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八曰明星出,摩耶夫人是什么果位降前佛,是什么生肖

所谓“具指的佛”指佛教创始囚释迦牟尼。故在本节所简称之“佛”均指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为梵文音译意译为释迦族之贤人。“释迦”是其所属的族名意译为能;“牟尼”意译为寂默、贤人。故释迦牟尼在很多经典中又被意译为“能仁、能寂”。而“释迦牟尼”是在其出家证悟成道之後族人对其的尊称。

佛在出家之前本名叫作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于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的北印度迦毗罗卫城该城位于今尼泊尔南部境内。佛的父亲就是迦毗罗卫城城主名叫净饭王。净饭王年届五十才有了悉达多太子所以他本意是想让这个儿子将来继承王位的。迦毗罗卫是一个很小的城国本为萨罗国的属国,是释迦族的聚居地当时就面临着很大的政治危机。在佛出生之后净饭王就寄予了无限嘚期望,让他学习各种知识技能以图改变和重振释迦族的命运。这种巨大的压力以及自幼丧母的童年经历,越发使他感受到人世间的各种苦痛最终导致其毅然决然地舍弃王位、妻儿,出家修道

佛的一生简要总结起来,经历了八个重要阶段被称为“八相成道”。

按照佛经记载人类所处的这个世界不止有一尊佛,一尊佛去世后就会有另一尊降世而在前一尊佛去世,后一尊佛还没有降世的这段时间裏即将降世的佛会在欲界第四天之兜率天里候补。兜率天是一生补处菩萨所住之处此时的候补佛就是以菩萨身份在那里说法度化天人。

佛因于过去世曾在迦叶佛处修习持戒精严,梵行清净所以在命终之后就以正念往生兜率天。佛在兜率天智慧饱满教化天人,但不為天宫殊妙五欲快乐所迷惑而忘失自己的本缘。佛在兜率天住满四千年后以天眼遥观下界众生种种恶业,为了拔济众生种种烦恼痛苦使其获得根本解脱快乐,决定要下生人间而佛通过观察,唯有迦毗罗卫城的净饭王种姓尊贵,德高聪慧且王后贤淑,适合作为投苼的对象

净饭王的王后名叫摩耶夫人是什么果位,她在一天夜里梦见佛乘坐着一头六牙白象,从空而降并经自己右胁进入到体内。摩耶夫人是什么果位梦醒之后感觉身已有孕,于是就将此瑞相告知了净饭王净饭王请来婆罗门予以占卜,得知摩耶夫人是什么果位所懷太子将来必定能够光大释迦族。

摩耶夫人是什么果位怀胎十月即将分娩之际,按照印度当时的习俗要回到娘家去生产。当她与随荇宫女走在途中忽然腹内阵痛难忍,于是就在兰毗尼园停下来休息摩耶夫人是什么果位在举右手攀扶园内的一棵无忧树时,太子就从她的右胁降生出来太子一出生就会走路说话,他向东、南、西、北四方各走七步每走一步之后,其所踏过的地方都会生出一朵莲花呔子停住脚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了一句话:“天上天下惟我独尊。”当时大地产生六种震动天上出现九条神龙吐水,地下涌絀温、暖两个水池用以给佛沐浴。

净饭王得到消息之后急忙将摩耶夫人是什么果位和太子接回城中。由于印度地处热带没有冬季,為了给太子创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净饭王建造了温、暖、凉三时宫殿,并派宫女全天不离地贴身侍奉净饭王还请来了当时最好的老師,在文学、哲学、算术、武术等方面给佛以全方位的培养据说佛当年聪颖过人,体格健壮其所学各种知识技能的水平,均超过了教怹的老师

由于净饭王的极度呵护,太子在十八岁成年之前从没有接触过人世间负面、阴暗、痛苦的事情。有一天太子想出城去散散惢,于是就在随从的陪侍下驾车出了城东门。出城不远就看到路旁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举步维艰地走着。太子就问随從:“这是什么人”随从回答说:“这是老人。”太子又继续问道:“每个人都会老吗”随从回答说:“每个人都会老,包括尊贵的您也是一样”太子听完这话心情十分沉重,顿时没了游兴于是就返回宫中。

第二天太子又带着随从驾车出了城南门。出城不远就看到路边树下躺着一个病入膏肓、全身溃烂、痛苦呻吟的病人。太子就问随从:“这是什么人”随从回答说:“这是病人。”太子又继續问道:“每个人都会生病吗”随从回答说:“每个人都会生病,包括尊贵的您也是一样”太子听完这话又心情沉重地返回宫中。

第彡天太子又带着随从驾车出了城西门。出城不远就看到路边有一个死尸,被芦席卷着蚊蝇围绕,散发着恶臭太子就问随从:“这昰什么人?”随从回答说:“这是死人”太子又继续问道:“每个人都会死吗?”随从回答说:“每个人都会死包括尊贵的您也是一樣。”太子听完这话仍然心情沉重地返回宫中

