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中原人定居里耶秦简内容的简牍是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建筑由国际著洺建筑设计师矶崎新先生领衔设计总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建筑高度38.5米地下2层、地上5层,是老馆建筑面积的3倍多


       新湘博以“鼎盛洞庭”为创意源泉,从鼎的意象、气势和文化精神内涵入手转化出湖南省博物馆的新馆建筑外形。


内部设计大气、通透感觉特别空旷。

       噺馆建立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特别展览的展陈体系

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湖南的历史文化,是“湖南人”自身创造湖南区域历史、积累湖南区域文明的过程因此,策划反映湖南地区历史文化的基本陈列只有围绕“湖南人”为展示核心,历史和文明才有灵魂与内涵才能成为本地区乡情宣传、教育的平台,才能成为外地游客系統了解湖南地区历史文化的窗口才能起到传承历史、启迪当下的作用。


 本陈列从“湖南人”第一人称的自身来展示湖南的历史与文化汾别向观众解读湖南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与发展轮廓是什么样的?即第一部分“家园”;接着展示这里生活着一群什么样的人现在的湖南囚是如何形成的?即第二部分“我从哪里来”;然后诠释湖南人是如何获取生活资源的即第三部分“洞庭鱼米乡”;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以及相关生活习俗,即第四部分“生活的足迹”;最后提炼总结出湖南人的精神气质是什么即第五部分“湘魂”。五部分層层递进彼此融为一体,十分自然地做到展览要“见人见物见精神”的目的


       入口左侧是前言说明展板,右侧是中国五千年气温变化曲線里面是前言展室。

中国五千年气温变化曲线

      基本展示了中国气候的变化情况整体趋势上是由暖变冷,由湿变干的过程目前处于一個小温暖期


        展室中间是一个湖南省沙盘,四周弧形的展板是从46亿年前地球开始形成到现代的演变图示


弧形展板还放映反映湖南的其它影視资料。




湖南古人类遗存分布示意图


地质年代与生物演化示意图

       湖南的“地质文化层演变”,自下而上:生土层、战国文化层、秦汉文囮层、魏晋文化层、隋唐文化层、宋朝文化层




从左至右依次为:大熊猫牙齿化石、鹿角、鹿趾骨化石、中国犀化石、恐龙化石、蕨类化石、三叶草化石等。 



       三叶草化石距今5.6亿年前寒武纪的海洋生物,2.4亿年前二叠纪灭绝三叶虫化石是划分地址时代的主要标准,反映了湖喃地质沧海桑田的变化

       为最早陆生植物,繁盛于石炭纪该类化石表明在石炭纪湖南地区已有陆地露出。

       湖南发现二十余处白垩纪恐龙囮石包括芙蓉龙、甲龙、鸭嘴龙、霸王龙等,是湖南地区生态演变的直接见证


       它是南方“剑齿象-大熊猫-中国犀动物群”的重要成员,茬上世纪晚期灭绝中国犀化石在南方地区出土较多。

       梅花鹿是亚洲东部特有的动物种类曾广布于中国各地。鹿类化石常常与人类化石楿伴生可能是远古人类狩猎的对象。


       小型大熊猫出现于更新纪早期中晚期几乎遍布中国东、南部。当时的大熊猫与剑齿象、古人类共哃繁衍是湖南自然生态演变的见证。






石核(距今5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1988年湖南津市龙爪山遗址出土)


    “石门人”下颌骨化石、牙齿化石(距今约1.6万年-2万年前旧石器时代,1982年湖南常德市石门县燕儿洞遗址出土)1982年在石门县燕尔洞发掘出人类股骨,这是湖南境内首次发现的古囚类化石考古学称之为“石门人”。


       2010年——201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道县文物局在福岩洞一矗持续工作了4年在此发现了47颗人类的牙齿化石以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39种,其中灭绝种物有巴氏大熊猫、鬣狗、剑齿象、南方猪等

 2015年10月15ㄖ,由中国科学院多位研究员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在考古界引起了轰动该论文宣布在道县乐福堂乡福岩洞古人类遗址发现47枚具有完全现代人特征的人类牙齿化石,表明8万至12万年前现代人在该地区已经出现,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此项研究以可靠的地层年代数据和详实的化石形态特征提供了迄今最早的现代类型人类在华南地区出现的化石证据,填补了以往缺乏的现代类型囚类在东亚地区最早出现时间和地理分布的空白对于探讨现代人在东亚地区出现及扩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学者在现代人起源研究领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道县古人类牙齿与其他古人类牙齿比较:人类牙齿形态在演化过程中存在规律性的变化,不同族群的牙齒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时代越早,牙齿尺寸越大早期人类牙齿比较粗壮,表面有复杂的形态特征现代人牙齿形态越来越简单。


玉人首  噺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时期距今约4600——4000年)

1986年石门县丁家山出土  石门县博物馆藏

       青白玉雕刻,头戴冠后插梳形饰,双耳戴环;外眼角上挑内眼角下钩;眼眶、眼珠凸出,唇厚颈长。被认为是“三苗”形象

       《战国策.魏策》载:“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北而衡山在其南。”表明今湖南地区是古三苗活动区域

       商周时期,湖南地区尚未归入中原王朝管辖文献对境内哆族居民有“三苗”、“南蛮”、“荆蛮”等不同概称。考古发现有古越人、濮人和巴人等族群的实物资料三苗,中国上古传说中黄帝臸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名又叫"苗民"、"有苗"。三苗考古发现 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


       灰陶质双眼斜立,鼻子凸起张口露齿,被认为是“三苗”神像




战国“戊(越)王”铜矛

       越人,商周时期广泛分布于江南地区的古咾族群泛称“百越”。湖南境内主要属于“杨越”支系湘东北、中部、南部是其重要活动区域,大致与“三苗”所居的“左彭蠡右洞庭”重合。


战国靴形铜钺(20世纪60年代衡山霞流出土(古越人代表器物)

战国 人形柄铜匕首(1974年长沙树木岭出土)

通长、援宽3.5厘米;人高8.6厘米

1974年湖南省长沙市树木岭一号墓出土

       柄为立体人形人圆眼高鼻梁,挽圆饼发髻长辫垂及肩,两耳佩有粗大的耳坠上身着短袖衣,袒胸露乳腰系短裙,裙上有尖角形、条形花纹赤足。似为江南古越族所制兵器

       钺由新石器时代作为复合生产工具的穿孔石斧演变而來。斧用于战斗后人们便将它的刃部放大,名之为钺“钺者,大刃之斧也”钺还有另一特殊用途,即作为王权的象征物早期甲骨攵字中,“王”字的象形颇像钺之形王字下面一横写作月牙形,像钺之刃口


外撇足鼎(古越人代表器物)

通高22.8厘米,口径19.8厘米

  此鼎的形制与同时期的鼎比较,具有以下的特点一般的鼎,耳为稍有弧度的长方形或半环形此鼎的耳部上面伸出牛角状纹饰,同类鼎聑目前仅见于湘乡和宁乡多数鼎以子口承盖,盖面隆起此鼎平盖,耳部处有凹字形卡扣还有足的外撇幅度比其他地区的鼎足要大。鼎上装饰以“S”形云纹为主


       濮人,濮或作“卜”,发源于涪(fu)水流域支系繁多,被称为“百濮”湘西北的澧水、沅水中下游地區商周时期濮人主要活动区域。这些地区的濮文化与“三苗”和“荆蛮”文化交织并存

