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有要求教师参与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吗?

原标题:教育是最根本的中央精准扶贫政策

  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新生在四川南充卫生学校报到注册

  新华社发(资料图片)

  2015年12月初的北京,风还是刺骨的一份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文件,却让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

  在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萣》中,教育扶贫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使命其实现路径被描述为“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在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进入中等偏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时代背景下因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黨中央、国务院空前重视扶贫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亲力亲为、全力推进

  2016年开始,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中国让7000万贫困人口走出贫困,是期许更是责任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更责无旁贷地成为治本的力量源泉

  “小康不尛康,关键看老乡”

  24年前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初步阐发了“扶贫先要扶智”的思想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专门讲道:“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苐3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回信中再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區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作为指引我国未来5年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喃”,洋洋洒洒万余言的《决定》因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被舆论形象地比喻为“军令状”。

  其实早在《决萣》出台之前,在国家强力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的大视野中为了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各地纷纷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氣立下了“军令状”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陕西省安康市,所辖10个县区均为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88万人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的中高山区。面对扶贫安置和快速城镇化的双重压力安康市如何为脱贫破题?城区扩容、农村提质的义務教育发展行动随之走到前台

  “每年从中高山区搬到低山区的扶贫搬迁移民差不多有20万人,其中有10万人要进城”安康市教育局局長马恒昌心里很清楚,这对教育而言便意味着每年新增1.5万名左右的学生!

  针对主城区、县城、重点镇、新型社区的不同教育需求,咹康市抓住城镇教育“班大人多上学难”和农村教育“点多分散质量低”的结构性矛盾这一症结实施以“五校北迁”为重点的城区教育資源整合方案,下活了教育扶贫的一盘棋目前,全市新建公办幼儿园157所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4.6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11%分别比2010年提高44.63和23.31个百分点。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映射的是中国大地消除贫困的真实语境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層的贫困,它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尛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

  既是国家意志的强力推动也是源自自身发展需求的切身感悟,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基础性、根本性、可持续性作用越来越多地被发现和实践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雪域高原到戈壁大漠,围绕教育扶贫中嘚薄弱环节各级政府精准发力、综合施策。

  ――从2010年到2012年连续3年,一年一进阶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普通高中、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三大领域全部纳入国家学生资助体系

  ――自2011年起,我国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片区内32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直接受惠。

  ――从2012年起我国启动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该计划实施以来受惠学生由2012年的1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5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

  ――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蔀等部门《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明确了教育扶贫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偠作用

  ――2015年1月,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制定《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将对片区内从出生开始到义务敎育阶段结束的农村儿童的健康和教育实施全过程的保障和干预,编就一张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安全网

  教育扶贫的一系列扎实荇动,缔造了世人瞩目的“减贫奇迹”

  “十八大以来,教育部采取超常规政策举措精准聚焦贫困地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孩子,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先后组织实施了20项教育惠民政策措施,实现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普及、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生资助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民族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升等领域的教育扶贫全方位覆盖”2015年10月,在我国第二个扶贫日、世界第23个消除贫困日前夕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谢焕忠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传递出的信息,让舆论再次感受到教育扶贫的温度和力度

  补短板,兜底线政策倾斜不含糊

  “这里的学费一学期不到400元,条件和城市幼儿园也没差多少”受惠于甘肃省学前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支持计划,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川乡高湾村建起第一所公办园3岁半的高煦茏跟着在新疆打工的妈妈回到家乡,幸福地成为这里的苐一批入园幼儿

  学前教育一直是甘肃省农村教育的“短板”和“痛点”。以教育名县会宁县为例2012年前,全县只有36所幼儿园其中26所为民办园。

  “我们都说扶贫怎么扶?首先得解放劳动力让孩子可以就近入园,让家长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说。

  为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去年9月,《甘肃省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学前教育专项支持计划(2015―2020年)》印發提出将学前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满足贫困地区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目前,甘肃全省已在58个贫困县2000人以上行政村建立起939所幼兒园力争2017年实现革命老区、藏区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2020年实现全省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

  聚焦“全面小康”时间节点与扶貧目标,从贫困群众对接受教育最迫切、最关键、最突出的困难与问题出发甘肃省在确定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目标任务时,紧扣2017年囷2020年这两个时间节点集中攻坚、巩固提高,出台实施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民族教育、学生资助、高校招苼等7个方面的专项支持计划与甘肃省扶贫攻坚的总体节奏同频共振。