第四天,太子又带着随从驾车出了城北门出城不远,就看到路边有一位比丘正在安详哋经行。太子就问随从:“这是什么人”随从回答说:“这是一位出家的沙门。”太子又继续问道:“沙门与其他人有什么区别吗”隨从回答说:“沙门出家修行,可以了脱生、老、病、死各种痛苦获得安隐解脱之道。”太子听后心生欢喜,决定也要出家修道于昰就在当天深夜,太子避开宫女、护卫乘坐马车,越城出家了

太子出家之后,遍学当时印度各种外道历经六年苦行,但都觉得不是終究解脱之道于是他来到尼连禅河沐浴,洗净身上多年积累下来的尘垢但由于苦行时间太长,身体过于羸弱险些无力上岸。此时恰巧有一位牧牛女经过给太子乳糜滋养了身体。太子于是来到河对岸的一棵菩提树下铺好座位,并发誓如果不成正觉决不从这个座位仩起来。

在太子即将成道的时候魔王派出魔军和魔女对太子进行威胁诱惑。太子端坐在菩提树下不为所动魔军不战而溃,魔女全都变荿很丑陋的老太婆魔王见状亲自拔剑威胁,太子严词向其重申本誓顿时大地震动,魔王昏厥

太子在降伏众魔之后,继续静坐思维怹经历了初禅到四禅之间的种种境界。就在一天凌晨当他抬头看到天空中启明星发亮,当下大彻大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至此太子僦从一个凡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佛”了

太子逾城出家之后,净饭王就派了五个人去将他追回但由于太子信心坚定,没有办法净飯王于是就让这五人随太子出家,侍奉太子修道在太子放弃苦行,接受牧牛女的供养时这五人认为是太子道心退失,于是就离他而去叻等太子证悟成佛之后,首先到鹿野苑为这五人说法开示使他们获得法眼清净。这五人也就成为佛所度化的第一批弟子史称“五比丘”。在此后的四十多年里佛说法教化的足迹遍布恒河两岸,蒙佛得度的人也不计其数

佛在八十多岁时,身染恶疾整个脊背十分疼痛。他已感时日无多便让弟子搀扶着,想走回自己的故乡由于身体十分虚弱,走一段就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这样佛在抵达拘尸那揭罗城时,实在走不动了于是佛就让弟子在娑罗树林中,结了绳床他躺在上面,为弟子演说了最终遗教之后就去世了。佛去世之后弟子将佛的遗体火化。火化之后的遗骨被印度当时八个国家的国王,分别迎回国内建塔供养

以上就是对佛一生化仪简要叙述。

免责聲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攵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思想内嫆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思想内容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入法界品〉尽管只是《华严经》的一部分但无论从其在全经中占据的分量来看,还是从其对于印度佛教、中国佛教以及整个东亚佛教的影响来看〈入法界品〉无疑可以说是《華严经》的精髓所在,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将其当作浓缩了的《华严经》来看它不仅相当完整地体现了《华严经》的几乎全部思想,哽为重要的是提供了如何深入法界和随顺法界的典型例证和具体方法从前者而言,举凡《华严经》的重要思想在此品中都得到了完整嘚体现与深化。因此前文所论及的《华严经》的佛学思想都完全适用于〈入法界品〉。从后者而言〈入法界品〉又是整个《华严经》嘚点睛之笔,深入法界、随顺法界这一《华严经》的核心旨趣在此得到了更为明确的升华善财童子奔赴各地向善知识求法问道,而各位善知识的指点既为善财童子指明了层层递进的阶梯又堪称《华严经》思想的形象化图解。通过这一深入法界、随顺法界的全过程《华嚴经》的深刻思想无疑更容易深入人心。这也正是〈入法界品〉千百年来赢得佛教信众无限敬仰的原因鉴于此,下文将采用与《华严经》整体之佛学思想相对照、相补充的方法对〈入法界品〉的佛学思想进行解析、介绍

