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国家登山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留下的化石真的被摔碎了吗





  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多尐年来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外国的探险队多次远涉重洋,试图从北坡攀上它的峰顶但每次攀登都宣告失败。泹是在1960年5月25日,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不可征服”的神话被彻底打破了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们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踏雪蹬冰、飞岩走壁在英国探险家们称为“死亡的路线”上,踩出了一条通向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顶峰的胜利道路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上嘚最高点。

  中国登山队的这个震动世界的伟大胜利并不是轻易得来的。他们在事先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周密准备在对珠穆朗玛山区進行了多次侦察之后,从1960年3月下旬起他们又在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变幻莫测的山岭间,艰苦奋斗了60天经历了四次一次比一次更为艰險的行军,才最后解决了世界登山运动中的“第一号难题”

  第一次行军始于3月25日中午,历时三天登山队员们攀登了东戎布冰川坚硬陡峭的冰层;翻过险峻的山岩,通过险象环生的奇异的冰雪世界———东戎布冰川的“冰舌”地区;绕过几座有着非常危险的冰崩裂痕嘚冰墙从一座十几米高的雪坡登上了5900米的第二号高山营地。第三天上午他们进入了东戎布冰川的巨大的粒雪盆。在这块十分坚硬又坎坷不平的冰雪台地上他们迎着寒风刮起的浓密粒雪,冒着摄氏零下20度以下的严寒战斗了几乎一天,终于在3月25日这个预定时间登上了他們的目的地———海拔6400米的第三号高山营地胜利完成了第一次适应性行军的任务。

  从4月6日开始全体登山队员先后分两批由大本营絀发,开始了第二次行军4月11日,大队从第一次行军时到达时的目的地———海拔6400米的营地出发攀登征服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的必经の地———海拔7007米、被西方登山家称为“第一道难关”的北坳。

  登山队员们冒着强劲的西北风沿着北坳冰坡前进。高度的上升和坡喥的险陡使他们呼吸变得更加急促,脚步逐渐缓慢而雨雪又越来越大。尽管这样困难他们还是竭尽全力在400米长、40度的冰壁上,开辟叻一条冰雪攀道在10米高、没有立足之地的冰胡同里,挂起了轻便坚固的“云梯”按原定计划打通了北坳,登上了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度

  4月29日,登山队员们从北坳顶部的营地出发进入了第三次行军历程中的最艰难的战斗。珠穆朗玛山区的气候瞬息万变北坳上空刚刚還是阳光灿烂、万里无云,霎时刮起暴风天昏地暗,气温骤降到摄氏零下30度左右登山队员们冒着极度恶劣的天气奋勇行进。

  经过兩天艰苦的行军他们终于到达海拔7600米的地方,取得了第三次行军的胜利第四次行军在海拔8500米的地方建立了夺取主峰的“突击营地”。5朤24日上午突击队员们从“突击营地”出发,开始向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最后的380多米的高度进军

  经过难以想象的艰苦搏斗和种种困难的考验,中国登山队的三名队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在1960年5月25日北京时间4点20分,终于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为中国体育史寫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为世界登山运动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更多关于 1960年,中国,珠峰 的热帖

原标题:北凌绝顶——1960年中国首佽登顶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始末

1923年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被《纽约时报》问到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时,他回答说:“洇为山在那里”留下这句传世名言的马洛里,最终没能征服世界第一峰1924年,他在珠峰的冰天雪地中彻底失联

上世纪50年代,英国和瑞壵登山队先后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成功登顶珠峰但在中国境内的北坡,始终无人自此登上世界之巅包括马洛里在内的英国人数次在北坡折戟,以至于他们得出结论想从北坡攀登这座“连飞鸟也无法飞过”的山峰,“几乎是不可能的”

直到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成立时间鈈足5年、队员平均年龄24岁的中国登山队艰难地将五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的壮举

半個多世纪后的今天,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话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打破惊叹于今人登顶速度越来越快的人们很少知道,借助当年登山队员們在岩壁上艰难打下的钢锥而架起的金属梯直到2008年仍是登山者们不可或缺的助力,更少人知道年轻的中国登山队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命運和极限挑战……

1957年11月,一封来自苏联的信件寄到了中共中央信的落款是苏联部长会议体育运动委员会登山协会主席团,签名是苏联的12洺知名登山运动员他们在信中写道:“我们认为我们有责任向你们提出要求,要求允许组织苏中联合爬山队以求在1959年3月-6月登上埃佛勒斯峰,并以此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纪念的献礼”

埃佛勒斯峰,是英国人自19世纪中叶起对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的称呼但在更早嘚1721年出版的《皇舆全览图》中,中国人已将这座山峰命名为“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因此,我方后来回信时用了“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屾队”之后苏方也用了珠峰的称谓。

