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吗?

第1篇:马原理练习题: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

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a.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主动的创造*的过程

b.意识对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

c.意识在产生过程中使物质的形态发生改变

d.意识消极、机械、被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2.下列成语中,正确地说明了意识能动*的是()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c.运筹帷幄,决胜千里d.拔苗助长,无中生有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人的意识在反映外在世界时,具有能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目的*和计划*。第二,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可以通过"思维*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这就是列宁所说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意识的产生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并没有使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而且意识的能动作用体现为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所以选项cd观点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是选项a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意识的能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意识反映世界时具有能动*,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意识可以通过"思维*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这就是列宁所说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可以通过思维*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完成改造世界的目的。选项b离开了一定的物质条件谈意识能动*,选项d在不尊重客观规律的条件下谈意识能动*,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因此,本题正确*是选项ac。

第2篇:考研*马原客观规律*及主观能动*知识点

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揭示了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规律的客观*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并利用这种合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利的目的。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目的*和计划*。第二,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三、两者之间的辩*关系

正确地理解主观能动*和客观规律*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要用唯物的、辩*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管能动*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为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对客观规律认识得越深刻、越正确,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最后,实践是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统一的基础。

规律是客观的,但意识却具有主观能动*,这对哲学上的对立统一关系既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又能有效指导我们的考研复习——发挥主观能动*,通过复习掌握考试规律,攻克考研难题,直至获得最后成功!

第3篇:*考研真题练习:马原主观题解析

(1)从真理和价值辩*关系的视角看,为什么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看法和评价?(4分)

(2)如何理解“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6分)

(1)真理和价值的辩*关系是:成功的实践以真理和价值的辩*统一为前提。价值的形成以真理为前提,真理又必然具有价值。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由于价值评价具有主体*的特征,因此评价结果会因为主体的特征而转移,因此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看法和评价。

(2)矛盾具有普遍*,人工智能的出现是人类技术的进步,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得好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利用不好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的进程起决定*的作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因此人工智能如何发挥作用关键看人。

第一问延续了真题设问直接给原理对应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的马原主观题越来越不倾向于考核大家能否对应上哲学原理了,而是重点考核同学们的分析能力。像这种直接给出原理的设问,同学们一定要把基本原理呈现出来,然后通过原理的呈现和它要问的核心意思对接上即可。不难看出,这种设问在意的还是同学们的基本原理掌握得是否扎实,而不在于考核得多偏多难。第二问是让理解材料中的一句话,“关键还在人类自身”已经把人的作用凸显了出来,不难看出要突出主要矛盾的作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然后整体看这句话还体现出了人工智能是有两面的,这体现出了矛盾的普遍*。

【摘要】政治为成人高考专升本必考科目政治可以说是三科里面最简单、最易拿分的。 希赛学历中心成考频道为大家准备了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串讲资料,供大家复习时浏览。

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2.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4.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物质是第一性、物质是世界本原、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的派生物。

(2)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性、意识是世界本原、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5.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1)可知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2)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世界是不能被认识的或不能被彻底认识。

(1)辩证法:运动、联系、矛盾观点

(2)形而上学:静止、孤立、否认矛盾观点

7.唯物主义三个历史形态:

①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

③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最高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的。

②客观唯心主义:某种客观精神先于物质存在

①时代性②民族性③阶级性

10.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3.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①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②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14.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共同错误在于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割裂。前者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后者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15.规律就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客观性(根本特点)。第二,普遍性。

16.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

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 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9.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0.意识的能动性(即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建造房屋与蜜蜂建造蜂房)。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第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21.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意识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和破坏作用。

22.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3.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24.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2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6.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27.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

28.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29.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30.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

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②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在一定情况下,外因对事物的发展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③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1.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32.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它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另一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1)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3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3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5.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36.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37.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38.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9.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40.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41.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1)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2)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

(3)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1.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

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

42.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

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事物的内容是活跃易变的,而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第一,内容决定形式。第二,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

43.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44.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45.实践的三个特征:客观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46.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和科学实验

47.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与认识在实践中发生是一致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8.感性形式产生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形式产生于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49.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第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认识论上坚持了辩证法。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50.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

51.第二次飞跃要比第一次飞跃就具有更加重大的意义:

①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②使认识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52.认识和对象相一致、相符合,这是真理最根本的规定性。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

①从广度上看,需要进一步扩展;②从深度上看,有待于深化。

54.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 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55.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1)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3)不否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

56.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57.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区分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

58.社会存在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

(1)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人类生存依赖地理环境。表现:①对生产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②对军事政治影响。

(2)人口因素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制约且影响社会发展。表现:①一定数量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前提②人口状况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

(3)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59.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60.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61.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6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

(3)产品的分配方式。

63.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是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64.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但内容相同。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主导地位)、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6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66.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67.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来划分阶级。

68.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制度(社会 形态)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69.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①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②社会革命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社会改革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首先发动的,社会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展开的。

③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牺牲,但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70.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71.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7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关键

73.从量的规定性来看,它是指社会成员的大多数,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从质的规定性来看,它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

74.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75.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

76.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7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78.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1)时代条件: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当时时代主题:战争和革命

(2)理论指导: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国情。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4)实践基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

79.1945 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80.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关于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8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82.十五大(1997 年):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并写入党章;

83.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84.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1992 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5.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86.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87.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明确提出:

第一步,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 1991 年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88.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8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90.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评价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91.三个代表的内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2.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93.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94.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95.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9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97.2003 年 10 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98.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9.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近代中国的国情(中国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0.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