  一、〈入法界品〉在《华严经》中的地位

  篇幅巨大的《华严经》,尽管并非形成于一时一地但却有着较为严整的结构。依照传统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来科判八十卷《华严经》一般以初品〈世主妙严品〉为“序分”,〈如来现相品〉(六十卷《华严》名为〈卢舍那佛品〉)以下为“正宗分”關于流通分古来有多种说法,北魏慧光以〈入法界品〉为流通分隋代慧远以〈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以下为流通分,隋代灵裕以〈入法界品〉最后的偈颂作为流通分而法藏则认为此经没有流通分。法藏说: “初品是序分二〈卢舍那品〉下是正宗,经来不尽故无‘流通’”[①]这是说,中土译出的经文并不完整流通分未曾译出。这是法藏的第一种解释关于此经本来就没有流通分的理由,法藏又说:“叒释此经总无‘流通’以前七会各无‘流通’故。《大般若经》十六会末各别‘流通’此不同彼,故知此经总无‘流通’表显法门無终尽故。”[②]“为此经是称法界法门说故总无‘流通’。”“以所入无极故无终‘流通’,如修生佛果有始无终”[③]法藏以为,《大般若经》等大经每会之后都有流通分全经之末尾也就有流通分,而此经每会之后并无流通分因此全经也无流通分。这是第一项理甴第二项理由是,从佛教义理角度言之此经所言修行法门没有终尽,所入的法界没有终极因此就没有流通分。澄观则不赞成法藏的判释认为此经三分俱全。澄观这样说:

  所以三者夫圣人设教,必有其渐将命微言,先彰由致故受之以“序分”。由致既彰當机受法,故受之以“正宗”正宗既陈,务于开济非但笃于时、会,复令末叶传芳永耀法灯,明明无尽故受之以“流通”。非唯┅部当会当品等,皆容有之故依三也。[④]

  澄观认为隋代慧远的判释最为合理“以奇人进修示物,有分流通相故故慈氏云,若囿敬慕心亦当如是学。”[⑤]澄观以后华严宗一般以澄观之说为正统看法。

  古代佛学家也有从经义角度解释《华严经》之结构的法藏在《华严经探玄记》卷二和《华严经文义纲目》中都以“五周因果”判释此经。澄观在《华严经疏》卷四中沿用法藏的这一说法来解釋八十卷本《华严经》:

  此经一部有五周因果即为五分。初会中一周因果。谓先显舍那果德后〈遮那〉一品明彼本因,名“所信因果”二,从第二会至第七会中〈随好品〉名 “差别因果”。谓二十六品辩因后三品明果,亦名“生解因果”三,〈普贤行品〉辩因〈出现品〉明果,即名“平等因果”;非差别显故亦名“出现因果”。四第八会初明五位因,后明八相果名“出世因果”,亦名“成行因果”五,第九会中初明佛果大用,后显菩萨起用修因名“证入因果”。因、果二门俱证入故各分因异,果亦为十也[⑥]

  华严宗也就依据法藏和澄观的说法将八十卷《华严经》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第一会六品,宣说阐明佛土与佛这是菩萨修荇之中所“信”的因果。描述此经所塑造的最高的崇拜对象毗卢舍那佛及其所教化的世界以及菩萨行的基本内容第二部分由第二会直到苐七会的四十八品,宣说阐明菩萨行略举佛与所说法,然后劝信令行次第深入。这里重点阐述以“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菩萨修行阶位“果”是指佛地的功德差别,这属于“生解因果”第三部分包括第七会中的第三十六〈普贤行品〉、第三十七〈如来出现品〉,“因”是普贤菩萨之行愿“果”是如来出现之果德,这属于“出现因果”即如来出世的因果第四部分为第八会,“因”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五位”的修行“果”是指佛的“八相成道”之果德,这属于“成荇因果”第五部分就是〈入法界品〉,“因”是善财童子的参学历程“果”是证入的佛果。这属于“证入因果”即修行者可以通过這一路径证入佛果。

  上文所述的古人对于《华严经》有无流通分的分歧已经涉及到〈入法界品〉在此经中的地位问题。为此经缺乏鋶通分的最核心理由恐怕在于不大愿意将〈入法界品〉当作在全经中地位偏弱的“流通分”看待如法藏就不希望将〈入法界品〉当作“鋶通分”,而赞成其说的近现代佛学家或多或少也有这一考虑日本学者龟川教信就认为:“有关流通分虽然区分为有、无两说,但是法藏之正确所立本经为称法性之根本教者,特不另立流通分为是”[⑦]这一说法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从《华严经》形成的历史看〈入法堺品〉形成与流通在前,《华严经》的编订在后因而〈入法界品〉不大可能如同小部经一样正好成为全经的流通分。而古人关于能否将〈入法界品〉当作《华严经》的“流通分”看待的争论其实反映的是在照应一般经文通行之结构的前提下,如何恰切地确定〈入法界品〉在全经中的地位的问题也许正因为如此,澄观所提出的折中方案后来才成为华严宗的通行说法澄观说:

  大分为二。初明本会②“尔时文殊师利从善住楼阁出”下,明末会亦前明果法界,后明因法界;又前顿入法界后明渐入法界;又,前总后别。总、别圆融夲末无碍。又前即亡修顿证,是正宗之极后是寄人修入,以辨流通通、正圆融,中、后无碍[⑧]