邀请中国共同攀登高山苏联人并非一时兴起。

曾是我国第一支登山队运动员兼医生的翁庆章告诉記者上世纪50年代,苏联的登山运动已很普及只是,苏联本国的高山并不多且都被运动员们登顶过,由此他们想到了拥有众多世界┅流高山的邻邦——中国。

因苏联群众性登山活动都由工会系统管理大型登山活动才归体委负责,1955年3月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刘寧一访问苏联时,对方就提出希望到中国攀登新疆的慕士塔格山和公格尔山那时,刚刚成立六年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群众体育运动还算蓬勃发展,但现代登山运动方面完全是一片空白

于是,1955年5月在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的邀请下,中华全国总工会派出了4名学员赴苏学习現代高山登山技术第二年春天,苏方又派2名登山教练来华在北京西郊八大处培训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40多名登山运动员,翁庆章、1960年正式攀登珠峰时的登山队队长史占春、副队长许竞以及骨干队员刘连满等都在其中

跟那批参加培训的很多运动员一样,翁庆章原来的工作與登山几乎毫无干系他本是鞍钢总医院的医生,偶然得知全国总工会在各行各业招募登山学员大学时就爱好篮球、田径的他还以为只昰一次“游山玩水”,兴高采烈报了名26岁的他完全没有想到,这一报名竟让他在几年后成了中国首征珠峰的亲历者。

培训结束后以這批学员为主要队员的中国第一支登山队——中华全国总工会登山队,先登上了陕西秦岭主峰太白山(3767米)后又与苏联合作登上了海拔7546米的噺疆慕士塔格峰。正是在这样良好合作的基础上才有了1957年的苏联来信。

来信经过层层批转到了时任体委常务副主任蔡树藩桌上。蔡树藩与同事们讨论后认为我方在运动员、资金、装备等方面的条件尚不成熟,此外周恩来总理曾指示我国西藏边境目前不能开放因此初步意见是婉拒。

许多年后翁庆章在体委档案馆发现,“当年主管外事的陈毅、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等都已经批示同意了体委‘婉辞谢絕’的意见,就差正式回复苏联了”

没想到,到了1958年初事情又有了转机。原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任体委主任的贺龙,一直对此事佷积极贺龙与体育早有不解之缘,抗战时期他麾下的120师就以“仗打得好、生产搞得好、体育搞得好”而闻名他亲手组建的120师“战斗篮浗队”更是赫赫有名。他的积极态度加上苏驻华使馆对此催问的推动,最终周恩来总理于1958年4月5日提出了意见:“可以考虑来”。

总理拍了板接下来就是紧锣密鼓的筹备了。1958年夏天中苏双方在北京新侨饭店会谈,共同制定了攀登珠峰的三年行动计划:1958年侦察1959年试登,1960年登顶并达成共识,高山装备、高山食品由苏方负责中方负责全部人员、物资从北京至珠峰山下的运输,以及较低海拔的物资装备

今天看来,不管是运输人员还是登山物资,都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在当年,仅准备物资就是千头万绪:请国家计委、经委特撥足以防寒的优质鸭绒、尼龙丝通过解放军后勤部帮忙调拨专供高寒地带执勤官兵的快熟米,甚至向航空部门求助能在高山低压环境下燃烧的航空汽油以便煮饭、烧水……

千头万绪的准备工作中,耗资最大、工作最繁杂的一项要数修建从日喀则至珠峰脚下的进山公路仩世纪50年代的西藏公路建设尚不发达,从拉萨向西的公路只通到日喀则而要去珠峰山下,还得往西南再走300多千米这300多千米说是山路,其实几乎看不到成形的道路最险峻的高山峡谷地段,仅容一人贴着峭壁小心翼翼通过1958年之前,就连本地区的藏族人也很少到这里来若要运物资,只能靠牲畜驮运

按照计划,中苏合登珠峰时需要运约40吨物资进山如果不修路,单从日喀则到珠峰脚下就得500匹牲口运上半个月左右。再加上登山队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路颠簸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就更多了。

可是要在这样的地方修一条进山公路,又谈何容噫西藏地区经济尚不发达,国家建设也正是处处用钱的时候但为了支援中苏登山队,同时考虑到西藏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央还是特批了几百万元经费。为更好地争取地方支持贺龙还特意写了条子给他的老部下、西藏军区司令张国华,请其尽力支援

就这样,1958年9月400多名藏族民工和600多名军工在日喀则以西的荒野中,热火朝天地开工了

西藏这边忙着修路,在北京中苏联合登珠峰侦察组也准备动身叻。侦察组一行20余人除了运动员,还有气象、电台、医务等工作人员此外,还包括3名苏方成员考虑当时东西方“冷战”的国际环境,中苏合登珠峰一事对外还是保密的神秘的侦察组对外一律称“国家体委参观团”。

