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完成中国化过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佛教音乐网”的...

2012年全国导游大赛知识问答(单选题3)
201.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木塔是(&& )。
A.甘肃张掖县木塔&&&&&&&&&
B.石家庄天宁寺凌霄塔
C.山西应县木塔&&&&&
&&&&&&D.镇江市慈寿塔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74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02.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是(&& )。
A.天津独乐寺的观音阁&&&&&
B.江西南昌的滕王阁
C.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D.湖北武汉黄鹤楼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73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03.四月初八是佛诞生日,亦称(&& )。
A.腊八节&&&&&&
B.浴佛节&&&&&&
C.圣诞节&&&&&&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45页,旅游
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04.佛成道日,信众以五谷杂粮与干果掺合煮粥供佛,该节日是在(&&
A.十一月初八&&&
B.十二月初八&&&
C.正月初八&& D.二月初八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45页,旅游
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05.观音菩萨诞生日,是在(&& )。
A.正月十九&&&&
B.二月十九&&&&
C.三月十九&&&&
D.四月十九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45页,旅游
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06.地藏菩萨诞生日,是在(&& )。
A.六月三十&&&&
B.七月三十&&&&
C.八月三十&&&&
D.九月三十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45页,旅游
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07.西安大雁塔、杭州六和塔、泉州开元寺塔属于(&&
A.密檐式塔&&&&
B.楼阁式塔&&&
C.覆钵式塔&&&
D.金刚宝座塔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49页,旅游
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08.伊斯兰教的标记为(&& )。
A.半月&&&&&&&&
B.新月&&&&&&&&
C.圆月&&&&&&&&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57页,旅游
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09.佛教教义中的(&&
),是指佛家应坚持正当的经济生活和谋生方式。
A.正业&&&&&&&&
B.正见&&&&&&&&
C.正命&&&&&&&&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92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10.佛教教义中的(&&
)认为,只有坚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这些正确的行为,才可以积极地实践一切善行。
A.正业&&&&&&&&
B.正见&&&&&&&&
C.正命&&&&&&&&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92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11.佛教教义中的(&&
)认为,摒除杂念、专心致志是修行的枢纽。
A.正语&&&&&&&&
B.正定&&&&&&&&
C.正念&&&&&&&&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92~93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12.佛教教义中的(&&
)认为,只有要求信徒把心放在无常、无我、苦之上,才可以勇猛向道。
A.正念&&&&&&&&
B.正语&&&&&&&&
C.正定&&&&&&&&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92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标志着佛教已经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佛教”。
A.宗派佛教的出现&&&&&&&&&&&
B.佛教寺院的大量建造
C.佛经的大量翻译&&&&&&&&&&&
D.佛教僧人的大量增加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87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14.佛教最早在西藏的传播大约在(&& )。
A.1世纪左右&&&
&&&&&&&&&&&&B.3世纪左右
C.5世纪左右&&&&&&&&&&&&&&&
D.7世纪左右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87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15.道教节日中,玉皇大帝圣诞日是在(&& )。
A.正月初六&&&&
B.正月初七&&&&
C.正月初八&&&&
D.正月初九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54页,旅游
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16.道教全真教的创始人是(& &)。
A.丘处机&&&&&&
B.王重阳&&&&&&
C.郝大通&&&&&&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09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17.在佛教四大圣迹中,释迦牟尼的出生地是(&&
A.拘尸那迦&&&&
B.鹿野苑&&&&&
C.菩提伽耶&&&&&
D.兰毗尼园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39页,旅游
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18.四大宗教中,最早传入我国的是(&& )。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86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19.在我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的一派是(&&
A.禅宗&&&&&&&&
B.净土宗&&&&&&&
C.天台宗&&&&&&&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96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20.在佛教护法天神中,最著名的汉化伽蓝神是(&&
A.韦陀&&&&&&&&
B.帝释天&&&&&&&
C.济公&&&&&&&&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44页,旅游
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21.藏传佛教的寺庙中,首次供奉佛、法、僧“三宝”的是(&&
A.大昭寺&&&&&&
B.桑耶寺&&&&&&&
C.色拉寺&&&&&&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87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22.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寺庙围墙涂有红、白、黑三色花条,分别象征(&&