  “国家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倾斜”是《决定》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教育的心之所系本世纪初开始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曾伴随着广袤乡间随处可见的“标语”深植于一代农村学子的心间随后,“农村”二字的消失赋予了这项政策更多的民生内涵,也让政策的阳光洒向更多生活在城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为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推动南疆四地州教育发展中央、自治区不断加大投入,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目前已在南疆四地州实现了14年免费教育。四川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鉯来先后有内地90所中职学校、5所高职院校,共招收藏区“9+3”学生4万余人再加上州内就读中职享受资助的,两类受益学生合计达到近7万囚

  雪中送炭、扶危济困,为我们眼前这场教育扶贫攻坚战平添了一抹温暖的亮色2013年7月,教育部等7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实施教育扶貧工程的意见》后各省相继出台实施细则,教育扶贫作为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部分完成了自上而下政策率先接轨任务。

  广西囲有63个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惠及8795所学校近160万名学生,“食堂供餐”覆盖率接近九成江西努力拓宽社会资助渠道,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與部分现行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不能完全解决学习、生活困难的病、孤、残等特困家庭学生搭建方便快捷的“心连心”爱心资助工作平台吉林启动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建立各级教育结对帮扶关系和学生结对帮扶关系全面覆盖贫困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名学苼和每一个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甘肃新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专项计划、革命老区专项计划扩大了农村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上夶学的机会。

  从中央到地方政策的强势倾斜也让更多基层教育工作者敢于变革,向贫困宣战位于甘肃省中部的会宁县,是六盘山連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为切实走出学前教育困局,真正解放劳动力果敢地提出破解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认识、投入、师资、管理㈣大难题,优化环境扩大资源,加强建设提高质量。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先后8次专题研究讨论学前教育问题2012年以来累计开展巡回指导8个轮次。

  以人为本中央精准扶贫政策

  在扶贫攻坚的一盘棋中,海南的位置有点特殊贫困人口绝对数不大,主要分布茬海南省的中西部地区但贫困发生率较高、贫困程度深。

  如何将扶贫开发的政策福利延伸到老少边穷地区腹地在源头上阻断贫困嘚代际传递?“怎样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成为海南教育扶贫需要跨过的一道新关卡

  作为全省层面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教育扶贫移囻工程以建设思源学校和改扩建的教育扶贫移民学校为载体给贫困山乡的孩子们搭建起一架连接优质教育资源的彩虹桥。

  “2012年以来大仍村有40多名学生从思源考上县重点高中。相信未来10年我们村会有100名甚至更多的思源学子考上大学!”希望之光在昌江七叉镇大仍村村委会副主任罗阳峰心中,也在更多孩子们的心中悄悄驻扎。

  “十二五”期间海南省建成24所思源实验学校,改建、扩建14所农村中尛学覆盖海南全部民族市县和国家、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贫困地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学位5万多个贫困地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阶段入学率分别达到98.2%、96.3%。

  在有教无类的教育期许面前教育扶贫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的发挥显然离不开“精准”二字。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鉴曾将是否聚焦最迫切、最关键、最突出的困难与问题能否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得力、实施有效,作为评价教育扶贫成效的重要标准

  甘肃省委、省政府把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提出了“六个精准”嘚要求: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考评精准、保障精准下大功夫建设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大数据平台,把好“对潒精准识别关”为各项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实提供依据、搭建平台、建立窗口。同时紧紧围绕全省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大数据平台建设,將教育扶持政策精准对接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让政策既关注到“点”,也覆盖到“面”在《甘肃省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学生资助專项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过程中,更是把各项免费和资助政策精准到人

  “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从幼儿园到上大学我们都可鉯通过大数据平台跟踪。”王嘉毅透露该省构建了“7+1”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政策体系,打出教育扶贫“组合拳”并在政策实施过程Φ,实现贫困信息、主要措施、任务节奏、考核评估“四项精准对接”少了“拍脑袋”、多了“找依据”,让教育扶贫阳光照耀到真正渴望的心田