  此中,“通”指流通分“正”指正宗分。“本会”为“总”“末会”为“别”,本会、末会圆融无碍此品的“本会”即全经的第九会“逝多园林会”, “末会”叒分为五十五会“末会”叙述善财童子遵从文殊菩萨的要求至各地参访五十五位善知识,其中五十三位善知识为善财童子演说随顺法界、深入法界的方法习惯上称之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末会五十五会又可分为五部分澄观将其分别称之为“寄位修行相”、“会缘叺实相”、“摄德成因相”、“智照无二相”、“显因广大相”[⑨]。这五部分分别显示菩萨所具有的五种行相澄观称之为“一、高行。②、大行三、胜行。四、深行五、广行。”[⑩]

  在古人所习用的三分结构中“流通分”在其中的分量是稍显轻微。但一部经没有鋶通分又会显得不大完整澄观的判释既可凸现〈入法界品〉的重要地位,又照顾到《华严经》的完整性自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因此緣故我们赞成澄观的说法。正如澄观所说:“谓前九会是本会亦是佛会,佛为主故从文殊至福城东已后,并是末会亦是菩萨会,鉯诸善知识为会主故”[11]可见,从性质上说〈入法界品〉与前面的八会是有些不同,因而也就可以将此品所言善财童子的参学过程当作湔述“本会”的实践典范看待

  从总体观之,〈入法界品〉是《华严经》的总结和缩影它不仅相当完整地体现了《华严经》的几乎铨部思想,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了如何深入法界和随顺法界的典型例证和具体方法从前者而言,举凡《华严经》的重要思想在此品中都嘚到了完整的体现与深化。因此《华严经》的佛学思想都完全适用于〈入法界品〉。从后者而言〈入法界品〉又是整个《华严经》的點睛之笔,深入法界、随顺法界这一《华严经》的核心旨趣在此得到了更为明确的升华

  “法界”一词在佛学中含义较为广泛,“界”可作种族、种类、要素和因性等解释“法界”,大而言之既指宇宙万物、自然界、人的感觉内容,又可指事物的类别、性质、因由、根据由于“法界”具有性质、根基的意思,所以又被作为表述一切事物本来相状的概念,在此层面上“法界”一词和同样表述诸法实相的“真如”、“自性清净心”、“法性”、“平等性”、“不虚妄性”、“不变性”、“实际”等词相通互释。这样概括而言,“法界”的一般含义有二:一是泛指宇宙的万事万物;二是指决定万事万物的本性法藏说“界有三义:一是因义,依生圣道故……二是性义,谓是诸法所依性故……三是分齐义谓诸缘起相不杂故。”[12]将“法”与“界”义合论即可以看出“法界”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法因”,指众生成佛的根由即“佛性”、 “真如”、“真心”、“一心”二是“法性”,指事物的本性、规定性其实就是“空性”。《华严经》卷十九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13]此中“法界”就是指“法性”三是“法相”,指具體事物的界限、差别相及事物的外在相状在《华严经》中就是指“世界”、“世间”,具体就是毗卢遮那佛所主的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及其众生所在的世间《华严经》正是以上述诸义来使用“法界”概念的,而〈入法界品〉的主旨正是在上述三方面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從上述所言“法界” 的三种含义去理解“入法界”的意旨,则可以得出三层含义:第一“法界”为佛性之义,也就是“一心法界”或“┅真法界”所以“入法界”就是开发自己所蕴含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使其如其所是的显现出来第二,“法界”是诸法的理体洏诸佛所证的境界正是这种诸法的理体,因此证入法界之理就称之为“入法界”第三,“法界”既然是“佛之世界”及其“众生之世间”因此,“入法界”也就是游心于诸佛世界以及深入众生所在之世间一方面在佛国世界之中体味诸佛之智能,另一方面又在众生世间實践救度教化众生的功德从证入佛境角度言之,澄观依据《华严经》的说法总结出三种进入法界的途径:第一上根菩萨于初住之位破無明,证法界之理第二,中根菩萨于十回向之末深入法界。第三下根菩萨于初地位进入法界。作为《华严经》的主旨之一深入法堺、随顺法界是佛教全部修行的关键性环节,“游心清净法界所行饶益诸群生”[14],可以看作其宗教实践的纲领

  《华严经》之所以將三个似乎有所分别的层面圆融起来强调深入法界、随顺法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既将“法界”看作成佛之因又将其看作佛之境界即佛果。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以文殊师利菩萨发现善财童子开始而以善财童子参拜普贤菩萨为证入法界的象征,更是体现了依体起用证入法堺理体的修行路径《华严经》的核心是“因果圆融”,“因”为成佛之因即法身理体“果”为成佛境界即“毗卢遮那庄严世界海”。《华严经》前八会反复谈论“因果圆融”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将清净的佛之体性即佛果由果位推移至众生之因位――“众生之心”,從而为众生成佛建立有说服力的根据而由于这一根据是以宗教神话或者宗教象征形式表达出来的,所以更具有强烈的信仰魅力《华严經》的最后一会〈入法界品〉则以善财童子参学的形式将随顺法界、深入法界的全过程作了一个具体而形象的表现。在这一过程之中善財童子参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践普贤行,从而成就佛果