A.文殊菩萨、观音菩萨、金刚手菩萨&&&
B.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观音菩萨
C.观音菩萨、金刚手菩萨、文殊菩萨&&&
D.观音菩萨、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96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23.活佛转世制度是(&& )的独特产物。
A.汉地佛教&&&&
B.藏传佛教&&&
C.上座部佛教&&&
D.大乘佛教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01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24.佛教中被称为“大行菩萨”的是(&& )。
A.观音菩萨&&&&
B.文殊菩萨&&&&
C.普贤菩萨&&&&
D.地藏菩萨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43页,旅游
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25.佛教中被称为“大智菩萨”的是(&& )。
A.观音菩萨&&&&
B.文殊菩萨&&&&
C.普贤菩萨&&&&
D.地藏菩萨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43页,旅游
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26.号称“中国规模最大的休眠期天然火山博物馆”的是(&&
A.五大连池火山群&&&&&&&&&&&&&&&&
B.乔官火山群&&&
C.长白山火山群&&&&&&&&&&&&&&&&&&
D.腾冲火山群&&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466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27.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位于( &&)。
A.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新不列颠&&&&&&
B.中国的重庆奉节
C.墨西哥的伊克基尔&&&&&&&&&&&&&&
D.中国的广西乐业&&&&&&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471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28.我国于(&&
)底加入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A.1972年&&&&&&
B.1985年&&&&&&&
C.1997年&&&&&&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497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29.素以山水奇秀而驰名中外,被誉为“海上名山”的是(&&
A.泰山&&&&&&&&
B.普陀山&&&&&&&&
C.雁荡山&&&&&&&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96页,旅游
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30.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流经(&&
)个省、市、自治区。
A.9&&&&&&&&&&&
B.10&&&&&&&&&&&
C.11&&&&&&&&&&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0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31.黑龙江镜泊湖属于(&& )。
A.构造湖&&&&&&&
B.火口湖&&&&&&&
C.冰川湖&&&&&&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1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32.在“长江三峡”中,著名的景点神女峰位于(&&
A.虎跳峡&&&&&&&
B.巫峡&&&&&&&
C.瞿塘峡&&&&&&&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0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33.有“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之誉的名山是(&&
A.黄山&&&&&&&&&
B.天柱山&&&&&&&
C.雁荡山&&&&&&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96页,旅游
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3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是(&& )。
A.天山天池&&&&&&&&&&&&&&&&&&
B.庐山大天池
C.长白山天池&&&&&&&&&&&&&&&&
D.黑龙江五大连池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466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的石灰华地貌无论单体规模还是群体数量都位居世界之首。
A.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B.中国黄龙自然保护区
C.中国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D.中国香格里拉的白水台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470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36.我国丹霞地貌中面积最大、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地区是(&&
A.福建武夷山&&&&&&&&&&&&&&&&
B.江西龙虎山
C.广东丹霞山&&&&&&&&&&&&&&&&
D.安徽齐云山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473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37.素有“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之称的是(&&
A.长白山&&&&&&
B.五大连池&&&&&
C.阿里山&&&&&
D.云南腾冲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97页,旅游
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38.被称为“五岳之首”的名山是(&& )。
A.恒山&&&&&&&&
B.衡山&&&&&&&&&&
C.嵩山&&&&&&&&&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95页,旅游
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39.有“革命摇篮”之誉的名山是(&& )。
A.井&&&&&&
B.宝塔山&&&&&&&
C.清凉山&&&&&&&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97页,旅游
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40.湖泊按成因可以分为很多类,杭州西湖属于(&&
A.构造湖&&&&&&
B.堰塞湖&&&&&&&
C.海迹湖&&&&&&&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1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41.既是淡水湖又是海迹湖的湖泊是(&& )。
A.鄱阳湖&&&&&&&
B.洞庭湖&&&&&&&
C.太湖&&&&&&&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1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42.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 )。
