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农场送金币金币少了七百多万

男女教师比例失调应重视 不少幼儿园男老师为零_新浪山东_新浪网
  去年教师节,济南市燕柳小学校领导在门口迎接老师,难见男老师身影。 (资料片) 本报记者 李飞 摄
  “济南城区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应引起足够重视。”今年济南市政协常委、市青少年宫高级教师孙建军提交提案,称有的城区小学男女教师比例达1比8。9日,记者调查了解到,1比8是目前城区小学的普遍比例,有学校甚至高达1比10。“男老师少,和教育专业不无关系,师范类院校里男女比例就失调。”济南市纬二路小学校长烟文英说。
  本报记者 李飞 实 习 生 孙娜     
  委员提案 越靠城区中心女教师占比越大
  济南市政协常委、市青少年宫高级教师孙建军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提交提案,称济南城区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应引起足够重视。
  2014年6月,孙建军对济南部分区域的教师队伍男女比例进行了一项调查,他选择了天桥区、历下区和章丘市。调查数据表明,章丘市男女教师比例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但城市中小学校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越是处于城区中心位置的学校,其女教师所占比例越大。
  他提供了下列数据:天桥区处于城区和乡村接壤地带,所有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总数为3440人,其中女教师总数为2397人,男女教师比例为1比2.3。小学和幼儿园的男女教师比例进一步增大:小学为1比3.19,幼儿园比例高达1比71.5。
  历下区全部处于城区,所有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总数为3819人,其中女教师总数为2954人,男女教师比例为1:3.42。“其中棋盘街小学男女教师比例达到1比8。”孙建军说。
  他分析,国内中小学在校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女孩在学校受重视程度高,学习成绩普遍高于男孩;女孩子在校担任各种干部的比例大大高于男孩;男孩子则性格弱化,缺乏阳刚之气。“是否与教师队伍中女教师所占比例过大有无直接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孙建军表示,济南作为七百多万人口的省会城市,城区人口超过300万,全市一半以上的适龄少年儿童就读于城区学校,城市学校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记者调查 有学校四五年没进过男老师
  7日,记者调查了解到,城区小学男女教师比例达到1比8的现象并非个别,甚至有学校男老师仅为个位数。而幼儿园里,男老师更是少得可怜,大多数幼儿园里男老师的人数为“零”。
  “我们学校在职老师94人,其中女老师84人,男老师只有10人。”十亩园小学大队辅导员李一鸣告诉记者。
  燕山小学副校长王净提供的学校数据更是惊人,全校141名老师,女老师128人,男老师仅为13人,比例高达1比10。该校男老师侯晓东告诉记者,他2000年进入学校,曾经是级部唯一一名男性班主任。“现在学校有四五年没有进过一名男老师了。”
  李一鸣2003年通过历下区教育局招聘进入十亩园小学成为一名美术老师,他说当年整个历下区一共招了6名美术老师,只有他一个男老师。
  记者从历下区教育局人事部门了解到,2014年该区新招聘老师81人,其中男老师只有14人,女老师为67人。“在近几年的招聘中,今年男老师的数量还算多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在城区的学校中,仅有的男老师也多以体育老师和信息技术老师为主。“其余的学科几乎没有男老师,初中学校还好一点。”李一鸣说。
  采访中,多名学校老师都表示,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小学,都不利于学生的性格养成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娘娘腔,还有男生喜欢给老师打小报告,斤斤计较,显得小气。”一名小学老师说,男生表现出来的这些特点可能和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不无关系。“男老师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风格,都和女老师有很大不同,擅长理性思维,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出来的学生也相对大气。”
  孙建军表示,一所学校里无论是男教师还是女教师,在育人方面都各有优势,最好能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人数比例。
  延伸采访 师范类院校男女比例失调
  城区学校男女比例失调已成不争的事实,什么造成了如此现状?采访中,多名教育界人士给出了答案。“男老师少,和入口不无关系,师范类院校里男女比例就失调。”济南市纬二路小学校长烟文英说。
  记者了解到,山东师范大学2012级中文专业,男女学生比例约为1比9.5,2013级中文专业的男女学生比例则达1比13。而该校2012级英语专业的男女生比例更是高达1比17。
