积累而成的,确保多元化成功的,是过去60年间逐渐完善的分权体制。而科迪纳尔正是这一变革的发起者。  在1940年代之前,通用电气一直是一家高度集权的大型企业。与欧文.杨一起执政的公司的第三任总裁杰拉德.斯沃普(Gerard Swope)甚至在二战期间被《财富》杂志形容为“普鲁士式的独裁者”,在他的专断之下,通用电气处于一种“悖论般成功的混乱”(paradoxically successful chaos)之中:一旦某人的创意得到斯沃普认可,他立即获得执行此事的授权,以及相应的头衔。虽然根本无法奢谈系统性管理,但通用电气在创新上仍保持了高度的活力,在大萧条的1930年代,它成功地将年销售额由2亿美元提升至近10亿美元。  但“悖论般成功的混乱”也带来了高成本和低效率:当时通用电气的冰箱由四个工厂分别生产部件,而烤面包机、钟表等小型电器同样在混乱的生产流程中组装而成。这让占整个公司30%收入的家用电器业务几乎无法盈利。  于是,当斯沃普于1943年任命拉尔夫.科迪纳尔任总裁助理时,后者被指派找出公司中管理及组织结构的问题。科迪纳尔用了3年时间上下考察,最终得出的结论:“除非我们能将决策的权责下放到离问题最近的人那里,否则公司很难与成百上千的小公司竞争。”  1950年因朝鲜战争,公司董事长威尔逊前去组织美国防守动员办公室,科迪纳尔成为了公司总裁。这给科迪纳尔留下了一道难题:他应赶在威尔逊回来前完成分权计划,还是缓慢开展变革?他选择了前者。  一时间,2000多名经理的职位被创立或重新定义,职能部门被废弃,相关人员数目被极大削减。他让120个部门总经理各自负责一块业务,权力委任的原则是“(每个人负责的领域)不比他的臂展宽太多”。  随之确立的是八项考核指标:盈利能力、市场份额、产能、产品领先性、人力发展、雇员态度、社会责任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为了将分权思想发扬光大,科迪纳尔在纽约克劳顿韦尔(Crotonville)兴建了通用电气管理发展学院。多年后,这里被韦尔奇整饬一新,成为他传授理念与倾听下属声音的圣地。  分权取得了巨大成功,从1951年到1956年,通用电气的收入从20亿美元翻了一倍。在1950年代,通用电气的业务主要为大型机械、家用电器、军工产品,到1960年拓宽到电力设备、原子能,到1970年代更进一步进入航空、计算机,能够如此快速的扩展产业布局,主要得益于分权带来的灵活性。  当然,它也孕育了另一种官僚体制:让人们以为凡具有优秀适应能力的管理者可以负责任何工作。当通用电气于1960年代末收购一家法国的计算机厂商之后,当时的总裁弗雷德.博奇选择了一个既不懂计算机、又不会说法语的“通才”。他不仅使公司损失2亿美元,更令通用电气错过了电脑产业腾飞的时机,最后只能退出此领域。  是雷金纳德.琼斯让通用电气重铸辉煌。琼斯的全部商业生涯都在通用电气度过。最初的审计师工作让他几乎走遍了通用电气各公司。随后他进入管理梯队,先后担任消费者、公用事业、工业、建设和物流等领域的经理。1968年,他成为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并于1972年出任总裁、董事长兼CEO。  琼斯给全世界业务最为多元化的企业之一的通用电气带来了活力和新的战略方向。他的大多数多元化举措都靠内部增长支撑,而支撑内部增长的,则是强有力的研发、战略性规划以及“能为GE十年后的长期增长机会做好准备”的组织架构。  在琼斯治下,通用电气的销售由100亿美元翻倍到220亿美元,利润增长更快,从5.72亿美元变为14亿美元。更大的进步是通用电气进入了国际市场。作为美国国家出口委员会的主席,琼斯成为为世界贸易扩张和重建美国竞争力鼓吹的重要声音。  但琼斯最为公众所知的是他在改变商业和政府间关系时扮演的角色。作为美国商会主席和“美国商业圆桌会议”的联席主席,他是促成企业与政府间建设性对话的带头人。美国三任总统及内阁成员经常致电于他,寻求经济政策的忠告。在政治领域,他最重要的成
