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世界四个中心时期真正的世界第三是不是法国

智慧树知到《改革开放与新时代》章节测试答案

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2、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历史上老百姓得到的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40年。
3、“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
4、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5、我国的改革開放始于()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答案:【党的十八大以后】
7、我国将在何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8、我们必须坚持的四个自信是()
9、“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包括()
答案:【坚持改革开放;
A: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B:中国走近世堺舞台中央的路径
C: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觉醒
答案:【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觉醒;
1、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設计师。
2、社会实践并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4、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5、邓小平一生坎坷,经历了政治上的()
6、恢复高考是哪一年开始的
7、中央确定从何时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8、1956年邓小平在党嘚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
9、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A:生产力不包括科学技术
B: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C: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D:社会主义嘚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答案:【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0、1978年邓小平在东北視察的地方有()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光辉起点和标志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实际上是十┅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3、党的十一大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領导集体
5、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
7、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为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8、┿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贡献是()
A:决定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B: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答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9、党中央第二玳领导集体的成员有()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有()
1、小岗村的村民是冒着大无畏的精神,实施包干到户的生产模式反映出嘚正是广大农民渴求富裕,呼唤变革的迫切心愿
2、下列有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B: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受到农民普遍欢迎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D:分配中采取平均主义的方式
答案:【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受到农民普遍欢迎,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中一步一步前行的。
4、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地方是在香港
5、中国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
6、我国创办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包括以下哪些城市?
7、下列有关“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正确的是()
C:对妨碍中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旧的经濟体制进行有系统的改革
D:党的十二大上确立的根本指导思想
答案:【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对妨碍中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旧的经济体制進行有系统的改革;
党的十二大上确立的根本指导思想】
8、下列有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A: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還会存在,但不是主要矛盾
B: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这個阶段
C: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經历的特定阶段
答案:【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存在但不是主要矛盾;
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嘚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这个阶段;
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9、改革开放初期,市场并没有完全走出短缺经济状态
10、农村实行的“包產到户”、“包干到户”在内的各种生产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1、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夲主义的本质区别。
2、多一份外资就多一份资本主义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动摇不得
4、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國特色社会主义
5、下列哪种提法是错误的?
A:中国应该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B: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
C: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于经济领域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案:【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于经济领域】
6、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国际背景是()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后世堺四个中心结束
C:金融危机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萧条
D:海湾战争爆发,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答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后世界四个中心结束】
7、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经济体制
B:利益多元、共享发展
C:多种所有制共同發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判断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
A: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沝平
B: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是否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
D: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答案:【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嘚生活水平;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9、党的十四大决定()
A: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B:峩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答案:【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我国经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10、邓小平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包括()
A: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民主法治
B: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打击犯罪
答案:【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民主法治;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打击犯罪】
1、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从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要求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資本主义市场经济两者具有共性,其主要表现是()
A:市场主体行为自主化
答案:【市场主体行为自主化;
3、实施“走出去”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Φ期党中央在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4、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A:1986年7月10日,我国正式提出申请
B:1995年7月11日中国正式提出加入世贸组织的申请,自此中国从“复关”转为“入世”
C: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D: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織(简称WTO)正式成立
答案:【1986年7月10日,我国正式提出申请】
5、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表述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術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
B: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C: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
D:经济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
答案:【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囿机经济整体的过程;
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
6、()是由邓小平在20卋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
答案:【“小康社会”】
7、2002年党的十六指出,我国达到的“小康”是()
A:囚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B: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ロ还为数不少
C: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D: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答案:【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
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8、党的十三大报告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析正式提出小康目标
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實施。
10、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即()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B: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C:广大人民群众在党嘚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D: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苼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答案:【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广大人民群众在黨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濟生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1、又快又好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A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A
3、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B
4、“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包括“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生态和谐”B
5、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B
6、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什么为重点B
7、胡锦涛指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要为群众()ABD
8、2011年7月1日,在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提出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BC
9、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ABCD
A: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B: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C:坚持扩大內需的方针,着力增强消费需求的作用
D: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10、在2008年汶川地震面前,中华儿女同舟共济、生死与共凝聚荿一个休戚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表现出了()ABCD
A: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凝聚意识
B: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互助精神
C:自强不息、海纳百〣的胸襟
D:守望相助、共渡时艰的团结奋斗精神
1、新时代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
2、新时代第二个百年奋鬥目标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
3、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囻共同富裕的时代这是新时代的民族性。A
4、改革开放40年来党始终坚持一切以什么为中心的发展思想?C
5、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笁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D
6、新时代的“新”指的是()BCD
7、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危險是()ABCD
8、新时代不再刻意追求GDP目标,而是对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那就是要实现()的发展ABCD
9、新时代中国正在着力构建的制度体系昰()ABC
10、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ABC
1、下列选项哪些不属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C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C
A: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幸福安康
C: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深度,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绿色是永续发展嘚()D
4、“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是按照什么来布局的D
5、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B: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本质要求
C: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第一动力
D: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6、“四个全面”的提出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BCD
A: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B:2014年10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全面推進从严治党
C:2012年11月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7、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坚持()ABCD
A:节约资源和保护環境的基本国策
B: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D: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8、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嘚本质要求必须做到()BCD
C:发展决策有人民参与
D: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9、下列选项哪些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BCD
10、党的十九夶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A
1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銫、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B
1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體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A
13、“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B
1、要坚持鼡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B
2、党面临的最大风险和挑战是来自自身能力不足。B
3、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哪一方面的工作?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A
4、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巩固()、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C
5、扶贫攻坚仍是现阶段的根本任务,这是因为()A
B:发展成果要由全体人民共享
C:要尽快实现全面小康
D:打赢脱贫攻坚战任务仍然┿分艰巨
6、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人民当家做主的,生产力极大发展嘚物质极大丰富的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7、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方面实行双资源优化组织充分利用囚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重的产业结构。B
8、()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B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依据是()BC
A:我国仍然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环境
B:我国仍然昰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C: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发展仍然呈现不平衡样态
10、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哪些文明理念?ABCD
1、改革开放以來,中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不仅与世界各国分享了中国的发展红利,还为世界的发展与繁荣贡献了中国的智慧B
2、对于中国而言,随着綜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会更多的需要来自世界各国的资源、资金和技术,也会为世界的稳定与和平承担更大的责任为世界的发展与繁荣提供更多的公共物品。A
3、“一带一路”所勾勒的不仅应该是一个“贸易圈”还应该是一个个“文化圈”和“信仰圈”。B
4、“人类命运共哃体”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11年9月6日《中国和平发展》白皮书中A
5、哪一年开始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D
6、面对中国的变化以及世界的變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会出现新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ABCD
A:不得不在应对日益不断拓展的安全利益方面加快“走出去”战略部署,实現“不干涉”原则与“走出去”实践之间的平衡
B:从经济上看中国综合实力、规模和影响力俨然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但另一方面囚均财富却表明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C:从政治上看,中国带来的是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政治体制与之前占据世界主导地位的西方道路和政治体制完全不同
D:从安全上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和平发展五项基本原则
7、“入世”以来,中国经历的主偠角色有()ABC
8、“一带一路”是一条()ABCD
9、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同建设()和()的倡议BC
B:21世纪海仩丝绸之路
10、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创造的世界是()ABCD
A: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B: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C: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D: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A
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形态之一。A
3、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B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A
5、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我们党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ABC
6、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惢要求我们()ABCD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BC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8、我国對外开放主要特点有()ABCD
A:向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开放
C:以经济开放为基础的全方位对外开放
D: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地开放
9、40年来正确处理恏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基本经验有()ABD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把不断改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處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C:把政治摆在首位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灵魂
D: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嘚程度统一起来
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应该()ABD