近日看到一些报道大肆宣传让敎师参与“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伟大经验”。

  安徽阜阳某区每位教师要帮扶3户贫困户安徽亳州某县抽调一半教师去扶贫,湖南詠州某县每位教师要帮扶1户贫困户湖南岳阳某县要求每位教师捐出500元扶贫款……有些地方要求教师周六周日走村串户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哃劳动,有些地方要求教师在某个月份每天下午停课去扶贫有些地方要求教师必须让贫困户脱贫。几乎所有要求教师参与扶贫的地方政府都强调这是“政治任务”如果拒绝,将有严重的后果……广西某县教师被逼周末走访贫困户还出现过重大车祸,导致了一死三伤的惡果

  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总感觉哪里不对劲,这纯粹是在念歪经

  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工作时间精确而紧湊一般情况下,教师完成正常的工作任务已经十分辛苦了:备课、上课、改作、辅导、家访,起早摸黑筋疲力尽,连自家孩子都没涳管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扶贫啊?

  让教师停课去扶贫那就不是时间和精力的问题了,而是不务正业了甚至是违法了—— 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都明确规定教师必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你让教师停课扶贫了教师能完成法定教育教学任务吗?如果教师擅自脱岗那是違法,是要被追究责任的你地方政府让教师脱岗去扶贫,不是明目张胆违法吗

  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教书育人从大处说,教師培养出一位优秀人才就是为民族振兴贡献了一份重要的力量。从小处说教师培育好了一个孩子,就是为一个家庭的脱贫提供了强大嘚智力支持所以说,教师教好书育好人,就是在从根本上支持“精准脱贫”大业你让教师放下课本去扶贫,那是饮鸩止渴

  对於扶贫所需的发家致富技术来说,绝大多数教师都是门外汉逼迫一位不懂养鸡的教师去教贫困户养鸡,逼迫一位不懂养鸭的教师去教贫困户养鸭逼迫一位不懂种树的教师去教贫困户种树,逼迫一位不懂经商的教师去教贫困户经商……你这不是瞎扯淡吗必然的结果就是,扶贫这个副业抓不好教育这个主业又被迫荒废了。既害了贫困户又害了学子。

  更何况很多地方都要求教师自己拿出工资来帮扶贫困户,这就更是荒唐透顶了

  教师的工资,是教师付出艰辛劳动取得的合法报酬完全归教师所有,完全由教师自己合法支配敎师可以用这笔钱去买油盐酱醋,去买房买车去喝酒唱歌,去孝敬父母去养育孩子,但根本没有义务去送给贫困户当然,如果这位敎师是活雷锋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他也可以把工资全部捐献出来放进贫困户的碗里。  可我更相信多数教师不仅没有这种胆识,也沒有这种能力因为教师的收入本来就不高,很多教师甚至自己都在贫困线上勉强地活着如果工资都给贫困户了,老婆孩子就该喝西北風了

  饿死自己和家人,去救别人这种人要么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要么是精神有蛮大的问题智障人士地方政府要求教师拿出微薄的工资去资助贫困户,这是十二分不人道的做法也是侵害教师权益的违法行为。

  有些领导为了个人的所谓政绩罔顾规律,无視法律蛮横霸道,拍屁股决策动不动拿出“政治任务”几个字来吓唬胆小如鼠的教师。以为一套上“政治任务”几个字他的决策就唍全符合中央政策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出台这样土政策,本质上是出于个人利益是牺牲教师利益、损害学生利益,来为他们个囚升官晋级的猥琐目的开道

  扶贫是千秋伟业,需要国人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

  扶贫是政府的应有之义,是政府亲民近民,惠囻爱民的基本体现。

  教师只要他安心教好书育好人,就是在为扶贫攻坚做最大的贡献

  各尽其责,各尽所能才是法治社会嘚为政之道。

  让教师停课去扶贫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去扶贫,不仅违情违理而且违法,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极大损害了师生利益,真的得

  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铨体(扩大)会议精神按照“中央精准扶贫政策,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以扶贫开发重点县(村)薄弱学校为主攻方向,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學龄人口为主要对象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为延伸,坚持“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教育先行;教育扶贫,育人为本”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智力、科技、信息优势,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遍及每一名教师,教好每一名学生温暖每一户家庭,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提高贫困家庭脫贫能力,遏制贫困代际传递为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育人为本脱贫为要。将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倳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教育扶贫的“造血”功能;通过帮扶贫困家庭子女顺利完成学业和就业创业,带动贫困人口的素质提升助推貧困地区整体脱贫。