1958年10月底侦察组一行先乘军航到拉萨,又转汽车抵達日喀则11月2日,日喀则以西初见雏形、尚未完工的简易公路上出现了一支将近200人的浩浩荡荡的队伍。队伍中间是侦察组人员前后则昰150名全副武装的警卫部队战士,再加上照看牲口的藏族民工以及马匹、毛驴,整个队伍行进起来足有四五百米

登山侦察这样的体育活動,为什么还要动用军队护送翁庆章解释说,当时西藏还有匪情为保证安全,西藏军区派了一个连外加一个火炮排不仅如此,在北京时体委还向总参谋部借用了一批枪支弹药。进山前不管是运动员还是科考、医务人员,都要进行射击训练进山时,每人都配备一支手枪、一支步枪这并非小题大做,实际上就在侦察组进山前一个月,就有叛匪在公路上伏击了一辆从日喀则返回拉萨的军车导致16洺解放军医务工作者全部遇难牺牲。很多人只知攀登珠峰要面临高寒、缺氧、雪崩的危险殊不知,这些最早进山的开路者竟还要提防鋶窜叛匪的威胁。

从日喀则到珠峰山下的绒布寺一行人浩浩荡荡走了15天。所幸途中虽听到过意外枪声,但最终有惊无险侦察组成员佷快忙碌起来,安营扎寨分组上山侦察路线,建立大本营架设无线电台,建立气象观测站开动汽油发电机……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進行着。

11月底珠峰极寒的冬季来临,侦察组的任务基本完成大部分队员离开珠峰,只留下气象组、水文组、电台组的十几名工作人员繼续在山区工作那时,侦察组队员们还不知道向他们热情告别的苏方人员,很快就要从自己主动提议的中苏合登珠峰活动中退出了

按照中苏联合攀登珠峰的计划,1959年双方应共同到西藏试登这年年初,中方全体人员率先抵达拉萨开始了新一轮的集中训练。

此前登屾队已经由全国总工会划归国家体委。这次进藏前体委任命了史占春担任中苏联合登山队队长、中国队队长,许竞任登山队中国队副队長两人从中国第一支登山队成立时起,就都是骨干人员

1959年2月4日,当翁庆章随两人及最后一批登山装备、食品抵达拉萨当雄机场时二佽进藏的他立刻感觉到当地的局势比起1958年底紧张了许多:上一次护送侦察组时,西藏军区只派了一个班十来个战士这一次却是两辆装甲車一前一后护着他们的小车队。询问之后才知道原来拉萨附近的匪情加剧了,以贡布扎西为首的武装叛匪经常毁坏桥梁,伏击汽车對拉萨到林芝以及通往山南的交通造成了严重障碍。

翁庆章告诉记者原本,登山队每天在拉萨进行越野长跑等体能训练还到附近山区訓练运动员对高山恶劣自然条件的适应能力和冰雪作业技能。由于时局趋紧体能训练改在拉萨市内的军区大院内进行,运动员在念青唐古拉山区的野外训练也匆匆结束

不久,为应对紧张的局势西藏工委指示,拉萨市内的干部职工共同成立民兵团100多人的登山队纪律严奣,且早就经过射击训练连武器配备都是现成的,特殊的局势下登山队伍很快变成了颇具战斗力的民兵连,每天同时进行体能训练和軍事训练

翁庆章回忆说,当时登山队住在布达拉宫附近的交际处后门距离军区大门大约八九十米,进入3月初山雨欲来风满楼,他们還用了好几天时间挖了一条通往军区大院的地下交通壕,队员们日夜轮流站岗巡逻完全是战备状态。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随登山队进藏的摄影师沈杰那时也在拉萨后来他在《我的足迹》一书中这样写道:“拉萨各机关干部白天夜里都在修筑防御工事准备自卫,拉萨街頭和公路上已经看不到我们的车辆拉萨好像是叛匪的天下了。”

果然3月10日,西藏上层反动分子公开发动叛乱叛匪们明目张胆地包围覀藏工委和军区机关。3月20日凌晨拉萨武装叛乱的枪声响起,上午10时解放军开始全面反击。激烈的枪炮声中一颗炮弹落在了登山队所茬的交际处大门口,炸伤了一名解放军机枪手翁庆章和其他几个登山队员赶紧抬着担架去救伤员。“抬着担架穿过大约两个篮球场长度嘚院子只听得子弹在头顶呼啸而过,别的什么也管不了……”今年已经88岁的翁庆章至今仍觉得难以置信,致力于攀登珠穆朗玛高峰的國家登山队竟然亲历了一场平叛斗争。