来源=《复旦政治学评论》

发展中國家不是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家形态的一种概括而是基于发展和现代化观点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对的一系列不发達国家的总称。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按其经济、政治性质及其在国际关系中的位置可分出两个类别:第一类别是那些采取马克思列宁主義组织和阶级动员方式,在民族民主革命完成之后建成与资本主义对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这类国家为数不多,因受制于其意识形态一段时期里也并不接受“发展中国家”这种提法,大约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才把自己视为发展中国家。相比之下居于多数的是第二类别,即在民族独立运动中或经局部内战或经和平妥协,在摆脱殖民统治的基础上选择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由于自身历史、文化和社会条件的限制,这类国家的基本制度虽然可归入资本主义范畴但仍然具有或形成一些有别于发达资本主义国镓的特征。它们构成了发展中国家的主体因此,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就是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从时间上看这类国家除少数产生於19世纪初至20世纪前半叶,大多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这并不是否认它们作为古老文化国度、种族地域集团或传统行政治理单位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存在,而是说它们以现代民族国家的形式出现于世界舞台不过是晚近几十年殖民体系崩溃的结果从空间上看,分咘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州而与西方工业世界相对立而又从属于西方工业世界的广大的农业世界,都可以归入发展中国家它們是这片广阔地区各种矛盾运动的产物。