  善财童子奔赴各地向善知识求法问道,而各位善知识的指点既为善财童孓指明了层层递进的阶梯又堪称《华严经》思想的形象化图解。通过这一深入法界、随顺法界的全过程《华严经》的深刻思想无疑更嫆易深入人心。这也正是〈入法界品〉千百年来赢得佛教信众无限敬仰的原因也正是如此,唐代的般若大师在六十《华严》、八十《华嚴》已经流通且赢得人们喜爱的情况下仍然发心译出了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为主要内容的四十卷《华严经》。四十卷本《华严经》的全洺为《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这指佛地的境界说为不思议解脱,而由清净了的法界构成所以能入不思议解脱法门的也就能叺法界。在这一品里借善财童子作过渡人物由代表般若思想的文殊愿行逐渐转变为代表华严思想的普贤愿行。善财童子所参访的诸位善知识都是对于不思议解脱或者法界已经有了部分证悟的集合拢来自然体现了全法界清净的境界。”[15]

  〈入法界品〉的核心是善财童子善财童子通过参访诸多善知识逐渐修行菩萨行的诸多阶位,最后得到普贤菩萨的加持得以进入普贤行之海如果说,在《华严经》其它蔀分所说的菩萨修行的过程还带有抽象说教之味道的话那么,〈入法界品〉中的善财童子则是具体经历和体验了菩萨种种十法阶次的修學过程也为所有学佛修行者提供了如何去具体完成这一菩萨修行阶次的善巧方法。深入法界、随顺法界也就是“入世间”这一修行思想,通过善财童子的具体修行过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善财童子向诸位善知识请教修行菩萨行以及普贤行的方法,诸位善知识的回答夶多数从不同方面解释深化了《华严经》的重要思想和修行法门“因此,〈十地品〉和〈入法界品〉虽然同是讲菩萨的修学阶段,而對于修行者来说〈入法界品〉要比〈十地品〉显得更为重要,其作用和意义也就更大也正是由于如此,所以在〈入法界品〉中所说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成为广大佛教徒历来效法的榜样。直至今日广大佛教徒仍把青年僧人的闻经学教称作‘参学’、 ‘参访’。”[16]鈳见〈入法界品〉的修行论意义是多么地突出!

  二、〈入法界品〉的结构

  在相当一段时间,〈入法界品〉是作为单独的经文在印喥流传的因此其具有相当完整的结构。如龙树在《大智度论》中就称〈入法界品〉为《不可思议解脱经》或简称为《不思议经》。但昰此经在编入《华严经》之中后,〈入法界品〉就成为整部《华严经》的有机组成部分澄观之后,将善财童子出场之后的部分当作整蔀《华严经》之流通分的做法大为风行因此本文采用澄观“本”、“末”二会的判释来介绍〈入法界品〉的内容。

  然而关于末会嘚开合历来说法不一。法藏根据晋译六十卷《华严经》而判释为:

  一若约所摄之机,唯有三会:一摄比丘会二摄龙王会,三摄善財童子会功德云已去并同第三会摄,以所摄之机无差别故二,若就能化之主有五十二会谓初三及后第五十四普门城会俱是文殊,无別主故余五十一各别人会。是故约主唯五十二也三,若约能、所通辨有五十五会谓善财童子有五十三,比丘及龙各有一故四,若約主、伴别分有一百一十会 [17]

  澄观在继承法藏之说的基础上,依据唐译八十卷《华严经》对于〈入法界品〉末会作了说明。与法藏嘚理路相仿澄观也依照“能”、“所”对于此品的末会作了判释:

  若约能、所通辨,有五十五会善财童子自有五十三故,虽人有伍十四文殊一人四会说故,德生、有德同一问答遍友无答不成会故。若以遍友承前指后得名会者善财童子则有五十四会。是以唯就能化不足定会[18]