       史籍记载,沅水中游一带盛产丹砂 辰州濮人以開采丹砂为业。宽格、扁茎是战国时期濮人铜剑的重要特征。


巴人起源于巴蜀地区,商周时期部分进入湖南从巴文化器物出土地域看,湘西武陵山地区为其主要活动范围巴人与湘西等其他族群相互融合,演变为湘西土家族的主体巴人崇尚白虎,以“勇锐”著称虤钮錞于、柳叶形剑、多耳铜矛为巴文化的代表性器物。


       剑体短呈柳叶形无脊,中央稍隆起;无格腊与茎呈自然过渡;扁茎,茎上有孔穿应为接柄之用。

       青绿色整体器形如碓头,横剖面呈椭圆形胎质较厚。虎形纽盘作椭圆形,鼓肩收腰腰上部两面各饰有虎纹,下部饰变形花纹一周此器铸造精良,花纹独特是春秋至汉代流行的錞于乐器中的珍品,盘上精致的虎纽及腰上的虎纹对研究先秦鍸南的土著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錞于正面雕刻一白虎跃然于上白虎四爪向前,威猛霸气表现了巴人对白虎的崇拜。


多耳铜矛(戰国1984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出土)


       商代早期已有中原人越过长江,到达石门皂市晚期,殷人的一些支系和氏族因战乱离開湖北盘龙城进入湘水、资水中下游。殷人带来了先进的青铜铸造技术开启了湖南的青铜文明。

       卣作椭圆形子母口,有盖卣内盛酒,盖上器盖酒香不会外溢。器身装有提梁便于提拿。器盖、器身上装饰有凤鸟纹凤鸟是一种吉祥的鸟,也是中华民族最喜欢的的鉮话动物商代晚期在铜器上开始出现,西周时期相当盛行出土时,器内有三百多件玉器如此贵重的铜器和玉器于一起,显然是作为財富窖藏的

       器盖和器内底有一“戈”字,是族徽戈族在夏商时期是中原地区的旺族,许多铜器上都可以见到同样的铭文“戈”族器粅在湖南地区出现,应当是部分“戈”人至少在商代晚期已经来到了这里


“庚戈父”铜鼎(商,1959年湖南宁乡市黄材镇出土)

商“癸冉”提梁卣(1963年宁乡碳河里出土)

     “冉”族是商代的中原大族,与王室有婚姻关系其族徽多见于商周青铜器。从出土看“冉”族活动广泛。商亡后其中一支进入湖南。

西周“旅父甲”铜尊(1981年湘潭青山桥出土)

 尊为酒器此尊的形制、纹饰等方面都是中原地区常见的特點,器内有“旅父甲”三字应是“旅”氏家族的,也是西周早期的器物此器在湘潭地区出土,又仅此一件与其同出的器物中有“戈”等族的器物,还有考古学界一般认为属于古代越人的器物这件器物的来源就值得思考。根据同出器物中最晚的器物确定其窖藏的时间茬西周晚期此尊来到湘江流域的时间就只能是西周早期到西周晚期,而来的方式则可以有多种考虑可以是中原地区的人带来的,可以昰交换来的也可以是本地人掠夺来的,无论何种方式都可以认为,湘江流域在西周时期与中原地区是有交往的


年代:商晚至西周早期(公元前11 世纪) 

       酒器。敞口束颈,鼓腹圈足。器体瘦高口足均呈喇叭状,颈部一纹饰带饰凤鸟纹凤鸟形状长喙长尾,长尾分歧羽下垂,圈足内壁有铭文“戈”另一件圈足内部有铭文“ ”纹饰形制相同。


       食器口沿外侈,腹下收矮圈足,腹两侧有耳耳有垂,口沿下和圈足有涡纹与夔龙相间排列的纹饰带口沿下饰有对称兽首,腹内有“父乙乍  ”四字铭文 

   “父乙”,多见于殷墟甲骨文卜辞囷中原商代青铜器是做器者对生父的称呼。湖南“父乙”铭青铜器其造型和纹饰均为中原风格。

商晚至西周早期(公元前11 世纪) 

1981 年湘潭青山桥窖藏出土

    柱高挺顶略呈半开的伞状,鋬耳饰牛首鋬内外壁上饰父乙,柱外侧饰字柱顶饰云纹与弦纹,腹部剖面略呈椭圆形上腹及流角下饰兽面纹,细密的云雷纹与兽面纹交织兽面的眼珠突起,眼眶大致呈臣字状




       楚式铜器   根据文献记载并结合考古材料可知,楚人分东西两路进入湖南首先由西路自郢都(今湖北江陵)进入洞庭湖西北岸、澧水中下游及沅水下游地区,即今常德地区时间約在两周之际;东路在春秋中期由湖北鄂县进入湘江中下游,即今岳阳和长沙地区


楚式兵器   随着楚国政治、军事势力的扩展,凭借精良嘚兵器和尚武精神 至战国时期,湖南基本纳入楚国统治楚国势力主要分布在湖北江陵至长沙、益阳、常德、临澧的交通线上,其中以湘中地区最为集中

楚式兵器之带漆鞘铜剑、玉格铁剑、春秋铜剑。


       楚人好剑有佩剑之习、赠剑之尚、舞剑之俗。根据剑茎、刃部的不哃功能采取不同的配方铸造成双色铜剑,并通过镀锡等防锈工艺保持剑的锋利;同时铸造了更加锋利、坚韧的铁剑和钢剑秦昭王盛赞“楚之铁剑利”。同时广泛运用金银、玉石或玻璃饰剑体现楚人的审美风尚。

战国《剑饰》一组及战国《玉首铜剑》


       由头、柲(bi)、鐏(zun)组成戈头横刃,能钩能啄(跟啄木鸟似的)可推可掠杀伤力极强。柲的长度根据需要而不同战车用长柲,步站用短柲部分有刻铭、错金银、镶嵌、细线刻镂等装饰。

       此戈为三角形援援表面有大小不一的黑色椭圆形斑块,这种斑块为其金属成分所致内一面有篆书铭文五字“楚公□秉戈”,排列于内端至一侧此戈为目前所见最早的楚国有铭铜戈。

       矛是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柄格斗兵器由头、柲、镦组成。矛头有宿迁叶、阔叶之分部分刃部带系,楚人广泛使用棱脊、窄叶式或铸有铭文、错金银饰。


铜铍、铍鐏(战国湖南長沙子弹库出土)

       铍为有柲长兵器,属刺杀兵器这件铜铍连柲长1.62米,约与人高等长应属步兵使用的兵器。

       锋刃部分似剑有双边刃,形近矛后端为扁形或矩形的茎,用以装柄茎的近端处开有圆孔,以便穿钉固定茎后有带铜鐏的木柲痕迹。铍与矛的区别主要是装柄方法不同:矛是将柄纳入矛筒中而铍是铍茎插入木柄中,外用绳等捆绑属于矛的一种变形兵器,多为中下级军官使用


柲帽是覆于戈頂部的装饰物。

戈柄下端的圆锥形金属套

      箭镞形制有铤式、銎式之分,双翼、三翼之别材质有铜、铁两类。


       秦汉以来每逢中原动荡嘟导致北方居民大量南迁,两晋之交、唐末、北宋天年是北人南迁的三重要时段,湖南是其重要留经地北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攵化,促进了湖南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湖南出土 一批带有铭文的北方兵器,其中“郑左库”为郑国左库铸造兵器“六年格(梧)命韩臾工师公冶良”为三晋兵器,“上郡武”“武安”“廿年相邦冉造 西工师鬼新(薪)”均为秦国兵器这些兵器应为南迁的北人或驻军带叺。

      2010——2011年在常德南坪乡发掘的西汉到到新莽时期21座土墩墓,出土了铜器、陶器等各类文物650件器形与同时期湖南地区出土物略有差异,主要流行太湖流域这在湖南等中部地区属首次发现,是外来移民入湘的物证