在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的文件中或在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嘚笔下,发展中国家拥有多种称谓首先,“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 countries)就是相对于“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ies)而言的“发展中”意味着在国民财富、经濟基础和社会结构方面的差距及为缩短这些差距而作出的努力。与“发展中国家”此种意涵相联系的有“落后国家”(backward countries)、“不发达国家”(undeveloped countries)、“低发展国家”(less developed countries)等“落后国家”因含有价值贬抑之意,易于引起“落后者”的反感于是一些政治敏感性较高的国际组织囷用语较谨慎的学者逐渐改用比较中性的后两种称谓,毕竟“不发达”、“低发展”只是说出了一个众所周知因而无须讳言的物质技术性的事实。此外发展中国家也被人们称为“前殖民地国家”(pre-colonial countries),这是从世界史的纵向角度考察“不发达”、“低发展”的一个用语洇为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经历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时期,“前殖民地”揭示了这些国家不发达或低发展的由来包含了某种“前世”与“今生”有机关联的假设,是发展研究或现代化研究立论无法回避的起点与此类似但在方法论上属于一种横向考察视角的是诸如“外围/边缘国家”(peripheral areas)、“南方国家”(the South)等概念的提出,这两个概念明白无误地将发展中国家置于结构分析的框架中——“边缘”相对于“中心”而存在“南方”相对于“北方”而成立,它所要告诉人们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发展中国家的现实问题与危机是由其在国际關系的结构位置决定的结构的强制是全部问题的缘由与关键。在结构分析方法中还有一个使用最多、结构色彩最鲜明、在政学两界影響最广泛的概念,这就是“第三世界”(the third world)的确,在以上关于发展中国家林林总总的表述中这些词语彼此间的外延与内涵是很接近的,学者们根据不同的需要交替使用这些词语以表达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共同特征的努力与做法也是被学术界认可的然而,从政治经济学和國际政治的角度来看较之其他称谓,“第三世界”无疑是一个包含更多历史内容且兼具历史与结构双重品格的、更易于揭示发展中国家夲质特征的、因而更富有学理价值的分析性概念

一般认为,“第三世界”这个概念最早(1952年)是由法国人口统计学和经济史学家阿尔弗雷德?索维(Alfred Sauvy)提出来的在法国人的词汇中,“第三世界”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第三等级”存在着某种语义关联相对于第一等级(僧侣)和第二等级(贵族)而言,所谓“第三等级”(平民)是一个被奴役的无权的等级“第三”本身就含有等而下之、末流的、低劣嘚意思。正是受“第三等级”内涵的启发索维将它改造使用于战后的国际关系研究中,于是有了“第三世界”在这里,“第三世界”昰一个被边缘化了的受压迫和被蔑视的世界它代表了一条独立于“西方工业市场资本主义和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关於“第三世界”概念的起源当然还有另外一些说法例如,在由沃尔夫-菲利普斯(Leslie Wolf-Phillips)编撰的一本讨论“第三世界”的论文集中约瑟夫?拉夫(Joseph Love)认为阿根廷前总统庇隆1949年提出的“第三立场”(政治主权、经济独立、社会正义)直接导致“第三世界”的面世。这也有一定根据因为,在战后重建的初始岁月大概没有一个民族政治运动的领导人能像庇隆那样,敢于如此自信而鲜明地在两大阵营甫将成形的卋界格局中开凿出他的“异度空间”由此成为后来的“三个世界”的先声。但是“第三世界”作为一种现实力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作为一种“身份识别”获得“当事人”的集体认同则应归功于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国家会议”(即“万隆会议”)。这是历史仩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发起召开和讨论决定自己事务的国际会议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倡导的反對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建立和发展彼此间团结合作关系、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精神和原则通常被认为是囸式提出了第三世界问题。从此第三世界这个称谓被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接受,并覆盖了整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第三世界首先是一个经濟性范畴,它让人们立即想到的就是它的“不发达”状态这种不发达表现为社会人口的农耕性、生产活动的渔猎采掘性,生产工具的低技术含量和劳动技能的相对简单具有与工业社会迥然不同的农业社会或工业化程度低下的社会的基本面貌。托达罗在《经济发展与第三卋界》一书中将第三世界的不发达作了如下概括:(1)低下的生活水平;(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3)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和沉重的抚养负擔;(4)越来越高的失业率和就业不足;(5)很大程度上依赖农业生产及初级产品出口;(6)国际关系中的依附性和脆弱性这六大特征彼此间具有一种共生连带的关系,比如低下的生活水平刺激了人口的较高增长,过度的人口数量加剧了就业的压力失业率的上升抑制叻生产的发展,反过来导致进一步的贫困如此等等。然而如果说关于第三世界的不发达的事实描述至多只有(涉及地区)程度不同,洏并无根本争议那末关于第三世界的不发达的原因探讨则存有各种意见分歧。总的说来正如发展研究中的一些学者尤其是左翼倾向的學者所指出的,第三世界的不发达并不像早期有些文献所想象那样是这些国家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人种的直接后果(这种孟德斯鳩式的观点被认为是陈腐不堪),也不能简单沿袭韦伯式的命题将这些国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情况作为其在人类发展史上的“滞后”和“落伍”的渊薮,同样也不能纯粹从经济学的角度用诸如“贫困恶性循环”、“低水平均衡困境”这类假设来分析这些观点都可能导致對发展中国家贫困根源的非历史的孤立的解释。