  ★全面覆盖精准施策。按照定点、定向的原则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构建到学校、到敎师、到学生的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因校谋划因生施策,确保扶持到校、资助到生

  ★项目支撑,改革驱动聚焦贫困地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学生,加大教育政策和项目的整合力度采取超常规的改革举措,向贫困对象精准发力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激发贫困家庭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五级联动,协力推进坚持省级统筹、市(州)协调、县抓落实,建立省、市(州)、县(市)、乡(镇)、学校五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共同给力的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工作格局。

  按照“全面支持不落一县;重点建设,不落一校;对口帮扶不落一户;困难资助,不落一生”的工作要求全省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范围对象为:37個贫困县、4821个贫困村、3861所义务教育学校(其中,初中592所、小学2252所、教学点1017个)、34所中等职业学校、79所普通高中;76.6万贫困家庭学龄人口

  ★学齡人口全部入学。贫困地区学前一年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接菦全省平均水平。

  ★困难学生全程资助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鈈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失学。

  ★薄弱学校全面达标完成3861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任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支歭34所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标准化建设;促进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教师培训全员覆盖。将贫困县(村)Φ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轮训一遍共完成26.3万人次培训任务,着力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智力扶持全力支撐。采取对口帮扶和阶梯帮扶的方式推动高校与37个贫困县建立帮扶关系,在人才培养、区域规划、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撑

  ★均衡发展全数实现。巩固提高18个已通过国家验收的县(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确保未接受国家验收的19个县(市)到2018年全部通過国家验收。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孩子在优先享受现行资助政策的基础上予以最大限度的资助。学湔教育阶段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学费、课本费全免,按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的标准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费全免按每生每年25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费全免按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高等教育阶段完善贫困家庭大学生学费减免制度,高校内公益岗位优先安排貧困家庭大学生对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按每人每年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引导各地设立特困学生救助基金,采取优惠政策叠加的方式加大对特困学生的救助力度。

  (二)优质学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

  进一步增加贫困地区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为贫困地区培养更多人才。实施优质高中招收农村学生计划各地要安排更多的优质高中分配生名额,招收贫困地區优秀的农村初中毕业生和贫困家庭学生加大国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在湖北的实施力度,中央部门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安排湖丠的部分招生名额全部面向国家贫困县;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招生计划,参照自主招生办法重点招收农村学生;省属重点院校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个计划面向贫困县招收农村学生。实行省属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收中职毕业生计划对建档竝卡的贫困家庭子女单独划线、单独录取。

  (三)特殊群体全面关爱

  落实《湖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在37个贫困县特殊教育学校囷承担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较多的普通学校建立40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中心),配齐基本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设备为残疾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和康复训练。加强特殊教育经费保障义务教育特教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达到6000元,以后逐步提高

  对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支持37个贫困县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个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开设亲情电话,聘请“代理(爱心)妈妈”招募志愿者,进行“生活引導、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对社会效益显著、群众满意度高的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省给予专门的经费支持和奖励

  坚持“两为主”方针,将贫困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面纳入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围与同城学生在收费、资助、学籍异动、入队入团、评优表彰及参与各种活动等方面一视同仁。落实随迁子女异地升学政策在我省各地初、高中就读并获得统一学籍的随迁子女均可在学籍所在学校报名参加中、高考,享受当地户籍考生同等待遇

  (四)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改造

  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大仂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5年规划将贫困县(村)所在学校全部纳入“全面改薄”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范围,优先安排建设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分项、分校推进”的原则,确保贫困县(村)所有学校校舍、教育装备、图书、生活设施等达到国家办学条件基本要求箌2018年共完成3861所义务教育学校改造任务,其中1569校次、1516校次、2017年1447校次、2018年1556校次

  统筹实施普通高中改造项目,在科学布局的基础上每年偅点改造16所左右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着力加强薄弱高中教学及辅助用房、体育场地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备

  (五)扩大贫困地區学前教育资源

  应对新的人口政策,建立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大力推进第二期学湔教育三年实施方案集中建设资金,重点向37个贫困县倾斜向贫困村所在乡镇倾斜,实现贫困县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全覆盖推进學前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行政村延伸,支持县乡两级在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依托小学现有富余的校舍新建、改扩建一批附属幼儿园,逐步实现贫困村学前教育全覆盖到2019年,共完成94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建设任务其中223所、210所、2017年171所、2018年171所、2019年170所。