  前不久,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2014年应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375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中,只有11名男生。省城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三个年级280多人,只有2012级有4个男生,2013级、2014级一个男生都没有。
  “总体而言,师范类学校中男生少,女生多,这也导致每年教师招聘时,报名的大多数都是女生,与之对应的考上的肯定也多是女生。”历下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男毕业生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些男生中也很少有人愿意当老师。”采访中,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校长都如此表示。十亩园小学李一鸣老师回忆,当年毕业时全班同学当老师的不足1/3。
  9日,记者就此问题随机采访了山东师范大学多名在校男生,多数人表示将来并不愿意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最初报考师范类专业是觉得老师很单纯很稳定,但现在觉得作为男生,还是更应该尝试一下其他职业。”山东师范大学2012级中文专业学生小栾表示。英语系学生小李也表示,自己不会把教师作为首要选择,他更想找一份和外贸有关的工作。据了解,薪资待遇、上升空间、编制等问题都是很多男生不想当老师的原因。   
  “另外也与固有观念有关。”济南市天成路小学大队辅导员耿双老师认为,由于社会观念的问题,大家会觉得男生当老师尤其是小学或者幼儿园的老师没有前途,毕竟教师的工资不是很高,上升空间也不大。
  在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招聘会上,尽管有民办幼儿园开出的男老师工资比女老师要高出一千块钱左右,但仍然难以吸引男毕业生。一名公办幼儿园园长表示,即使幸运招到一名“男阿姨”,但往往好景不长,呆不了多长时间就辞职走了。“还是社会观念的问题吧,男生当幼儿老师会被很多人认为没出息。”省城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2013级学生小胡说。
04-10 15:37|分享
04-10 15:22|分享
04-10 13:47|分享
04-10 11:20|分享
04-10 10:41|分享
04-10 07:29|分享
04-10 07:21|分享
04-10 07:13|分享
04-10 07:08|分享
04-10 07:03|分享
新浪地方站环卫农场菜园子
上海一些大学(专)生审时度势,他们客观理性地应聘,顺利地当上了环卫工人,他们的举动也获得了家长的支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另有上海的大学生顺应时代的步伐,开辟了甜心农场,种植的蔬菜施以有机肥、不撒农药。收获的绿色蔬菜量少价贵,以满足白领阶层的食用需要,也实现了做现代理念农业工人的愿望。
据媒体报道,专家分析全国每年有七百多万应届毕业生,另有三百多万历届生,总计一千多万大学生需要就业,加上每年进城的农民工有一千五百多万。这样庞大的务工人群,相应需要提供这么多岗位,可见就业竞争压力的严峻形势。
就业理念的转变需要勇气,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才能选择到自己的岗位。
四十多年前,我们到安徽插队,除了干各种各样的农活,菜园子是每天必备的功课,青菜、萝卜、冬瓜、南瓜、茄子、豇豆、黄瓜、辣椒、番茄……,一年四季的时令蔬菜,我们都得跟农民学习种植,才能保证集体户的蔬菜供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浇水、浇粪、锄草不可懈怠。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个农谚不是信口说说的。它应证了几千年来农作物生长的必备条件,蕴含了深刻的科学道理。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陶渊明式的田园风光,人间仙境,读过书的人都神往,真正实行起来,却往往遥不可及,值得我们后人为之深思。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qq农场现在种什么最赚钱?要详细的计算结果_百度知道
qq农场现在种什么最赚钱?要详细的计算结果
农场目前92级,黑土地全开了。
提问者采纳
有象棋将、帅和水果像皮之类的就种这些最赚钱 如果没有就种小仙花最赚钱 我全黑种这些一星期就有七百多万了 我的详细计算结果就是这个 信不信由你了 不过我还是希望你采纳
其他类似问题
qq农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科学发展看农垦》专栏--网站首页-新闻广播
==友情链接==
&>>>&||||||
《科学发展看农垦》专栏
合力做强棉花产业