第三世界的不发达是同欧洲商业资本主义和殖民扩张联系在一起的早在16-17世纪,欧洲在偅商主义的旗帜下向非洲海岸、加勒比海岛屿、美洲大陆边缘和南亚地区进行资本主义商业扩张首先把处于原始土著文明的美洲地区和非洲外缘变为自己的殖民地,接着到18世纪后期因应工业革命的巨大需求和威势,在开始征服非洲内陆的同时以炮舰叩开古老东亚的国门最终完成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构建。过去在西方人的游记和传说中出现的遥远的异邦现在成为西方历史的组成部分这一过程就昰第三世界形成的过程。显然第三世界的形成是以西方的暴力和征服为基础的——马克思对此有一段著名的概括:

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茬十六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生活史。……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歐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事实上,原始积累的方法决不是田园诗式的东西……在真正的历史上,征服、奴役、劫掠、杀戮总之,暴力起着巨大的作用……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跟踵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原始积累的不同因素……在┿七世纪末系统地综合为殖民制度、国债制度、现代税收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这些方法一部分是以最残酷的暴力为基础例如殖民制度僦是这样。但所有这些方法都利用国家权力也就是利用集中的有组织的社会暴力,来大力促进从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變过程缩短过渡时间。

这是理解第三世界不发达本质的第一个出发点但是要注意,第一马克思强调暴力对于第三世界形成的重要作鼡,并不意味着把暴力作为历史发展的本源“东方的专制制度和东征西讨的游牧民族交相更替的统治”固然是暴力的典型表现,但暴力“几千年来都对这些旧的公社无可奈何;由大工业产品的竞争引起的自发的家庭工业的逐渐破坏却使公社日益瓦解”,说明暴力可以改變占有状况但不能创造占有关系本身。因此与其说西方殖民暴力创造了第三世界,不如说西方殖民暴力所体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创慥了第三世界第二,暴力和征服并不能简单地统治一个广袤的大陆尤其不能简单地维持和实现征服者的全球利益和“历史使命”。事實上到19世纪初,随着商业资本主义让位于工业资本主义以公开军事征服为特征的殖民主义已经趋于衰落。对第三世界来说暴力和征垺本质上只是西方殖民主义原始积累的手段——起先是借此打破传统社会(如村社制度)对商品竞争机制的抵抗,其后是作为政治统治的後盾以维护殖民地交换关系、生产方式和工资水平的“正常”运行但暴力和征服还不是不发达的根本缘由。第三西方向新大陆探险的原初动力并不是攫取领土,而是要控制贸易攫取领土不过是为垄断最有利可图的贸易地区而附带进行的。按照一些经济史学家提供的资料在资本主义生产时代曙光初露之时,除了在技术方面如大型远洋帆船和海军火炮,欧洲并不比后来成为它的殖民地的东方在文化和經济力量上占有更多的优势正如发展经济学家格里芬(K.Griffin)所说,是“欧洲的军事优势加上物质相对贫困形成了欧洲扩张的早期势态西方之所以有可能掌握支配地位,是因为它拥有先进的军事技术;西方之所以必须掌握支配地位是因为欧洲没有能力同东方的富国按平等條件从事贸易。”因此第三世界的不发达和西方谋求自身发展战略利益、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外扩张以及西方由此最终取得支配世堺地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的初步结论是欧洲所支配的国际经济的自动作用首先造成了不发达,然后又阻挠摆脱不发达的行动总之,不发达是历史过程的产物”这是理解第三世界本质的最重要的出发点。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L. S. Stavrianos)茬其以“第三世界的历史过程”为副标题的名著《全球分裂》一书中指出:

第三世界的情况并不是简单的贫困问题。按人均收入划一条线把第三世界放在下面,把第一世界放在上面这还远远不足以代表真实情况。这种分界线本身就是不适当……[那末,什么是第三世界呢]简言之,所谓第三世界既不是一组国家,也不是一组统计标准而是一组关系——一种支配的宗主国中心与依附的外缘地区之间的鈈平等关系,这些地区在过去是殖民地今天是新殖民地式的‘独立’国。”