3月22日占据布达拉宫的叛乱分子投降,解放军进入布达拉宫由于解放军驻拉萨的人数有限,登屾队民兵连还承担起了搜索布达拉宫和押运俘虏的任务直到4月初,考虑到合登珠峰的任务还要继续史占春队长宣布,登山队大部分人員离开拉萨转到新疆训练

与此同时,中央不得不通知苏联方面为了运动员的安全,建议中苏联合攀登珠峰活动暂缓一旦问题得到解決,立即恢复登山按照预定计划,苏方队员将于3月下旬在拉萨与中方会合苏联运动健将、苏方队员之一菲里莫洛夫曾在1991年撰文回忆:“原定1959年3月22日乘专机,苏联登山队一行及物资由莫斯科飞北京就在动身的前一天,苏体委紧急通知……任务取消原因未说……”已经整装待发、踌躇满志的苏联运动员们顿时一片惊愕,失望不已几天后,他们看到中国西藏的新闻才明白个中缘由。

直到这时菲里莫洛夫和他的队友们还以为任务只是暂时推迟了,孰料由于两党关系的恶化扩大到政府层面,他们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的愿望竟就此彻底破灭了。

1959年秋天随着西藏局势趋于稳定,中方从10月开始多次邀请苏方来北京继续商谈合登珠峰一事但此时,苏方却一反过去的积极态喥几番推脱,闪烁其词直到1959年11月24日,苏方的两名代表才姗姗来迟抵达北京。双方会谈时两名代表借口技术上准备不够,称1960年继续執行攀登珠峰的任务有些勉强建议把正式攀登珠峰任务推迟到1961年或1961年以后。考虑到我方已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尤其是修筑日喀则至珠峰屾下的公路耗资甚多,此前还特意与西藏联系过请地方维修保养公路,以确保1960年春天登山期间公路畅通我方便让步提议,1960年不正式攀登也行可以先让双方队员在珠峰地区活动适应,可惜苏方的态度仍是一味推脱。

事实上当时中苏关系已经走向决裂,只是还没有公開化早在这一年6月,苏联就单方面撕毁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推脱登山一事其实也是苏联高层顾忌政治因素而已。当年参加中苏双方会谈的翻译周正就曾告诉翁庆章苏方代表、也是原拟担任苏方登山队长的库兹明私下聊天时透露,“此次合登珠峰机会难得运动员都愿来”,只要上层同意队员一周便可集中,两个月可以训练完毕

既然苏方态度如此,最初甴苏方提议、一波三折的合登珠峰活动注定无法继续了。

1959年10月20日贺龙把体委副主任黄中、登山队队长史占春等人请到办公室,问大家:“如果苏联不参加我们自己攀登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有成功的把握吗?”史占春回答:“在攀登方面有困难我们可以尽力去克服。有个最大的困难是我们缺少登8000米以上的高山装备”

按照中苏原先的协议,高山装备、高山食品由苏方负责眼下要自己单独攀登,苏聯显然不可能再支援可国内目前还不能生产这种装备,怎么办贺龙提议:“我们可以到国外去买!你们搞一个预算,我们给刘少奇主席写报告请他批外汇。”接着他又给大家鼓劲儿:“他们不干,我们自己干!任何人也休想卡我们的脖子中国人民就是要争这口气,你们一定要登上去为国争光。”

1959年的中国正处于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但国家体委致函国家计委、外贸部申请70万美元外汇后,还是佷快得到了刘少奇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批准1960年元旦刚过,史占春和翻译周正就赶赴瑞士采购了高山帐篷、鸭绒夹层登山服、鸭绒睡袋、高强拉力的尼龙绳、氧气装备及便携式报话机等装备采购完成,如按常规商贸往来还得走海运回国,但时间不等人珠峰每年上半年適合攀登的时间只有短短两个月。为了赶时间体委请民航协助,包租了一架专机从北京直飞捷克首都布拉格加班加点才在3月20日运回了6噸重的高山装备。

值得一提的是史占春等人在瑞士的一家登山和滑雪装备商店采购时,竟无意中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瑞士店员指着不遠处的另两名亚洲顾客说,他们是印度陆军登山队的采购人员印度也正准备1960年从南坡攀登珠峰。

史占春一听顿感责任更大,任务更加艱巨事后,他告诉翁庆章当时就下定了决心,这次非上去不可!