  请听安徽台记者刘文庆、本台省农垦记者站程来保采写的新闻专稿:合力做强棉花产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而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农场比一家一户的农民更适宜进行产业化经营。这几年,安徽农垦系统的广大农场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各自的产业,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华阳河农场的棉花产业化步伐尤其引人注目。
  场长唐邦水告诉记者(出录音):“我们在2007年9月注册成立了安徽省皖垦棉业有限公司,下辖棉花加工、油脂加工、纺织加工和农业科技等5个子公司,我们还与华茂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
  这样,通过延长产业链、通过控股和参股的形式,形成了集棉花生产、科研、轧花、油脂加工、纺织加工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华阳河农场位于安徽西南部皖、鄂、赣三省交届的宿松县境内,有十万亩棉花种植区。为了做大做强棉花产业,科技人员从源头入手,选择抗棉铃虫的优质良种。农场棉科所所长徐和兴深有感触:(出录音)“原来农场的棉花品种接近200个,现在通过统一供种,用的是4个品种,老百姓心里很踏实。”
  统一供种,既提高了棉花产量和质量,也为以后的标准化生产加工创造了条件。为了做好良种的推广工作,场里的科技人员做了大量工作。他们在各个分场设立示范片,以典型引路.同时他们把良种的操作流程编成小册子,发到农场职工手中。职工李庆强指着小册子的内容告诉记者:(出录音)“你看,6月5号提苗肥,打什么药,这上面说得很清楚了,整个一套工序,傻子也能种好绵!”他严格按照小册子的说法去做,去年亩产棉花创全场最高。
  提高加工水平是做大产业的关键,去年华阳河农场投资七百多万,建起了与世界接轨的400型棉花加工打包厂。厂长江新财底气十足:(出录音)“400型的概念是400吨打包机的皮棉棉包能力。这在我们国家的棉花加工来说是现代化的,设备比较先进的,适应产棉地区的高产量需要,既能节能降耗,又是与国际接轨。”
  去年,农场各个分公司紧密协作,互相配合,取得了叫好开门红。皖垦棉业公司全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实现社会总产值1.8亿元,实现经营利润204万元,达到了组建棉花产业化的预期效果。华阳河农场场长唐邦水对未来充满着信心,(出录音):“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发挥我们的产业优势,带动周边农村致富!”
农垦种业促进增产、增收效益明显
  我省农垦近年来充分利用规模经营和农业科技推广等优势,大力发展种业生产,在增加农场和职工收益的同时,为全省主要农作物小麦的持续稳产、增产提供了可靠的种源保证,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请听安徽台记者王立新、省农垦记者站记者鲍广云采写的报道:农垦种业促进增产、增收效益明显。
  听众朋友,我是记者XXX。前不久的麦收时节,记者来到了我省农垦系统沿淮规模最大的寿西湖农场。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片紧张、繁忙的抢收场面。只见多种型号的收割机在麦田里穿梭往来,不时将金黄的麦粒倾注入田边等待的运输车厢里。记者观察到,即使是在这抢收的关键时刻,机手在跨大田块区域,也就是跨分场田块作业时,也都要对收割机的机舱进行清理。寿西湖农场副场长、寿西湖种子总公司总经理吴久好带着几分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说,寿西湖农场近年来收获的小麦都是作为良种处理、销售的。对收割机舱进行清理,为的就是要做到“专机收割、专车运送、专线烘干,专舱收储”杜绝混杂现象,确保种子质量。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寿西湖农场拥有5.8万亩耕地,近年来,每年都要向市场供应约3000万公斤左右的麦豆良种,供种面积占全省麦豆良种使用面积的12%到15%左右。吴久好认为,国有农垦企业发展种业生产具有自身明显的优势(出录音:
  “我们国有农场搞种子,主要优势有着几个,一个是我们拥有三圃基地,保证了大田用种不回头,从原种种植,到原种生产,也就是种的是原种,现在生产出来的就是原种,保证种子的纯度,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第二,我们寿西湖农场有十四个分场,种植的时候就保证一个分场一个品种,统一品种布局,统一供种,统一包衣,统一常规技术落实,统一一喷三防,这些落实以后就保证了种子的芽率。”
  农垦种业的发展,为农业的增产丰收提供了优质的种源保证。2007年全省农垦系统共向社会销售优质种子1亿多公斤。最近五年,省农垦系统累计为约5000万亩次的农田提供了优质良种。据测算,五年来由种子改良因素为农民增加收入近35亿元。同时,农垦种业的发展还直接增加了农场和职工的收益。寿西湖农场七分场职工洪祖文去年种下了50亩冬小麦。站在刚刚收割完毕的田头,他向记者算了家今年午季小麦的增产、增收账(出录音:“今年收成可以,一亩地比去年多出150多斤来。这是种子基地,定价定得也高,每亩地种子公司能多给60块钱,50亩地,种子这一面就能多收3000多块钱。”据介绍,仅小麦优良品种繁育一项,寿西湖农场职工每年增收就接近400万元。
&&相关报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农场送金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