  通用电气的每一位继任者都会突破前任的做法,而每位领导人的责任之一就是挑选出那个能正确变革的继承人。正是依靠这种主动的新陈代谢,通用电气并未像其他公司一样困守于不合时宜的管理结构、企业文化和产品线,也避免了多数公司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基业长青  作为1896年以来唯一一家始终属于道.琼斯指数成分股的公司,通用电气证明了自己始终拥有抓住每个时代新兴机会的能力。这并非源于爱迪生于1879年发明灯泡时确立的研发传统,也不符合华尔街上对公众公司的考量标准如专注、稳健。  今年来华期间,杰克.韦尔奇不厌其烦地告诉中国的企业家,战略并非多元化或进入金融业这样设定好的计划,而是一条理念:让自己在竞争中立于强势地位。“关键不是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而是对即时发生的事情有正确的判断,然后做出正确的动作”。  翻阅通用电气的历史,不难发现,与多数美国商业巨头不同,它从不对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加以限制:当其大型机械业务面临反垄断官司,它就开拓家用电器市场以换取民间亲和力;当萧条与战争来临,它加大军工产业在公司总收入的比重;而当制造业发展渐趋平缓,它转而进入利润更高的媒体娱乐业及金融服务业……  以财务稳健为多元化的前提之下,韦尔奇认为,确保成功的答案只有一个: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人。  1892年4月,爱迪生发明灯泡13年后,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Edison General Electric)和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Thomson-Houston Electric)合并成为通用电气。合并双方是交流电电器设备制造行业的前两名,且各自拥有一名发明天才: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和伊莱修.汤姆森(Elihu Thomson),主导并购的是资本之手: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  按照世俗之见,这家合并后拥有一万名员工及数千项专利的行业巨头,应由规模更大的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控制。但摩根看中了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高超的销售能力,并将其董事长查尔斯.科芬扶上前台。  虽然由此导致爱迪生的黯然出局,但这一选择至少从两个方面决定了通用电气的命运:首先它明确了通用电气应是一家优秀商人而非天才发明家主导的企业;而在主导了通用电气历史上第一次公司政治后,J.P. 摩根便不再插手公司事务,这为后来的通用电气董事会立下榜样,在其百年历史中,并无一任董事长或总裁遭受董事会指手画脚乃至逼宫,而是得到尽可能多的支持与建议。  科芬被人们评价为“天生的领导者,但从不下命令”,“优秀的政客及销售者的合体”。除了长于谈判,并亲笔为客户写商业计划,科芬还是富有洞见的管理者:他超越了当时大行其道的铁路公司子公司控制模式,实现中央集权,并细致规划了中层经理的权力和责任。这些被商业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 Chandler)喻为“组织一家现代工业企业的标准方式”。  在科芬任通用电气董事长的10年间,他的副手是发明天才伊莱修.汤姆森的学生、长于生产管理的公司总裁艾德温.赖斯(Edwin Rice)。1892年通用电气成立之初,赖斯阅读报告时发现了一个年轻的德国移民查尔斯.斯坦因梅茨(Charles Steinmetz),游说对方加盟失败后,他找到科芬,表示为了得到斯坦因梅茨,希望通用电气收购斯坦因梅茨所在的公司。科芬不仅完成了这一并购,甚至协助赖斯建立了GE研究实验室,为性格乖张的施坦因梅茨提供研究空间。  这个后来被称为“魔术屋”的研究室,是通用电气保持商业与技术平衡发展的关键。这里不仅发明了X光管、钨灯泡和高频交流发电机,诞生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欧文.朗缪尔(Irving Langmuir),更被公司的下一任领袖欧文.