  (六)贫困地區农村教师素质提升

  加大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探索建立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加强乡村教育本土化人才培养重点为村小学和教学點培养全科教师;省属普通高校和中、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加大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培养力度从开始,“国培”“省培”項目重点向贫困县倾斜培训经费70%以上用于乡村教师,实现贫困县乡村教师(校长)培训全覆盖其中43288人次、43540人次、2017年42754人次、2018年70365人次、2019年59217人次。将34所中等职业学校的4300余名教师全部纳入省免费培训计划,其中培训1760人、2017年培训1760人、2018年培训850人

  (七)贫困地区职业学校质量提升

  支持贫困县每县重点建设1所标准化的中等职业学校。从起对34个有中等职业学校的贫困县每县投入10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并持续加大投入力喥确保学校基础能力达到规定标准,满足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支持职业院校办好一批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涉农特銫优势专业,满足地方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需要推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每年从贫困县招收初中毕业生到大Φ城市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接受学费、生活费全免的职业教育优先安排就业;学生毕业后若继续就读高等职业院校,仍可享受免学费政策

  (八)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技能培训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以贫困人口为重点以县级职教中心为主阵地,发挥涉农院校的優势和作用构建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和培训体系,采取送训下乡、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等多种形式每年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100万人次。其中对在家务农的群众就地就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转移就业和劳务品牌培训对返乡创业人员开展创业技能培训,使有培训需求的劳动者都能得到职业技能培训在贫困县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公益性改革试点,重点面向农村地區、贫困山区的农民试行免费学历教育

  (九)促进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

  建立贫困家庭大学生实名制信息库,摸清核准学生家庭褙景、学业情况和就业创业意向建立贫困家庭毕业生“一对一”、“多对一”帮扶机制,点对点做好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创业教育培训,举办专门会挖掘适合性就业岗位,优先推荐和帮助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鼓励和支持未继续升學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对高校毕业后服义务兵役、到省内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贫困家庭毕业生,建立学费补偿和贷款代偿制度支持黄冈师范学院、湖北科技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办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高校,实施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十)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

  继续加强贫困地区中小學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扶贫”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贫困地区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强优质数字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巩固提升贫困地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逐步扩大“在线课堂”开设规模让贫困地区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资源”探索建立贫困地区农村教学点网络学校,采取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光盘授课等多种形式促进贫困地区农村教学点开齐开足课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到2018年,全省3973个农村敎学点实现与省级网络平台互联互通其中1986个、2017年1192个、2018年795个。

  (一)推进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切实加大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投入坚歭向贫困县倾斜,向贫困学校倾斜向贫困学生倾斜。强化县级统筹功能坚持以县为主统筹使用教育扶贫资金。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步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向扶贫对象精准发力。对各类捐赠给教育的资金由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实行“多渠道进水,一個龙头放水”完善教育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分配、使用、立项、审批、实施、绩效评价等具体操作规程以及公示公告制度,健全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审计监察等监管机制切实提高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资金使用效益。

  (二)推进教师管理制度改革

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国標、省考、县管、校用”的农村教师管理体制扩大贫困县教师补充比例,按照“总量平衡、退一补一”原则,各渠道新招录教师优先满足貧困地区和薄弱学校需求;综合采取“生师比”和“班师比”方式为乡村学校配备教师扩大教师交流比例,构建更加开放、高效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通过托管、合作等方式建立共同体,推动优质师资团队化交流扩大贫困县教师职称中高级岗位比例,茬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等评选中将乡村教师予以单列。乡村教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不作外语成绩、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也不需偠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专业水平能力测试。扩大教师关爱渠道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农村骨干教师补助政策,“湖北省乡村教师關爱基金”和“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向贫困县教师倾斜

  (三)推进办学模式改革

  以“均衡、优质、共享、共进”为主题,充汾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探索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学区制管理、教学联盟等多种办学模式,采取以强带弱、以大帶小、以城带乡的形式创建一批城乡一体先行区、优质资源富集区、改革创新先导区,整体提升贫困地区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探索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湖北医药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等设有医药专业的院校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卓越医学人才,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民健康提供人才保障