A.鄱阳湖&&&&&&&
B.洞庭湖&&&&&&&
C.太湖&&&&&&&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1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43.我国最大、最著名的咸水湖是(&& )。
A.青海湖&&&&&
B.长白山天池&&&&
C.艾丁湖&&&&&
D.纳木错湖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1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44.我国面积最大的海岛是(&& )。
A.海南岛&&&&&&
B.台湾岛&&&&&&
C.舟山群岛&&&&
D.南沙群岛
参考依据:百度百科·台湾岛。
245.下列海滨景观中不属于传统的“3S”景观的是(&&
A.阳光&&&&&&&&
B.海水&&&&&&&&
C.沙滩&&&&&&&&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3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46.泉的分类方法较多,水温在38℃~42℃的属于(&&
A.冷泉&&&&&&&&
B.温泉&&&&&&&&
C.热泉&&&&&&&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4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47.以下中国名泉中,有“天下第一泉”之称的是(&&
A.无锡惠山泉&&&&&&&&&&&&&&&
B.杭州虎跑泉&
C.苏州虎丘观音泉&&&&&&&&&&&
D.镇江金山寺中泠泉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4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48.我国以下城市有“温泉城”之誉的是(&& )。
A.济南&&&&&&&&&
B.福州&&&&&&&&
C.南京&&&&&&&&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4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49.我国第一大瀑布是(&& )。
A.黄果树瀑布&&&
B.庐山瀑布&&&
C.壶口瀑布&& D.吊水楼瀑布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2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50.我国被誉为“春城”的城市是(&& )。
A.伊春&&&&&&&&&
B.长春&&&&&&&&&
C.昆明&&&&&&&&
参考依据:百度百科·昆明。
251.我国欣赏海市蜃楼最有名的地方是(&& )。
A.普陀山&&&&&&
B.蓬莱阁&&&&&&&&
C.庐山&&&&&&&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10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52.有“花中君子”之誉的花卉是(&& )。
A.荷花&&&&&&&&
B.牡丹&&&&&&&&&&
C.梅花&&&&&&&&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5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53.被称为“蕨类植物之冠”的是(&& )。
A.银杉&&&&&&&&
B.水杉&&&&&&&&&
C.桫椤&&&&&&&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6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54.素有“东方宝石”之称,被世界鸟类协会列为“国际保护鸟”的珍稀鸟是(&&
A.鸳鸯&&&&&&&&
B.白鹇&&&&&&&&
C.褐马鸡&&&&&&&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8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55.历史上被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的我国著名古城是(&&
A.北京&&&&&&&
B.西安&&&&&&&
C.南京&&&&&&&&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16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56.下列名山属于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是(&&
A.庐山&&&&&&
B.三清山&&&&&&&
C.武夷山&&&&&&&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497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57.下列名山属于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是(&& )。
A.庐山&&&&&&
B.武夷山&&&&&&&
C.青城山&&&&&&&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497~498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5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通过了《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A.1970年10月&&&&&&&&&&&&
B.1972年11月&&&
C.1976年5月&&&&&&&&&&&&&
D.1982年4月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496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
A.1975年&&&&&&&
B.1986年&&&&&&
C.1996年&&&&&&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496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60.我国最大的钾盐生产基地是(&& )。
A.艾丁湖&&&&
B.纳木错湖&&&&&
C.察尔汗盐湖&&&&&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1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61.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赞美的是(&&
A.路南石林&&&&
B.武夷山&&&&&&
C.九寨沟&&&&&&
D.漓江山水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96页,旅游
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62.咸水湖是指湖水含盐量较高的湖泊,中国的咸水湖主要分布在(&&
A.东部地区&&&&&
B.西部地区&&&&
C.中部地区&&&
D.北部地区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1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63.位于万里长江第一湾的(&&
)气势雄伟,人称“魔鬼大峡”。
A.瞿塘峡&&&&&&&&
B.巫峡&&&&&&
C.西陵峡&&&&&&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0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64.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的全长为(&& )。
A.5300公里&&&
B.6300公里&&&&
C.7300公里&&& D.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0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65.我国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仅次于(&&&