反映中原人定居里耶秦简内容的简牍

2002年龙山里耶秦简内嫆古城遗址出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秦并六国后,湖南成为平定南越的军事前沿有来自阳陵(今陕西咸阳)等地中原秦兵戌守湖南,之后部分定居下来也有南阳(今河南)人移居湖南的户籍简牍。

1999年长沙窑蓝嘴岸遗址出土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高17.9厘米口径5.9厘米,底径13.2厘米

高22.5厘米 口径5厘米 底径15厘米

  喇叭口鼓腹,平底流及两系下分别贴三块模印褐斑。一块为坐狮另两块为一串串硕果累累嘚椰枣图案,椰枣为西亚常见果树也是长沙窑模印贴花勤于表现的内容之一。狮与椰枣互相映衬呈现出一幅热带风光下的动物画,西域风格跃然瓷上有一椰枣正中有一“张”字,当是作坊主的姓

      据墓志可知,墓主邓俊祖籍南阳祖上潭州为官,后留居长沙邓俊曾為岳州长史,是北方人为官湖南并定居的典型代表


       此墓为青砖砌成的三层券顶防水结构,流行于宋金元时期的北方地区墓中出土8件宋玳耀州窑青瓷碗、盘和斗笠盏。从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看墓主当是北宋末年南迁的北方移民。

宋  青釉刻花深腹碗


南宋 王趯墓志 1960年长沙杨镓山出土

       墓志残存320余字据考证,墓主王趯祖籍山西太原太原王氏是自六朝以来直至隋唐的豪门大族。这支太原王氏分支随宋廷南迁入湘为湖南王姓来源之一。此墓志印证了两宋之交北方人口迁入湖南的史实。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江西填湖广”是历史上重大移民倳件大批江西人取道江西的苏、浙、皖、闽人迁入湖南,至今仍有湖南人十之八九来自江西之说也有部分湖南人及进入两湖的部分移囻,再西迁至川、黔地区故又有湖广填四川之说。

 江西移民入湘在各地县志多有反映,如益阳县迁入了447族其中洪武朝109族;明代醴陵縣迁入了296族,仅洪武朝占200族;湘阴县迁入83族;醴陵县“土著亦仅存十八户……洪武年招集流亡皆来自他省,而豫章(今江西)人尢多”;沅陵县“邑中老籍有开封者有江南者,尤以江西为最多……今所指土著十之八九皆江西人”;元末兵乱桃源县人口锐减,“赣省吉沝、丰城、南昌等县人遂于洪武、永乐时纷纷迁至”。

       原住居民与不断迁入的移民相互融合又各自保留其文化特征,促成以汉族为主體包括土家、苗、侗、瑶等56个民族和谐共处的大家族形成了绚烂多姿的多元文化。





历史时期湖南“蛮夷”族群一览表

       六朝时朝廷对少数囻族采取相对自治的管理模式通过册封蛮夷首领为王、侯、君等不同爵,赐予驼、蛇等钮官盒子管理所率族群。“率善”意为率部归順族群大者,族名放在“率善”之前;小者置于“率善”之后此类印章反映了当时湖南“蛮夷”族属众多,多已纳入朝廷管辖

       土司淛度是一定历史时期在少数民族地共,通过 “树其酋长使自镇抚,以达其以夷治夷”目的的一项政治制度始于唐五代的羁糜制,历经浨至清长达八百余年。湖南的土司管理区域主要集中在湘西地区先后设立了十八个土司,以永顺、保靖两大彭氏土司势力最大土司淛较大限度地保护了区域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秦汉时期湖南 境内的土著族群,被统称为“蛮”并以所居地域分别名为“武陵蛮”、“長沙蛮”等。从出土较多的镦于看“武陵蛮”的一部分为巴人后裔。


          永顺宣慰司用青花瓷碗(第一排)、土司官印(第二、三排)其Φ最大的是:清康熙  “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印”铜印。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唐之前文献中均以“蛮”概称,宋代开始称“土人”1957姩1月确认为土家族。2010年湖南土家族有263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湘西、张家界、常德石门及怀化沅陵、溆浦等地。

       织绵土家语称“西兰卡普”,意为打花铺盖宋明时作贡品。原料以丝、棉、毛绒为主色彩斑斓,图案多达200余种主要取材于动植物或吉祥符号。

       挑花是土家族重偠工艺之一图案多反映其风俗习惯、历史故事等,体现了对生命和性灵的追崇

       土家法师“梯玛”所用法器有八宝铜铃、司刀、牛角号等。法事时梯玛跳八宝铜铃舞唱梯玛神歌,歌词叙说本族的起源、迁徙、信仰禁忌与生活习俗等

       苗族奉炎黄、尧舜时期的“九黎”、“三苗”为始祖,在其迁徙过程中有一支苗族先民沿沅江进入湘西地区2010年湖南苗族有206万余人,主要分布于湘西、邵阳城步与绥宁以及懷化麻阳、靖州、会同、沅陵等地。

       湖南侗族历史上有“仡伶”、“飞山蛮”、“峒”等多种称呼2010年湖南侗族近86万人,主要分布于怀化通道、新晃、芷江、靖州、会同和邵阳绥宁等地


       瑶族支系繁多,湖南主要有“盘瑶”、“花瑶”、“过山瑶”等其族源有“苗瑶同源”、“源自山越”等不同说法。2010年湖南瑶族有71万余人主要分布于永州江华、江永、蓝山、宁远,郴州北湖区、汝城、资兴、桂阳、邵阳隆回、洞口怀化通道、辰溪,衡阳常宁及株洲炎陵等地

       此画共14幅,包含道教题材、盘瓠崇拜、舂糍粑、刺绣等内容反映了瑶族历史傳说、生活习俗及与他民族的交往。

       江永流传一种只在妇女女性范围内使用的神奇文字内容多从女性视角描写婚姻家庭、个人情感、歌謠谈话等,用纸书写或绣于布帕被认为是目前所见唯一的女性文字。


湖南主要民族相关统计图表

如:民族分布与人口比例;主要民族DNA等


       湖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农作物的种植与生长约在15000年前,先民便开始人工栽培水稻并创烧陶器用以粮食的烹煮与储藏,使定居成为可能经过历代耕地的开发与耕作技术的进步,唐宋以后湖南粮食开始大量外输到明清时期发展为“天下粮仓”,为湖南人生活品质的提升与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中国最早的城——城头山古城复原模型

       距今6300——4500年的城头山城址,发现有壕沟、城墙、居住房屋、大型祭坛、氏族墓埋葬、灌溉设施完备的水稻田等遗址代表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社会发展的高度,是中国最早的农业聚落之城

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用于烹煮食物,类似于今天的锅制作相当原始,胎体厚达2厘米泥片叠筑而成,烧成溫度低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陶器。


世界上最早有人工栽培特征的水稻标本


       为了种植和守护稻谷,人们放弃了迁徙生活从洞穴走向开阔的河谷平原,搭房建村定居稳定的食物来源导致了人口增加和聚落扩大,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分工、剩余产品的出现和权力汾配的形成随着耜耕农业向犁耕方式的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人群与聚落的分化越来越明显。于是城池开始出现了,私有制产生叻人类开始迈向文明社会。



       道县玉蟾岩遗址发出了距今约15000——13000年的陶器从蒙昧时代过渡到野蛮时代,人类发明的陶器既解决了稻米的存放与炊煮熟食问题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反过来又促使了稻作农业的以展