杨称赞为“它本身就是资产损益表。”  但由于意识到赖斯缺乏商业天赋,科芬从未做对其移交权力之想,他选择了成长于纽约乡下的欧文.杨。在Stone & Webster负责法律事务时,杨在一桩诉讼案上曾打败通用电气。当接到科芬会面的邀请时,杨对自己的妻子说他可能被“打屁股”,但他得到的是通用电气的首席律师和负责政策的副总裁的职位。依靠在随后数年中所表现出的折冲樽俎的能力,杨在1922年被董事会选为科芬的接班人。  杨在任期间,他不仅应政府要求创立了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 of America),还将通用电气的业务由商业客户拓展到诸如洗衣机、洗碗机、钟表、空调和收音机这样的大众消费者领域,由此奠定了通用电气在平民中的亲善声望。  这也正好契合了科芬最早提出的“良性循环”理论:消费品的增加,令通用电气生产的涡轮机等发电设备销量提升,这又进一步促进了消费产品的销售。  科芬为通用电气日后的历任领导人的风格定下基调:充满自信,富有洞见,知人善用,敢于变革。明确的人才价值观让通用电气在管理尚不成熟的时代没有走向混乱与投机,并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  像科芬一样,杨也是一个“优秀的政客及销售者的合体”,1924年时他曾出任美国复兴委员会委员。从他开始,到雷金纳德.琼斯,通用电气每任总裁、董事长都有短暂从政的经历,这并非出于个人野心,而是响应政府号召,其直接结果是大大增加了通用电气在美国的重要性。  分权及多元化  “未来对于经理人的要求有何?知性纬度、战略能力、社会敏感、政治世故、全球意识,凌驾这一切的,是在变革中保持平衡的能力。”通用电气第六任CEO雷金纳德.琼斯曾总结说。  关于“在变革中保持平衡的能力”,很少有人比通用电气第四任董事长拉尔夫.科迪纳尔(在他任期内,通用电气开始有CEO的头衔)做的更好。  当中国企业们热衷于效仿通用电气的多元化,人们似乎忘记了,通用电气的多元化是因其卓越的研发能力而逐渐积累而成的,确保多元化成功的,是过去60年间逐渐完善的分权体制。而科迪纳尔正是这一变革的发起者。  在1940年代之前,通用电气一直是一家高度集权的大型企业。与欧文.杨一起执政的公司的第三任总裁杰拉德.斯沃普(Gerard Swope)甚至在二战期间被《财富》杂志形容为“普鲁士式的独裁者”,在他的专断之下,通用电气处于一种“悖论般成功的混乱”(paradoxically successful chaos)之中:一旦某人的创意得到斯沃普认可,他立即获得执行此事的授权,以及相应的头衔。虽然根本无法奢谈系统性管理,但通用电气在创新上仍保持了高度的活力,在大萧条的1930年代,它成功地将年销售额由2亿美元提升至近10亿美元。  但“悖论般成功的混乱”也带来了高成本和低效率:当时通用电气的冰箱由四个工厂分别生产部件,而烤面包机、钟表等小型电器同样在混乱的生产流程中组装而成。这让占整个公司30%收入的家用电器业务几乎无法盈利。  于是,当斯沃普于1943年任命拉尔夫.科迪纳尔任总裁助理时,后者被指派找出公司中管理及组织结构的问题。科迪纳尔用了3年时间上下考察,最终得出的结论:“除非我们能将决策的权责下放到离问题最近的人那里,否则公司很难与成百上千的小公司竞争。”  1950年因朝鲜战争,公司董事长威尔逊前去组织美国防守动员办公室,科迪纳尔成为了公司总裁。这给科迪纳尔留下了一道难题:他应赶在威尔逊回来前完成分权计划,还是缓慢开展变革?他选择了前者。  一时间,2000多名经理的职位被创立或重新定义,职能部门被废弃,相关人员数目被极大削减。他让120个部门总经理各自负责一块业务,权力委任的原则是“(每个人负责的领域)不比他的臂展宽太多”。  随之确立的是八项考核指标:盈利能力、市场份额、产能、产品领先性、人力发展、雇员态度、社会责任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为了将分权思想发扬光大,科迪纳尔在纽约克劳顿韦尔(Crotonville)兴建了通用电气管理发展学院。多年后,这里被韦尔奇整饬一新,成为他传授理念与倾听下属声音的圣地。  分权取得了巨大成功,从1951年到1956年,通用电气的收入从20亿美元翻了一倍。