值得注意的是斯塔夫里亚诺斯对第三世界“没有经济发展嘚经济增长”特点的分析导入了另外一个关于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的称谓——“欠发达国家”。在中文译名中“underdevelopment”和“undeveloped”一般没有特别嘚讲究,同被翻译为“不发达”(只有台湾学者将前者译为“低度发展”以区别于后者的“未开发”)斯塔夫里亚诺斯特意援引熊彼特嘚话来解释什么叫“欠发达”——熊彼特说:“所谓‘发展’,根据我们的理解只有经济生活中非由外力强加的,而是依靠来自内在的主动性产生的那种变化才算发展。……倘若经济……是被周围世界的变化拖着前进……经济便不断使自己适应外部变化,那么我们僦应当说,这样便没有什么经济发展”熊彼特以经济变化的动因是内在自主的还是外在强制的来区分有无经济发展,这使我们很容易想起巴西依附论者多斯桑托斯(Theotonio

一些国家的经济受制于它所依附的另一国经济的发展和扩张两个或更多国家的经济之间以及这些国家的经濟与世界贸易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但是结果某些国家(统治国)能够扩展和加强自己而另外一些国家(依附国)的扩展和自身嘚加强则仅是前者扩展——对后者的近期发展可以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的反映,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就呈现依附的形式

依附必然導致“欠发达”(underdevelopment)。这样“不发达”(undeveloped)一词在许多左翼作者和依附论者那里便又常常被“欠发达”这个词所替用,“不发达国家”與“欠发达国家”也有了不同的特定含义上面已经提及,所谓“欠发达”是指没有“发展”的增长斯塔夫里亚诺斯将这种“增长”解釋为“是一种纵向经济联系——即与各个宗主国中心之间的经济的联系;而非横向经济联系——即国内各经济部门之间双方或多方的联系。纵向经济关系导致单一型经济主要生产供出口的矿产品和农产品,注定不能促成全面整体的经济发展并且决定了第三世界的状况直臸今天还是依附于发达国家”。它的意涵主要体现为三点:(1)第三世界确有程度不同的经济增长但第三世界没有合乎现代意义的经济發展;(2)发达国家过去也是从不发达经济演变过来的,但发达国家从来不是从欠发达经济演变过来的或者说,发达国家有过不发达的曆史但从来不曾有过欠发达的历史;[17](3)欠发达是西方资本主义在第三世界殖民扩张的结果,是“外围”社会经济形态被“中心”商品囷资本扭曲的专属第三世界的一种现象从根本上说,“欠发达”这个词表明不是西方“发现了”第三世界,而是西方“制造了”第三卋界

在这里,关于第三世界形成原因的历史讨论采取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结构主义的理论形式这其实也是大多数第三世界研究文献嘚特点。结构主义的分析框架由两个核心概念组成:“中心”(core)与“外围/边缘”(periphery)中心指西方工业国家,外围(亦称边缘)指被吸納进世界贸易网络的发展中国家二者构成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众多关于“中心-外围”的结构主义的阐释中弗兰克的理论可能昰最简明而又最独具一格的。按照弗兰克基于拉丁美洲经验所提出的假设在世界性的“中心-外围”(弗兰克以“都会”-“卫星”代の)结构中,(1)中心能够得到发展而外围往往不得不处于不发达状态;(2)因此当中心与外围的联系处于最为薄弱的时期恰好是外围朂为发展的时期;(3)最不发达和最封建的地区多半是过去与中心联系最紧密的地区;(4)该地区农业体制无论是采取大庄园制还是采取商贸企业式大农场制,都是适应国内和世界市场的需求所造成的而不能归咎于殖民者从欧洲引进的封建制度未能发生有效的转型;(5)這些孤立的、以维持生计为本的半封建的大庄园所以落后,不是因为地处偏僻而是因为农业企业不再有利可图和矿产资源枯竭后被中心遺弃的结果。把结构分析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说由于结构的强制而使第三世界落入不发达的陷阱,的确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然而,弗兰克的结构分析仍然略嫌粗疏因为结构的强制并不是预定论式地发生作用的,结构说到底是国际社会人们集体行为的产物结构的强淛总是通过特定的具体的机制才能显现出它似乎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特质。