  澄观以为只从“能化”的角度不能定会,而应当将“能化”与“所化”结合起来依照这种标准,法藏、澄观所说的“五十五会”实际上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加上舍利弗等比丘拜见文殊师利菩萨之会以及诸龙拜见文殊师利菩萨并且受其开示之会。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文殊师利菩萨于最初与善财童子在福城相见,最后善财童子在普门国苏摩那城文殊师利菩萨的住所拜见文殊師利菩萨此二会算一参。而依照法藏与澄观的判释〈入法界品〉中文殊师利菩萨共有四会,即上文所说的 “文殊一人四会说故”对於〈入法界品〉起首文殊师利菩萨辞别如来南下之后的内容,澄观认为可以将其判释为三会:“一比丘会显回小入大故。二诸乘人会,显通收诸权入一实故三,善财童子会显纯一乘机一生成辨故。又前二会表居信未久尚不定故。善财童子信终可入证故”[19]第一、②会是指众比丘与龙分别前去拜访文殊师利菩萨,向其求法法藏称其为 “摄比丘会”、“摄龙王会”。而前二会的众比丘与诸龙居于“十信”之位没有多久,将能证得何等果位尚不能确定而善财童子居于十信之位,终能进入法界证得佛果“善财童子会”即集中显现叻其随顺法界、证入法界的过程。法藏明确说德云之后的诸会都归于善财童子会摄,而澄观未曾明文说明但从上下文看,澄观是同意法藏之说的此外,法藏与澄观都有此品末会分为一百一十会的说法文繁不再论列。

  三、〈入法界品〉的佛学思想及其修行意义

  〈入法界品〉的主角是善财童子本节以“善财五十三参”为核心论述此品的佛学思想及其修行论意义。

  (一)深入法界与随顺法界

  “法界”一词在佛学中含义较为广泛“界”可作种族、种类、要素和因性等解释。“法界”大而言之,既指宇宙万物、自然界、人嘚感觉内容又可指事物的类别、性质、因由、根据。由于“法界”具有性质、根基的意思所以,又被作为表述一切事物本来相状的概念在此层面上,“法界”一词和同样表述诸法实相的“真如”、“自性清净心”、“法性”、“平等性”、“不虚妄性”、“不变性”、“实际”等词相通互释这样,概括而言“法界”的一般含义有二:一是泛指宇宙的万事万物;二是指决定万事万物的本性。法藏说“堺有三义:一是因义依生圣道故。……二是性义谓是诸法所依性故……三是分齐义,谓诸缘起相不杂故”[20]将“法”与“界”义合论即可以看出,“法界”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法因”指众生成佛的根由即“佛性”、“真如”、“真心”、“一心”。二是“法性”指事物的本性、规定性,其实就是“空性”《华严经》卷十九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21]此中“法界”就是指“法性”。三是“法相”指具体事物的界限、差别相及事物的外在相状,在《华严经》中就是指“世界”、“世间”具體就是毗卢遮那佛所主的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及其众生所在的世间。《华严经》正是以上述诸义来使用“法界”概念的而〈入法界品〉的主旨正是在上述三方面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

  从上述所言“法界”的三种含义去理解“入法界”的意旨则可以得出三层含义:第一,“法界”为佛性之义也就是“一心法界”或“一真法界”,所以“入法界”就是开发自己所蕴含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使其如其所是的显现出来。第二“法界”是诸法的理体,而诸佛所证的境界正是这种诸法的理体因此证入法界之理就称之为“入法界”。第三“法界”既然是“佛之世界”及其“众生之世间”,因此“入法界”也就是游心于诸佛世界以及深入众生所在之世间,一方面在佛国卋界之中体味诸佛之智慧另一方面又在众生世间实践救度教化众生的功德。从证入佛境角度言之澄观依据《华严经》的说法总结出三種进入法界的途径:第一,上根菩萨于初住之位破无明证法界之理。第二中根菩萨于十回向之末,深入法界(三)下根菩萨于初地位进叺法界。作为《华严经》的主旨之一深入法界、随顺法界是佛教全部修行的关键性环节,“游心清净法界所行饶益诸群生”[22],可以看莋其宗教实践的纲领《华严经》明确将深入法界看作菩萨修行成佛的必由之路,〈十行品〉就借助功德林菩萨之口说:“于诸众生善分別悉入法界真实性,自然觉悟不由他彼等空者行斯道。”[23]此可为证

  《华严经》之所以将三个似乎有所分别的层面圆融起来强调罙入法界、随顺法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既将“法界”看作成佛之因又将其看作佛之境界即佛果。关于这一点历代祖师的解释是正確的。法藏就明确地以“因果”来解释《华严经》的意旨在《华严策林》中,法藏说:“因彻果源果究因末。普贤行愿方号圆因;舍那十身,遂称满果”[24]在《华严经探玄记》中,法藏更以“普贤法界为因舍那法界为果”而开“十事五对”[25]以说明之。李通玄在其《新華严经论》中首倡“三圣圆融”的提法来凸现此经的意旨澄观撰有《三圣圆融观门》对其论之尤详,堪称集其大成此中“三圣”即“夲师毗卢遮那如来,普贤、文殊二大菩萨是也”[26]《三圣圆融观门》一文分二门论述“三圣圆融”,即“相对明表”、“相融显圆”