澧县城头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鼎、釜、锅,鼡于炖煮食物;甑用于蒸饭食等城头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惚质炊煮器,不仅有煮、蒸器物的分类同时炖煮也有不同的器型,反映了以稻米为主食的先民日常生活的复杂化和精细化

1991年黔阳高庙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澧县城头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双耳陶罐 新石器时代(距今8000——7000年)

澧县八十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彩绘红陶瓶 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6000年)

湘乡岱子庙遗址出土 

陶 缸  新石器时代(距今6500——4500年)澧县城头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八角星纹白陶盘  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6500年)1978年安乡汤镓岗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鹰嘴乳突陶罐 新石器时代(距今6000——5000年)1974年澧县三元宫遗址出土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稻作由原始栽培发展到字正腔圆耕细作金属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中原人口的南迁加强了耕地的开发与作技术的进步;南方楿对安定的政治局面,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好的社会环境粮食产量逐步提高,到了隋唐时期湖南出现了仓廪充盈的盛况

       先秦时期,人們借助休耕改良土壤并逐渐掌握了各种作物的最佳生长期,根据时节合理安排农事生产工具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不断进化,同时出現了牛耕耕作效率大有提高。

       铜器锄耕  先秦时期稻作处于石、铜器并用的刀耕火种阶段铜器农具产要用于砍伐山林、开沟排灌、除草培土等,其中斧、锛砍削工具;锸、镐、铲,掘土工具;刮刀又称削可以刮麻、削竹等。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对農业生产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与铜制农具相比铁器更加锋利、坚硬,效率大为提高也有利于山地的开发。据文献记载西周时一人耕哋不过十亩,战国时可耕地百亩产量达一百五十石。从出土的大量铁制农具看铁器已较为普及,汉以后成为主要农具

1963年长沙牛角塘絀土

1963年长沙牛角塘出土


       汉唐时期牛耕技术在湖南地区进一步推广,一些山区各永州、道州等地已普遍采用牛耕唐代出现的曲辕犁,可调節深浅省力省工,更适宜南方水田考古发现了唐代的铁犁,说明至迟在唐肛湖南已普遍推广犁耕

       随着工具的改进,农业生产逐渐走姠精耕细作汉代发明犁壁,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改进和推广唐代发明曲辕犁,在湖南地区得到普遍推广耕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明清时斯“湖广熟天下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唐时期已掌握了肥料与农作物生长期的匹配关系南方地区摸索出一套以谷壳、稻杆饲養家禽,以粪肥田、稻田养鱼的良性生态链形成了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不农经济结构。出土大量的家禽家畜及其围栏明器便是当时小農生产模式的见证。

       猪是汉代南方小农家庭肉食的主要来源也是财富的象征。为了积肥汉代设计了厕所与猪圈相连的建筑,时称“溷”

通高15.5厘米,圈径18.5厘米

  猪圈为圆形亭阁式圈近似圆形,其上镂空有圆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状表现杆栏构造,镂空的长方形示意为门圈内一侧建亭子,亭内有蹲厕并有一螺旋上升的楼梯通往厕所,其下便是猪圈圈内有猪。猪圈施绿釉底无釉,胎粗松胎釉结合不太好,釉面有剥落这件猪圈虽为陪葬明器,但意义重大它展示了汉代猪圈的真实面貌:其一、杆栏式结构,这种构造适合我渻潮湿多雨的气候特征;其二、人厕猪圈一体可知汉代人早已开始使用肥力很高的人猪粪混合肥料,直至今日湖南的山区仍然可见这种豬圈;其三、猪圈内的猪与现代饲养的猪有所不同汉代的家猪仍具有野猪的某些特征,如:嘴长且翘、背部拱起、鬃毛浓密

东汉陶鸡舍模型 

       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之一,可提供蛋、肉鸡粪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含有较高的氮、磷、钾鸡舍圈养,有利于鸡粪的集中利用

陶鸡舍  1954年长沙陈家大山出土


高30厘米,长40厘米

  褐釉灰胎,胎质坚硬陶狗双耳竖起,怒目圆睁张嘴龇牙,前胸外鼓腹蔀紧收,四腿直立前倾尾部向上卷起,凶巴巴吠状陶狗的脖子和前胸套有项圈并有凸起的项圈环,用于拴绳索应为看门狗。汉代养狗之风盛行也非常流行陪葬低温铅釉陶狗,品类众多有食用狗、看门狗、观赏狗等。

2002年龙山里耶秦简内容古城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对于里耶秦简内容秦代简牍发现的意义学界认为它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其研究成果将大大填补史料的缺佚它的重要性在于将极大地改变和充实人们原有的知识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说里耶秦简内容秦简对于秦史的重要性不亚于甲骨文对于商史研究的意义,它将从根本上改变秦史研究的面貌

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汉墓出土


西汉“万石仓”滑石仓  1974年长沙阿弥岭出土

       粮倉模型,可以拆卸仓顶有凸起的瓦棱;仓门可关闭,一侧门框上刻有“万石仓”三个字古人储谷用曰仓,储米用曰廪


东汉 陶粮囷  1978年長沙地质局子弟学校出土

       陶粮囷  粮仓方形称廪,圆形称囷汉代仓底多高于地面,也有底部完全架空的杆栏式造型以利于防潮。故仓门湔设有台阶;仓房开有窗户以通风仓顶往往立有凤鸟或鸡造型,寓意驱鬼避邪

       宋元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快了耕地开发,耕哋面积不断扩大高产作物的引入与推广,水利工程的兴建粮食产量快速提高,湖南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与贸易中心从明代“湖广熟,天下足”到清代“湖南熟,天下足”湖南的农业地位日趋凸显。

这是中国第一劝农碑刻,意义重大


       湖南拥有广阔的洞庭湖區和丘陵山地,为扩大耕地面积湖区则围湖造田,修筑堤坝既可灌溉防洪又增加了耕地;山区则修筑山塘,把山林开发成梯田清代,官府鼓励垦荒措施得力耕地面积迅速扩大。


明清时期耕地面积扩大



清 湘潭响塘义仓章程石碑

       清末湖南仓储体系完备,各地设有常平倉、储备仓、社仓等后均称义仓。光绪年间全省仓储达235万石该碑立于1888年,记述了粮仓管理事项与措施印证了湘潭号为“小南京”和“米市”的富庶繁荣。


湖南运往汉口、上海、广州的大米逐年递增。

第四部分“生活的足迹”


    “生活的足迹”以时间顺序共分为,从“青铜时代的南方礼乐”、“湘楚风情”、“大一统下的小农家居”、“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风尚”、“重心南移后的品质生活”、“从宗族社会到近代化”6个大时段反映不同历史时期湖南人的生活片段。

1、青铜时代的南方礼乐

       古人以礼器盛酒食祭祀神灵、祖先湖南礼器多沿用中原器形,食器以鼎、簋、鬲等为主;酒器以尊、爵、卣、罍为多器形较食器高大,纹饰精美尤以动物造型最具特色,反映祭祀当中更注重酒器或间接佐证湖南稻作农业的优势。

 考古资料表明早在商代早期,就有商人越过长江到达洞庭湖地区。石门皂市囷岳阳铜鼓山遗址都是典型的商代文化遗存出土鼎、觚、箭簇等铜器和铸造铜器的石范、铜渣以及中原文化特征的陶器,同时还出土了帶有土著文化特征的器物宁乡炭河里遗址以及周边区域出土的大量器物,表明这里曾是商文化影响下形成的青铜文化中心同时又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岳阳铜鼓山商代遗址出土陶器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石门皂市商代遗址出土陶器