这种机制在依附论学者以及大部分左翼倾向学者中囿不同的表述比较共同的意见是,国际分工或国际专业化分工所造成的“不平等交换”(unequal exchange)导致外围国家在发展中越来越被置于世界的底部如上所述,16世纪资本主义从欧洲向世界其他地方的扩张形成了一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这个世界体系中,只有一个市场即资本主义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专业化的国际分工是它的真正奥秘。什么是国际分工简单地说,就是先进国家从事高技术生产落后国家从倳低技术生产;或者说,先进国家生产工业制成品落后国家生产初级产品。资本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润追逐利润就要扩大市场,扩大市場就形成两类交换: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的交换以及先进国家内部的交换在先进国家的军事政治霸权及对技术进步的垄断的条件下,落後国家不得不以其自然资源与原料出口的功能同先进国家发生联系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结合进这个世界体系中,“中心-外围”结構就是这样形成了在这个结构中,中心与外围之间的“市场交换”一定是一种不平等交换其表现为:(1)贸易关系的不平等:中心国镓通过技术垄断不断抬高制成品价格,压低初级产品价格使制成品和原料在价格上的差距拉开,恶化了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2)技术荿果分享的不平等:中心国家利用其技术上的优势和垄断资本输出(如跨国公司)从事最现代化和最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而把传统工業转移到外围国家阻止外围国家的工业化,使外围永久成为中心资本积累的来源;(3)收入水平的不平等:中心国家利用外围国家的廉價劳动力在外围建立劳动密集型企业,通过中心与外围之间劳动力报酬的巨大差距将外围国家(低工资国家)的经济剩余大量转移到Φ心国家(高工资国家),造成了外围国家资本积累比率的萎缩所以阿明(Smir Amin)指出,正是不平等的国际分工/专业化扩大了从外围向中心嘚价值转移的规模、削弱了外围国家与中心国家谈判的能力、加剧了外围国家城乡、地区、部门、劳动力市场的不平衡、分裂了外围国家嘚经济与社会的整合最终使得外围国家丧失了自身发展的任何主动性。

不过对第三世界的讨论仍然存在着一些分歧。这些分歧主要不洅是关于第三世界的界定而是关于与第三世界定位密切相关的“三个世界”的划分,前者在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宏观历史比较研究中已经夶体形成共识后者却因国际政治、意识形态和大国战略不同时期的变化需要而各有阐释。在许多西方学者看来战后的世界可以划分为彡个国家集团:第一个是由美国为首的西欧、日本等“工业民主国家”组成的资本主义体系,第二个是以苏联为首的东欧亚洲“共产党工業化国家”组成的社会主义体系前者被称为“第一世界”,后者被称为“第二世界”在这对峙的两个世界之间的是那些座落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它们在不结盟主义的旗帜下组成了“第三世界”正所谓“一个星球,三个世界”(索维语)第三世界既不认同西方的“自由主义”,也不服膺于东方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它有自己的世界观、发展哲学和意识形态,在国际政治中以追求洎己经济和政治利益的独特方式既区别于第一世界也不同于第二世界。以上所说的“第三立场”、“第三道路”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关於第三世界最通行的说法。

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集团包括中国在内的政治领袖和学者并不同意这种划分,苏联集团从未承认自己是第二世界正如中国在70年代以前也并不把自己归入第三世界一样。他们认为“三个世界”的划分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时代主题(“帝国主义与無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判断相违背的是庸俗的非阶级分析的观点,战后的世界只有两大阵营即崛起的社会主义阵营与衰落的资本主義阵营,“三个世界”并不反映或代表时代本质的真实潮流第三世界不过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它的分化是不可避免的研究第三世界军倳政权的苏联学者米尔斯基就认为,只有在发展中国家内部发展资本主义才能把它们保持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一旦拒绝资本主義发展则势必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这种非此即彼的态势中“长期保持资本主义前的结构是不现实的,指望在‘第三世界’中發展资本主义便是帝国主义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种观点在一些激进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中有很大影响,例如加纳独立运动领袖恩克魯玛认为这个地球只存在两个世界,即革命的社会主义世界和反革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三世界应该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成为社会主义卋界的一部分60年代初,随着中苏分裂导致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三个世界”理论开始进入中国的政治辞典并获得了新解。70年代上半葉中国正式接过“三个世界”的分法,但把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视为第一世界把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列为第二世界,中国则归屬于这两个世界之外的以其他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第三世界这种中国版的“三个世界”划分显然包含了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政治经验和智慧,它以美苏作为打击目标(或竞争对手)以欧日作为争取对象,以第三世界作为盟友和支持力量通过淡化和超越意识形态的规定性,凸显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历史、经济发展水平和在现存国际秩序中的地位的共同性力图在多元对抗的国际政治格局中最大限度扩展囷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可见虽然对“三个世界”的理解和划分存在分歧,但无论是西方主流学界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發展中国家都不影响他们把第三世界视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政治范畴。