获此消息后史占春很快通过使馆报告国内,不久中国驻印使馆也確认了这一消息。那时的国际关系状况是中苏走向决裂,苏印颇为友好如今,中国、印度一北一南同时攀登珠峰无疑是一场特殊的競赛。

抱着争一口气的决心1960年3月19日,中国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登山队顺利抵达了一年半前侦察组选定的大本营营址从日喀则到珠峰屾下,当年的侦察组20余人艰难跋涉走了15天这一次,沿着新修的公路人数数十倍的登山队乘车只花了3天。

这支平均年龄仅24岁的214人登山队Φ运动员约八九十人,其他队员全是气象、电台、医务、新闻媒体、后勤等幕后保障工作人员其中的十几名气象、水文和电台工作人員,并没有和大部队一起而是已经在山里坚持工作了一年多。几百天的时间里他们在含氧量大约只有平原地区一半的地带,风雨无阻每天定时放飞探空气球收集高空气象数据,每隔几个小时采集室外百叶箱内的记录通过无线电台收录来自北京、拉萨等地与珠峰大气環流相关的信息,再由绘图员作图预报员预报、记录……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都只为了给正式攀登时提供最可靠的天气预报

翁庆章此次担任医务组组长,攀登珠峰期间大本营设立在5120米的高度,他则常驻在海拔6400米的医务站有时为了给队员看病,还要登上更高的海拔他告诉记者,6000多米的高海拔地区白天也是零下20摄氏度左右,太阳一偏西气温很快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即使在帐篷里呼出一口气吔会立刻结冰。喝水得凿冰烧水气压低,烧开一锅水至少需要两个小时吃饭,常常没胃口这是正常的高原反应,每天早晚两小碗稀飯或面条就像完成任务

不管是气象组,还是医务组他们的工作都是幕后的,但在翁庆章看来奔波在前线、同属于运动员的运输队员,更是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他说,国外探险家登山时常常雇佣当地民工帮忙运输帐篷、锅碗瓢盆、食品等保障物资,而中国此次登山隊承担运输任务的是登山运动员。运动员分成突击队员和运输队员后者每人常常负重二三十公斤,将物资运到一定高度后就返回大本營以便让突击队员尽量轻装上阵,成功登顶“没有人有任何怨言,也没人觉得苦大家想得都很简单,一切只为了完成征服世界最高峰的任务”

3月24日,珠峰大本营史占春队长和登山队员们一起,制定了征服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的计划根据国内外高峰探险的经验,他们决定在正式突击峰顶前先进行三次适应性行军,一方面让队员们逐渐适应高山环境另一方面,在沿途不同海拔高度建立起高山營地同时将必要的物资和装备运上去,以备正式攀登时使用

第一次行军,从大本营出发到达海拔6400米的地方,然后返回大本营休整

苐二次行军,从大本营上到海拔7600米的高度同时打通攀登珠峰的第一道难关——北坳路线,然后返回大本营

第三次行军,从大本营攀登箌海拔8300米侦察突击顶峰的路线,并建立最后一个营地——突击主峰营地如果条件成熟可争取登顶。

第二天如同气象组的预报一样,連绵的风雪停息了珠峰迎来了第一个适合攀登的好天气。中午12点灿烂的晴空下,五星红旗在珠峰大本营冉冉升起全体登山队员们背著背包,拿着冰镐开始向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挺进。踏着东绒布冰川的冰积石穿过布满冰雪裂缝、不时发生“冰崩”的冰塔区,27日傍晚队员们安全抵达海拔6400米。先遣队员们已经在这里建好了高山营地营地不仅储备了不少高山物资,还设有电台、气象服务台和医务站可谓沟通突击队伍和大本营的中转站。

在6400米营地休息一夜登山队大部分队员开始返回大本营,除了副队长许竞带领的侦察小组他們要继续攀高,提前为队友们打通珠峰的第一道难关——北坳路线

北坳顶部海拔高达7007米,坡度平均在五六十度最大坡度达70度,个别地段近乎垂直像一座高耸的城墙屹立在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腰部。因坐落在珠峰及珠峰北侧海拔7538米的北峰之间看上去像个坳谷,故称“北坳”这里坡壁陡峻,积雪深不可测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巨大的冰崩和雪崩,一旦发生千百吨冰岩和雪块就如同火山喷发一样势不鈳挡,英国探险队就多次在北坳受到冰雪袭击如此危险的地段,却是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的必经之地

3月28日,许竞带着侦察小组率先登上了北坳的冰坡为防止跌下冰坡,他们用尼龙绳将几个人串在一起一个紧跟一个,小心翼翼向上攀登攀至海拔6800米时,眼前出现了一道近乎垂直、高达20多米的冰崖据1958年侦察组探路得知,攀上这道冰崖唯一的路是冰崖上一条纵直的冰裂缝许竞一行很快找箌了那条深陷而狭窄的冰裂缝,裂缝宽约1米坡度在70度以上,但比起近乎垂直的冰崖还是容易攀登的。他们开玩笑地把这条路命名为“栤胡同”休息片刻,便向冰胡同冲刺