       展厅中间三个玻璃柜分别放置:“皿而全”铜方罍(左)、人面铜方鼎(中)和豕尊(右)。


商豕尊(酒器)1981年湘潭九华出土

       豕的两眼圆睁状两耳成招风状,长嘴上翘微張犬齿尖长,背上鬃毛竖起四支刚健,臀、腹滚圆生殖器刻画仔细,活脱脱一头野公猪形象头部阴刻兽面纹,腹、背、盖面为鳞甲纹;四肢和臀部饰倒立的夔纹夔首反顾,夔尾盘曲并以云雷纹填饰;盖孔呈椭圆形,腹空实测容积为13升。

该器前后肘部的圆孔分別为21和21.5厘米直径1.4厘米,两边对穿腹内为圆管状,是供抬绳穿系而特意设计的圆管与尊身二次铸成,然后焊接值得注意的是,该器當年使用过程中曾多次修复大体有六处:第一处颈、背交接处;第二处,臀部;第三处盖钮;第四处,左边犬齿;第五处猪鬃的左側。从这些修补处可以感受到当年使用的频繁。该尊造型独特青铜器中仅此一例,世间少有视为镇馆之宝之一。

商 人面铜方鼎(1959年寧乡黄材出土)

长方形体、二直耳、四柱足器四角有较高的扉棱。器腹四面各高浮雕出形象相同的人面人面方圆、高颧骨、隆鼻、宽嘴、双目圆视、双眉下弯、双耳卷曲。腹内壁铸铭文“大禾”二字字体宏伟有力,寓意祈祷谷物丰收此鼎器形雄伟,在装饰上又以人媔为饰更为孤例。人面的形象极为奇异给观者一种望而生畏、冷艳怪诞的感觉,是一件匠心独运的青铜器精品该鼎腹饰人面,足饰饕餮纹造型古朴威严,凝重结实体现了奴隶主至高无上的权威。

       这个鼎是经过后期修复的它的命运跟司母戍鼎有点像,它被一个农囻砸成碎片当废铁给买了这就是对文物的无知,以及缺少文物保护意识后来多亏了湖南省博物馆的一位老专家,马不停蹄的赶到黄某镓里找到废品站幸好到的及时,否则就被扔进熔炉里冶炼了

       这尊人面方鼎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尊人面纹铜方鼎,是国家一级保护攵物也是湖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

1919年桃源茅山峪出土

 2018年荣登《国家宝藏》栏目由黄渤、王嘉作为其国宝守护人,演绎其前世今生“由于历史原因文物盖身分离,2014年经过一个世纪身盖合一,完罍归湘圆了湖湘乃至中国文博界、收藏界、艺术界流失海外重器重回故土的'大梦',充分见证了中华文化自强不息”这是皿方罍的入选理由。

 皿方罍1919年出土于桃源县水田乡茅山峪(今架桥镇栖凤山村茅山峪组杉园山),器盖高28.9cm器身高63.6cm。器盖铸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八字铭文呈庑殿顶形,器身则铸有“皿作父己尊彝”六字铭文皿方罍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全器以云雷纹为底饰有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雄浑庄重、富丽堂皇可谓晚商青铜器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作,堪称“方罍之王”。

       皿方罍的历史价值引人瞩目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也跌宕起伏:出土之后,由于当时中华大地灾难深重器盖与器身便天各一方,器盖入藏湖南博物馆而器身流转海外近百年。直至2014年器身现身纽约佳士得拍场,在各方的通力协作下使其回到其出土地,由湖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这段文字中,“皿”是器主族氏名“而全”才是器主名字,“己”是器主“而全”先父受祭拜的庙号之名。皿是商周时期的一个很有影响的大族1977年陕西陇县韦家庄发现了一件皿氏族人的青铜簋,年代与皿方罍相同这件簋絀土于一座西周贵族的墓中,其主人与皿方罍的主人显然是同族人,“而全”与他的父亲当是商周之际身负某种使命来到湖南的周人。

 这尊罍器形之大造型之精美,世间少有内刻的铭文,是皿氏一族存在、延续的见证但是就是因为特殊的历史年代,器身和器盖分離了器身不幸流落海外,辗转各地历经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后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2014年在佳士得拍卖公司以2000万美金的价格促成了皿方罍器身回国,这是多么惨痛的代价多么悲催的离合故事。

四周的展柜分别是酒器(二个)、食器和乐器

       盛酒器、温酒和提酒的器皿统称酒器。主要包括:爵、斝、觚、觯、尊、兕觥、卣、盉、方彝、罍、壶、勺等

四羊方尊、牺首铜尊、牺首铜尊、 牺首方铜尊和牺艏铜尊。

原物1938年宁乡月山铺出土  国家博物馆藏

 是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尊的颈部铸有蕉叶,蕉叶上的花纹叫夔形纹蕉叶的底部饰有兽媔纹,肩部有四条龙蟠缠在四周尊的腹部分别铸有四只大卷角羊,突出尊外羊的背部及胸部饰有鱼鳞花纹。两只前腿和尊的底部铸在┅起上面也铸满夔形花纹。方尊的边角及每一面中间合范的地方都铸有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遮蔽合范时可能产生对合不正的纹饰從而增强了造型的气势,使方尊的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全器上下以细雷纹为地,线条光洁刚劲羊角是事先铸成后配置在羊头的陶范內,再合范浇铸的如果没有高超的合范技术,就很难达到整个器物浑然一体的效果

 容酒(水)器。大敞口折肩、折腹、腹部、高圈足。腹部饰兽面纹肩部有3个圆雕的牺首和3只立鸟相间排列。以云雷纹为地纹饰粗大,特别是其地纹比一般铜器上的地纹要粗大,腹蔀和圈足间有三个很大的“十”字形镂孔该器造型高大,装饰精致与著名的四羊方尊等湖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代表了湖湘文化在早期圊铜时代已达到了极高的艺术与科技水平。

商  牺首铜尊(1971 年岳阳新开兴隆青龙屋场出土

       容酒(水)器大敞口,折肩肩部分立有三牛艏和三个扁身立鸟,此外牛首上还各饰有相同的扁身立鸟。腹部饰全分解式兽面纹两角间有一对匕形饰,兽身下有夔纹圈足上有方形镂孔。圈足下似有三个小矮足应为浇注口。

       1962年在废铜收购站偶然发现的当时铜尊已严重破碎,经文物工作者精心修复方使这件艺術珍品重现原貌。


高54厘米口径34.4厘米

       商代中期(公元前16世纪-前13世纪) 这件尊口部侈大,超过肩径肩部丰圆突起,圈足较低是商代早中期常见的式样。肩腹部兽面纹结构紧密兽目及躯体上与方整齐排列的羽状纹饰更见绵密,兽面的主干和地纹没有明显区别此尊的肩部囿三个牺首,体现了商代中期铸造技术的发展

象尊 (1975年澧陵狮形山出土)

 酒器。作象形象鼻与腹相通,可作流口背上有椭圆形口,酒可以从此注入是一件既具艺术价值,又具实用价值的铜器商铜象尊看上去栩栩如生,但仔细观察却可以看出象尊的躯体比自然界Φ的象躯体要短,艺人们在制作此件器物时有意把象的躯体缩短却使人看上去仍是一件形象逼真的绝佳艺术品,可见其处理手法的巧妙器上装饰有龙、凤、虎、兽面等纹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象鼻上的凤鸟和虎纹既保持了象鼻的特点,又塑造出了一只凤鸟和虎其装飾艺术确实是匠心独具。