在1950年代,通用电气的业务主要为大型机械、家用电器、军工产品,到1960年拓宽到电力设备、原子能,到1970年代更进一步进入航空、计算机,能够如此快速的扩展产业布局,主要得益于分权带来的灵活性。  当然,它也孕育了另一种官僚体制:让人们以为凡具有优秀适应能力的管理者可以负责任何工作。当通用电气于1960年代末收购一家法国的计算机厂商之后,当时的总裁弗雷德.博奇选择了一个既不懂计算机、又不会说法语的“通才”。他不仅使公司损失2亿美元,更令通用电气错过了电脑产业腾飞的时机,最后只能退出此领域。  是雷金纳德.琼斯让通用电气重铸辉煌。琼斯的全部商业生涯都在通用电气度过。最初的审计师工作让他几乎走遍了通用电气各公司。随后他进入管理梯队,先后担任消费者、公用事业、工业、建设和物流等领域的经理。1968年,他成为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并于1972年出任总裁、董事长兼CEO。  琼斯给全世界业务最为多元化的企业之一的通用电气带来了活力和新的战略方向。他的大多数多元化举措都靠内部增长支撑,而支撑内部增长的,则是强有力的研发、战略性规划以及“能为GE十年后的长期增长机会做好准备”的组织架构。  在琼斯治下,通用电气的销售由100亿美元翻倍到220亿美元,利润增长更快,从5.72亿美元变为14亿美元。更大的进步是通用电气进入了国际市场。作为美国国家出口委员会的主席,琼斯成为为世界贸易扩张和重建美国竞争力鼓吹的重要声音。  但琼斯最为公众所知的是他在改变商业和政府间关系时扮演的角色。作为美国商会主席和“美国商业圆桌会议”的联席主席,他是促成企业与政府间建设性对话的带头人。美国三任总统及内阁成员经常致电于他,寻求经济政策的忠告。在政治领域,他最重要的成
  通用电气的每一位继任者都会突破前任的做法,而每位领导人的责任之一就是挑选出那个能正确变革的继承人。正是依靠这种主动的新陈代谢,通用电气并未像其他公司一样困守于不合时宜的管理结构、企业文化和产品线,也避免了多数公司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基业长青  作为1896年以来唯一一家始终属于道.琼斯指数成分股的公司,通用电气证明了自己始终拥有抓住每个时代新兴机会的能力。这并非源于爱迪生于1879年发明灯泡时确立的研发传统,也不符合华尔街上对公众公司的考量标准如专注、稳健。  今年来华期间,杰克.韦尔奇不厌其烦地告诉中国的企业家,战略并非多元化或进入金融业这样设定好的计划,而是一条理念:让自己在竞争中立于强势地位。“关键不是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而是对即时发生的事情有正确的判断,然后做出正确的动作”。  翻阅通用电气的历史,不难发现,与多数美国商业巨头不同,它从不对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加以限制:当其大型机械业务面临反垄断官司,它就开拓家用电器市场以换取民间亲和力;当萧条与战争来临,它加大军工产业在公司总收入的比重;而当制造业发展渐趋平缓,它转而进入利润更高的媒体娱乐业及金融服务业……  以财务稳健为多元化的前提之下,韦尔奇认为,确保成功的答案只有一个: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人。  1892年4月,爱迪生发明灯泡13年后,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Edison General Electric)和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Thomson-Houston Electric)合并成为通用电气。合并双方是交流电电器设备制造行业的前两名,且各自拥有一名发明天才: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和伊莱修.汤姆森(Elihu Thomson),主导并购的是资本之手: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ohn Pierpont Morgan)。  