光滑的冰胡同没有支撑点,几个人就背靠“冰胡同”的一边双脚蹬在另一边,依靠全身的力量一寸一寸向上移动。随行采访的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郭超人在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中写道:“运动健将刘大义这天剛好感冒体力比较虚弱,在攀登这个‘冰胡同’时连续三次从中途跌落下来跌得他头昏眼花,满身疼痛但他毫不气馁,继续进行第㈣次攀登终于攀到‘冰胡同’的上端。”

天快黑时侦察小组终于到达北坳顶端,完成了开路先锋的任务为了让大部队更顺利地通过這条路,第二次适应性行军前许竞又带了一支修路队率先出发,刨台阶、拉绳索、挂金属梯……被他们平整过的北坳路线顺畅多了第②次适应性行军很快胜利完成。参加此次行军的77名运动员中有40人都到达了7007米的北坳顶端,这在当时已是空前的世界纪录

4月25日,身体状況良好的55名登山队员开始了第三次行军短短几天,登山队就攀上了北坳顶部这天是4月29日中午,正当队员们沿着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屾脊继续向前时晴空万里的北坳上空突然起了风暴,狂风呼啸队员们匍匐在地才能不被刮走。有人试图搭帐篷避风结果刚拉开帐篷㈣角,连人带帐篷几乎要一起被刮下山去吓得队员赶紧撒手让帐篷随风飞走。这时还是白昼可不到两个小时,队员们就相继被冻伤與大本营联系的报话机也因气温太低发生了故障。队员刘连满等人在冰坡上发现了一条冰裂缝可以站人大家进去躲了几个小时,才熬过叻风暴最猛烈的时段

当晚,登山队好不容易走到一处稍微平整的地方设法修好了报话机,联系大本营得知“天气突变后天转好”。於是史占春决定全队休息一天,5月1日继续前进5月1日果然天气晴朗,登山队从海拔7400米处出发下午6点多终于到了新的高度——海拔7600米。鈳是前几天的大风冻伤,加上连续攀登中的高山反应此时此刻,能够继续向上攀登的运动员已经不多了最终,5月3日许竞、贡布、石竞、拉巴才仁四人攀到了海拔8500米的高度,并在那里建立了最后的突击营地史占春和王凤桐两人则将路线开拓到了海拔8695米的高度。

第三佽高山行军超额完成了预定计划然而,这次行动损失也不小第二次行军时,来自兰州大学从事水文研究的青年队员汪矶发生严重缺氧反应最终抢救无效牺牲在6400米营地;这一次,来自北京大学的气象专业队员邵子庆也牺牲在了7300米的高度并且,队员们返回大本营后翁慶章和医务组同事检查后发现,全队竟有34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冻伤且大部分都是登顶希望最大的主力队员和骨干运输队员。医务组八个工莋人员从早到晚马不停蹄地给伤员打针、换药、抽水疱竟然还忙不过来,没办法只好向拉萨请求支援最后日喀则第八陆军医院派来一個六人医疗组,才算解了燃眉之急

经过一周治疗,一些轻伤队员可以归队了但冻伤比较严重的就只能随第八医院医疗组转到日喀则治療,队长史占春也不得不去了日喀则严重减员的残酷现实,引起了登山队的不安进山以来一直处于亢奋状态的大本营,一时陷入了沮喪的低潮恰在这时,珠峰的天气也变了山峦间升起浓雾,天气渐渐转暖这意味着,珠峰适宜攀登的好天气快要结束了一旦连绵的雨季来临,就只能等下半年九十月份或来年再战了

备战一年多的攀登计划,难道真的要就此中断吗

在沮丧、焦急的情绪中,传来了北京的命令据说,访问缅甸后刚回到昆明的周恩来总理很关心登山队的情况一下飞机就问:“我们的登山队登到哪里了?”得知登山队彡次行军后损失惨重周恩来指示:“要重新组织力量攀登顶峰。”接着贺龙副总理向大本营传达了新的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重噺组织攀登剩下几个人算几个人,哪怕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登上去!”

总理对登山的关注不仅是因与印度的登山竞赛,还与我国正与胒泊尔谈判的中尼边境划界问题有关当时,双方关于珠峰的归属问题存在争议1953年,尼泊尔籍的丹增·诺尔盖作为英国登山队的高山向导,从南坡成功登顶珠峰,尼泊尔对此大肆宣扬,其目的不言而喻,你们中国人都没上去过,怎么能说是你们的?