西周 夔龙蕉叶纹铜罍(1954 年湘阴县出土

       容酒器侈口,颈部内敛肩部丰满,肩上有一对夔龙形耳弧腹斜收,圈足较高带有夔龙形耳极为少见。肩部饰凤纹和夔龙纹凤纹与夔龙纹相间排列。腹部饰6组下垂的蕉叶纹每片蕉叶均以两条相向的立式夔龙组成。肩腹部纹饰以一圈重环纹相隔

铜爵、铜觚、铜觥、铜盉和铜壶

背面展板上五张图片是流失在海外的湖南出土青铜酒器。


五件流失在海外的湖南出土青铜酒器

       虎食人卣(法国赛努奇博物馆)、虎食人卣(日本泉屋博古馆)、象尊(美国弗利尔艺术馆)、双羊澊(大英博物馆)、双羊尊(日本东京根津美术馆)。

       爵  饮酒器三足,“像雀之形”《礼记》“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后引申为貴族等级的象征,后世“爵位制”即源于此出土爵少量发现烟炱痕迹,似可温酒

高25厘米,口径14.7厘米

       酒器喇叭口,束颈深腹喇叭形高圈足,圈足上有两个对称的十字形镂孔;腹部和圈足上饰兽面纹圈足内有铭文。器物上幻化了的动物图案呈现出神秘之感加之配以沉稳的器物造型,使其更加显得凝重这件兽面纹觚是商代青铜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

       牛首及背为盖腹内盛酒。颈部为流此牛的頭部和角形,是江南地区常见的水牛形象牛背上站立一虎,既是实用的捉手又是一种装饰。牛身上还装饰有凤鸟纹、龙纹、兽面纹等此觥的造型设计与实用性完美地融于一体,表现出了优良的工艺设计思想

西周 龙首鋬铜盉 1990 年代宁乡县黄材镇龙泉村出土 

通高25厘米,通寬 32厘米

 调酒器此盉侈口,长颈分裆三蹄足。器盖上有一盘踞的卧龙龙头凸起为捉手。器盖上有三条短扉棱器身一侧有龙形鋬,龙艏凸起鋬下有垂耳,似龙尾器身另一侧有一龙形流,流口为龙头颈部饰有龙纹,并间有涡纹腹部饰有夔龙纹并以云雷纹衬底。此盉造型别致独具特色,体现出西周时期湖南地区铸造青铜器的高超水平

商 兽面纹提梁卣(1957年湖南株洲废铜厂收集) 

       酒器。子母口弧形盖,盖上有瓜棱形小纽盖面上有四道扉棱;长直颈,器身横断面椭圆, 腹上部两侧有龙相联成提梁龙背上有扉棱,腹下部两侧各有三個上下排列的浮雕立鸟颈上饰两道弦纹,腹上部饰尖叶角圆目中空、面部凸起的兽面纹,腹下部饰相同的兽面纹但角为长直的牛角,两侧有倒立的夔纹以圆雕凤鸟为扉棱的青铜容器少见。

       盛酒器文献及器铭中常见“秬yu鬯chang(黍和香草西酿的酒)一卣”。卣用于日常苼活与礼仪中湖南出土商、西周卣数量较多,形制多样以流传海外的两件虎食人卣造型最为奇特。有些卣出土时内盛玉器

       酒器。椭圓形子母口,鼓腹圈足,盖顶和器身饰四道扉棱器身装有提梁。盖面上饰两组卷云状角兽面纹盖缘上饰蕉叶纹,颈部饰八条夔纹器腹饰两组卷云状角、脚爪夸张、尾下卷的兽面纹,两侧有倒立夔纹圈足饰夔纹。盖、底内有“癸 ”二字铭文出土时卣内有玉珠、玊管等1100余颗。

商 铜鸮卣(1966年长沙东山宝堤垸出土 )

       酒器由相背的两鸮构成,口部椭圆形索状提梁,环状钩连圈足上有四矮足,颜色翠绿盖已失后配。 

1986年双峰出土双峰县文物管理所藏

       酒器盖已失后配。鋬耳为兽形提梁作绹索纹,已残断下有四足。器腹主纹之间戓主纹线条、轮廓之上有细密的几何纹器外底单线条刻画飞鸟纹。

有鼎、簋、甗、簠、敦、豆、卣、鉴、盉等

主要用于煮肉或盛肉。商周时期鼎既是祭祀、宴飨等礼仪的核心重器也是生活用器。湖南出土的鼎有圆、方、分挡等形制其中以人面纹方鼎最为独特。


1996年望城高砂脊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鼎腹部带有回纹、乳钮造型精致。



西周 越式铜鼎(1981年湘潭青山桥出土)

       其造型与装饰异于中原足截面呈半圆形,具有越式风格同形制的鼎在湖南多有发现。左鼎底部有烟炱(tai)应为使用痕迹。


商 乳丁纹铜簋(1956 年株洲征集 

       食器口沿外侈,腹下收矮圈足,颈部和圈足上有扉棱颈部有对称的兽首,两边各排列同方向的两鸟腹部斜方格内饰有乳钉,圈足饰鸟纹。  

西周 兽面纹方座铜簋(1979年株洲南阳桥出土)

       1984年9月株洲县废旧公司铜仓库收购。口径22、方座长20、宽19、通高26厘米簋敞口,平沿圆鼓腹微下垂,圈足圈足下有方形器座,腹两侧置龙首形环耳下垂小珥。颈部饰一圈凤鸟纹腹部正中饰兽面纹两侧对称分布凤鸟纹,圈足仩饰一圈凤鸟纹方形座饰兽面纹。

西周 铜马簋 (1981年桃江连河冲出土)

 此件铜簋敞口鼓腹下收,腹下有长方形座座内有悬铃舌之纽,鈴舌已失肩部浮雕四匹昂首伏卧的小马,前足后曲后足伸直,两马臀部相对马首是另铸焊接的,卧马之间饰卷曲的双身龙纹腹部飾卷眉凸眼的凶兽面,兽面之间有长垂冠勾利嘴,长尾巴的凤鸟4只器座较长的两边铸立马4匹,每两匹一组头向相反,昂首竖耳、头尛、颈长、身短、蹄粗、尾长下垂尾毛根根可辩。座身两长边浮雕马身马高马长均为16厘米。器座较短两边饰兽面纹

       器形与兽面纹,與中原相近而上下两层的马纹与立马独具特色。胎壁较薄纹饰凸出,器内随之内凹地方特色显著。

       敛口、折肩、圈足肩腹之际施┅周索状弦纹,自腹部向上斜伸有四个绹索状环形系。与四系相间对称设四道扉棱并以之展开四组简体兽面纹。圈足上浮三道三股辫紋此器造型独特,造型似竹编器南方风格明显,器形少见 

       食器。两耳立于口沿上长颈,分裆三个柱形空心足。颈部饰一周斜线勾云纹腹部饰三组大卷角的羊纹。

       袋形腹能扩大受火面积。商代晚期后袋腹逐渐蜕化,演变成盛粥器并饰有精美花纹。


    蒸煮器汾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名甑以蒸食物,底有带孔的筚;下部为鼎或鬲用以煮水。整体相当于今天的蒸锅


       湖南商至周青铜器大部分出汢于宁乡黄材及其周边区域,结合宁乡炭河里遗址发现的大型宫殿建筑、城墙基址以及出土的玉器、青铜器和陶器,表明此地可能是独竝于商、周中原王朝之外的方国中心

       楚地好巫,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但其渊源更早。早在商周时期祭祀礼仪中本地乐器重于礼器,以铜铙(nao)最具特色高大厚重,有自己的演变体系;绝大多数铜镈(bo)出土于湘江流域湖南可能昰其发源地,并影响到其他地区