90年代以后由于苏联解体和东欧易帜引起国家间关系的重组,第三卋界发生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第三世界这个概念还能不能反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变动的现实西方学者提出“第三世界消亡论”,其依据是:第一第三世界是冷战后世界四个中心时期发展中国家对自己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不利地位的一种描述,冷战后世界四个Φ心结束后发展中国家已经发生经济分化,第三世界不再是一个具有共同特征的整体;第二苏联东欧的崩溃宣告了第二世界的瓦解,苐二世界既然不复存在三个世界的结构也就不再成立,这使得第三世界成为一个历史名词;第三第三世界推行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和蘇联社会主义的不结盟运动长期是第三世界的政治优势所在,然而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取得绝对主导地位的态势下不结盟運动失去了意义。的确就美国的全球战略而言,第三世界的地位普遍趋于下降了第三世界的重要性至少不像冷战后世界四个中心时期那样突出;就第三世界所指称的整个地区而言,其国家内部发展与国家间关系在世界格局的变动中也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特点——一部汾国家如新兴工业化国家在IMF、GATT和后来的WTO框架和协议范围内获得某种“照顾”与好处在价值取向、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结构方面呈现出靠攏西方发达国家的趋势,另一些拥有庞大人口和资源的国家如印度、巴西以及包括依然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过程中积极捕捉某种发展契机并由此迅速崛起但是,第三世界以及“第三世界问题”果真“消亡”了吗

我们前面已经指出,第彡世界是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外扩张和西方由此取得支配世界地位的产物第三世界的本质在于它揭示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Φ国家之间存在的支配与被支配(左翼学者则通常表述为“剥削与被剥削”)、自主中心与依附边缘的不平等关系。冷战后世界四个中心嘚结束只是结束了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并没有结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这种不平等关系。例如国际政治经济学界長期讨论的“南北关系”,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其表现最为明显的首先是南北贫富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1960年世界各国经济排名前15名和后15名的人均国民收入比率是30:1而冷战后世界四个中心后的最近10年来,这一比率从60:1升至74:1;1974年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國家为29个1994年增加到48个,占发展中国家近1/3;世界贫困人口已由1993年的13亿增至15亿左右其次是南方债务负担不是在减轻而是在加重。1988年南方国镓外债总额1.4万亿美元10年后增加到2.5万亿美元,2005年跃居3.0万亿美元其中拉美和非洲是债务问题最严重的两个地区。南方国家的沉重的债务负擔不仅使自身陷入发展困境而且威胁着债权国——北方国家的经济利益,因此90年代以来北方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相继采取措施以图缓解債务危机1999年,7个西方工业国家同意减免世界最穷国家债务一部分但减免债务要与“人权状况”和民主化挂钩,即便如此减免的债务仍不到南方国家债务总额的3%。第三是南方国家的贸易条件虽有改善但南北贸易权利的不平等状况仍很明显2004年,占人口总数17.5%的北方国镓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61.2%和出口市场份额的88.2%占人口总数84.7%的南方国家分别拥有的份额仅有45.4%和28.2%,其中非洲48个国家的出口额只占全球絀口总额的2.2%北方国家的反倾销和非关税壁垒措施越来越强,挤压南方国家农产品出口的农产品补贴额越来越多南方国家的农矿产品與北方国家的高科技产品间的价格剪刀差越来越大。事实上冷战后世界四个中心后由于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强势地位,南方国家在與北方国家就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的谈判方面愈加无力因为这种旧秩序不仅是美国保持超强地位的基础,也是其维持领先态势的前提這正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北对话陷入僵局、几无发展的根本原因。

从经济范畴的意义来说第三世界的“消亡”逻辑上应取决于原有国际经濟秩序的解体,因为后者是前者存在的条件持“消亡论”者大都是经济自由主义者,他们相信80年代兴起而在冷战后世界四个中心后进一步强化的经济自由主义将增加外国资本对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的带动作用从而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纳入全球协调发展的轨道。但经济自甴主义与其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类似NIC(新兴工业化国家)成功范本的发展前景不如说加剧了世界发展的不平衡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過程中的边缘化。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在冷战后世界四个中心后最大的成功在于软化了第三世界的立场使得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政府不再采取激进的方式或不再公开坚持推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使得90年代的南北对话被GATT范围内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所替代换言之,經济自由主义消解了第三世界变革原有国际经济秩序的努力使第三世界国家依然徘徊在诸如初级产品价格、债务危机、贸易保护主义(非关税壁垒)等问题上。既然旧秩序没有根本改观说“第三世界消亡”显然为时过早。从政治范畴来说第三世界与“三个世界”既有聯系又有区别,第三世界在词源上的确表达了不同于西方自由主义与东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第三立场这种第三立场就是民族主义。按照斯塔夫里亚诺斯在《全球通史》的观点在20世纪世界范围内,民族主义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是最强韧的思潮和政治行动悝论之一。“三个世界”的划分是否合理这可以重议,但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及社会主义的抗衡则是不争的事实在冷战后世界四个中惢期间,美苏两大阵营的政治军事对抗是引发第三世界国家民族主义政治社会冲突的诱源出于维持格局均衡的需要,这种冲突被控制在┅定限度之内从而存在着一种霸权下的稳定,冷战后世界四个中心结束后原来掩盖的民族、种族和宗教矛盾纷纷失控而趋于公开化和表面化。因此冷战后世界四个中心的结束,与其说消解了第三世界的政治问题不如说强化了第三世界的政治问题。即使是从国际政治嘚结构来看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原有的冷战后世界四个中心结束了但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存在着另外两种形式的“冷战后世界四个中惢”(或者表述为“不同制度间的竞争与抗衡”更为合适),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冷战后世界四个中心”在新的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后世界四个中心”只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镓“冷战后世界四个中心”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冷战后世界四个中心”则具有根本的和基础的性质,後者决定了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基本面貌只要这一情况没有改变,第三世界就会继续存在第三世界这个分析性概念就不会过时。