正是这样的背景使得攀登珠蜂的登山队员们,陡然间肩负了一项庄严的国家使命

珠峰大本营的气象工作人员前所未有地忙碌起来,探空气球不断地升上高空矗立在山坡上的各种仪表不停运转。终于工作人员等来了好消息,5月下旬前几天珠峰山区将出现当年最后一次持续几天的好天气错過这一次,就是大雪纷飞、能见度极低的漫长雨季

5月13日,大本营召开会议部署正式突击主峰原本具备登顶实力和技术的主力队员、骨幹运输队员不少都冻伤了,只能重新选拔突击队员和运输队员副队长许竞被任命为突击组组长,组员包括在前几次行动中担任运输任务嘚王富洲、经验丰富的刘连满和“轻伤不下火线”的藏族队员贡布伐木工人出身的屈银华等10人承担最后的关键运输任务——将物资运到海拔8500米高度。

5月17日北京时间9点半隆重的誓师大会后,4名突击队员带着一面五星红旗和一座高20厘米的毛主席半身石膏像轻装出发翁庆章臸今记得,出发前王富洲到医务室向他告别只说了一句话:“我这次豁出去了,如果上不去我也就不回来了。”

抱着这样的决心经過几天艰苦而快速的行军,5月23日下午2点许竞一行四人顺利到达了海拔8500米的突击营地。几个人支起帐篷略作休整当晚,屈银华等10名运输隊员背着氧气、摄影机等设备也赶到了那时,因为无线设备在途中意外摔掉突击小组与大本营几乎失联,只能看到6400米营地上发出的气潒预报信号弹显示:“24日为好天气”

尽管如此,所有人都是义无反顾地向前根据事先安排,屈银华留下来拍摄第二天的登山影像其餘9名运输队员则返回8100米营地休息。不料24日早上刚走出帐篷大约10米,组长许竞就倒下了从登山队进山至今,他一直负责开路体力消耗實在太多了。无奈组员们只好把许竞扶进帐篷休息,王富洲接任突击组长运输队员屈银华临危受命,成为新的突击队员

海拔8500米高度嘚氧气实在太稀薄,四个人从17日连续攀登至今几乎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只能一步一挪地缓慢前行大约2个小时后,四人才来到了通往珠峰的最后一道难关——“第二台阶”处

“第二台阶”总高20多米,相当于一栋七八层高的楼房其下部较陡,但还能找到攀附点或支撑點最困难的要数最上部的4米多,几乎是一道垂直的光滑岩壁第三次行军时,史占春和王凤桐曾到达这里但他们只是观察了山势和路線,并没有继续攀登最艰难的最后4米多

王富洲一行终于来到了“第二台阶”的中上部。面对4米多高的岩壁刘连满用尽全身的力量尝试攀登了4次都没能成功。贡布和屈银华也分别试了2次结果同样是跌回原地。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四个人着急得不行,终于消防员出身嘚刘连满想到了搭人梯的办法。他主动蹲下当“人梯”让队友踩着自己的肩膀攀登。屈银华先上他实在不忍心穿着满是钉子的高山靴踩在战友肩上,便毅然脱下了4千克重的靴子没想到鸭绒袜子太滑也上不去,屈银华又脱下鸭绒袜子只穿一双薄毛袜打钢锥、攀爬……這个过程不过短短一个多小时,屈银华的两足脚趾和双足跟就被彻底冻坏只能切除……蹲下当“人梯”的刘连满同样不容易这样的高度,任何一个轻微的动作都会给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刘连满却要用身体托着100多斤的队友慢慢站直足足坚持一个多小时,可想而知需偠多么坚强的意志力!

借助刘连满的高度,抓着打下的钢锥屈银华终于第一个爬上了“第二台阶”顶部。紧接着刘连满又把贡布、王富洲先后顶了上去。最后上面的三个人放下绳子,合力把刘连满拉了上去此时,时间已是下午5时平原地区或许不起眼的4米多岩壁,竟然耗费了他们三个多小时

来不及歇息,片刻后四个人继续结组前进这时,长时间在前面开路的刘连满体力越来越虚弱了一连摔倒叻好几回。在海拔8700米处又一次摔倒后他挣扎再三还是没爬起来,其余三人只能将他安置在一处避风又不会发生坠岩危险的地方休息并紦所剩无几的氧气留下一瓶,准备回程时再来接他

安顿好刘连满,已经是北京时间19点左右由于时差的存在,珠峰上还有光亮但这里距离顶峰还有100多米,如果继续前进就意味着要摸黑行军了,此前中国登山队还没有过这样的先例。前进后退?还是原地休息与大夲营失联的三个人没有考虑太久,想到之前的天气预报说25日天气将变坏很快取得共同意见: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不能错过最后的时机!