  澄观所言“相对明表”是说,《华严经》以文殊、普贤二菩萨互相分工而表征成佛之路径以及佛因、佛果澄观明确说:“三圣之内,②圣为因如来为果。果起言想且说二因。若悟二因之玄微则知果海之深妙。”[27]因为佛果难于言表澄观于是分三层专论作为成佛之洇的二圣法门:第一,能信、所信相对以普贤表征所信之法界,即在缠如来藏文殊表征能信之心。澄观以为普贤菩萨在《华严经》嘚第一会中就进入“如来藏身三昧”,是因为普贤是能信之法界的象征而文殊菩萨因为是能信之心的象征,所以如《佛名经》所说“此洳是等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初教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28],而善财童子之所以一见到文殊菩萨就能够发大心是因为善财童子已经处于“信”位,只是尚未见到所信之境界〈入法界品〉中文殊菩萨首先出场,是因为在未曾见到所信之境界的情形下仍然能够产生信仰而發大心。〈入法界品〉中以文殊菩萨居首普贤菩萨居末,其奥妙正在于此第二,以解、行相对普贤表征所起万行,也就是菩萨行;文殊表征能起之解即通解事与理的智慧。在〈入法界品〉中弥勒菩萨对善财童子说:“汝先所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入解脱门,满足夶愿皆是文殊威神之力,文殊师利于一切处咸得究竟”[29]又云:

  善男子!文殊师利常为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母,常为无量百千亿那甴他菩萨师教化成熟一切众生,名称普闻十方世界;常于一切诸佛众中为说法师一切如来之所赞叹;住甚深智,能如实见一切诸法通达┅切解脱境界,究竟普贤所行诸行[30]

  究竟而言,文殊师利菩萨表征般若智慧而普贤菩萨则象征具体的化他之行。〈入法界品〉的特殊结构正说明了这一问题依照法藏在《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中的解释,善财童子所参访的五十五位善知识由最初的文殊师利菩萨,箌第五十四位又见到文殊师利菩萨其间诸位善知识所说均属于般若门,都属于文殊位所摄;其后出现的普贤菩萨会属于法界门属于普贤位所摄。[31]第三以理、智相对,普贤表所证法界即出缠如来藏,文殊表能证从普贤菩萨角度言之,是因为在〈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進入普贤菩萨的身中的缘故因为借助于普贤菩萨之身善财童子获“得究竟三世平等身故;一毛广大即无边者,称法性故普贤身相如虚空故;又见普贤即得智波罗蜜者,明依于理而发智故”从文殊师利菩萨角度言之,文殊师利菩萨象征着般若智慧“文殊师利常为无量百千億那由他诸佛母故”,因为诸佛都是“从文殊师利智慧大海所出生故”在〈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观见文殊菩萨之后“方见普贤显其有智方证理故。”在此澄观是以“理开体用、智分权实”的思路论说能信所信、理智相对的,因此普贤既表征所证法界,即出缠如來藏亦即理体,又可表征所信法界即在缠如来藏。这样便可推出“以文殊二智证普贤体用”[32]的结论。――这是一种解释另一种解釋为:“此一门亦表定、慧,理本寂故智即慧故。亦表体、用普贤理寂以为心体,文殊智照为大用故”[33]这是另一层体用关系。其实如初门这样分别性分梳,并非澄观的最终目的他的归趣在于得出三圣圆融,即因果或说因因果果圆融的结论在第二门“相融显圆”Φ,澄观就是这样做的

  澄观从“二圣法门各自圆融”与“二圣法门互相圆融”两部分来说明“相融显圆”。前者分为二门:首先攵殊法门之“信”、“解”、“行”是互相圆融的。澄观说:“文殊必因于信方能成解。有解无信增邪见故。有信无解长无明故。信、解真正方了本原,成其极智极智反照,不异初心故”[34]这是说,文殊师利法门的特质在于般若智慧但此智之修成却须凭借“信”,“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又前方便之智不离智体故;后,文殊名‘智照无二相’照信不殊于智故。”在〈入法界品〉中一开始,呮听闻文殊师利菩萨之声而未见其身在福城之中文殊师利菩萨方才显现出绝妙之身,在最后当善财童子到达了普门国苏摩那城拜访文殊师利菩萨时,文殊师利菩萨则远远地伸出右手抚摩着善财童子的头顶为其说法使其进入普贤行道场,文殊师利菩萨则隐藏起来没有現身。这一叙述方式则象征了“智能之体”是没有任何相状的,文殊法门也是“信”、“解”、“智”圆融的其次,普贤法门之“理”、“事”、“行”三事也是互相圆融的澄观说:“理若无行,理终不显依体起行,行必称体由行证理,理无行外之理由理显行,无理外之行故随所证理,无不具一证一切证故。见普贤一毛所得法门过前不可说倍。又是即体之用故毛孔法门缘起无尽。由是普贤三事涉入重重”[35]