),居世界第三位。
A.印尼、加拿大&&&&&&&&&&&&&&&&
B.加拿大、印尼&&&
C.马来西亚、巴西&&&&&&&&&&&&&&
D.巴西、马来西亚
参考依据:《导游基础知识》(辽宁省旅游局编),第105页,旅
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66.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分为(&& )。
A.《难经》、《素问》&&&&&&
B.《素问》、《灵枢》
C.《难经》、《灵枢》&&&&&&
D.《病论》、《难经》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306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67.我国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是(&& )。
A.《伤寒杂病论》&&&&&&&&
B.《温热论》
C.《诸病源候论》&&&&&&&&
D.《温疫论》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306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68.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李时珍&&&&&&
B.张仲景&&&&&
&C.皇甫谧&&&&&&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306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对中医教育比较重视,设立“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才的最高机构。
A.东汉&&&&&&&&
B.西晋&&&&&&&&
C.唐朝&&&&&&&&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307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70.金元时期,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金元四大家”中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是(&&
A.刘完素&&&&&&
B.朱震亨&&&&&&
C.李东垣&&&&&&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307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71.金元时期,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金元四大家”中被后世称为“寒凉派”的是(&&
A.朱震亨&&&&&&
B.李东垣&&&&&&
C.刘完素&&&&&&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307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72.金元时期,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金元四大家”中被后世称为“攻邪派”的是(&&
A.张从正&&&&&&
B.李东垣&&&&&&&
C.刘完素&&&&&&&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307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73.中国建筑的构件包括台基、柱、开间、大梁、枋、檩、斗拱、屋顶、山墙及(&&
)十个部分。
A.砖瓦作装饰&&&&&&
&&&&&&&&B.藻井&&&
C.石作装饰&&&&&&&&&&&&&&&&
D.油漆彩画作装饰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40~141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74.中国古代古典园林中建于水边的观景建筑称为(&&
A.斋&&&&&&&&&&
B.馆&&&&&&&&&&&
C.榭&&&&&&&&&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46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75.北京故宫的“外朝”部分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发布命令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武英殿、文华殿和(&&
A.交泰殿&&&&&&
B.保和殿&&&&&&
C.乾清宫&&&&&&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49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76.透过园林中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空间而有选择地摄取另一空间的景色,属于造园手法中的(&&
A.夹景&&&&&&&&
&&&&&&C.框景&&&&&&&&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61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77.以布局紧凑、建筑精巧与空间尺度比例良好而著称,被认为是“文人园”的代表作的苏州园林是(&&
A.拙政园&&&&&&
B.留园&&&&&&&
C.狮子林&&&&&&&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66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78.我国古代皇帝陵墓较为集中的地方主要有西安、北京地区,其中位于陕西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的乾陵是(&&
)的陵墓。
A.李世民&&&&&
B.乾隆&&&&
C.李治与武则天&&&&&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85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79.明十三陵中的定陵是(&&
)的陵墓,现已发掘,并建有定陵博物馆。
A.明成祖朱棣&&&&&&&&&&&
B.明神宗朱翊钧
C.明思宗朱由检&&&&&&&&&
D.明光宗朱常洛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85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80.清代的皇陵共分三处,分别是辽宁省沈阳市的老陵三座(永陵、福陵、昭陵)、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和河北省(&&
)的清西陵。
A.香河县&&&&&&&&
B.易县&&&&&&&&&
C.赵县&&&&&&&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86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81.我国现存的建筑规模最宏大、建筑体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寝是(&&
),葬有5个皇帝、15个皇后、136个嫔妃,共15个陵墓,占地约2500平方公里。
A.河北遵化的清东陵&&&&&&&&&
B.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
C.陕西延安的黄帝陵&&&&&&&&&
D.陕西骊山的秦始皇陵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86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82.被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的我国现存最长的古桥是(&&
A.泉州安平桥&&&&&&&&&&&&&
B.北京卢沟桥
C.泉州洛阳桥&&&&&&&&&&&&&
D.苏州宝带桥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88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83.为万里长城的重要关口,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的著名关隘建筑是指(&&