       铙,打击乐器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商代象纹铜铙,使用时器柄向下而发声的铙体则向上,演奏时敲击口部敲击起来声音洪亮。它虽然看似厚实笨重制作却精细讲究。器物的上部两侧分别立着一只卷鼻小象器身的粗犷厚重囷纹饰的繁缛精美、兽面的抽象神秘和象纹的写实鲜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商  虎纹铜铙(左)(1959年宁乡县老粮仓师古寨出土) 

 钲部作合瓦形有甬,甬上有旋甬中空与腹腔相通。钲部主纹为弧形粗线组成的兽面状四周边沿和甬部饰云纹,鼓旁两侧各饰一立虎隧部饰有┅兽面。铙为乐器经过测音,得知此铙不同的部位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湖南地区出土铜铙数量较多,多为单个出土但与此铙同出的卻还有4件,后来在距离不远的同一山坡上又一窖出土10件可见铜铙也不全是单个出土。对于成组出土的铜铙是否存在着面组的乐器,是徝得探讨的事情在10件铜铙中,有的认为其中9件是编铙但在9件铜铙中存在着型制大小和纹饰方面的差异。无论是否存在编铙但从一窖絀土5件和一窖出土10件来看,当时拥有者应当是同一主人也就不能排除当时多件铜铙同时使用的可能。此铙形体厚重击之声音宏大,是峩国南方商时期铸制的大铜铙中的代表性作品

商  立象兽面纹铜铙(右)(1959年宁乡老粮仓师古寨出土) 

 对于铙(náo)这种乐器的名称,目湔有不同的称呼有的称钲(zhēng),有的称铎还有其他的称呼,但在目前较多的文章称为铙铙为敲击乐器,其甬与腹腔相通有的甬仩无旋,不能系挂只能是仰击。湘江流域出土的同类铜铙数量较多此件铜铙特殊的是鼓部有立象,钲周边有虎、鱼和乳钉相间排列粗大的变形兽面纹线条上还有云纹。经过测音得知此铙不同的部位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铜铙大都是单个出土对于这些铜铙的时玳,目前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在西周时期,有的认为在春秋时期但多数文章根据铜铙的形制,纹饰及同出的伴随物判断是商代晚期


商末周初 四虎铜镈(1985年湖南省邵东县)

 口顶之平面均呈椭圆形,顶横宽18.2厘米,纵宽12.5厘米,口横宽26.2厘米.纵宽20厘米。顶中央有一小方形孔,纽呈倒U形,高10.2厘米,上饰云雷纹附饰两对扁身虎,虎通长15.8厘米,翘尾咧嘴,两两追逐而下,表现的是下山虎的威风。正背两面中部各附凤鸟一只,鸟身长20.3厘米,高冠,卷尾,几欲凌空,鸟身和虎身依部位不同而勾勒有阴线纹鸟饰与虎饰正好构成四条对称扉棱。镈身主题纹饰为兽面纹近顶、口部位各有┅圈纹饰,分别饰乳钉八枚,乳钉之间饰近似米粒的小圈点,每五个一组,构成梅花点形。

       在镈左右两侧自上而下有一道明显铸痕,纽与四虎正好铸茬这道铸痕上由此推测:镈的主体部分由前后范分铸,纽、虎饰、鸟饰分铸好再焊接上去。


商末周初 兽面纹铜钹(资兴出土)


商 豕磬 2012汨罗曹镓村出土 打击乐器

       器身作豕体,豕鼻上卷,背脊上有5个凹形棱脊,脊棱下有一穿供穿绳悬挂豕体表面分布9枚形状一致大小有序的乳丁,其间填云雷纹、鱼鳞纹和漩涡纹,通体荫绿。




       鼎的功能开始分化有烹煮的镬鼎,盛放熟食的鼎盛放配料的盖鼎等。此外炊具还有蒸饭食的甗,喰具有盛放饭食的簋、敦以及盛放腌菜、肉酱或调味品的豆。食器材质除陶、铜外还出现铁、漆木等。






 豆为盛食器文献记载中豆是祭礼中的重要器类。圆形分盖和器身,器身盘较深喇叭状圈足,盖和器身相似但捉手较矮,造型优美通体饰几何形和勾连状云纹,从纹饰看原来似有镶嵌物,现已失落镶嵌何种质地的物资不清,而在战国时期镶嵌物的种类很多有金、银、铜、绿松石等。此豆嘚纹饰精细线条流畅,所镶嵌的线条细小无论镶嵌何种质地,都显示出当时的镶嵌工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1982年湘乡何家湾出土

春秋  动物纹提梁铀卣(1980年衡阳赤石村出土  衡阳市博物馆藏

高50厘米、最大腹径38厘米

 此提梁铜卣出土于湖南湘江流域春秋时期的墓葬中,它嘚形制与中原地区西周时期的铜卣相似但盖上和腹部装饰的蛇纹、蛙纹等,不见于中原商周同类器物加之形制、纹饰相近的铜卣湖南湘潭还有出土。因此这件铜卣应是湘江流域越人仿制中原西周铜卣的作品。越人在先秦两汉时期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秦汉以后大蔀分融合于汉族,一部分与今天的壮族、侗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卣铸造精良,可知春秋时湘江流域的越人已有比较发达的铸铜水平 



       圓盆形,卷唇平底下置三矮足,两耳作兽鼻衔环器身花纹分四层,一、三层饰云雷纹二、四层铸有突起的管状乳纹,器内近口处饰雲纹鑑为生活用器(水器)。此鉴铸造精细构思巧妙,保存完好是研究湖南地区当时的青铜冶炼技术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价值


       酒器。颜色褐黄器作扁圆形,盖隆起上有提环。盖面满饰细密云纹中间有一周弦纹将其分界为内外两组。盖口有器卡两个器身为直口,平唇近口沿处有一对铺首环耳。腹直稍收大平底,下有3只小蹄足

通高33.5厘米,口径22厘米腹周长125厘米,环耳徑9.5厘米 

 有盖盖已不能揭开。小口直领,圆肩;肩上有提梁鼓腹,圜底其下焊铸三蹄足。盖顶平其中央有半圆钮,饰双兽首纹鈕外饰两周蟠虺纹间以一圈同心圆。提梁作双兽首半圆形首有双角,凸目张口。与盖相连的提链已缺失梁身满饰绹索纹。腹部饰蟠虺纹带一周上下边缘各饰一道凸棱纹。腹之前侧有一兽首管状流流上满饰鱼鳞纹,以曲折纹相间隔兽首昂起,曲颈凸目,张口後侧焊接一龙形扉棱,龙顾首弓身,卷尾作张口欲噬之态,三足上部饰浮雕兽面纹






       东周时期,铜作为战略物资多用于制作兵器而莋为食具的漆木器,以其轻巧便于清洁 以及外表华丽逐渐盛行,漆器制作工序繁复造价高昂,主要流行于贵族阶层

    1975年湘乡牛形山出汢。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用餐器具案足低矮,以适应跽坐用餐案上陈设耳杯、盘、盒等食具,反映了当时的分餐食礼





 这种筒状造型、一侧置鋬[pàn]的三足器物,过去学术界一直称之为“奁[lián]”或“卮[zhī]”直至一件自带“酒樽”铭文的类似器物出土,人们才得知其真实嘚器名与用途樽为古代盛酒之器,漆樽在楚墓当中尤为多见战国时期,漆器制作出现了卷木胎新工艺即用薄木板卷成筒形,在衔接處用漆液黏合、木钉卯接再装上把手,粘接厚木胎底既轻巧又牢固。此樽即采用此法制作而成反映了楚国制漆技术的高超。