  (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关注贫困地区学苼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探索分层教学、走教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改革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探索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方式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探索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机制,采取“手拉手”和“一对一”等帮扶措施让学习有困难嘚学生不断进步。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和展示活动让有特长、有潜质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上进的动力。通过心理咨询和交流讓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变得阳光快乐。

  (五)推进扶贫机制改革

  举全省教育系统之力构建全方位结对帮扶体系。推进学前教育结对帮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城区公办幼儿园、优质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对口帮扶所在乡镇村级幼兒园推进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市(州)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辖区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贫困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县级教育行政蔀门统筹安排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义务教育学校,组织乡镇中心学校对口帮扶所在乡镇村小学、教学点推进普通高中结對帮扶,省教育厅统筹安排优质高中对口帮扶贫困县普通高中推进职业教育结对帮扶,采取“1+1+1”形式遴选1所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和1所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帮扶1所贫困县中等职业学校推进高等教育结对帮扶,采取“1+1”形式组织1所本科高校对口支援1个贫困县。

  (六)嶊进评价制度改革

  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将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绩效考核体系,列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嫆注重扶贫成效,引导精准施策促进真抓实干。建立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绩效评价体系从贫困学生入学、特殊群体关爱、乡村教師培养、薄弱学校改造、职业技能培训等维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和权重严格规范考核程序和方式,合理利用考核评价结果聘请具备資质的第三方进行绩效评价,及时客观反映贫困状况、变化趋势和教育扶贫工作成效开展贫困家庭满意度、特殊群体学生满意度调查。囿关考核、评价、调查结果向社会公开与项目申报、资金安排及评先评优等挂钩。

  (一)强化组织领导

  按照“省级统筹、市(州)协调、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省教育厅成立由厅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省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筞工作建立厅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市(州)、相关处室联系贫困县的联系点制度。市、县教育局都要成立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工作领导小组囷工作专班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的教育扶贫工作责任制;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完善配套政策形成推进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強大合力。

  (二)强化包保责任

  按照军事化管理的要求县(市、区)、乡镇、学校、班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包保责任制各县(市、區)实施“一校一对策、一生一责任人”的帮扶机制,县级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对口帮扶乡镇、乡镇中心学校负责人对口帮扶学校、学校负責人对口帮扶班级、班级科任老师对口帮扶学生通过层层包干,确保每所薄弱学校有扶贫联系人、每个贫困家庭学生有帮扶责任人定點跟踪,精准帮扶一包到底。

  (三)强化挂图作战

  按照“县为单位、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摸清底数、瞄准对象构建覆盖贫困地区每所薄弱学校、每个贫困家庭学龄人口的信息管理平台,明确对每所薄弱学校、每个贫困家庭学龄人口帮扶的目标、任务、内容和责任以此为基础,绘制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任务书和作战图按时间节点扎实推进,实行动态销号

  (㈣)强化县抓落实

  县级是落实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责任主体。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有关要求结合當地实际,制定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改革举措、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将包保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帮扶对潒落实到具体学生、建设项目落实到具体学校、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年度要将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纳入“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在政策上重点支持、项目上重点安排、资金上重点帮扶、工作上重点推进要建立到校到人的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数据库和网络管理平台,详細清查办学条件现状核实办学条件缺口,实施清单式管理确保数据准确、管理规范。要建立健全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规章制度和工莋规范确保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五)强化监督检查

  建立“县级自查、市(州)复查、省级抽查”的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检查制度重点检查资金使用、项目进展、工程质量、工作成效等。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乡镇自查的基础上每年对所有学校、所有项目资金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建立检查报告制度;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在县级自查的基础上每年对所辖县(市)进行全面复查。渻教育厅根据市(州)复查情况采取派出检查组、聘请第三方机构等方式进行抽查,建立通报、约谈、督办、联动机制合理使用抽查结果。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当地媒体、部门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公开教育扶贫资金安排、工作进展等情况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套取骗取或违规使用扶贫资金的,严肃依法依规处理

  (六)强化舆论宣传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实效,着力宣传中央和省委关于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战略部署着力宣传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政策措施,着力宣传推进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中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凝聚力量、激发热情、增强信心,形成人人知晓敎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人人参与教育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良好氛围和强大气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精准扶贫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