领导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革命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 和指导理论,都从根本上有别于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01.1948 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02.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1)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因而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2)封建主义。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也是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3)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0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它是中国演变为半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因此,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

(2)农民阶级。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 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

(3)城市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

(4)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斗争性和软弱性。

10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105.中国工人阶级正是顺应时代的要求,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其特点:

(1)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强。

(2)中国工人阶级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同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他们和农民结成工农联盟,增加无穷的革命力量。

(3)三是中国工人阶级人数虽不多,但高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和一些大中型企业,便于团结起来进行有组织的革命斗争。

106.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

(1)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部分;

(2)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

(3)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4)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107.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108.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

(3)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109.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

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10.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我国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3)五种经济成分: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②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渡)、③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⑤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过渡)

三种主要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6)新民主主义社会前途——社会主义社会转变11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提出时间:1953 年 6 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

(2)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主体);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2.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三个阶段。

11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和平赎买的方法;

11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①低级阶段: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115.私营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这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

116.1956 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117.1956 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1)提出必须根据中国情况来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根本思想,标志着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18.1957 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系统了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1)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步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性质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3)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社会矛盾性质(在政治上的划分方式)

①敌我矛盾——对抗性——专政

②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民主方式

119.“一国两制”构想

基本内容:坚持一个中国(核心与基础);

两制并存: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制度;高度自治;和平统一的同时不承诺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120.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①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12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①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122.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2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12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八个明确”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在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3)“中特”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坚定“四个自信”;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特”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特”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明确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世界一流人民军队;

(7)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8)“中特”最本质特征与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2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恩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深刻的必然性,其中主要是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基础、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1)19 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矛盾的激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3)19 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4)19 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了理论准备,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2、“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一国两制”的含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在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现实意义:第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为我国解决港、澳、台问题找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第二,“一国两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

(2)理论意义:第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二,“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第三,“一国两制”构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的原则;第四,“一国两制”构想把党的统一战线学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简述香港回归祖国的重要意义

(1)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国耻。

(2)香港回归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的巨大成功,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3)香港回归将对澳门回归和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发挥示范作用。

(4)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4简述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答:①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它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l 第一 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是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l 第二 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l 第三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存在的矛盾,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

②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人的价值即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或意义。(2)人的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人的个人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满足程度的高低。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也就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

1. 简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依靠自己的力量,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把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前途紧密结合起来。

6.简述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的认识是以客观世界的事物为对象的,但是只有那些被人的实践活动所指向的事物,才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也就是说,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取决于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水平.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是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首先,变化发展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其次,实践在给人们提出新课题的同时,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再次,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

总之,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目的都离不开实践,这就是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7.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的本质是国家制度。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真正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政治,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的政治制度,保证了享有民主权利的主体的普遍性。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保障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民主政治。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广泛的民主政治。它不仅使人民享有管理政治的权力,而且保障人民享有管理经济、管理科学文化、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人民内部的平等关系和个人与社会的正常关系。这是由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通过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使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工作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

8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正确。(1)经济效益,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与所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即投入和产出的比率。(2)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用一定量的投入去取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出。我国经济效益低下,这已成为经济生活中多种矛盾的症结所在。(3)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提高经济效益可以缓解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短缺的矛盾;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增加供给,缓解供需矛盾,更好地满足需要;提高经济效益能够加速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9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必然性。

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包括了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又包括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①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正确的,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10论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答:⑴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

⑵推进生态文明建筑,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我们党一贯倡导和追求的理念一脉相承的,是对我们党关于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新概括、再升华。

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尽管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单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1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阐明我国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其中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实际工作中应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直接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顺利解决创造有利条件。

3、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抓好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建设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进步,把我国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2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及核心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处于实质和核心的地位,这是因为:①对立统一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和把握它们的关键;③矛盾分析法即对立统一的分析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④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强调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不是要以她代替其他规律和范畴,而是要全面有重点、完整而又准确的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把握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13论述怎样理解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要“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

(1)把《建议》宣传好,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是坚定人民群众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信念和信心的需要。(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3)充分发扬民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动员人民团结奋斗,加强经济社,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才能更好地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4)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干部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动员人民群众,带领人民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团结奋斗。(5)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凝聚起强大力量,团结奋斗。

14为什么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答:(1)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

(2)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3)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内社会环境和国际和平环境。

(4)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5)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的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15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依靠力量有哪些?

(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2)农民阶级是基本依靠力量。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大局联系在一起。农民是我国人数最多的党的依靠力量。

(3)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

(4)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重要的建设力量。

(5)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6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

(2)所谓“一脉相承”,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丢,坚持马克思主义昭示的社会主义方向不能变。所谓“与时俱进”,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把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精神运用于理论和实践的生动体现。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既生动而具体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生动而具体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础制度的错误主张;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继承了前人,又创新了内容,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17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有: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利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18毛泽东思想在哪些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答:(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理论。

(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19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20.试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展开和内涵逻辑,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的“新目标”“新使命”,面临的“新矛盾”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与治党治国治军的各方面工作紧密相连,既有理论高度,更具实践价值,将指导我们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八个明确: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十四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21 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2中国特色具体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第一,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第二,改革是动力。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稳定是前提。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稳定是发展和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

25否定之否定规律:亦称“肯定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综合体现。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2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性质。

2022年成考不知怎样提分?历年真题详析+海量真题题库助你过关!了解详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意识具有反作用举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