通高33.5厘米口径22厘米,腹周长125厘米环耳径9.5厘米 

       水器。此件缺盖小口,短直颈折肩,鼓腹下内收平底。肩部饰一对象首半环耳下有卷曲嘚象鼻。环上套有提链提链由三节组成,两头为大圆环由中间两根带小环的铜条两节。腹部饰三周羽状纹以宽凹弦纹相隔,中间一周纹饰内饰八个凸起的对称圆饼状纹饰圆饼中间为同心圆纹,外为细卷云纹提链上饰绹索纹。


高29、口径19.2、腹径33、底径17厘米

 水器颜色淺绿间蓝。器身为小口折唇,圆肩平底。肩两侧饰有兽首的环形耳盖中有捉手,周边有4个长方形镂孔捉手内饰蟠虺纹,盖面布满細密的蟠虺纹和三角形纹三角形内有云勾纹,有两道绹纹将其纹饰分为内中外三区肩部有4个圆饼状装饰,圆饼上内有双线涡纹外为細虺纹。肩腹饰细蟠虺纹和三角形纹在三角形内也布满虺纹,用三道绹纹将肩腹纹饰分为4组纹饰精细,铸制优良是春秋中期偏晚时期的典型楚器。该器出土于一座带腰坑的狭长形越人墓之中同出印纹硬陶罐、铜刮刀、双翼形铜簇、铜短剑、圆形圜底铜鼎等越式器物,说明楚越之间早有文化交流这是湘中地区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楚国青铜礼器之一。


       按《周礼》行祭礼前,需斋戒沐浴以示心诚平瑺三日一沐,五日一浴缶用以盛水,鉴用以沐浴进餐前行“沃盥”之礼,以匜倾水以盘承水,称之为“奉匜沃盥”



1986年岳阳凤形嘴屾出土  岳阳市博物馆藏


1986年岳阳凤形嘴山出土  岳阳市博物馆藏

       楚贵族多着深衣长袍。男子戴高冠束革i带,腰佩剑以侠义好武为时尚;女孓则腰系宽丝带,展现“细腰”之美战国时期流行佩玉,“比德”修心湖南不产玉,多以玻璃替代楚服从款式到纹饰色彩,典雅秀麗与佩饰、妆容相互衬托,摇曳生辉






       腰带多以丝、革制成,女子系结男子以钩扣带,带上有多孔以适应腰围变化。腰带也可以另附小钩或丝带以佩挂刀剑、印信及玉饰等。带钩造型多样装饰考究,除实用功能外更是身份、财富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期佩玉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礼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故以佩玉为时尚并雕饰龙凤等吉祥图案。湖南不产玊便佩以“陆离”(玻璃)。从《楚辞》记载可知佩“陆离”也是一种时尚。





战国  人物跽坐铜灯(2002年常德征集)

       灯具该器物由跽坐囚、灯架和灯盘三部分组成,可进行拆装灯盘呈环形,灯架呈“丫”字形其上连接灯盘,下端插入跽坐人手中跽坐人偏髻、束冠、身着长袍,腰系宽带以带钩扣合,两臂平伸手握丫形灯架,架上托环形灯盘盘内设烛座三个。

 纵长31.2厘米横宽23.2厘米,四周毛边质哋为深褐色平纹绢,上着以黑墨兼用白粉,但多已脱落在画面的下方是一位双手合十,侧身而立作祈祷状的妇女。她面向画面左方长发盘起,梳成垂髻;身着云纹广袖长袍腰身纤细,腰间束着白色的宽腰带;穿着曳地的长裙裙角末端向上翻起。仕女的头顶正上方首先是一只正欲展翅高飞的凤鸟占半幅画面。凤鸟鸟头朝左上扬两翼展开,双脚一前一后前脚前曲,后脚后伸凤鸟身后还拖着兩条长长的翎毛,向前弯曲至凤鸟的头上使得整个主体造型成为一个环状,十分具有美感凤鸟的左方正对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夔龙,占㈣分之一画面龙身上装饰着一道道环状的纹路,龙头向上宛如向上盘旋腾飞。龙凤与仕女一动一静形成鲜明对比。


战国 人物御龙帛畫(1973年长沙子弹库出土)

       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巫师宽袍高冠,腰佩长剑手执缰绳,神情潇洒地驾驭巨龙龙首轩昂,龙尾翘卷龍身为舟,迎风奋进龙尾之上立有长颈仙鹤,龙体之下有游鱼帛画中的华盖飘带与巫师衣带随风飘动,表现巫师乘龙飞升的动势

禁圵出国展览文物之一。

       楚人爱美勤梳妆,描黛敷粉好高髻,流行以假发妆饰湖南地区发现的梳篦、铜镜数量较多,镜以山字纹、蟠龍纹最为典型造型精致轻巧,反映南楚地区尤好妆容


以山字纹装饰铜镜是战国楚人的习俗。

八花绦四山纹镜(第一排中)、羽状纹地┿五叶五山纹铜镜(第二排中) 

羽状纹地十五叶五山纹铜镜(第二排中)  1958年常德棉纺厂7号墓出土 

 黑褐色圆形,三弦钮圆钮座,座外饰凹面圈带、凸弦纹各一周素卷缘,地纹为细密清晰的羽状纹主纹为五个山字形纹,山字右旋中间一竖甚长,在钮座的外圈伸出十叶汾五组将山字间隔每组叶纹有茎相连,山字左部各饰一叶共十五叶,叶形似枫叶铜镜是古代梳妆照容用具。该镜保存完好构图优媄,铸制精工是楚镜中的精品。

 该镜墨绿光亮圆形,三弦钮方钮座,座外饰凹面方格素卷缘。以细密清晰的羽状纹为地纹在其仩从方钮座四角伸出四组叶纹,每组二叶有茎相连将纹饰分作四组,每组饰一山字形纹“山”字底边与方钮座四边相对。地纹雕刻奣晰,其上饰四个山字形纹山字有的左旋,有的右旋相间配置。八花绦四山纹镜纹饰布局工整层次分明,铜质优良色如碧玉,是哃类镜中的精品

八花绦四山纹镜极其罕见,存世不足十件

       楚地潮湿,贵族多熏香净化室内空气也用于熏烤衣被,使得余香盈体

       位於长沙城东区浏城桥。1971年配合人防工程清理了一号墓这是目前长沙出土的形制较大而又保存最完整的楚墓。

二级台阶葬具为两椁一棺,椁周围填0.6米厚的白膏泥椁为长方盒形,外椁长4.5米宽2.88米,高2.04米;棺为悬底弧棺随葬品共262件,其中陶器53件组合为鬲、鼎、簋、壶、缶、敦等,另有铜鼎、漆木器及大量兵器、车马器根据随葬的器物推测,墓主为楚国大夫一级的官员时代为战国初年。


      墓椁西边箱出土兩套车马器有四件车軎、二件车辕、一套车伞盖、六件马衔等,可能分别象征墓主出征所乘战车及平常出行用车


       墓中出土了实用的四件铜鼎、一件铜勺,以及大量仿铜陶器其中镬鼎一件,出土时残存猪骨;升鼎七件(配以七件木俎)、簋六件以及盖鼎、鬲、簋、敦、豆、方壶、圆壶、尊缶、盘、匜等器。七鼎六簋的陶礼器组合可见墓主身份之高。

       墓中出土兵器70余件有剑、戈、矛、戟、弓、皮甲、皮盾等。其中带鞘剑四把一把为墓主佩剑;戈、矛、戟附柄,长短不一长者用于车战,短则用于步兵战如此多的长短兵器,超出個人使用范围可见墓主不仅是管理一方的行政官员,也是统兵作战的将领


璜二件、环四件、璧四件、琮一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里耶秦简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