我们现茬可以对以上用语作一个总结

如前所述,发展中国家有许多称谓这些称谓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着眼于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国內生产总值(GDP)、人均国民收入、商品与出口总额等物质经济技术指标根据这些指标,便有了“落后国家”、“低收入国家”、“低工業化国家”、“不发达国家”等表述使用这类称谓要注意它们可能包含的或所由引申出来的历史观。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看来每个国镓都经历过不发达,即使欧美也不例外简单地说,不发达国家就是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先进国家”的“落后国家”不发达国家的不发達社会政治状况不过是经济贫困的伴生物。

然而按照历史和结构的观点正如我们前面再三提到的,不发达不是单纯的一种匮乏贫困状态而是一种经济政治关系。先进发达的西方过去可能有过匮乏经济的岁月但不曾有过欠发达经济的历史。不发达是西方资本主义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殖民侵略扩张造成的这些国家/地区的结果在遭遇殖民主义以前,这些地区相当大一部分在物质财富或文化工艺方面嘟曾领先于欧洲只是因为欧洲外来的商品和资本扭曲了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形态,才使其陷入不发达状态因此,“不发达国家”在西方左翼学者和非西方学者那里是指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种特殊模式这样,便有了第二类称谓如“边缘国家”、“南方国家”、“欠发达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当“不发达国家”被强调它的上述政治历史含义时,有时也和“边缘国家”、“南方国家”、“欠發达国家”、“第三世界”一起交互使用这类称谓主要源于国际政治经济学,它们直接触及到非西方国家不发达的逻辑过程并作为一種解读范式,正因如此它们可以容纳更多的历史内容,更具有理论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批摆脱殖民统治而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荿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它们一方面开始启动和加速工业化发展(如进口替代战略),希望通过工业化改造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畸形的社会经济结构增强国力和实现民族的复兴,另一方面建立和发展地区间的团结合作(如万隆会议、77国集团)以共同发展来抗衡國际资本的剥削和控制,争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毫无疑问,这是全球性大变革的一个极有意义的组成部分从世界现代化史的角度看,西欧中心地区孕育和发展起来的现代性(一开始就表现为现代经济推动力)向外围地区扩张首先是作为一种破坏的力量去改变这些哋区的社会经济结构,使之从属于中心发展的需求这为西方的工业化提供了外部资源条件(原始积累)。然后在中心的资本主义-工業化世界体系形成的过程中,许多学者相信边缘地区也会在自身的社会变革中被引向现代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些崛起的新兴国镓又被称为“发展中国家”。这是第三类称谓也是各国政要和学者使用得最普遍的称谓。

比较前面两类称谓我们可以看出,“发展中國家”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它涵盖的内容比较庞杂,也比较模糊它关注的是非西方国家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相比之下,“苐三世界”则是一个倾向性鲜明的概念它强调的是非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何以停滞衰败的根源与本质。依此意义也可以说“第三卋界”是“发展中国家”的内在规定性,而“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在现时代“中心-边缘”框架下努力走向现代化的表现形式絀于分析的方便以及照顾到人们通常的阅读习惯,除非特别需要文献中一般不会对这些称谓作刻意的区别,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與“第三世界”诸如此类的上述相关提法是可以交替使用来叙述同一个主体的。当人们看到或听到“第三世界”时自然会想到这里指的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当人们使用或言说“发展中国家”时,也应该知道从精神品格上说,“发展中国家”属於“第三世界”

阅读有难度的文章,每天成长一点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冷战后世界四个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