按照世俗之见,这家合并后拥有一万名员工及数千项专利的行业巨头,应由规模更大的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控制。但摩根看中了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高超的销售能力,并将其董事长查尔斯.科芬扶上前台。  虽然由此导致爱迪生的黯然出局,但这一选择至少从两个方面决定了通用电气的命运:首先它明确了通用电气应是一家优秀商人而非天才发明家主导的企业;而在主导了通用电气历史上第一次公司政治后,J.P. 摩根便不再插手公司事务,这为后来的通用电气董事会立下榜样,在其百年历史中,并无一任董事长或总裁遭受董事会指手画脚乃至逼宫,而是得到尽可能多的支持与建议。  科芬被人们评价为“天生的领导者,但从不下命令”,“优秀的政客及销售者的合体”。除了长于谈判,并亲笔为客户写商业计划,科芬还是富有洞见的管理者:他超越了当时大行其道的铁路公司子公司控制模式,实现中央集权,并细致规划了中层经理的权力和责任。这些被商业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 Chandler)喻为“组织一家现代工业企业的标准方式”。  在科芬任通用电气董事长的10年间,他的副手是发明天才伊莱修.汤姆森的学生、长于生产管理的公司总裁艾德温.赖斯(Edwin Rice)。1892年通用电气成立之初,赖斯阅读报告时发现了一个年轻的德国移民查尔斯.斯坦因梅茨(Charles Steinmetz),游说对方加盟失败后,他找到科芬,表示为了得到斯坦因梅茨,希望通用电气收购斯坦因梅茨所在的公司。科芬不仅完成了这一并购,甚至协助赖斯建立了GE研究实验室,为性格乖张的施坦因梅茨提供研究空间。  这个后来被称为“魔术屋”的研究室,是通用电气保持商业与技术平衡发展的关键。这里不仅发明了X光管、钨灯泡和高频交流发电机,诞生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欧文.朗缪尔(Irving Langmuir),更被公司的下一任领袖欧文.杨称赞为“它本身就是资产损益表。”  但由于意识到赖斯缺乏商业天赋,科芬从未做对其移交权力之想,他选择了成长于纽约乡下的欧文.杨。在Stone & Webster负责法律事务时,杨在一桩诉讼案上曾打败通用电气。当接到科芬会面的邀请时,杨对自己的妻子说他可能被“打屁股”,但他得到的是通用电气的首席律师和负责政策的副总裁的职位。依靠在随后数年中所表现出的折冲樽俎的能力,杨在1922年被董事会选为科芬的接班人。  杨在任期间,他不仅应政府要求创立了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 of America),还将通用电气的业务由商业客户拓展到诸如洗衣机、洗碗机、钟表、空调和收音机这样的大众消费者领域,由此奠定了通用电气在平民中的亲善声望。  这也正好契合了科芬最早提出的“良性循环”理论:消费品的增加,令通用电气生产的涡轮机等发电设备销量提升,这又进一步促进了消费产品的销售。  科芬为通用电气日后的历任领导人的风格定下基调:充满自信,富有洞见,知人善用,敢于变革。明确的人才价值观让通用电气在管理尚不成熟的时代没有走向混乱与投机,并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  像科芬一样,杨也是一个“优秀的政客及销售者的合体”,1924年时他曾出任美国复兴委员会委员。从他开始,到雷金纳德.琼斯,通用电气每任总裁、董事长都有短暂从政的经历,这并非出于个人野心,而是响应政府号召,其直接结果是大大增加了通用电气在美国的重要性。  分权及多元化  “未来对于经理人的要求有何?知性纬度、战略能力、社会敏感、政治世故、全球意识,凌驾这一切的,是在变革中保持平衡的能力。”通用电气第六任CEO雷金纳德.琼斯曾总结说。  关于“在变革中保持平衡的能力”,很少有人比通用电气第四任董事长拉尔夫.科迪纳尔(在他任期内,通用电气开始有CEO的头衔)做的更好。  当中国企业们热衷于效仿通用电气的多元化,人们似乎忘记了,通用电气的多元化是因其卓越的研发能力而逐渐积累而成的,确保多元化成功的,是过去60年间逐渐完善的分权体制。而科迪纳尔正是这一变革的发起者。  在1940年代之前,通用电气一直是一家高度集权的大型企业。