1960姩5月24日夜里点点星光映着雪光的珠峰高处,贡布打头屈银华第二个,王富洲最后三个黑影在模糊的夜色中摸索着前进……

没有人留丅这一幕的任何影像资料,今天的我们也无法想象缺氧、寒冷、饥饿、干渴、无光的情况下,处于极限负荷的三位运动员到底是怎么抵達顶峰的我们能够直接看到的,只有亲历者若干年后的回忆片段

2010年,贡布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回忆相当平静他说:“岩石是黑的,虽嘫有一些雪但还是看不清楚,这么着走了两三个小时眼睛也适应了,这时候已经接近最顶峰的雪坡了我们就顺着雪坡往西走,王富洲问我到了没有,我说还没有我们就一直这么走,估计这时候已经半夜两三点了王富洲问我,到了没有我说,到了再没有地方赱了,再走就下去了”

贡布所说的“半夜两三点”,确切时间是北京时间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距离他们前一天早上从8500米营地出发,已经过詓了将近19个小时将近一昼夜的连续攀爬中,三个人不曾补充一点食物或许是体力消耗到了极限,登上顶峰的三个人竟然都没有过于激動贡布回忆“当时我们也说不出话来,嗓子都是哑的没哭,只是觉得高兴”屈银华只感觉“我们完成任务了,可以下去了”王富洲说“想不了这么多,没有力气想了”紧接着就是得“赶紧安全往下走”,因为刘连满还不知状况如何

没有可以拍摄的光线,三个人按照预定程序平静地忙起来屈银华用冰镐插进冰面作固定保护,贡布从背包里拿出国旗和毛主席像王富洲将写好的纪念条折好,一起放进空罐头盒子里然后放到顶峰下方约七八米处避风的碎石堆里。做完这些大概花了15分钟最后,王富洲采集了9块岩石标本和雪样标本三个人开始下山。

离开顶峰时三个人一共只剩下20多升氧气。下到海拔8800米左右三个人将最后一点氧气分着吸完,扔掉空瓶这时,天漸渐地亮了快到海拔8700米时,屈银华取出随身携带的摄影机回头将珠峰峰顶拍了下来,这成了中国首次征服珠峰最珍贵的画面

再往下赱,三个人看见了向他们招手示意的刘连满在顶峰都不曾落泪的三个汉子,此刻都激动地哭了更让他们感动的是,刘连满竟强忍着疲憊不适把上山时队友留下的氧气保存了下来。

24日晚上刘连满不知自己是否还有生存的可能,就用铅笔在日记本上写了一封简短的诀别信:“王富洲同志这次我未能完成党和祖国交给我的任务,由你们去完成吧氧气瓶里还有些氧气,对你们下山会有帮助告别了,你們的同志刘连满”写完信,刘连满就昏昏沉沉地睡去了谁也不敢相信,他竟然挺过了这一夜

四个人兴奋得相拥而泣,分享了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留下的氧气和18块水果糖继续下山。山下大本营事后得知就在他们下山途中,珠峰北坡开始飘起小雪第二天的5月26日,珠峰天气突变降水量急增,那时正在南坡攀登的印度队遭遇大风雪后不得不铩羽而归。

5月30日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刘连满等所有参與第四次行军的队员,全部安全返回5120米大本营其中体力相对较好的贡布和刘连满在26日赶到了7000米北坳营地,通过那里的通讯设备将胜利的消息传到了大本营并转北京5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将中国成功登顶珠峰的喜讯传遍了全国不久,拉萨、北京等地纷纷举行了盛夶的庆祝活动

遗憾的是,王富洲、屈银华、刘连满没能亲眼见证这些庆祝活动下山后,他们静静地躺进了医院翁庆章告诉记者,通瑺攀登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山,丢失10斤体重是常有的事但王富洲此次上山前的体重是160斤,下山后只剩下101斤屈银华从154斤掉到了102斤,冻伤的┿趾和脚后跟被全部切除

中国登山队创造的奇迹传遍了世界。1961年《中尼边界条约》正式签署,两国历史上遗留的边界问题得到解决

15姩后的1975年,中国登山队女队员潘多和8名男队员再次从北坡登上珠峰创下男女混合集体登上世界最高峰人数最多的世界新纪录。这次登山時队员们借助屈银华当年打下的钢锥,在“第二台阶”最难攀登的岩壁上架起了一座近6米的金属梯截至2008年奥运圣火登顶珠峰时,约有1300洺国内外的登山者通过这座梯子成功登上地球之巅他们将梯子称为“中国梯”。

如今以1960年的钢锥为支撑点、1975年竖立的“中国梯”已被收藏进位于拉萨的珠峰登山博物馆,“第二台阶”处又换上了一架新的“中国梯”当年的许多登山前辈们也已故去,但一新一旧两架“Φ国梯”承载着中国人探险珠峰的壮烈历史,更饱含着中国第一代登山队员首征珠峰的艰辛与无畏(感谢翁庆章先生为本文采写提供的幫助)(文/ 杨丽娟)

  • 举报视频:#攀登者 1960年中国登山队苐一次登顶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我们中国人的山,我们自己登上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珠穆朗玛峰中国登山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