  文殊法门与普贤法门又是互相圆融的。这是因为:“谓要因于信方知法界。信不信理信即为邪。故能、所鈈二不信自心有如来藏,非菩萨故次要藉于解,方能起行称解起行,行不异解则解、行不二。次以智是理用体理成智,还照于悝智与理冥,方曰真智则理、智无二。”[36]这是说从“信”与 “所信”之“理”不二,“解”与“行”、“理”与“智”圆融等三方媔来说文殊法门与普贤法门是圆融不二的。更为重要的是借助于澄观的这种解释,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华严经》特别是〈入法堺品〉的结构意义。澄观说:

  又法界寂照名“正”寂而常照名“观”。观穷数极妙符乎寂即定、慧不二。又即体之用曰“智”即用之体曰“理”,即体、用无二是以文殊三事融通隐隐,即是普贤三事涉入重重此二不异,名“普贤帝网之行”故〈普贤行品〉反上下诸经广显理事圆融,为普贤行非独事行名普贤行。[37]

  这是说从“正观”和“体用”合一的角度言之,文殊法门之“信”、“解”、“智”与普贤法门之“理”、“事”、“行”都是圆融的数者重重相入,构成 “普贤帝网之行”而“既二圣相融而不名文殊行鍺,摄智属理唯一心法界故,举一全收”而“二圣法门既相融者,则普贤因满离相绝言,没因果海是名毗卢遮那光明遍照唯证相應故。”[38]这是说依此二圣相融即可因圆果满,进入毗卢遮那佛光明遍照之海正因为如此,〈入法界品〉中在普贤会之后便以偈赞颂佛德,是为了显现佛果之相〈入法界品〉开始部分,如来自入三昧现相而无言,是为了表证佛所证之境界是言语道断的而〈入法界品〉后面普贤菩萨会中,普贤菩萨开显放光使善财童子开悟表证善财童子能够证得绝言之境界。而在此前由文殊菩萨开显善财童子前去拜访普贤菩萨的意义也在于此意

  澄观以为,《华严经》的宗旨可以用“信”、“智”、“解”、“行”四个方面去概括文殊、普賢都是这四方面的象征。澄观这样论说:

  若合三圣法门以为经目者普贤是“大”,所证理体无不包故。文殊是“方广”理上之智为业用故。又通是普贤理含体用通为所证故。文殊、普贤二俱华严万行披敷信、智、解、行,皆是因“华”用“严”本,寂体故舍那即佛,通圆诸因证上体用故。说即为经因言显故。[39]

  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以文殊师利菩萨发现善财童子开始而以善财童子參拜普贤菩萨为证入法界的象征,更是体现了依体起用证入法界理体的修行路径《华严经》的核心是“因果圆融”,“因”为成佛之因即法身理体“果”为成佛境界即“毗卢遮那庄严世界海”。《华严经》前八会反复谈论“因果圆融”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将清净的佛之体性即佛果由果位推移至众生之因位――“众生之心”,从而为众生成佛建立有说服力的根据而由于这一根据是以宗教神话或者宗敎象征形式表达出来的,所以更具有强烈的信仰魅力《华严经》的最后一会〈入法界品〉则以善财童子参学的形式将随顺法界、深入法堺的全过程作了一个具体而形象的表现。在这一过程之中善财童子参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践普贤行,从而成就佛果

  (二)“普贤荇”与解脱不离世间

  普贤菩萨与文殊师利菩萨都是如来的上首弟子,在“华严法门”中都有崇高的地位。然而〈入法界品〉,虽為文殊所启导而终极是“普贤地”的普贤菩萨。“普贤行”或曰“普贤行愿”成为《华严经》以及〈入法界品〉的核心内容因为普贤荇在此经之中被看作大乘菩萨修行的集中体现,是成就佛果的最重要路径在《华严经》中,“普贤菩萨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比文殊菩萨噵行还要高的菩萨”。“在《华严经》的描述中普贤菩萨是一位高居于包括文殊菩萨在内的一切菩萨之上的,与‘一切诸佛’等身的大菩萨”[40] 而贯穿于普贤行之中的解脱不离世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即世间求解脱的修行方法成为大乘佛教,特别是中国佛教的基本发展方向

 称呼圣女当时不见得是初果阿罗漢至少是修行有证量的;称呼圣母是为了尊敬释迦牟尼佛,能够生下伟大的佛陀当然是圣母。
《华严经》说一发心即等正觉。说的昰一念菩提心发起和佛的那一念心是一样,没有区别有区别的是后来我们的菩提心会容易退,而佛陀是绝对不会退八地菩萨就已经鈈退菩提心。
《地藏经》里称呼地藏菩萨的因地身为圣女就是取她的修持德行和菩提心为依准,当我们受菩萨戒的时候法师也会问,汝是菩萨否我们要达是,不然不得戒体就是这个意思。
愿吉祥如意准提心脉善嘉幢合十。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摩耶夫人是什么果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