与欧文.杨一起执政的公司的第三任总裁杰拉德.斯沃普(Gerard Swope)甚至在二战期间被《财富》杂志形容为“普鲁士式的独裁者”,在他的专断之下,通用电气处于一种“悖论般成功的混乱”(paradoxically successful chaos)之中:一旦某人的创意得到斯沃普认可,他立即获得执行此事的授权,以及相应的头衔。虽然根本无法奢谈系统性管理,但通用电气在创新上仍保持了高度的活力,在大萧条的1930年代,它成功地将年销售额由2亿美元提升至近10亿美元。  但“悖论般成功的混乱”也带来了高成本和低效率:当时通用电气的冰箱由四个工厂分别生产部件,而烤面包机、钟表等小型电器同样在混乱的生产流程中组装而成。这让占整个公司30%收入的家用电器业务几乎无法盈利。  于是,当斯沃普于1943年任命拉尔夫.科迪纳尔任总裁助理时,后者被指派找出公司中管理及组织结构的问题。科迪纳尔用了3年时间上下考察,最终得出的结论:“除非我们能将决策的权责下放到离问题最近的人那里,否则公司很难与成百上千的小公司竞争。”  1950年因朝鲜战争,公司董事长威尔逊前去组织美国防守动员办公室,科迪纳尔成为了公司总裁。这给科迪纳尔留下了一道难题:他应赶在威尔逊回来前完成分权计划,还是缓慢开展变革?他选择了前者。  一时间,2000多名经理的职位被创立或重新定义,职能部门被废弃,相关人员数目被极大削减。他让120个部门总经理各自负责一块业务,权力委任的原则是“(每个人负责的领域)不比他的臂展宽太多”。  随之确立的是八项考核指标:盈利能力、市场份额、产能、产品领先性、人力发展、雇员态度、社会责任及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为了将分权思想发扬光大,科迪纳尔在纽约克劳顿韦尔(Crotonville)兴建了通用电气管理发展学院。多年后,这里被韦尔奇整饬一新,成为他传授理念与倾听下属声音的圣地。  分权取得了巨大成功,从1951年到1956年,通用电气的收入从20亿美元翻了一倍。在1950年代,通用电气的业务主要为大型机械、家用电器、军工产品,到1960年拓宽到电力设备、原子能,到1970年代更进一步进入航空、计算机,能够如此快速的扩展产业布局,主要得益于分权带来的灵活性。  当然,它也孕育了另一种官僚体制:让人们以为凡具有优秀适应能力的管理者可以负责任何工作。当通用电气于1960年代末收购一家法国的计算机厂商之后,当时的总裁弗雷德.博奇选择了一个既不懂计算机、又不会说法语的“通才”。他不仅使公司损失2亿美元,更令通用电气错过了电脑产业腾飞的时机,最后只能退出此领域。  是雷金纳德.琼斯让通用电气重铸辉煌。琼斯的全部商业生涯都在通用电气度过。最初的审计师工作让他几乎走遍了通用电气各公司。随后他进入管理梯队,先后担任消费者、公用事业、工业、建设和物流等领域的经理。1968年,他成为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并于1972年出任总裁、董事长兼CEO。  琼斯给全世界业务最为多元化的企业之一的通用电气带来了活力和新的战略方向。他的大多数多元化举措都靠内部增长支撑,而支撑内部增长的,则是强有力的研发、战略性规划以及“能为GE十年后的长期增长机会做好准备”的组织架构。  在琼斯治下,通用电气的销售由100亿美元翻倍到220亿美元,利润增长更快,从5.72亿美元变为14亿美元。更大的进步是通用电气进入了国际市场。作为美国国家出口委员会的主席,琼斯成为为世界贸易扩张和重建美国竞争力鼓吹的重要声音。  但琼斯最为公众所知的是他在改变商业和政府间关系时扮演的角色。作为美国商会主席和“美国商业圆桌会议”的联席主席,他是促成企业与政府间建设性对话的带头人。美国三任总统及内阁成员经常致电于他,寻求经济政策的忠告。在政治领域,他最重要的成
问答为您推荐
市场价:暂无
网友正在问
||||||||||
Copyright (C)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极网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m号在哪个文件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