A.山海关&&&&&&
B.居庸关&&&&&&
C.雁门关&&&&&&&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93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84.平面布局的典型形式为“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是(&&
)的民居建筑。
A.傣族&&&&&&&&
B.羌族&&&&&&&&&
C.苗族&&&&&&&&&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200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85.香港铜锣湾新宁大厦的设计者是(&& )。
A.贝聿铭&&&&&&
B.端布&&&&&&&&
C.施得拿&&&&&&&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213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86.香港建筑中采用一种类似桥梁的新结构,其外形设计取竹子节节上升之意,带有中国文化吉祥含义的是(&&
A.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总部大厦&&&&&&
B.新中银大厦&
C.香港会所&&&&&&&&&&&&&&&&&&&&&&
D.尖沙咀新世界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213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87.台湾国立国父纪念馆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中山公园内,建于1972年,为(&&
)式的建筑。
A.日本风格&&&&&&&&&&&&&&&
B.欧美风格
C.仿中国宫殿&&&&&&&&&&&&&
D.台湾本土风格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215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88.南京中山陵为(&& )。
A.西式建筑&&&&&&&&&&&&&&&
B.民族形式建筑
C.中西结合式建筑&&&&&&&&&
D.日式建筑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209~210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89.中国古代建筑中设在正脊两端的龙头鱼尾的怪兽,名叫(&&
A.押鱼&&&&&&&&
B.海马&&&&&&&&
C.狻猊&&&&&&&&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43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90.从(&&
)开始,“宫”成为皇帝及皇族居住的地方,宫殿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
A.黄帝&&&&&&&&
B.秦始皇&&&&&&&
C.汉武帝&&&&&&&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49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91.北京故宫的“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发布命令的地方,“外朝”三大殿是指(&&
A.太和殿、武英殿、保和殿
B.太和殿、中和殿、文华殿
C.武英殿、文华殿、中和殿
D.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49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92.岱庙位于泰安市城区北部,为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时居住和举行大典的地方,其主体建筑是(&&
A.岱庙坊&&&&&&
B.遥参亭&&&&&&&
C.天贶殿&&&&&&&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51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93.建于北宋初年,因宋太宗颁发国子监印本《九经》而名扬海内,成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的著名书院是(&&
A.湖南岳麓书院&&&&&&&&&&&&
B.江西白鹿洞书院&&
C.河南嵩阳书院&&&&&&&&&&&&
D.河南雎阳书院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53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94.中国园林造景中常在入口处挡以假山的手法是(&&
A.对景&&&&&&&&
B.抑景&&&&&&&&
C.添景&&&&&&&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60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95.为广东四大名园中最小巧玲珑者,全园建筑面积只有近两千平方米,并因其小巧玲珑的建筑风格而著称的是(&&
A.番禺的余荫山房&&&&&&&&&&&&
B.顺德的清晖园&&&
C.佛山的梁园&&&&&&&&&&&&&&&&
D.东莞的可园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67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96.为我国古代北方道教中心,有“全真第一丛林”之称的著名道观是(&&
A.鹿邑太清宫&&&&&&&&&&&&&&&&
B.终南山楼观台
C.沈阳太清宫&&&&&&&&&&&&&&&&
D.北京白云观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68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97.山水相依,水面平静如镜,山势绵亘蜿蜒,具有“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著名园林是(&&
A.杭州西湖&&&&&&&&&&&&&&&&&&
B.扬州瘦西湖
C.无锡寄畅园&&&&&&&&&&&&&&&&
D.北京颐和园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69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98.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2公里九嵕山上的昭陵是(&&
)的陵墓。
A.唐玄宗李隆基&&&&&&&&&&&&&
B.唐中宗李显
C.唐高宗李治&&&&&&&&&&&&&&&
D.唐太宗李世民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85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299.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中的裕陵为(&&
)皇帝的陵墓。
A.康熙&&&&&&&&
B.乾隆&&&&&&&&
C.咸丰 &&&&&&&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86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300.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度繁荣,城市建设也逐渐兴盛起来,在城市中出现了成片的居住区——坊的朝代是(&&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
参考依据:《导游知识专题》(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
第194页,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佛教音乐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